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在人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禅宗的修行方法 禅宗:修行在人间

禅宗:修行在人间

2023-12-05 19: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禅宗:修行在人间

"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神秀大师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慧能大师

这两首偈子,是我们对禅宗的最初与最终的了解,我们对禅宗的了解大多是通过禅宗的一系列的公案。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是由中国独立发展出的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其中又以禅宗最具独特的性格。其核心思想为:"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教释迦牟尼佛" 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

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 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修道不见得要读经,也无须出家,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 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 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 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此宗并不注重经典权威,但仍依经中背后所含之真理修行。《六祖坛经》反映出惠能思想及早期禅宗面貌,故为禅宗所推崇,《金刚经》及《维摩经》亦为禅宗所力荐。

作为汉传佛教中的重要宗派,禅宗僧侣除了必须遵守通行的持戒、清规、夏居等规定外,还有一套独特的修行方式。

禅宗注重实修与实证,其中坐禅为禅宗主要实践方式。坐禅时,必须调节饮食、睡眠、身、息、心(调五事),并戒定慧三无漏学中实以定为中心。

禅宗认为,佛典浩如烟海,其中境界为超越世出世间法。非言语可及、推理可得,只有通过禅定才可证知。不过仍然有高僧反对坐禅,唐朝荷泽神会大师即极力反对坐禅。他认为坐禅沉空滞寂,不见自性。

佛教来自印度,但经过中国文化的浸润,就演化成了中国式佛教-- 禅宗,禅宗同中国文化水乳交融,血肉相连,让佛教的精华又演化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禅宗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学、绘画、饮食,甚至还影响了中国的管理:禅即管理,工作场即修行的道场。

禅宗的智慧与企业管理是相通的,管理者修禅有利于做好企业管理。如今,禅道管理已经成为国内外企业管理的一种大趋势。

牛恒刚:2012年3月25日于新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