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告诉你碳中和背后的深层博弈,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碳中和背后的深意 一文告诉你碳中和背后的深层博弈,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文告诉你碳中和背后的深层博弈,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24-05-10 1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既然存在争论与不确定性,为什么欧盟国家还要力推碳中和呢?

欧洲人的环保往往离不开舆论与利益,如果没有利益,谁也不会愿意去做损己利人的事情,肯定都希望自己占便宜让别人去吃亏。

碳中和简单来说就是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而化石燃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得以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那谁操控了世界的石油呢?美国!买石油只能用美元。这就是霸权,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美国长期以来维持着美元的霸权,它把石油和美元绑定,从而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些利益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上的。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退出碳减排的京都议定书?很大一部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你们都不用石油了,那辛苦建立起来的规则就失去了价值。

这显然不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欧盟为了光明正大地削弱美国的影响,同时又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环保自然就成了不二理由。

每个人都希望人类能和自然和谐相处,希望地球变得更好,抛开深层的利益纠葛,这个理由确实是无懈可击。

所以很多欧洲国家强烈呼吁碳中和,是因为欧盟有更高比例的核电、风电、太阳能等环保产业,就算是火电,也是用相对更环保的俄罗斯天然气来发电。

这背后还有两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是发达国家在高速发展时期,没有限制与要求,他们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在历史上,由于工业污染导致的酸雨危害,在英国、美国、比利时都曾出现过。著名的伦敦酸雨事件持续了很多年,前后导致万人失去了生命,英国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了英国洁净空气法案来控制大气污染。

你看他们该排放的都排放完了,现在轮到发展中国家高速发展的时候,他们却说不行,你得减排,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而且他们强调环保是为了全人类考虑,却忽视国家人口问题,我国有14亿人口,他们不会谈人均如何,那如何体现出环保中的人人平等呢?

既然如此不公平,为何我们还要积极主动去加入碳中和,并且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呢?

通常认为工业化越发展,污染会越严重,要想完成碳达峰碳中和,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倒U曲线表示,人均收入与环境的关系是会存在拐点的。当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是可以淘汰高污染产业,是可以研制出更高效的环保设备,是可以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的。这就意味着,脱离经济发展的盲目环保和碳中和,势必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永远无法达到拐点。

我们要解决环保问题,是通过发展去根本性地解决。我们敢承诺,就是因为有足够信心,越发展技术实力越强,排放反而会越低。所以看似矛盾的两件事,它的背后是统一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具体策略上不一样而已。

如今我们的风电、光电、水电、核电等发电设备和传输技术,已经逐渐突破并且领先世界。比如说光伏和风电的产量,超越了西方所有发达国家的总和,中国的核电也是走在世界前列,并且建设速度是最快的。

经过近5年的审核程序,英国监管机构批准了首个由中国设计的核反应堆技术,只要获得必要的规划和环境许可,该反应堆就可以在英国建造。此外,去年5月,华龙一号在巴基斯坦的机组已经正式进入商业运行阶段,而阿根廷的核电公司也与中核集团签署了核电站项目合同,说明中国的核电技术已经获得了世界的认可。

众所周知,碳排放不达标的国家要向碳达标国家购买积分,中国的风光水电比例高,可以卖风光电赚积分。所以中国可以在碳中和这个赛道,通过比较优势来击败老牌的发达国家,把其他国家从燃油赛道拉回到中国擅长的低碳赛道来竞争。

如果没有碳中和,很多国家为了省钱可能会继续使用燃煤发电,汽油车来烧油,而有了碳中和,这些国家就必须淘汰火电机组,有可能采购中国的风电、光电、水电、核电机组来发电。

此外,通过推动碳减排,可以使得火电比例同样很高的美国减碳转型成本难度加大,为制造业重返美国增加障碍。在碳排放的限制下,美国同样需要购买环保设备取代传统火电,而美国的风电光电设备比中国的设备还要贵。

以上这些至少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要不遗余力地推进碳中和,这并不全是国际社会强加于我们的事情,而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内在要求。

碳中和要求经济社会实现大的转型,一定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只有先进的技术才能获得更高的竞争力,这无法避免会有各种淘汰的阵痛与发展的艰辛,但也将极大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

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最大限度利用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等,这些都是中国产业转型的方向。在这一进程中,风电、氢能等产业及相关装备制造、大数据平台等将迎来重大发展。

华轩作为科技技术企业,也将大力拓展节能环保领域应用,为制造业、医院、学校、酒店等能源耗费和安防环境进行全方位监测诊断,有效实施节能控制手段,达到降耗增效的目的,助力企业节能环保发展。

(部分内容源于网络,侵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