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三畏!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礼最早起源于原始人对天地的敬畏 君子有三畏!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观

君子有三畏!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敬畏观

2024-07-15 2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孔子儒家提倡的敬畏观念由来已久。在孔子整理的《尚书》各篇中,处处可见关于“敬”的说法。孔子“崇周”,“敬德保民”是西周时期占支配地位的政治伦理原则。当年,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至道之言”,以教育当时太子,并“明传之子孙”。太公回答中,有“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一语,格外强调“敬”。后来,太公辅佐武王,也特别以同样的话相告诫,武王惕若恐惧,以“安乐必敬”“无行可悔”“一反一侧,亦不可以忘”“皇皇惟敬”等为戒书。

中国礼学经典《礼记》的开篇就有“毋不敬”三字,这正是对礼学精神的高度概括。孔子说:“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与这种思想完全一致。既然敬由心生,那么敬畏就是由敬重而生发的“惶恐”“怵惕”之感。《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万物生灵都一样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

人之贵是因为人有“敬”心,可以导出谦、让、谨、勤之德,进入真、诚、和、美之境。对于人之修身,“敬”之义内涵丰富。

敬畏是一种心态与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和信仰。古人“以祀礼教敬”,中国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传统,目的在于教化人心,培养敬畏观念。中国关于“敬”的文化内涵丰富,也影响深远。宋儒说:“‘敬’之一字,聪明睿智皆由此出。”清朝乾隆时期的河南巡抚叶存仁,甘于淡泊,毫不苟取。他做官30余年,离任时,手下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心里纳闷,等到明月高挂时,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等至夜里避人耳目。但他知荣辱,讲自爱,自尊自信,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形象的事,将礼物全部送还。人们常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典故就来自叶存仁。这是敬畏观念在历代中国产生深刻影响的一个代表或缩影。

当下,中国传统的敬畏观念、诚敬理念更有特别的意义与价值。只有敬畏天地自然法则,敬畏个人道德使命,心存对民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才能保持理性与信仰的平衡,才不会敬畏缺失、骄泰泛滥。

缺少“敬”,“无知而无畏”的荒诞与罪恶就层出不穷;有了“敬”,才会有更多的真、善、美。

心中的敬畏、手中的戒尺,说到底就是做人为官的德行、规矩和准绳。领导干部能否常怀敬畏和戒惧之心,关乎做人行事的操守和品行,更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常握戒尺在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才能恪尽职守、务实奋进,才能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作者:杨朝明)

金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