北京市文物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禅茶一味佳句 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文物局

2024-07-16 0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页 > 文物局子站点 > 北京西山大觉寺 > 大觉寺文化 禅茶与寺庙

日期:2023年02月27日    来源:大觉寺

分享到: X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茶文化从开始萌芽,就与佛教寺庙有着不解之缘。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而且“自古名寺出名茶”。

  佛教从汉代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达到鼎盛时期。唐代创立中国茶文化的茶圣陆羽,自幼为智积禅师收养,后来又与著名诗僧皎然结为生死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和禅僧爱好饮茶的记载。成都大慈寺从魏晋间的宝掌禅师朝峨嵋、礼普贤,归大慈,到唐代无相禅师驻锡大慈、行禅茶之法以来都把禅与茶相提并论、一样看待,这就是广为世人所知的“禅茶一味”。

  饮茶能提神、醒脑、治病;佛教僧人在坐禅饮茶中,融合“清静、空灵”的思想,在饮茶中使身心得到解脱,即茶中有道;因此,“茶道”、“禅茶一味”首先由禅僧提出,并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唐时赵州高僧从谂禅师,有一句口头禅,就叫“吃茶去”。有关无关,开口闭口,都是说:“吃茶去”。

  禅僧自古习文坐禅,诵经,品茗,吟诗,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茶是诗词的题材,而诗词无禅,则诗词无灵、无境。禅是茶的中心,茶是禅的表象,禅与茶的共同诉求是心,是感悟,是顿悟,是自我修行,是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禅茶一味、身心共修,如水光山影、水乳交融,自然天成。

【禅茶一味——饮茶与参禅】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而“苦、集、灭、道”四谛以苦为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茶性也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五调(调心、调身、 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开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放

  人的苦恼,归根结底是因为“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别强调“放下”。近代高僧虚云禅师说:“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放下一切是放什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都要放下。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轻松无比,看世界天蓝海碧,山清水秀,日丽风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强调“放”,放下手头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自己被囚禁的心性。演仁居士有诗最妙:“放下亦放下,何处来牵挂?作个无事人,笑谈星月大。”

  

【禅茶文化的功用】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观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清净、淡泊。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用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较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一定的人生现实意义。

   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包容——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融化到洁净的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分享——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结缘——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

  我国茶与佛教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佛教特别是禅寺、禅僧需要茶叶,而这种嗜茶风尚,又促进了我国茶业和茶道文化的发展。唐时赵州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公案,是一个典型例子。赵州在北方,北方寺庙中饮茶已如此普遍,其时南方各寺庙中饮茶之盛,由此也可想见了。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道文化的内容。

  二、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 "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与道教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承,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三、佛门的茶事活动为茶道的发展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

  

【赵州和尚——吃茶去】

  赵州和尚“吃茶去”的故事可谓禅林一则著名公案。

  赵州和尚,法名从谂,为唐代著名的禅宗宗师。“吃茶去”这个公案,说的是有人来参拜赵州和尚,赵州和尚问:“以前来过吗?”来者说:“来过。” 赵州和尚就说:“吃茶去。”又来一人,赵州和尚问:“以前来过吗?”回答说:“不曾。” 赵州和尚就说:“吃茶去。”一旁的院主就纳闷了,问赵州和尚说:“为什么来过的吃茶去,没来过的也吃茶去?” 赵州和尚就叫了一声:“院主!” 院主立刻应声答应。赵州和尚就说:“吃茶去。” 故事到此,仿佛并不是个完整的了结,反而给人生出更多的疑惑,这也许就是禅学公案的奥妙所在。未来过的人被请去吃茶,来过的也要去吃茶,而那个院主,怎么还要去吃茶呢?

  这个公案,柏林禅寺的明海大和尚给出的解释是,三人均为当下的众生,全部去吃茶,便是要众生平等,而这三个人,虽背景不同,且也许性格迥异,但是在那一刻,全部是为“吃茶”一事和赵州和尚进行着对话,因此赵州和尚也就只有回应那个“当下”的问题的职责,这个回应与提问之人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并无关系,只着眼于这个“当下”,便是答案的全部。

  活泼泼的当下,生命的正在进行时。

  禅,在尊重众生平等的同时,更是着眼于这个“正在进行时”。生命仿佛流水一般,川流不息,却又在每一刻,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意。禅宗那一棒一喝,一段意味,一句不可言说,便是在这个正在进行的时刻,找寻内心和自我。

  

【苏东坡与佛印参禅】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不但文章写得清逸隽拔,而且喜欢参禅问道,机锋颇锐。有一次,苏东坡来到镇江金山寺,同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打坐。苏东坡这天心情特别平和,所以打起坐来觉得六根清净,身心畅通。过了一会儿,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禅师,你看我的坐相如何?”

  佛印望了一眼,说:“真是庄严!就像一尊佛。”

  苏东坡非常得意。

  就在这时,只听佛印禅师问:“学士,你看我的坐姿如何?”

  苏东坡正在踌躇之时,就调侃道:“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只是宽容地笑了笑。

  苏东坡多次与佛印禅师机锋相对,都失败了,这一次自认为占了上风,就到处向朋友们宣传此事,夸耀自己赢了佛印禅师。

  一次,苏东坡正志得意满地在家里讲述此事时,没提防聪颖的苏小妹不以为然地说:“哥哥,这次又是你输了。佛印禅师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说佛印像粪,是因为你心中有粪。”

  禅者认为,修行即是修心。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顾、一思一识都是心灵的写照。悟道之人,勘破环宇,心性空灵,所以才能如佛印禅师一样处处显露佛性。正如宋代洪寿禅师所言:“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禅茶诗欣赏】

《茶》(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惊人耳。

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吃茶(赵朴初)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诗中,赵朴初化用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自然贴切、生动明了,既是诗人领略茶道的写照,又是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佳作。

  

  智者悟禅,清茶一杯

  曾经有一位悟禅者去拜访一位禅师。禅师给他沏了一杯茶,并问茶之味道如何?悟禅者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放下,默默不语,含笑凝视禅师。禅师抚掌而笑,拍着他的肩说:“你可以走了。”

  显然,悟禅者已经知晓禅是什么了,为所求而来,得所知而去。而旁人却看得一头雾水,这悟禅者专为问禅而来,却一句不问,一笑而去,岂不太奇怪了?

  茶之物,似乎生来便与禅院结了缘。无寺不茶,无茶之寺不是禅地。禅师待客总是一杯淡茶,一脸微笑。

  欲问禅,想想茶。没有什么东西比茶更难以说清楚了,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茶更容易道明。一杯茶,问它茶味,若无亲口尝过,绝对体味不出,想像不出,只有饮了喝了,才知茶味如何。人们常说的“譬如饮水,冷暖自知”。这份“自知”,非语言所可表达,故悟禅者唯一笑而已,别无他法。

  茶,是人人都能品的好东西。

  而禅,却并不是人人都能道的。

  

  迷者问禅,佛经万卷。

  智者悟禅,清茶一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