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高铁,A股历史上第一只百元股 神州高铁基本情况介绍 神州高铁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高铁”)是国内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行业龙头企业,股票代码00...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州集团是干什么的 神州高铁,A股历史上第一只百元股 神州高铁基本情况介绍 神州高铁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高铁”)是国内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行业龙头企业,股票代码00... 

神州高铁,A股历史上第一只百元股 神州高铁基本情况介绍 神州高铁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高铁”)是国内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行业龙头企业,股票代码00... 

2024-07-13 19: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粤海盟主,(https://xueqiu.com/7022722534/281477344)

神州高铁基本情况介绍

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神州高铁”)是国内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行业龙头企业,股票代码000008。神州高铁是轨道交通运维领域唯一覆盖机车、车辆、线路、信号、供电、站场等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专业致力于提供轨道交通运营检修装备与数据、线路运营、维保服务。公司业务已覆盖车辆检修、信号控制、车载电子、钢轨线路、轨边检测、供电检测、货站监测、BIM仿真等专业领域。2019年以来,公司先后取得天津地铁7号线、天津地跌2号线等项目的长期运营权,买入发展新阶段。

神州高铁拥有核心产品400余项,其中26项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近年来,公司通过运营维护智能装备、大数据系统研发,致力于轨道交通云运营及智能检修维护体系的搭建和复制推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神州高铁逐渐形成了独有的轨道交通运维产业板块,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及建设施工等两大产业板块形成协同互补的差异化产业格局,成为轨道交通产业新的一极。

神州高铁的前世今生

熟悉神州高铁的朋友都会知道,000008这个股票代码,曾经有多个身份,从最开始的深锦兴到亿安科技,再到后面的宝利来,直到后面的神州高铁;更名神州高铁后,也多次更换主人,从文炳荣到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再到现在的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整个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充满奇迹、惊艳和遗憾的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公司,直到如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下面我将逐一讲述神州高铁的前世今生,虽然跟目前的神州高铁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但诸多恩怨情仇,又岂是一笑了之?

第一世:深锦兴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后,深圳市的街面上有一家很普通的公司,这家公司也是那个年代在深圳特有的产物。它的母公司是深圳天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那个年代,尤其是在深圳,外贸企业的效益非常好,但是工资普遍不高。有明白人就出了一个主意,成立一家股份公司,国家、集体、个人分别出资入股,为天俊实业的外贸业务提供配套服务,然后把收益按股份分配下去,实际上就是找个渠道变相地发福利。这家用来发福利的公司就叫深圳市锦兴开发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了。不得不说深圳的同志们觉悟还是高,敏感性强,觉得分红不如上市,而且当初是为了发福利,这家公司本身就是国家、集体、个人分别持股的,按照当时股份制和上市政策,也符合政府支持的方向,于是就申请上市。1992年5月7日深圳市锦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000008,数字很吉利,上市首日开盘价19.9元。

深锦兴的主业是仓储业务和贸易。不过,进出口贸易之前没有独立的进出口权,一直依靠与食出公司合作代理,1993年9月,公司才取得进出口权。90年代后期,国有外贸企业开始走下坡路。而且由于参与上市公司配股等因素,连滚带利地算下来,天俊反倒欠了上市公司几千万的债务。国企还是不太懂资本运作,实际上天俊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资产,但不懂怎么把这个资产装进来,也不知道上市公司可以圈钱。反而觉得上市公司成了包袱,最终天俊决定将上市公司转让。说来也可笑,那时候天俊也缺钱,甚至在股权谈判未成解约时连定金都无法退还。于是就拿股权抵扣定金,有些股权就流到小股东手上去了。后来深圳市政府出面,由深圳国资的商贸控股把上市公司深锦兴拿过来,勉强维持一两年后,也还是不行,这个时候,亿安集团就进来了。

第二世:亿安科技

1999年3月,亿安集团收购了深圳商贸控股公司持有的深锦兴超过四分之一的股权,成为深锦兴的第一大股东,亿安集团的老板叫罗成。

同年8月,深锦兴公布更名为广东亿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锦兴”股票随之正式更名为“亿安科技”。

1998年8月,亿安集团接手时,亿安科技的股价差不多是5.6元左右。

亿安集团当时的主业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江门和广州都有公路投资,还计划在广州周边建12个交通物流枢纽。但是基础建设行业的特点是资金量大,投入长,回报慢。于是罗成就想通过二级市场炒作赚一笔来缓解资金压力。随后,罗成指示手下张大伟和其麾下的操盘手们开始坐庄操作深锦兴股票。

1998年10月到2001年2月间,最多时持有的亿安科技股票占全部流通股的80%以上。这个期间,亿安科技的股票开始了上涨之旅,尤其是从1999年10月25日到2000年2月17日,在短短的70个交易日中,股价由25元左右不停歇地向上一路狂飙。到2000年2月15日,亿安科技突破百元大关,成为A股历史上第一家百元股,一度傲视群雄,2月17日站在了最高点的126.31元。

亿安集团的老板叫罗成,因缔造了亿安科技,罗成被称为“股神”,也因亿安的惊天大案而销声匿迹,人间蒸发。

罗成,原名罗湘江,1959年10月出生,广东廉江人。早年,罗成在东北倒腾手表之类的小商品,因“投机倒把”罪被判刑入狱。出狱后在沈阳沈殊家电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从最低层一直爬到副总经理的位置。

罗成真正起家的跳板是珠海东大工贸公司,一个注册资本金只有50万元的公司。罗成一手将东大做大,最终发展成为东大集团,时任东大集团总经理。东大集团曾红火一时,无论资产规模,还是销售收入,东大集团均在TCL、格力之前,名列中国电子百强第16位,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1992年,在罗成力主之下,东大进行股份制改造,目标就是上市。当时,珠海市只有一家上市公司,东大在同一批进行股改的公司中呼声最高,格力远排其后。但最终因不满意股份分配的问题,罗成突然离开,东大上市进程也因其出走而告吹。

罗成离开东大以后,另立山头,创立了亿安集团。1994年之后,罗成注册成立香港亿安国际有限公司,任亿安集团董事长。亿安集团注册资金6.3亿元,罗成出资额达2.75亿元,占43.65%的股份。对于成立亿安集团的资本积累,罗成并不愿意对外说起,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主要是靠在香港做五矿公司进出口代理以及做期货赚的钱。

1997年,罗成企图控制上市公司黔中天(后来的世纪中天,现在是中天金融000540),但后来未果。

圈里的人知道罗成的意图,1998年下半年,深圳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管张大伟向罗成兜售吉轻工这个壳。罗成对吉轻工的兴趣不大,但是却对张大伟很感兴趣。当年8月,罗成主动邀请张大伟加盟亿安集团,负责资本市场运作。在张大伟的协助下,亿安集团最终选定的目标是深锦兴,1999年3月,收购深锦兴后改名为亿安科技。

对于操盘老手而言,在股市讲故事没有难度,内部一边抛盘,一边接盘,随时保持盘型稳定,与此同时,再配合股评、分析师等专业人士发文造势。罗成一开始只想捞一笔就走,没想玩得这么大。事先也想不到后来会演变到如此疯狂的程度,更多的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市场集体疯狂的结果。就在他们悄悄地坐庄亿安科技的时候,来自高层的一把助力,将中国的股市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99年3月,罗成收购深锦兴A后,将其改名为亿安科技。恰逢其时,一个月后,1999年4月13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参观了美国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并为当天的股市开盘。回国后,朱镕基就股市的发展提出了8点意见,其中包括要求基金入市,降低印花税,允许商业银行为证券融资等。此外,他还指示尽快制订和颁布上市公司管理条例。5月18日,证监会向八大证券公司传达了朱镕基的8点意见,研究了落实政策,第二天,中国股市立即上涨。5月19日,《上海证券报》突然登载了一篇名为《网络股能否成为领头羊—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进军网络产业的思考》的文章。文章认为:“日后将是一个网络的世界,而目前我国的网络用户却只有210万,前景之广阔不言而喻……”6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标题为 《坚定信心,规范发展》,文章还强调,证券市场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各方面都要倍加珍惜。此文发表后,股市再次出现大涨,有宏观政策作为刺激,再加上明确的方向引导,中国股市忽然出现一轮异常凶猛的上涨行情,从6月15日的1387点激活,6月30日最高达到1756点。以至于当时市场中有人戏称:“现在的股市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是朱市。”6月28日,全国证券监督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证券市场的作用,努力做好规范和发展工作。7月1日,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部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正式实施,为了刺激经济,也为了让国企通过重组脱困,管理层人为地组织发动一轮政策大牛市。在中国证券史上,这波由网络科技股领涨的牛市,就是著名的“5•19”行情。这其实是有时代背景的,当时国际背景是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而后成为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国内的背景是1998年南方特大洪灾,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贸。5月19日,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随后,在网络股的带领下,沪深股市一扫低迷,走出大幅攀升行情,30个交易日内股指上涨65%。此后股市就迎来以网络为首的高科技风暴。上市公司无论真假,只要名字或主业沾上数码或者网络两字,股价就会扶摇直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2001年。1999年底市场回调到1400点,其后在2001年涨至2245点,但随后又是4年熊市,最低跌至998点,6年轮回,A股又回到了519启动前的位置。

坐着这轮凶猛上涨的网络科技牛市行情,亿安科技的坐庄简直是顺风顺水,股价开始一路上扬。而且,罗成和张大伟对操盘手有着严格的操作的纪律。从最初决意坐庄,开始拉升开始,操盘手们就收到指令:无论怎样拉抬,绝不拉到涨停。因此也就不必因为三个连续涨停板而向市场作出说明,最好的涨幅是保持在每天七八个百分点。就这样,1月4日,亿安科技已经涨到了46元/股。当股票涨到每股50元左右的时候,亿安科技就成了中国主流证券类报刊的重点推荐对象。由于亿安科技一直在涨,从无下跌甚至洗盘迹象,简直就是当时的白马股,股民对于亿安非常追捧,排队入场。据当年的亿安操盘手回忆,“有时为了防止上涨过快,破坏完整图形,还要进行反向压盘”。其实这个时候,庄家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借势出货。可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填鬼见愁。此时,罗成先后投资的项目亿安广场和花地明珠大酒店等项目纷纷出现经营问题。前期拿下的3个广州市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要真金白银的投钱进去,于是,向股市要钱似乎就成了亿安最为方便可行的法子。当亿安科技在上冲至70元的关头,我们听到了市场上公开叫好,认为亿安科技的活跃是为沉闷的沪深股市带来了刺激。到了1月21日,亿安科技已是80元/股。2月15日终于冲上100元,当亿安科技上冲百元的时候,众多的媒体为此欢呼雀跃。

一位资深股民回忆当时的场景说:“持有亿安科技的股民甚至自发地聚集在证券营业部门口。当亿安冲破每股100元的时候,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像现场派钱一样。”

这是一场集体的盛宴,罗成和张大伟没有想到5.19行情的到来,亿安科技占了科技二字的光,市场情绪热情,股价自己就往上走。散户、机构与庄家合力营造出一派欢天喜地的盛世景象,这让罗成捞一把就走的计划一改再改。股民的大力追捧,让罗成获利颇丰。而且,亿安科技的股票质优价高,银行愿意接受其作为质押资本。于是,罗成就用亿安科技去做质押,贷来的钱再去买低价股票,抬高市值之后套现离场。在这个过程中,罗成先后入手莱钢股份、生益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无形之中在股市上构筑了一个“亿安系”。然而,罗成只是将其作为套现的工具,亿安系没有像日后资本市场上其他系族那样呼风唤雨。当亿安科技冲过百元的时候,亿安科技的老总们亲自跑到北京和记者们见面,亿安科技在他们的描述中集众多高科技之宠爱,又是电动汽车又是纳米技术。其实,这些个概念就算放到今时今日也一样是热门。在罗成和张大伟的包装下,亿安科技的业务范围涉及数码科技、网络工程、生物工程、电子通讯、电动汽车、新能源和纳米技术等等,几乎把当年的全球高科技概念一网打尽。这些题材都是2000年前后最流行、最能迎合股民心态的高科技概念,足以见得庄家们把散户们吃得死死的。然而,亿安科技却是一只流通股仅有3529万股的小盘股。2000年1月22日,《证券时报》发表了一篇专访亿安科技总经理张大伟的的采访稿《亿安科技怎么啦》,通篇都是溢美之词。文末张大伟说:“投资者看中的是亿安科技未来的成长性和对广大股民的回报。”这句话本身没有错,但是却成为了忽悠股民的一句名言。你把亿安科技四个字去掉,换成任何一只股票,在逻辑上都是成立的。从亿安科技开始,买股票是买企业的未来,这句话一直忽悠至今,估计再过一百年,同样适用。

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对欣盛、中百、百源和金易等4家操盘亿安科技股票的公司处以没收违法所得4.49亿元、罚款4.49亿元的处罚。这四家公司自1998年10月5日起集中资金,利用627个个人股票账户及3个法人股票账户,持仓量从1998年 10月5日的53万股(占流通股的1.52%)到最高时的2000年1月12日的3,001万股(占流通股的85%)。截至2001年2月5日,四家公司共盈利4.49亿元,而它们手中的股票只剩下77万股。证监会没收了操盘亿安科技的的4.49亿元非法所得,而这四家公司在2000年1月12日持股达到最高峰值的3000万股,但是抛出的时间恰好就在亿安科技创出百元新高引起方方面面强烈关注的时期。庄家轻易地将仓位从3000万减至77万股,最终成功出货变现了4.49亿元。对于亿安科技的炒作如果从技术的层面上来看是相当成功的,庄家在大幅获利后能够成功出逃,如果没有证监会的查处,无疑会成为中国证券史上庄家炒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猪可能还是要养肥了再杀的。2003年9月25日“亿安科技”股份操纵案在广州一审判决,原亿安集团副总裁李鸿青等5人被判刑2年3个月至3年半不等。但操盘总指挥张大伟却均奇迹般地逃脱了处罚。而罗成,则彻底的人间消失了,他曾经发回一份传真,里面只有的两句:“关于这次股市操纵的事情,都由我一人负责,和其他人没有关系。另外,我拿走了8 千万,以后由我负责。”在随后的岁月中,各式各样的坐庄和爆雷在股市中此起彼伏,亿安科技,作为中国股市的第一大案,在今时今日,无论是金额还是规模,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却是中国股市中经久不衰的一个典型的缩影。

第三世:宝利来

面对亿安这个残局,当务之急是找个接盘者。

接替亿安集团入主亿安科技的是掌控宝利来大酒店的深圳松岗本地人文炳荣。

2002年3月,宝利来实业以9200万的价格,受让股权,成为亿安科技大股东,实控人。

不到1个亿买了一个壳,2002年公司继续亏损,而且已经是资不抵债了,股票被ST。

文哥开始着手整治,先是由大股东宝利来代替亿安科技偿还了欠工行的7700万贷款本息。然后,清理的资产,出售全部子公司。正好赶上2004年亿安科技的厂区拆迁,获得3500多万元的补偿。经过一番梳洗打扮,到了2004年末,亿安科技已成一只小而美的净壳。

2005年5月23日,亿安科技这个在A股市场让投资者刻骨铭心的名字终于成为了历史,公司更名为宝利来。

2005年12月13日实施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东向流通股东每10股送2股。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特有的现象,也称为股权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ST宝利来一直没有确立主营业务,其实也没有主业,做过烟酒批发、租赁,以及收管理费,甚至还通过打新赚点小钱,就是为了保壳而已。

陆陆续续的拖到了2010年7月23日,文炳荣所持股份全部解除股改限售,正式流通。

2012年ST宝利来通过定增收购文炳荣自己的宝利来国际大酒店,重组后摘掉ST的帽子,同时发布10送10的高送转,随后,在重组+摘帽+业绩大增+高送转的多重刺激下,股价暴增两倍。

2014年6月,宝利来再次停牌重组。9月发布方案:拟通过定增收购北京新联铁100%股权,同时,现金增发募集6亿配套资金,新联铁是一家轨道交通服务商。

当时,恰逢南车北车合并,在中国神车的刺激下,重组方案一发布,宝利来的股价就开始飙升,3个月涨了3倍。

他甚至把名字也改了,宝利来改名神州高铁堪称2015年的“A股奇观”。

神州高铁这个名字太响亮了,跟神州高铁这个高档的名字一比,南车北车都弱爆了。

2015年3月12日发布公告,公司已于3月10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名称由“广东宝利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变更为“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则由“宝利来”正式变更为“神州高铁”。

尝到了重组的甜头,更名为神州高铁后,2016年1月再次宣布重组,以两亿元现金收购北京联讯伟业100%股权,以8.40亿元收购武汉利德100%股权;2月以13.70亿元现金收购北京交大微联90%股权,合计形成商誉16.26亿元。

包括新联铁在内的这四家公司在2016年合计贡献96.08%营业收入及103.52%净利润,神州高铁进入几乎全靠收购做贡献的模式。

这一路走来,文炳荣靠着重组+高送转+摘帽+重组+高送转+更名的一套打法,将A股市面上能用到的路数都用了一遍,有的还不止一遍。

在2015年这波牛市中,神州高铁创了新高,甚至高过当年名字还叫亿安科技时在2000年创造的高点。

第四世:国资入主的神州高铁

2016年10月21日,神州高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文炳荣及其一致行动人宝利来实业与北京市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文炳荣、宝利来实业向海淀国投公司转让其持有的共计3.5亿股普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69%)。转让价格为每股8.9元,文炳荣、宝利来实业合计进账31.15亿元。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海淀国投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文炳荣基本上在股票的高点,抽身而去,全部套现,成了最大的赢家。现如今,神州高铁的股价仅为2.63元,总市值仅为73亿。代码000008的这只股票历经了深锦兴A、亿安科技、宝利来、神州高铁4个名字,这一路走来,这只股票经历了中国股市的兴衰......

第五世(现如今的神州高铁):央企控股的神州高铁

2018年11月14日,中国国投高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要约收购方式控股神州高铁,标志着神州高铁正式成为央企控股企业,实现了企业资本战略的再次升级。

国投集团是央企中唯一一家投资控股公司,也是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作为国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国投高新是国投集团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平台,主要围绕先进制造及信息技术、医药医疗及生命科学、环保及新材料等产业领域,从事控股直投业务和股权基金业务。据了解,神州高铁是国投高新直接投资的首家轨道交通行业企业,反映出国投高新对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及对神州高铁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作为我国轨道交通运维行业的龙头上市企业,神州高铁是轨道交通运维领域唯一覆盖机车、车辆、线路、信号、供电、站场等全产业链的公司。公司拥有核心产品400余项,其中26项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地位,多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际空白。近年来,公司通过运营维护智能装备、大数据系统研发,致力于轨道交通云运营及智能检修维护体系的搭建和复制推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神州高铁逐渐形成了独有的轨道交通运维产业板块,与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及建设施工等两大产业板块形成协同互补的差异化产业格局,成为轨道交通产业新的一极。

此次合作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也是央企优质投资平台与民营企业创新产业模式的深入融合。神州高铁的战略目标、市值规模、盈利能力、行业地位、发展前景与国投集团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需求相吻合,控股神州高铁将有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

在央企和国家投资平台的双重背书下,国投高新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及优渥的资源统筹能力,其入主神州高铁后,将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本管理能力及控股股东国投集团的资源整合能力,在资金资源支持、业务拓展、项目对接、产业整合、研发项目孵化等领域,为神州高铁提供有力支撑与稳定保障,助力神州高铁拓展轨道交通整线运营及维保业务,进一步增强企业在轨道交通运营检修维护领域的综合竞争实力。

未来,神州高铁将在国投集团的战略引领下,积极落实国投集团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轨道交通整线全生命周期运维新商业模式,做强做大轨道交通产业“第三极”,为轨道交通安全、绿色、智能运维不断做出更大贡献。

央企控股后,为何连跌至今?

央企控股后,神州高铁并没有一改颓势,股价从2018年11月的4.4元,跌到如今的2.38元,是什么让神州高铁颓废至此?我们从大环境看起。

2022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109亿元,比上年的7489亿元下降5.07%,迫近7000亿元大关。国铁集团在2023年1月3日召开的全路年度工作会议上披露了这组数据。

铁路年度投资峰值在2010年,当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高达8426.52亿元。2011年~2021年分别完成5906.09亿元、6309.80亿元、6638亿元、8088亿元、8238亿元、8015亿元、8010亿元、8028亿元、8029亿元、7819亿元和7489亿元。

中国网1月3日讯 (记者 唐佳蕾)1月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工作会议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据悉,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2022年,投产新线4100公里,其中高铁2082公里。虽然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不断增加,但随着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不断下降,2022年铁路及高铁投产里程进入连续下降的第5个年头。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统计,2018年~2021年,全国铁路及高铁投产里程分别为4683公里、4100公里;8489公里、5474公里;4933公里、2900公里和4208公里、2168公里。

对比发现,2019年为铁路及高铁开通新线最高峰,2020年开始铁路及高铁投产新线开始大幅下降,分别同比下降41.89%和47.02%;2021年,两项数值同比再降,分别为14.70%和25.24%;2022年,两项数值同比还在降,分别为2.57%和3.97%,但下降幅度大幅减缓。

根据国铁集团在2023年1月3日召开的全路年度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2023年,国铁集团将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预计投产新线约3000公里,包括高铁2500公里。对比2022年的投产新线4100公里、高铁2082公里,国铁集团在新一年总投线目标降低近三成、高铁投线目标增加两成。

国铁集团称,2023年,铁路投融资改革要大力提升国家铁路资产运营质量,提高资产资本化率。培育更多优质企业股改上市,完成粤海轮渡基础设施REITs试点发行。加快推进区域合资公司重组整合、路地股权划转工作,改善合资公司经营,优化国铁资本布局。健全铁路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破除民营企业进入铁路市场壁垒,为民营企业发展开辟更多空间。

截至202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5万公里,其中高铁4.2万公里,较2013年铁路改革之前增长58.6%和351.4%。10年间,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已经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国铁集团介绍,未来投资建设将着力补齐通道“缺失段”、打通路网“瓶颈段”、畅通网络“微循环”。

一名地方铁路局人士对财新称,铁路发展的格局已从原来的干线铁路大规模建设走向城际铁路、支线建设、中西部铁路“补白”等,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可能还会下降。

2022年三季报,神州高铁营业总收入9.47亿元,利润总额-1.71亿元,净利润-1.72亿元,归母净利润-1.75亿元,从神州高铁的业绩来看,跟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情况也相差无几。

所以,国家层面上铁路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就是高铁板块的晴雨表,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央企控股后,神州高铁仍然连跌至今的根本原因。而2023年预计投产新线约3000公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仍呈下降之势。

16亿投资暴雷雪上加霜

一个预期收入几百亿的项目,一次以小换大的投资,一场引人追问的败局。

故事要先从三洋铁路说起。这是一项被多方寄予厚望的大型铁路通道项目。

据禹亳公司官网,三洋铁路西起河南三门峡,东至江苏洋口港出海,全长1200多公里,途经豫、皖、苏3省13个地级市、30个县区,在助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经济的融合上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以安徽宿州为中点,三门峡至宿州段属于新建线路,全长664公里,总投资430亿元,分四期建设。宿州至洋口港段则是既有线路,已经开通运营。

就在三洋铁路项目筹建的同时,神州高铁正在向整线运营维保服务战略转型升级。对神州高铁而言,里程长、运量大的三洋铁路无疑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2019年12月,神州高铁宣布向禹亳公司增资16亿元,获得其13.2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相应地,禹亳公司同意在神州高铁增资入股后,将三洋铁路(三门峡至宿州段)全线运营业务长期委托给神州高铁。

彼时,三洋铁路(三门峡至宿州段)一期工程已投入试运营,剩余工程预计三年建设完成。据神州高铁测算,按照三年建设期及三十年运营期计算,预计累计可获取合同不低于600亿元,其中三年建设期预计可获取合同不低于42亿元。此外,作为公司股东,项目全线开通运营后,神州高铁还可通过分红获取运输收益合计不低于45亿元。

用16亿本金撬动数百亿收入,这看起来是一场绝对划算的生意。

神州高铁直言“实现以相对少量投资获取巨大规模线路运营维保业务的战略目的”。但没想到的是,两年后,神州高铁反而会因为这个“大便宜”出现大额亏损。

据2021年业绩预告,禹亳公司在疫情、洪灾及资金不到位等因素影响下,经营出现困难。特别是去年四季度开始,大量金融机构债务到期无法偿还,情况加速恶化,已经影响到员工工资发放。

截至2021年底, 禹亳公司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约37亿元,其中已有超过19亿元本息逾期,涉及10家金融机构,禹亳公司42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存在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风险。2021年,禹亳公司共有诉讼案件22件,涉案金额约15.6亿元,其中判决生效待执行案件12件,7起案件对方已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资金紧张下,三洋铁路项目的建设进度也不及预期。多年过去,三洋铁路项目仍然只有一期工程建成试运营。而该路段在2016年1月就已建成通车,这意味着,三洋铁路项目已经六年没有实质性进展。

从上述业绩预告来看,神州高铁早在2021年8月便认定,从禹亳公司目前经营情况来看,其投资目的已不能实现,并要求禹亳公司原第一大股东河南漯周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漯周界高速)根据协议约定履行股权回购义务。

神州高铁表示,根据公司2019年12月签署的《增资扩股协议的补充协议》,如神州高铁认为其投资目的不能实现,则有权要求漯周界高速以不低于神州高铁实际出资款的价格,受让神州高铁持有的禹亳公司全部股权或部分股权。

然而漯周界高速一直未履行且拒绝履行回购义务,此前,神州高铁已就此事提出仲裁。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22年2月8日受理了神州高铁提起的河南禹亳铁路发展有限公司股权回购事项仲裁申请,并于2023年2月28日出具了《裁决书》,裁决河南省漯周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向神州高铁支付股权回购价款16亿元,受让公司持有的河南禹亳铁路发展有限公司股权,并偿付其他税费合计约1,170万元。因河南漯周界未按照案涉裁决书约定的时间履行相关款项给付义务,神州高铁向河南省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收到周口中院出具的《执行案件受理通知书》决定立案执行。2022年3月神州高铁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冻结查封河南省漯周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16亿多元的财产。

然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河南省漯周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一招金蝉脱壳,16亿被冻结的资金,悄无声息的就被各大“债权方”给轻而易举的划走了,神州高铁一分钱回款没拿到,而神州高铁不知道是因为已经躺平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对此毫无表示,让人惊叹!

春深似海,不负韶华

铁路行业落实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根据国铁集团2月28日信息,力争到2027 年实现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这也是铁路行业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具体行动。我国铁路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内燃机车,根据国铁集团2023 年统计公报,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为2.24 万台,其中内燃机车0.78 万台,占34.7%;电力机车1.46 万台,占65.3%。

根据国家铁路局《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30 年,铁路电气化率达到78%以上,沿海港口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达到80%以上,电力机车占比力争达到70%以上。后续国铁集团将制定内燃机车排放标准和管理办法,完善更新补贴政策,加快推动新能源机车推广应用。

国铁集团发布2023 年统计公报,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有望持续发力根据国铁集团3 月1 日发布的2023 年统计公报: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2024 年有望突破8000 亿元。2023 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 亿元,同比增长7.5%,为扩内需、稳增长、保民生提供有力支撑。2016-2020 年铁路投资规模约4 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投资规模与“十三五”相当,2021-2023 年合计已完成投资2.2 万亿元,2024 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超过8000 亿元。2)2023 年投产新线3637 公里,其中高铁2776 公里。截至2023 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 万公里,其中高铁4.5 万公里;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0 公里/万平方公里,复线率60.3%,电化率75.2%。西部地区铁路营业里程6.4 万公里。2024 年投产新线1000 公里以上。3)客流创历史新高,2024 年计划同比增长4.7%。2023 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完成36.85 亿人,同比增长128.8%,与2019 年相比增长3.0%,创历史新高;国家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14717.1 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8145.4 亿人公里,增长123.9%。2024 年,国家铁路计划完成旅客发送量38.55 亿人次,同比增长4.7%。4)货运量保持稳定,2024 年计划同比增长0.5%。2023 年,国家铁路货运总发送量完成39.11 亿吨,比上年增加0.08 亿吨,增长0.2%。其中,集装箱发送量比上年增长7.3%。国家铁路货运总周转量完成32638.5 亿吨公里,与上年基本持平。2024 年,国家铁路计划完成货物发送量39.3 亿吨、同比增长0.5%。5)2023 年国铁集团动车组招标量达164 组,同比22 年接近翻倍,预计2024 年持续增长。截至2023 年,全国铁路拥有动车组4427 标准组、35416 辆。2023 年国铁集团于6 月、11 月、12 月启动3 次动车组招标,分别为103 组、55 组、6 组,合计164 组,约为22 年招标数量(87 组)的2 倍。铁路客流量创历史新高,动车组需求良好,预计24 年招标数量继续超过23 年水平。动车组高级修数量进入上升期,看好轨交装备维保市场2010-2014 年年均新增动车组数量较2007-2009 年翻倍增长。根据国铁集团历年统计,我国2007-2009 年年均新增动车95 组,2010 年开始达到195 组,2010-2014 年年均新增为180 组。预计2010 年新增的动车22 年开始进入五级修,部分检修工作延至23 年。预计23 年开始,动车组维保后市场进入上升期。2024 年,动车组高级修首次招标达323 列,其中五级修202 列,占比超过50%。

经过多年的下跌,尤其是大盘指数走过2600点时,深圳高铁此刻正处于绝对的低点。中国国投要约收购神州高铁时,股价是4.4元,外资的持仓成本是3.6元,而此刻的股价是2.57元。国家铁路固定资产投资额逐年下降,新冠疫情肆虐三年,16亿投资暴雷,外加前董事长毫不避讳的大量减持,神州高铁可谓是一个利空接一个利空。但是,我前面提到的张大伟名言——“投资者看中的是亿安科技未来的成长性和对广大股民的回报。”买股票是买企业的未来,估计再过一百年,同样适用。之所以说神州高铁会是一个五倍股甚至十倍股,也正基于此,如果此刻神州高铁股价5块多,我还真不敢说他会是一个五倍股,但如今他只有2.57,我可以放开胆子说,他可以成为一个十倍股,因为他的起点低,因此成就才能更大!

$神州高铁(SZ000008)$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