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寝之地无可撼动 炎陵将建神农农耕文化园/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农农耕文化园 陵寝之地无可撼动 炎陵将建神农农耕文化园/图

陵寝之地无可撼动 炎陵将建神农农耕文化园/图

2024-06-30 2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炎帝陵祭祀大典现场。李春璞 摄

  本报株洲讯(记者 李春璞 通讯员 黄春平 张兴林)6月8日,湖北随州将举办2010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这令近来愈演愈烈的“炎帝故里”之争显得更加激烈,近日有媒体报道,炎陵县也加入到了与陕西宝鸡、湖北随州、湖南会同等地争夺“炎帝故里”的行列中来。“其实,这是媒体误读。”昨日,炎陵县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炎陵是炎帝的陵寝之地,也就是安葬地。故里则是故乡,出生地,完全是两码事。”

  炎陵打造炎帝文化大观园

  据了解,在国内争夺“炎帝故里”的一派热闹景象中,炎陵安之若素,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致力于炎帝陵景区的建设。据记者最新了解到的消息,仅仅去年6月10日动工、去年底竣工的炎帝陵一期续建工程,总投资就达7000万元,打造出炎帝文化“大观园”。一期续建工程在广场入口处,增设了一对高17.69米的三联仿汉阙门,沿祭祀大道两侧立5对五谷柱,朝觐广场放置唐灯4盏和清代石质祭器九鼎九簋,通过汉、唐、清的建筑风格,充分表现出炎帝陵“西汉有陵、唐有奉祀、清定形制”的祭祀文化。

  炎帝陵的地理位置最早见于史籍是晋代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炎帝陵庙始建于宋,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派人遍访天下古陵,在茶陵县康乐乡鹿原陂找到炎帝陵墓。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墓前修建陵庙,进行祭祀。1986年,经国家文化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对炎帝陵进行修复。1988年,炎帝陵修复工程竣工。

  每年数十万人来炎陵寻根祭祖

  1944年,为纪念始祖黄帝,黄陵县由原名中部县改为现名。而在半个世纪后的1994年,出于同样的理由,经国务院批准,酃县改名为炎陵县,从而形成“北有黄陵,南有炎陵”的格局。1993年9月,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炎帝陵题写了“炎帝陵”陵款。目前,炎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人大代表、炎陵县旅游局常务副局长谭艳昨天向记者表示,国务院批准更名、国家领导人题词,以及大量考古证据,都足以证明炎陵县作为炎帝陵寝之地无可撼动的地位。

  历代以来,炎帝陵的祭祀活动形成了一整套既定程序,即“祭典”。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炎帝陵正日益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圣地,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自1993恢复官方祭祀以来,炎帝陵的各类大型祭祀典礼活动连年不断。近几年每年举办大型公祭活动40次以上,每年清明、重阳的大型祭祖活动已成定例。近年来,每年前来炎帝陵寻根祭祖的海内外炎黄子孙达数十万人次。

  据了解,炎帝陵一期续建工程延伸了祭祀大道,入口处和衡炎高速公路连接线对接,形成了与原有地形、地貌吻合的田园风光和园林景色。目前,以神农农耕文化园为标志的炎帝陵二期工程正在紧张筹备中。炎帝陵基金会今年还将力争筹资500万元,助力炎帝陵跻身5A级旅游景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