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祠堂活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祠堂灯光布置 广州祠堂活化

广州祠堂活化

2024-07-06 01: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因水而生、因港而兴,广州市海珠区有两个宜居宜游的百年古村——黄埔村和小洲村,一个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地标,一个是艺术家钟爱的栖息地。历史古韵碰撞新时代文化气息,让古祠堂焕发了新生机。百年祠堂有何独特魅力,为古村带来勃勃生机?为此,新快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黄埔村:推行文教 赓续祠堂文脉

黄埔村有一条东西向的大街,名曰“祠堂街”,以宗族祠堂聚集而远近闻名。百年前,依托黄埔古港,黄埔村因港而兴。黄埔村人开拓进取,胡璇泽、梁诚、梁韬、冯肇宪等先贤名人扬名国内,各国商贾定居于此。人兴财旺,在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的黄埔村,鼎盛时期拥有30余座宗祠和家塾。

直至今日,先辈们开放进取的思想仍深深影响黄埔村人,正因如此,黄埔村很早便打破传统思维,探寻祠堂活化之路。十多年前,黄埔村各姓氏宗族一致作出决定,除保留自家祭祀公用祠堂外,将一些空置祠堂租借与文化、教育、展览机构和企业。

冯氏是黄埔村四大姓之一,目前黄埔村现存的19座宗祠、家塾之中,有10座属于冯氏。其中,位于祠堂街中心的主山冯公祠建于清代,建筑精美大气、精刻文饰丰富。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山冯公祠渐渐失去了祭祀功能,被闲置多年。

■主山冯公祠。

祠堂中有一个高8米的石牌坊,额刻“学绍金华”,左右门额刻“述经”“资善”字样,勉励后人要继承南宋吕祖谦的金华学派,并将其发扬光大。冥冥之中似有缘分,百年后,主山冯公祠被租借给一家文化企业,开设面向青少年的传统文化书院,打破时空界限,和百年前先辈的愿望遥相呼应。

每逢节假日,都有来自各地的青少年聚集于此,跟随老师诵读四书五经、学习书画。“主山冯公祠历史悠久,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授课时,常能感受到自己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也更能让学生感悟古人的思想和文化的传承,这是祠堂活化的意义之一。”来自书院的黄老师如是说。

闲暇时书院会无偿开放,成为村里的公共活动场所之一。每周四,村里的私伙局准时来到这里“开伙”,悠扬的粤曲声随风飘荡在黄埔村中。在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书院会联动村委会,举办一系列节庆公益活动,猜灯谜、煮元宵、做月饼、免费讲座……每逢此时,许多村民和游客都会前来参与,为平日里宁静的书香祠堂注入更多“人气”。

■主山冯公祠经常举办文艺活动。

主山冯公祠的新生,显示黄埔村十多年来探索祠堂活化利用的努力已取得成效。国学书院、私人博物馆、非遗工作室……如今,各类文化机构在黄埔村落地生根,唤醒百年祠堂,带来勃勃生机。黄埔经济联社副书记郭耀辉告诉新快报记者,接下来,黄埔村将立足于古港古村根基,把发掘历史和活化祠堂相结合,推出黄埔古村名人博物馆等,让更多人认识黄埔村,了解黄埔村,读懂黄埔村。

■主山冯公祠活化成书院,供市民阅读学习。

小洲村:艺名远扬 重塑公共价值

我国素有“北有周庄,南有瀛洲”之称。小洲村(古称瀛洲)自元末开村以来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保留了完整水乡格局。在水脉的滋养下,小洲村极具岭南水乡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大大小小祠堂画出一幅恢宏的古色画卷。

铺开小洲村的画卷,河道纵横间有满目绿意,民居错落中是烟火气息。很多人追寻慢生活,于是从各地定居于此成为新一代村民。今年是陈乾来到小洲村的第18年,多年前,他以广州美术学院大学生的身份到来,如今成为广东省艺术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最意气风发的那一段青春故事就发生在此处,同时也和慕南简公祠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朴的墙砖上是色彩明艳的个性油画、柔和的灯光下是静谧松弛的休憩空间……翰墨桥畔的慕南简公祠是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交融之地,也是陈乾多年来最喜爱的艺术生活空间。自他十多年前租下了这里,从“家徒四壁”到“五脏俱全”,他见证了每一砖每一瓦的变化。“我喜欢这样的‘老’空间,祠堂本身保存得很完整,我在后续修缮中也符合文物规范。改造的过程很复杂,但我愿意保护好它。”为此他花了不少心思,终于将其打造为一个理想中的公共社区空间,把社区公共文化和祠堂活动结合在一起,偶尔举办展览。

■慕南简公祠内部经过修缮及活化利用后,布置得别具一格。

不仅是慕南简公祠,小洲村的不少传统民居变身艺术名家工作室、文创特色小店、艺术涂鸦展厅……感受艺术,也感受人文,走在小洲村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感受,这样独特的体验是吸引游客前来打卡的理由。其实,国内艺术界早有“北有798、宋庄,南有小洲”之说,上个世纪90年代,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发起组建小洲艺术村,而后各类艺术家入驻,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小洲青年艺术节,到今天成为广州重要的艺术和创意地标,小洲村的百年古祠能够成为展现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和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关。

“回归祠堂活化的主题,其实较重要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那些有创造力的人。”陈乾说,他认为,祠堂本身就在这里,重构大家都认可的人文环境更为重要。在尊重祠堂本身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力,让所有人愿意去发挥祠堂新的作用,才是最好的保护、最好的活化。为此,陈乾等人为小洲村设计logo,为村道添加路灯,共同让艺术为社会生活赋能。

[声音]

祠堂活化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属性

“要让祠堂更有生气、更能展现当代社会价值,那么改变其功能是必要的。”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小玲认为,拓展祠堂原有的祭祀、议事和学堂教育三大功能是祠堂活化的思路,小洲村的艺术改造让沉寂的祠堂更有名气,而黄埔古村自十多年前就开始着眼在祠堂举办开笔礼、国学讲堂等活动,这些都是对祠堂活化的有益探索。

刘小玲从多年前就开始关注祠堂活化问题,曾参与多届岭南祠堂文化节、出版图书《海珠古祠堂》。在她看来,祠堂活化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尊重祠堂原有的建筑结构,不能借“活化改造”之名进行破坏,同时应对每一座祠堂的建筑工艺、壁画砖雕等形成系统的介绍;二是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属性,比如学堂、茶道、绘画、书法等都独具价值,切勿为吸引眼球而将低俗的内容引入祠堂,否则就是偏离了活化的初衷。

“祠堂保留得完好、布置得漂亮,为古村增添了许多观赏价值,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刘小玲说,她常常参与祠堂举办的活动,她认为各项活动要贴近当地特色,发挥对历史文化名村的宣扬作用。端午节即将到来,她期待着祠堂在节庆之中可以发挥新功能、焕发新光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翠珍

■摄影: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