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丨白茶,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说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农时期发现了白茶 纯干货丨白茶,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说起

纯干货丨白茶,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说起

2024-04-17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纯干货丨白茶,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说起

从制作工艺上来看,白茶是最简单的茶。关于它的来历,却众说纷纭。

有人说,它起源于“神农尝百草”时期,也有人说,它出现在“茶圣”陆羽撰写《茶经》的唐代,还有人说,它来自福鼎太姥山一个传说。

关于它的历史,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白茶”而解之?

湖南农业大学的杨文辉教授表示白茶可能起源于神农时代以后的商代。

在《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他提到,“史书中曾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现有史料和关于神农其人的考证分析,白茶可能是起源于神农时代以后若干年的商代的巴蜀地区( 约公元前16 世纪一公元前10世纪),自神农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而加以利用,后发展成饮料 。

神农尝百草遇毒时,从茶树上摘下鲜叶咀嚼而解毒,从而认识了茶的药用价值。

上古时代尚无制茶法,人们运用的自然晾青的茶叶“萎凋”工序,就是一种古老的制草药方法。

先人用采摘的茶叶最初作药用,由于茶树萌发新芽有季节性,为了随时都能喝到茶叶,便将采集的幼嫩茶叶晒干收藏起来,干晒的方法属于白茶制法的范畴,这是茶叶加工的开端。

从此之后,人们开始采摘茶树上的鲜叶,自然晾干收藏。茶学界专家陈椽教授同样认为“如现时制白茶,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

“茶圣”陆羽曾爱太姥山上茶?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今天的电子地图可见,温州到太姥山车程大约138公里,与《茶经》中的记载几乎相同。陈橼教授也在《茶叶通史》中也印证了我们的观点:“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展开全文

可见如今的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确实是《茶经》中的“白茶山”。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

至于这种“白茶山”上的白茶工艺与今天的福鼎白茶是否相同,犹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唐代,福鼎太姥山就因为白茶而出名,并入了陆羽的法眼。

陆羽品鉴天下好茶无数,可《茶经》中记载的茶叶品种少之又少。在唐代,若没有登上陆羽《茶经》则算不上好茶。从这个角度上说,福鼎茶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成为全国名茶了。

冠年号“政和”为地名,只为盛产白茶?

不仅是福鼎,福建的政和县与白茶也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宋代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5年),因进献贡茶白毫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明朝,政和白茶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时期,进入鼎盛。乾隆年间,政和县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只是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筐筐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连知县都不禁生出无限感叹。

迄至清咸丰年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光绪五年,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

说了这么多,不难看出,作为工艺最简单的茶,白茶从古代流传至今,受到一众茶客的喜爱,无论它缘起何处,流传至今,盛而不衰,都是我们值得一试的茶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