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鸡西对低风险区返乡人员家封门”遭曝光,央媒痛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区因防控加码道歉 这事儿|“鸡西对低风险区返乡人员家封门”遭曝光,央媒痛批

这事儿|“鸡西对低风险区返乡人员家封门”遭曝光,央媒痛批

2024-07-04 0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31日明确表态部分地方返乡防疫政策“层层加码”甚至“一刀切”现象属于“懒政”后,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鸡西街道幸福里社区就因“对低风险地区抵返人员贴封条管控”而成为首个被央媒披露的反面典型。

1月31日当天,新华社法人微博@新华视点 发布消息:有群众反映,其从低风险地区返乡前咨询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幸福里社区防控政策,回应是不隔离,但返回后家门却被贴上封条,严禁外出,社区说这是当地政策。国家卫健委规定,返乡人员需持7天内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返乡,返乡后实行14天居家健康监测。

“鸡西这种‘一刀切’式管控政策之下,疫情风险等级划分还有什么意义?”微博@新华视点 对此质疑称。

随后,新华社跟进报道指出,上述鸡西案例并非个例。有网友如是调侃疫情防控层层加码:“上级政策是持核酸证明低风险地区之间自由通行;到了省里就变成了不承认外地检测结果,需入住指定酒店再检测一次;到了市里就变成了全家人居家隔离14+7,测两次核酸;到了县里就变成了一概别回来……”

新华社认为,层层加码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个较为突出问题,体现的是“唯己不唯民、唯官不唯事”的懒政思想,脱离了实际,消耗了政府公信力。

央视新闻、《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官方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一起由新华社率先报道的家门被贴封条的地方防疫政策“层层加码”的反面典型。

央视新闻客户端2月1日刊文称,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真正解决问题才能顺民意、暖人心。对那些擅自加码不知整改的人,要依规问责。通过惩处提高监管的效果,倒逼有关地方和人员不敢胡来。同时,还可以健全监督平台,鼓励群众借助有效载体反映情况,举报不按规矩办事的部门。

《中国纪检监察报》则进一步分析了地方“层层加码”背后暴露出的懒政问题:不论层层加码还是“一刀切”,背后反映的都是有关地区、部门和少数干部懒政怠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认真领会上级精神要求,不倾心听取群众呼声,不结合本地实际,而是一禁了之、一拒了之,通过把麻烦、责任都转移给返乡人员的方式,来完成本该属于自己职责的工作。看似“深入贯彻”“严格落实”,实际是当“甩手掌柜”,轻松了自己,苦了群众。

而鸡西当地的整改措施在此之前已经落地。

据@新华视点2月1日消息称,针对有群众反映的“对低风险地区抵返人员贴封条管控”情况,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有关部门立即进行调查,确认鸡冠区西鸡西街道幸福里社区对疫情防控政策落实不当,存在将社区健康监测人员住所贴封条问题,要求街道社区马上纠正,解除封条,向当事人道歉。由区纪委(防疫督导专班)对该社区执行政策不严谨,存在简单化、一刀切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1月31日下午,“鸡冠区防疫指挥部”紧急召开乡(街道)、村(社区)负责人参加的视频会议,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防疫政策,立即对超出政策范围的不当防控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杜绝对社区健康监测返乡人员进行贴封条管理等问题。要引以为戒,坚持科学防疫、精准防控的策略,在全力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同时,避免出现加码管控。

相关推荐:

返乡遭层层加码 曝大学生核酸阴性仍被隔离 每天200元

疫情防控之下,如何正确返乡成为很多人关心的话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出现“层层加码”、“一刀切”引发舆论热议。

1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和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都提出,不允许、不希望各地在执行国家制定的返乡过年相关政策时作“一刀切”的处理。

赵辰昕表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曾益新也指出,宏观层面上,国家卫健委要求各地结合本地的疫情形势和工作实际情况,科学、精准加强各地疫情防控,引导返乡人员配合落实当地的防控政策。

返乡遭遇层层加码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随后又明确:核酸阴性返乡不用隔离。但到了地方上很快“加码”。

1月25日,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的通知则显示,当日起高风险区来甘返甘人员,须集中隔离14天,隔离期间不少于两次核酸检测;中、低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均须提供有效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另外,外省返乡人员须进行居家健康监测14天,期间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在陕西西安市读研的小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原本计划回甘肃老家过年,但村干部通知,即便是低风险地区人员返乡,也需进行14天的隔离,如果家里条件(比如有两套房),可居家隔离,否则需要到指定点隔离,期间所有费用由个人承担。

小波所在的镇政府发布告知书显示,省外低风险地区拟返乡人员,除了提前报备信息、提供健康码“绿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回后须进行14天居家健康检测,期间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该镇政府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接到的要求是居家观测14天,期间要求不出门、每天早晚两次报体温和个人身体状况。而该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则给出了“居家隔离14天”的说法。

上述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内多地出现聚集性疫情,春节人员流动性较大,确实不建议外省人员返乡。

“加码”的情况,五花八门。湖北武汉工作的小晨称,她的老家在宜昌农村,此前村里曾发布要求,所有外地回乡人员,需提前报备个人信息及返乡行程安排,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需要集中隔离14天,低风险地区居家观察即可,但观察期间需要做两次核酸检测和一次血清抗体检测。

在吉林辽源、四平等地,有网友反映,当地不看行程码和核酸报告,直接强制大学生放假返乡隔离14天甚至28天。网民通过社交平台反映称,我们理解并且愿意配合国家防疫工作,但也请地方政府不要擅自过度解读隔离政策。

在黑龙江某地,一位自称低收入家庭妈妈在网络上哭诉,儿子大学放假回家,虽然持有3日内核酸阴性,通行绿码仍被强制隔离,一天200元费用很吃力。

河北衡水市景县某村,村干部通过喇叭表示,自1月28日起,外地返乡人员需要到隔离点集中隔离14天,并重新做核酸检测。该村村支部书记证实,春节期间如果必须回去,需要到村里临时设置的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找个院子搭建帐篷,吃喝睡觉都在里面。”

“加码”情况,也在一些地方得到纠偏。

1月24日,河北邢台。有网友反映,临西县一村庄发布通告,不允许在外工作村民回家过年。对此,村书记表示,该通告表述有问题,只是希望在外村民尽量不要回家,已经对通告进行了更正。

在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多名网友反映称,居委会或物业要求,外地返衡人员,一律劝导就地过年,尽量不回衡,如特殊情况必须回衡,需提前到社区居委会报备登记,人员抵达后实行14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中国新闻周刊联系发布该通知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其表示,1月27日中午,他们已经接到上级命令,撤销了该通知。目前的要求是回家后在3日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期间居家监测,非必要不外出。

不过,这只是近期内回衡的要求,工作人员称,“现在规定随时会变,春节期间政策如何目前还不清楚,如果打算回家,建议提前一两天再打电话咨询一次。”

专家:防控不能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就上述情况,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吕德文。在他看来,各地应就自身的治理能力,面临的风险程度制定匹配的防疫政策,“我们现在是处于常态化的防控状态,防控不能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中国新闻周刊:您怎么看待各地对春节返乡政策层层加码的现象?

吕德文:我觉得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地方受到的疫情防控压力比较大,自上而下的硬性要求比较高,导致地方没什么信心。从地方的角度来讲的话,它主要是为了方便。客观来讲地方不管怎么严防死守,总是会有意外的,只要有人回去,这个风险就存在,所以层层加码的意思是说要尽最大的可能性把意外排除掉。事实上现在是一种抗疫优先的状态,疫情防控是中心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各地就已经出现过不少这种防疫上的“硬核措施”,当时也有一些人觉得过于激进,眼下地方层层加码的现象是“硬核行为”的一个延续吗?

吕德文:我觉得谈不上延续,它是一种惯性。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点是地方受到的问责压力比较大,这是首要的一个因素。第二点是每个地方的行政都有自己的惯性,比方说层层加码,更容易出现在北方的一些地方,或者说在北方这些现象比较严重,这也与地方政府的运作的逻辑、治理的惯性有关系。但是有些地方其实会反过来,是层层减弱的,这两个逻辑都同时存在,但都未必是好事。

中国新闻周刊:地方对中央的防疫政策出现的一些差异化、千奇百样的执行结果,在您看来有哪些原因?

吕德文:我觉得不能归结到治理能力的原因,当然有这个因素,但是很难衡量。最好的表述方式还是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治理能力不一样,面临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

比如山东采取了极端一点的措施,因为它在河北旁边,然后又是北方地区,警惕性高一些。比如说广东福建,离北方较远,气候也热,那么它按常态化的防控,也正常。再比如广东的返乡流动主要是外流,相当于是人口往省外疏解了,那么它可能担心的问题比如说是过完年人员返家再返程,要预计到复工复产的问题。而中西部地区,可能考虑更多的是人员流入。

中国新闻周刊:怎么看待国家有关部门对地方防控政策专门作的一个表态?

吕德文: 我们国家是一个央地关系,它有好几个治理层级,在国务院、卫健委出台统一的关于返乡的一级防控的要求之前,其实每个地方都是按当地的实际,自己制定适合当地情况的一个疫情防控的政策。有些地方它就严格一些,比如说我所了解的山东有些地方它在卫健委出台政策之前,就要求当地的返乡人员要核酸检测,然后封村封路。

但有些地方就完全按照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的要求执行,比如说按风险等级,中高风险有一个统一的要求,低风险就自由流动,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包括对过年返乡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大部分地方是提倡倡议性质的,它不是一个政策规定。

我们国家很大,每个地方肯定有差异性,包括疫情现在是北方比较严重,因为它温度低一些,当地政府也感觉自己压力要大一些,所以在措施上选择相对要严格一些。但是绝大多数南方的地方,就对自己出台的政策会宽松一些,我觉得这是合理的。

有些地方各种配套都比较好,不会影响人员的返乡,有些地方配套不行,做不到保障,可能就是劝阻人家回去。可以说,在当前防疫的大环境下,各种防疫政策都不会有一个完美的选项。

中国新闻周刊:我国目前处于什么样的防控状态?

吕德文:首先要准确理解精准防控和常态化防控的概念。我们现在是属于常态化防控,常态化的意思是防控不能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地方不应该随便把防控行为升级为战时状态,现在地方上散点地出现疫情,属于常态化防控里面可以接受的正常现象。

反过来讲要在社会正常运转的防控下进行精准防控。精准防控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第一个出现了这个病例,你要精准把它控制遏制疫情。第二个是不能人为地扩大防控的力度,然后让社会禁止运转。

国家发改委:不许各地过年搞"一刀切" 阻断人员出行返乡

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举行发布会,上游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图片来源/国新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做好2021年春节期间有关工作和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要合理有序引导。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此外,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

赵辰昕称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低风险地区倡导大家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希望大家也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各地方在政策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甚至有的地方还采取“一刀切”措施,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要给人民群众多些保障、多些便利。

赵辰昕还表示,就地过年的生活是有保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安排部署,加强组织协调,细化完善措施,层层压实责任,统筹做好春节期间的保供稳价、交通出行、货运物流、工资休假、文体休闲、关爱帮扶等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及时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让大家能够放心、安心地留在当地过年。

发布会一文读懂:就地过年是强制性措施吗?有何生活保障?

就地过年是强制性措施吗?返乡会不会有更严格措施?对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在生产生活上有何保障?今年春节高速公路还会免费通行吗?对“过年经济”有何影响?一文读懂。

1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做好人民群众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有关情况。就地过年是强制性措施吗?返乡会不会有更严格措施?对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在生产生活上有何保障?今年春节高速公路还会免费通行吗?对“过年经济”有何影响?一文读懂。

Q1:就地过年是强制性措施吗?返乡会不会有更严格措施?

国家发改委:就地过年政策各地不能擅自加码、搞“一刀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今年春节要合理有序引导群众就地过年,疫情高风险地区群众均应就地过年,中风险地区群众原则上就地过年,低风险地区倡导群众就地过年。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人员要带头就地过年。

赵辰昕表示,近期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就地过年的措施,但也有一些人关心就地过年是不是强制性措施,返乡后会不会有更加严格的措施。

对此,赵辰昕强调,就地过年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执行时不能擅自加码、层层加码,“一刀切”更是不行的。

Q2:对就地过年的务工人员在生产生活上有何保障?

人社部:就地过年安排职工加班,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针对广大务工人员就地过年,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表示,在春节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加班工资。

Q3:就地过年对“过年经济”有何影响?

国家发改委:对长途旅游、交通和餐饮有影响

针对今年春节就地过年对传统的“过年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目前正在组织进行分析研判,接下来还将组织各地进一步会商,加强分析判断。

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是第一次,影响需要不断跟进监测分析。初步来看,影响是多方面,可能对长途旅游、交通运输以及一些地方的交通和餐饮带来影响。

同时,就地过年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一定会有利于疫情防控,促进经济持续恢复,有利于节后复工复产。就地过年人数多的地方,消费需求也会有所提升,会对商品消费有促进作用,能够保持消费市场热度。

Q4:今年春节高速公路还会免费通行吗?

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方案

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公路局局长汪洋:“我们正在研究方案,报有关部门批准以后会及时向社会公告。”

Q5:我国目前疫苗接种情况如何?

国家卫健委:我国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276.7万剂次

针对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目前我国在各地对感染风险比较高的重点人群开展了新冠疫苗接种,截至昨天已经接种2276.7万剂次。

Q6:境外疫情还在蔓延,对国内疫情有何影响?

国家卫健委:境外疫情引起局部传播的风险依然较高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绍,总的来看,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出现一些新变化:

疫情大多发生在天气寒冷的北方地区,且比较集中在农村地区;

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存在;

春节假期临近,人流物流、聚集性活动增多,可能增加疫情传播风险。预计气温明显回升前,境外疫情通过入境人员和物品输入引起局部传播的风险依然较高,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责任编辑:荀建国_NN737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