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先民是怎么构建死后世界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神仙死后是什么 在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先民是怎么构建死后世界的?

在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先民是怎么构建死后世界的?

2024-07-10 04: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古人对灵魂有着不同的概念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体系中,人的灵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中国人相信人在离世之后,其灵魂会去往地下世界,并在那里等待一个全新的轮回。不过在西方学术界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来世以及死后世界的概念都是继承自外来文化佛教的,他们认为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造成一定影响之前,中国人并没有来世的概念。

佛教中的轮回图

之所以他们会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在汉代佛教传入之前,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代表的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并没有关于往生的概念,并且在《庄子》等著作中还明确提出了人在去世之后,其魂魄就会消散不见,根本没有死后世界的描述。而儒家,法家等执着于入世的学派,对于这方面的论述就更是十分稀缺了。

但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不只是由这些学者组成的,在先秦时代的民俗文化中,百姓们有没有对于来世的概念也是十分值得探讨的。从汉代人们对于泰山的崇拜来看,当时的人们大多将泰山视作人死后灵魂的归宿,而这也证明了当时文化上对于死后世界是有一定想象的。而且在汉代的时候由于汉武帝对于寻仙的执着,这样的理念还有了全新的发展。

东岳泰山

先秦中国民间对于死后世界的联想

在世界的众多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个,从中华文明诞生之后,我们就一直没有一个共同信仰的宗教。虽然有人将儒家思想和宗教等同了起来,但是鉴于其没有树立起神的形象,对于人生的几个终极问题也没有给出正面的回应,因此其与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还是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而我们知道宗教自诞生之初就是为了解释人们最关心却又无法得到答案的问题,这里面对于生死的诠释更是重中之重。在几乎所有宗教中,几乎都有对于死后世界的描述,他们在这个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建立了某种具体的联系,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并安抚他们在现实中遭遇的苦难。

在菩提树下冥想的释迦牟尼

对于古代中国文化造成最大影响的宗教佛教也是如此,虽然在其教义中对于往生世界并没有十分详细的描述,但是基于其轮回的理论,人在去世之后,灵魂势必保持了相对完整的状态,这其实是对于死后世界存在的默认。再加上佛教中提到的地狱等概念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屡屡提及,就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死后世界的描述是在受到佛教文化影响之后才出现的。

那我们不妨来看看在佛教文化传入之前,中国文化对于死后世界是怎么看待的。在先秦时代的中国文化的体系中,人们对于魂魄的存在是持有肯定态度的。但是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学说中,这些学者们却普遍认为人在死去之后,其魂魄也就散去,然后回归到大自然之中了,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死后的世界了。这样的论调一直到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中还有十分明确的体现。而那个时候佛教文化已经在渐渐流入中国了,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学者们会觉得中国本土文化对于死后的世界缺少想象与探讨。

东汉思想家王充

但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并不是能够被其政治思想史所完全反应出来的,我们知道先秦诸子都是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连普遍被人们认为有出世倾向的道家学说其实也是追求"外圣内王"的一门政治学说。这些思想家如果希望自己的学说能够在现实的政治中发挥作用,那么就需要对于死后世界进行否定,否则就很容易让人们失去进取和入世的动力。因此这些思想家对于死后世界的否定其实是出于政治目的的,而在民间文化中,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联想可能并非如此。

那么我们不妨从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入手,来看看当时人们对于死后世界有着怎样的联想。我们知道在先秦时代,除了以诸子百家作品为代表的散文之外,最重要的文学作品就是以《诗经》和《离骚》为代表的诗歌了,而在这两部著作中,对于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都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周文王姬昌被视作贤君的代表

在《诗经》中有不少篇目提到了统治合理性的问题,其中对于权力的传承过程做出了一定的描写。而在这些诗歌中,对于死去的先皇进行了一定的描写。他们认为这些伟大的统治者们的灵魂在他们去世之后,就会升到天上,监督着继任者的一举一动,像其中"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这样的句子都表达了相似的内涵。

《楚辞》书影

而在代表楚地文化的《楚辞》中,对于灵魂的描写则更加直接,在其名篇《招魂》中,更是直接提及了人们可以通过招魂的手段来和已经逝去的人进行沟通。这都说明了无论在中国的北方地区还是南方地区,人们都是相信人死之后,魂魄还是依然存在的。现在下面摘录《招魂》中的片段: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招魂》的作者屈原

那么这些魂魄的去处又是哪里呢,这一点从当时部分历史典籍的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泰山在这个时候承担了人们灵魂归宿的作用,而这样理论在汉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武帝对于求仙的追求与泰山地位的上升

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在先秦时期,尤其是西周时代,人们大致相信人在去世之后灵魂是会上升到天上去的。虽然在《诗经》这样的经典中只记载了人间统治者灵魂飞升的事实。但在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看来,这样其实已经能够代表着百姓群体将上天视为灵魂的最后归宿,即使普通人可能只是以一种共同体的状态存在。

汉武帝前往蓬莱求仙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时期,上天才是灵魂的归宿,而不是汉代典籍中记载的泰山。那么泰山为什么会取代天的作用呢,这一切可能和汉武帝对于长生的孜孜追求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汉代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仙鬼怪都是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他们的生活与现实世界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在汉武帝即位之后,其大大拓展了汉帝国的版图,并将其带入了全盛时代。这样的功绩让他对于现世生活产生了深深的留恋,他也因此和秦始皇一样对于长生开始了孜孜的追求。

秦始皇铜像

和秦始皇所不同的是,随着道家学说在文景之治的时代成为了国家政治的指导思想,基于道家学说的神仙方术也比秦始皇时期有了更多的发展。而当时的方士将成仙与长生联系了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中对于神仙定义的一大变动。在汉武帝之前,神仙的特征在于出世与超脱,而在汉武帝之后,神仙的代名词变为了长生与超群的能力。这样的变动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汉武帝希望通过成仙来获得长生的能力,并长久地统治现实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神仙世界的构想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进行修炼的方式有很多,这些人也有着成仙的梦想。如果他们也和汉武帝一样留恋盘桓在现实世界的话,那么汉王朝的统治就会变得十分不稳定。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方士们给修炼成功的神仙们规划了第二条路线,那就是他们还可以选择上到天界,做一名和先秦时代一样的出世的神仙,这样的理论就可以保证汉武帝在现实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地位了。

古代文化中神仙形象

但是这样一来,以前留给普通百姓作为死后灵魂归宿的上天就成为了神仙的地盘,他们只能为自己选择一个新的归处。而泰山也在这个时候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汉代的时候,虽然帝国的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依然集中在黄河流域。在这片区域中,泰山是海拔最高的山峰。这也意味着其更加接近上天这一之前人们灵魂的去处。因此在民间文化中,普通百姓就开始把泰山视为灵魂的去处了,这一点也在汉代典籍中得到了印证。对于神仙在天上的生活状态,在《太平经》中有如下记载:

"天上积仙不死之药多少,比若太仓之积粟也;仙衣多少,比若太官之积布白也;众仙人之第舍多少,比若县官之室宅也。常当大道而居,故得入天大道者,得居神灵之传舍室宅也。若人有道德居县官传舍室宅也。"

泰山山巅日出盛景

但是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在死后是要进入地下世界的,这和泰山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也有人提到中国对于地下世界的描摹是基于佛教文化的,但实际上这样的理论在佛教传入之前的汉武帝时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雏形。

人死后灵魂从上天到地下的转移

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贤们大多是将人的生命形容为魂魄的共同体,其中魂是阳气所化,趋于向上,而魄则是阴的一面,趋向于下。而在人去世之后,魂魄就会分离,其中魂向上进入天,而魄则会化于地。因此在灵魂飞向泰山的时候,其实魄也有一个去处,那就是所谓的"蒿里"。这个蒿里被视作处于地下,与上天相对。之所以人们会强调泰山在死后世界的重要性而忽视蒿里的作用,是因为在当时的文化语境下,阳气所化的魂拥有更强的主动性,是意志的代表。

蒿里的位置一说在泰山山脚下

不过在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之后,阴阳五行等学说逐渐式微,而魂魄之间的差别也变得越来越小,到了汉武帝在位后期,人们已经将魂魄视为等同的事物了。而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汉武帝前往泰山进行了封禅,以此来向上天宣告自己的功绩。这样的举动让泰山在汉代继承了周代的崇高地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象征。

汉武帝封禅泰山

这样一来,泰山就很难再被视作死后世界的代表了。由于魂魄概念在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整合,之前被人们忽视的蒿里就逐渐成为了文化中的主流,其也开始被视作人死之后灵魂的唯一去处。在《汉书·武五子传》中,对于蒿里有这样的感慨:

"欲久生兮无终,长不乐兮安穷!奉天期兮不得须臾,千里马兮驻待路。黄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为苦心!何用为乐心所喜,出入无悰为乐亟。蒿里召兮郭门阅,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这个时候中国文化中对于死亡文化的构建其实已经趋于完成,蒿里成为了和现实世界相对的一个死后世界。由于魂魄的合一,蒿里世界的魂魄已经变得完整。这比之前单纯的意志存在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在去世之后是有着和人间相似的生活方式的,比如他们那里有特殊的食物,还有特殊的货币,这都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显然没有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因此说中国文化中对于死后世界的构建是完全来源于佛教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文化后来发展出了黄泉地府的概念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死后世界的构建中也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价值观,其与现实世界的相似性在传达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留恋之外,其对于现实生活的一以贯之,也和将未来托付给来世的西方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这表现出了中国先民对于生活的积极追求,他们不将希望寄托在来世,这也孕育了中华文明勤劳的底色。

而这种和现实相似的死后世界存在的价值也不是为了供人们享受,而是为了团聚,这和中国从西周时期就出现的宗族文化有着一定的关系。中国人对于归属观有着一定的需求,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死后世界的构建提供给了他们和先人团聚的机会,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会去构建死后世界的根本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中供鬼魂交易物品的鬼市

结语

在西方史学界,不少学者认为佛教文化在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华文明中死后世界的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因为如此,他们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死后世界的构建,以及中华文明对于死亡的独特看法。

在先秦时代,中国先民们其实已经对于死后的归宿有了一定的联想,他们认为代表着人生前意志的灵魂在人死亡之后会去到上天,成为超然世外的状态。但是随着汉武帝在位时期,人们对于神仙的解释发生了变化,上天成为了神仙们的专属领地,人们的灵魂在死后就只能去往最高的山峰——泰山了。与此同时魂魄的区分让人们还在同时构建了蒿里这一地下世界作为魄的去处,这也为之后中国文化中地下世界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在汉武帝封禅之后,泰山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而魂魄概念的合一让蒿里,也就是地下世界成为了人死之后的唯一去处。代表意志的魂和代表身躯的魄的整合也让人在死后能够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生活。这就让对地下世界的联想变得相对简单,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下世界的构建也在这个时候完成。这种地下世界的形式和其他宗教对于往生世界的描摹存在着本质区别,这更能说明中国先民在佛教传入之前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死亡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楚辞·招魂》

2《太平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