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龙年|滩头年画③:用100天,将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祭祀的纸房子怎么处理 非遗里的龙年|滩头年画③:用100天,将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纸

非遗里的龙年|滩头年画③:用100天,将一棵竹子变成一张纸

2024-07-10 1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庆。在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年画曾是农耕时代一项重要甚至必备的“年货”。威武而又祥瑞的门神,欢乐和谐的戏文故事,寓意吉祥的鲜艳画面,装饰在人们的家里,给人带来安慰、鼓励、希冀。为年助兴就是为生活助兴。

湖南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至今保留着几百年前印刷年画的古老方式。一张年画的生产从一棵竹子长成开始。春天,当地老百姓从附近山林砍竹手抄造纸;夏天,工匠用凛冽的刀锋雕刻木版;秋天,艺人在百年老作坊里手工印制年画。一张年画的生产节律,与大自然的四季同步。2006年滩头年画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龙年春节前夕,澎湃新闻记者来到滩头镇,从滩头年画印制、雕刻、造纸三门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视角,追寻这一农耕文明的遗迹,以及记录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之路与当下生存状况。

李志军的手工作坊。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滩头木版年画以楚文化神秘、古拙、火辣、夸张的特征在我国年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滩头年画二十多道工序的手工印制技艺令人惊叹,而承载年画的原生土纸是它区别于其他年画的重要特征。滩头自古素有“纸都”之称,至今仍保留着《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斩竹造纸手工艺。从一棵竹的生长,到一幅木版年画的呈现,在一个地方“一条龙”完成年画制作的现象,在全国年画产地也罕见。

作坊:“恍如进入陶渊明的桃花洞”

几乎所有专家谈到滩头年画时,都会提到滩头的原生土纸,这是一种保留着古老的、手抄方式制作的竹纸。独特的纸张使得滩头年画区别于其他年画,而具有独特的画面风味和文化内涵。

2016年李志军在伐竹  杨抒怀 摄  

在高腊梅年画作坊,我们请作坊的老师傅胡菊花,帮我们联系手抄纸艺人。她拿出手机,拨打了李志军的电话。2014年,滩头竹纸制作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李志军成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接电话的是一个女人,“老板娘,生意忙不赢吧,这里有澎湃新闻的记者想去你那采访。”胡阿姨大声说。

“老板娘”这个称呼,让我一下没反应过来。这是指李志军的夫人。李志军作为高腊梅年画作坊土纸的“供应商”,被称为“老板”,其实也很正常。只不过,我沉浸于这门手艺的古老方式中,而忘记其当下的活力。

李志军站在料凼旁讲述造纸伐竹、备料、下凼过程。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李志军的抄纸作坊,位于离滩头镇五六公里的烟冲村。沿着一个“桃花李氏”的牌坊,往烟雾缭绕的山沟里走一两里路,在一片竹林深处,井然罗列的五六幢砖房,院子门口挂着一块“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传习所”的牌子。这是非遗中心出资扩建的,包括路和停车场也是。

抄纸房一般建在临山近水的洼地,方便直接从山上砍竹、就地取水。

2003年,隆回县摄影家协会主席陆显中组织户外爱好者到滩头附近的岩口九龙山徒步,“在一个大峡谷里面,有个手抄造纸的大本营,200多家造纸坊和遗址,有专门踩料的、抄纸的、焙纸的,场面十分壮观。我们一路溯溪而来,有种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的感觉。”

作为“楠竹之乡”,滩头的2万多亩楠竹,是它发展竹纸产业的基础。滩头造纸始于隋朝,到元代已是长江以南土纸、色纸、花纸的著名产地。据滩头抄纸世家传人李陆明介绍,鼎盛时期,全镇有抄纸作坊2000余个,从业工人6000余人,年生产土纸10万余担。抄纸作坊主要分布在滩头镇及周边的田凼村、城背村等地。为了产销一条龙,经销商们在滩头及镇外开设了百余家纸庄。

在凼中浸泡的竹子。 陆显中 摄

滩头年画,实际是滩头纸产业链一个高附加值的延伸。著名的大生昌年画作坊,同时也是当时最大的纸坊;而忠良美年画作坊,其实最早也是纸坊。高腊梅年画作坊的钟海仙原是在纸厂上班。福美祥年画作坊的尹冬香,在做年画工人之前,是穿纸、刷纸工人。

1949年以后,滩头手工抄纸及纸加工业慢慢萎缩,特别是大跃进时期乱砍滥伐,造纸原料楠竹日益减少。80年代初,滩头机制纸大量兴起,当时机制纸税轻,土纸税重,更加剧了手工抄纸的没落。

踩料。 陆显中 摄

“我们当时见证了一个千百年产业的尾声。”陆显中回忆那次户外徒步说。随着市场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滩头附近大量手工抄纸作坊关停。目前烟冲村还有五六家抄纸坊。但其手工造纸工序,仍和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所专门记载的南方造竹纸详细过程,保持一致。

临近年关,李志军的抄纸作坊早已停工。他家就在附近,我们站在院子里等他。

一会儿,李志军来了。但我完全没认出来。他穿着珊瑚绒的湖南“省服”、戴着鸭舌帽、围一块红色围巾,甚至还拄着一根木棍做的拐杖,颤颤巍巍。

作为手抄纸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此前他在媒体镜头中,都是健硕的农人形象。要么是打着赤膊在槽边荡帘,要么是扛着湿纸在炉边焙烤。他生于1960年,有高中文化,曾经当过兵。

旁边穿着呢子大衣、精明利落的老板娘介绍说,“是的,他就是李志军。2019年,抄纸时他突然晕倒,口吐白沫,送到县医院说没救了,搭帮市里、省里领导关心,转到邵阳救回了一条命。”

李志军咧着嘴笑着,脑溢血留下的后遗症,使得他的脸有些变形。“我现在讲话蛮不清楚了。抄纸很辛苦,但老天留我。”

抄纸荡帘。 杨抒怀 摄

艺人:“一辈子就是抄纸,抄了40年”

1996年,长沙市中心走马楼出土了10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的竹简,成为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随后,长沙建了一座全国唯一的简牍博物馆陈列这些文物。在汉代,竹简是普及的书写工具。竹简的制作需要经过备料、片解、刮削、杀青等程序。而滩头竹纸的制作,是在前三个程序的基础上,再加十多道工序。

滩头在秦汉归属于长沙郡。长沙郡人,是如何从竹简的制作,跨越到竹纸的制造的?

做好的纸坯。 杨抒怀 摄 

虽然讲话不太清晰,但挡不住李志军面对媒体采访的兴奋,“我们滩头造纸有1400多年历史了,我是李氏造纸的第46代传人。”站在沤制竹子的料凼旁,伴着潺潺的溪水声,李志军用浓重的隆回口音,独白似地介绍。

“我们这有8000亩楠竹,我们靠山吃水。我这一辈子就是造纸,造了40年。从一棵竹子到一张纸,需要100天的时间……”

每年小满节气之前,工人们需要砍伐当年需要的嫩竹备料,因为“仔竹不呷小满水”。除清竹枝后,用月光刀削去青皮,用料斧将去皮的仔竹截成5尺长一根,用劈刀劈成若干小竹片。

“要在3天之内把竹子砍完,20天内劈完。不然竹子就烂了,发霉了,发霉就要不得了。”

李志军在焙房。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劈好的竹子被放入2米深的凼池里,一层竹子一层生石灰,让它在水中浸泡40天。之后用清水洗去石灰,将料晾干,然后再放入料凼,处理后再放到清水浸泡40天。

从露天的料凼往坡下走,就是槽坊。以前,李志军的手工抄纸坊就是一间槽坊。现在地方政府出资给他修建了专门的抄纸槽坊、焙房等建筑。

李志军的手抄纸槽坊。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槽坊内有踩料凼、纸槽、木榨等设施。沤制好的纸料,需要经过的第一道工序,是踩料。踩料凼是一个三角形的槽,槽内有一个竹篓。踩料时,脚在篓里来回踩动,直至成泥状。过去的造纸坊,踩料工人还会一起喊号子。不过,此刻,我们看到李志军的踩料槽里,放着一台电动工具。

“我现在踩不动了,只能用电机打。过去我父亲他们脚踩料做的纸更好,竹纤维没有被破坏。”他说。但他没有忘记祖师爷,他讲起了抄纸艺人口口相传的“金口玉牙”仙人的故事。

一个叫李佑的人,原是做皇帝的真命天子,后来下凡。他来到一手工造纸作坊,正在踩料的师傅很客气,让座敬烟。李神仙吸完烟起身告辞道:呷了师傅一袋烟,一世不得扎签签。自古至今,滩头手工造纸作坊师傅在竹篓内赤脚踩料,从来无人扎过竹签。

踩好的料被放入大木桶里,加水后用木制的扛耙不断搅拌,使纸料完全溶于水中。最后,将纸浆倒入纸槽内,再配上一定比例的滑叶水。然后,就可以端着竹簾抄纸了。抄纸的关键在于荡帘技术的高低和动作的熟练程度。技术高超的师傅,一荡一摇再一翻,眨眼的工夫,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坯就出来了。

“抄纸也要有灵感。我心情高兴时,就能干得好一点,心情不好的时候,可能就忘了哪个步骤或者注意事项。”在抄纸房里,看着自己曾经挥汗如雨的地方,李志军说。

《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滩头卷》中记载,作为润滑剂的滑叶水,在配料时全凭抄纸师傅的感觉,滑叶水不能多也不能少,多了,抄纸荡帘时纸浆溜跑了;少了,荡帘时纸浆流动不均,影响抄纸的质量。配方虽没有严格的比例,但应恰到好处。

所谓滑叶水,是用当地野生山胡椒叶加工而成的。但滩头造纸坊是怎么想到抄纸配滑叶水的?同样是来自“金口玉牙”仙人的传说。“李神仙看到抄纸师傅荡帘时,纸浆在帘子上凝固不动,便道:‘抄纸师傅你莫忧,滑叶打浆浆自流。’”

这些神话传说背后,是滩头民间艺人们对本地造纸技艺的崇拜。而这些传统技法,至今沿袭,从未改变。

李志军的手抄纸展厅

技艺:“我们造的纸,可以升天”

一般抄到1000余张纸,就要用木榨压干水分,然后再用竹镊子一张张地起开每张纸的角,最后抱进焙屋焙干。

焙屋正中,是一个约2米高的“人”字形的大焙炉,焙墙是竹片编织而成,外壁用泥、沙、石灰等糊好磨光滑,底部烧柴。火候的把握和纸上褙焙墙,也有功夫。

老板娘给我们演示。将一沓已被起开角的湿纸搭在左手上,右手拿一棕刷子,用嘴衔起被起开的纸角,右手背配合一撕就势将纸褙上焙墙,再用棕刷子上下左右轻轻一刷,纸就平平整整地贴在焙墙上了。等到“人”字另一面的纸都褙上,这一面的纸就焙好可以起开了。

焙屋里的小桌上,还留有一些焙好的纸,纸是竹浆的奶黄色。这是祭祀用的纸。一刀100张,一捆15刀,一张纸5角钱。我说这个纸虽然来得辛苦,但作为烧纸未免价格过高。老板娘笑了笑说,“这个纸好灵呢,烧完可以直接飞向天空,机械纸就飞不上去。机械纸几分钱一张,我家的纸供不应求,每年都是娄底新化的老板守着要,刚做出来就拿走了。”

湖南娄底新化、新邵一带是梅山文化的腹地,既有渔猎农耕巫傩文化的遗存,也有黄河流域文化的交融,民间祭祀活动甚为流行。

祭祀的纸实际是造完上乘好纸之后,剩下的粗料做的,但相对于机械纸,它既轻又薄,拿在手上有如绢帛的感觉。

李志军作坊的纸品种较多,用他的话来说,“你想要什么样的纸,我都能给你造出来。”几年前,他和相关技术部门合作,研发出一种手工古油纸,不溶于水,供故宫博物院等文物部门,包装古文物之用。但这种纸要的人少,销量不大。

基于滩头香粉纸上百年的历史,“老板娘”前些年也制作香粉纸销售到美国。

据《邵阳市志》,最早是1879(光绪五年)上海人习兰庆在滩头开设“庆记纸庄”,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生产香粉纸成功,是为中国最早生产的香粉纸。

艺人正在进行竹簾编织。 陆显中 摄

滩头香粉纸的材料,其实就是做年画用的玉版纸。先把生纸蒸煮成熟纸,用筷子粗的竹竿穿上晾干,然后在纸的表面刷上天应石制成的石浆泥。

地质专家童潜明教授介绍,滩头两亿多年前地质构成为海相沉积岩,是二叠系龙潭组煤系地层,其炭质页岩之间夹有一层厚仅10公分左右的“蒙脱石矿物黏土”——其质地非同一般的细腻。20世纪90年代,经澳大利亚悉尼实验室分析测定,天应石是数亿年前因海底火山爆发高温高压气体凝聚而成。它含有人体必需的10种微量元素。

将刷了石浆泥的玉版纸,切成小本,夹上香片就是名扬四海的化妆品香粉纸了。擦在脸上,去腻除油、增白美容。这款化妆品在清朝时,曾被列为贡品供给慈禧太后等后宫佳丽,以及远销港澳和日本、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一直做香粉纸,疫情期间,那个美国的老板去世了,就没做了。”老板娘说。

目前,年画纸和书画纸仍然是李志军作坊的主打产品。

传承:“谁会来啊,又不是看金子”

“我不种地也不种菜,专门造纸,靠造纸为生。”当我们从手抄纸作坊移步到李志军家漂亮的楼房里时,他骄傲地说。儿子李秋桂大学毕业后,本来已经在城市扎根,2013年李志军让他回到家里,挽起袖子继承祖业。

“我父亲那辈,村子里的每个男人都会造纸。到了我这辈,就没几个了。我当兵退伍回来,娶了老婆,就开作坊造纸。我父亲造纸水平很高,哪只手用力轻,哪只手用力重,都有规矩,要是没达到他的要求,他就拿鞭子抽,他说要学就学精华,如果你没学精,这个技艺就传不下来。”李志军说。

年画作坊。 杨抒怀 摄 

然而,在当下,这门辛苦的手艺活的传承之路,似乎没那么简单,

李志军住院时,神经外科的医生问他是什么职业,他说造纸的,“医生说,这个工作好辛苦。”现在他还患有类风湿,这是常年与水打交道的后果。

在李志军家,我们见到了他两个可爱的孙子和广东籍的90后儿媳,没有见到他的儿子李秋桂。国庆节后,水已经很凉,如果没有订单,作坊就不造纸了。李秋桂则继续去城市打工,除春节回家过年外,要到次年的三四月份,作坊准备伐竹时他才回来。虽然让儿子传承了手艺,但他也明白,儿子单造纸,不能养家。

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李志军的作坊也建了传习研学场所。

在传习所,他重点介绍了抄纸的必备工具抄纸簾子。“抄纸必用簾,有簾方成纸”。簾子是很细很薄的竹条和丝线编织而成的。使用前,要用一把小小的细毛刷将纯天然的黑红色土漆均匀地刷在竹簾上,边刷边用炭火烘烤,反复刷三遍,才确保竹簾在水中长期浸泡不坏。

滩头产的香粉纸。 澎湃新闻记者 谭君 摄

由于滩头手抄纸业萧条,手工簾子制作艺人改行,老一辈的艺人去世,这一古老技艺也濒临失传。2014年,邵阳市将其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看这个簾子,好密、好坚固,我想很多科学家用机械制作都代替不了。”李志军说。

传习所里,有各项简化了的手工造纸体验项目。李志军说,“现在就是没人来,你在长沙给我们介绍学生过来吧。”

而当我问到游学体验的价格时,李志军报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5000块一个人,可以上山砍竹子。”我有点惊讶。旁边的儿媳马上插话说,“5000块一个人,谁会来啊,谁负担得起,又不是看金子。”然后又对我说,“他不懂,我们之前搞的两小时体验活动,每人只收30块钱。”

儿媳这么一斥,李志军有点羞涩地说,“这个我确实搞不清”。

他到底是一个古法造纸的手艺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