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是生态产品?怎么变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碳交易到底是啥 喊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是生态产品?怎么变现?

喊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是生态产品?怎么变现?

2023-06-23 04: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6月12日,中国气象局举行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工作研讨会。据悉,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经在海南省、浙江省丽水市、陕西省商洛市试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对于发掘气候生态产品价值,中国气象部门近年来不断在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气候资源上下功夫,加强中国天然氧吧、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等一批“叫得响”的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研讨会要求,要把握“大事”定位,应对“难事”挑战,坚定“干事”信心,加强典型做法、优秀案例挖掘、宣传和推广,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生态产品,前几年可能还比较陌生,近两年听到的就逐渐多了起来。

来追溯一下“生态产品”的开端,最早这个理念来自于联合国的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我国最早出现的地方是2011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关键转折点是2021年中共中央联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

意见明确,到2025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到2035年,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建立。按照意见的要求,要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开展生态产品信息普查,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规范,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应用,推进生态产品供需精准对接,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推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考核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利益导向机制,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到目前为止,生态产品在全国的关联性都越来越强了。重庆发布《重庆市“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吉林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海南发布《海南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海南省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试行)》,山西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北京发布地方标准《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

那么,说了这么多,到底哪些可以被称之为“生态产品”,是怎么创造价值的呢?

生态产品: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其特点在于节约能源、无公害、可再生,主要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根据产品生态价值的大小与使用价值的对比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生态产品、准生态产品、半生态产品、准物质产品和物质产品。

从属性上来说,生态产品跟传统意义的商品不同,一般处于市场失效范围。而从实际测定上来说,生态产品价值也较难衡量,这是一个需要耗费相当资源、相当长时间的艰巨工程,更使得其商品属性不显。

简单来说,生态环境中的所有要素都能成为生态产品,而怎么发挥“价值”属性才是现在所有工作的焦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曾表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依赖六大机制,其中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评价机制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和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是主要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保障机制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进机制是根本保障。

具体到案例:

1、前述提到的气象部门,在挖掘生态产品价值上下了不少工夫,其中就包括平潭综合实验区气象局发布平潭“蓝眼泪”概率预报产品,为游客精准“追泪”提供了助力。“蓝眼泪”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这两年受到了很多游客的喜爱,激发了天南海北的“追泪”热情,带动了当地的生态旅游效益增长。

一般,“蓝眼泪”主要由“希氏弯喉海萤”和“夜光藻”两种发光类海洋浮游生物触发,持续时间30秒左右,在海水清澈的海域才能被人们所捕捉到。据悉,当地会精准监控藻类密度,保障无毒无害藻类生存空间的同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也就是环保、美景两不误。

2、福建南平,2018年在全国首创了“生态银行”平台机制,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森林覆盖率达78.29%,森林覆盖率达78.29%),整合碎片化、分散化的生态资源,引入龙头企业,导入新产业、新项目,多部门联合打造了“一套数+一张图+一个系统”的生态价值核算平台。

一方面,“生态银行”让村民变成了“储户”,为他们闲置、零散的山水林地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资源利用。具体一点,如顺昌发放林权抵押贷款,建阳解析矿土资源助力建盏行业降本增效,古厝特色民居与土地整合托管,巨口建设艾草康养庄园等等。

3、生态产品,不仅地方可以出手,企业同样可以另辟蹊径。生态种养模式是较为常见的,绿色食品的市场正在开拓中,休闲旅游或者度假胜地的打造也多有社会资本的身影,除此之外,碳汇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企业参与的“直通车”。

如中林集团,在境内拥有林地资源森林蓄积量达3470万立方米,预估碳汇资产价值3.8亿元/年,预计2030年可实现碳汇资产价值约18亿元/年。另外,其水域控制和经营面积超过1800多平方公里,丰富的生态资源让中林集团在碳汇市场上如鱼得水,并按计划将打造碳汇渔业、湖泊碳汇的千岛湖样本。

当业界闻名的“卖碳翁”特斯拉,10年间通过出售碳排放积分,累计获利超过40亿美元的时候,很多人还对减污降碳能带来的经济价值没有清晰的认知。碳积分也好,碳汇也好,还有碳排放权交易,以及CCER,这些都是“双碳”背景下为减排先锋军带来的机遇和红利。

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就是让减碳具有显性经济效益,这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落脚点是一样的。紧接着,随着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的加速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都将更进一步。

“当人类活动形成自然生态难以承受的冲击、生态资产过度损耗、生态环境面临退化失衡威胁、自然生态价值明显降低时,需要生态生产增值相应的生态资产、提供相应的生态价值予以补偿,促使其恢复到安全水平”,所以,毫无疑问,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紧迫性,也具有必然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