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总理记者会四大民生热点:就业一词出现29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社会政治热点话题有哪些 详解总理记者会四大民生热点:就业一词出现29次

详解总理记者会四大民生热点:就业一词出现29次

2024-07-10 17: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特殊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承载重大历史使命。两会有哪些重点?今年有哪些目标?未来五年怎么干?在“两会时间”强国论坛推出两会“强”观察栏目,带您一起走进2021年全国两会。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新华社记者 翟健岚 摄

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作为每年两会的“压轴大戏”,李克强总理回答了11个问题,其中对就业、医疗健康、教育、养老托幼四大民生热点作出回应。与往年不同,今年总理回答就业话题的篇幅明显增加,且成为记者会的首个问题,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今年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此外,老龄化问题一直是这几年记者会的焦点,李克强总理更是直面问题,给出政策“红包”。这些变化折射了什么?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

“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

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就业更加成为百姓和媒体关注的热点。今年的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国家对于就业的态度。

事实上,就业问题作为总理记者会上的必答题,也贯穿了每一场总理记者会。记者梳理发现,2019、2020、2021这三年的总理记者会上,就业这一词语分别出现了22次、25次、29 次,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在本次记者会上,李克强介绍说,“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对比去年的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的就业增长目标,今年新增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可以说任务更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认为,保就业一直是我们的优先任务,也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这次总理大篇幅谈就业问题,说明了当前就业工作的紧迫性,尽管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已呈现出稳步恢复的态势,就业形势总体在改善,但重点群体就业仍需关注,完成就业目标要多方施策,各级政府要落实责任。此外,“要让市场来唱主角”这句话非常重要,保住市场主体才能真正的实现就业目标,市场有活力才能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

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

今年的记者会上,有记者专门提出了门诊费用的跨省报销问题。对此,李克强指出,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

近年来,住院费用异地就医结算在我国多省推行,大大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报销难的问题。“政府人员多费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李克强总理用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彰显了解决民生小事的坚定决心。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李克强总理在回应民生问题时指出,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医保报销范围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得到的措施。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

国务院参事、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刘远立表示,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今年总理记者会的回答更加聚焦与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充分展现了执政为民的政府责任,又有利于补齐健康事业发展短板和弱项。

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关于教育问题,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教育公平”在今年两会被多次提及,也是总理在回应民生话题时重点提到的教育问题,这充分凸显了发展更加公平的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近些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普及水平跃上新台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已达95.2%,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但如何让每个孩子“上好学”依然任重道远。

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也指出了重要的两点:基层教师资源不足问题和城市农民工子弟上学问题。并承诺要“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人民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认为,实现教育公平这个最大的公平,总理直面这一问题说明我们的政府是有为的政府,是一个敢于担当的政府。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需要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基层教育投入,资源的倾斜和下沉至关重要。

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当前很多家庭面临的重大民生问题。对于“一老一小”问题,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幼托话题持续升温。今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更是提及了异地养老和社区养老两个问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近30年来,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增长至17.8%,这也就意味着1名老年人需要约6个劳动年龄人口来负担。而幼儿入托难、入托贵,对“80后90后”的工薪阶层家长来说,是一个大难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认为,中国未来进入老龄化社会,“一老一小”涉及到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社会对于养老幼托问题高度关注,总理对这一民生热点的回应,是要把养老和幼托产业做大做强,通过更好的服务、更多的补贴,减轻社会负担。

相关报道:

两会“强”观察之一:2021年两会你有哪些期待?专家带你了解两会看点

两会“强”观察之二: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啥信号?三大关键词稳居前列

两会“强”观察之三:解码“两高”报告 “三大理念”一以贯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