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汤哥《碟中谍》“七部之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碟中谍系列豆瓣评分 阿汤哥《碟中谍》“七部之痒”

阿汤哥《碟中谍》“七部之痒”

2024-06-30 21: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真没想到!

  盼了整整五年的”靓汤“阿汤哥(汤姆克鲁斯)主演系列谍战片《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简称《碟7上》)在中国内地开画以来,并未体现出强劲势头,让人相当意外!

  截至7月17日0时,口碑和评分俱佳的《碟7上》3天票房仅有1.87亿元,且排片率和日票房都在递减。

  豆瓣一开始给足了8.3的超高分(仅次于《碟中谍4》8.4分),这在今年已上映的所有电影中都是罕见的,没有片子能高过它。

  它还被誉为“2023年最值得期待的影视”!

  但它的卖相与高分高赞严重不匹配。

  按往常规律,这么高的分,以及豆瓣评论上超多的好评率,这票房怎么也得一天至少1个小目标啊!

  

  

  到了7月16日凌晨,《碟7上》豆瓣评分已从超高的8.4分降到了8.0分!

  这在正在上映的各类影片中,依然是高分。

  但这高评分低票房的现象把“汤粉”都看懵了,问题出在哪里了?

  从趋势看,《碟7上》已被国产动画片《长安三万里》和王宝强现实主义作品《八角笼中》超越,并被这两部国产片“压着打”,毫无还手逆袭之机。

  周六周日,《碟7上》依然并未出现票房井喷,且重要性被影院一再“减持”。

  接下来,随着《封神1》《超能一家人》《热烈》《巨齿鲨2》《孤注一掷》等口碑强片的接力上映,《碟7上》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已基本失去了逆袭反超的机会。

  这是疫情结束后第一个无干扰的暑期档。

  70多部影片竞逐暑期档,让憋坏了的影市呈现三年来前所未有的热闹。

  在进口影片这块,《碟7上》在暑期是被寄予厚望的。

  认为它会在5年前《碟6》在中国内地创下12.45亿元票房纪录的基础上翻一番,直指25亿票房的期望值。

  可惜,事与愿违!

  按目前的势头和表现,最终,《碟7上》的内地总票房恐在4.6亿到5亿元左右。

  高评分和好口碑的《碟7上》与票房呈现出这么大的反差,这个现象值得玩味!

  

  《碟中谍》+阿汤哥,那可是好莱坞谍战片的情怀呐!

  我们有必要从这个系列的回顾中来探讨《碟7上》的折戟现象。

  《碟中谍》第一部是在1996年推出,但该片当时未能在中国内地院线上映。

  6年后的2002年11月28日,由华人导演吴宇森执导的《碟中谍2》在中国上映。

  此后,《碟中谍》系列电影在中国内地是个耀眼的存在。

  在这之前,好莱坞商业大片已大举进入中国内地院线。

  其中以1994年的《亡命天涯》和1995年引进的《真实的谎言》为标志。

  后来的《绝地战警》、《虎胆龙威3》、《生死时速》、《狮子王》、《玩具总动员》;1998年4月的《泰坦尼克号》,11月的《拯救大兵瑞恩》,2000年在北京上映的《终结者2》,2001年的《珍珠港》,2002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指环王1》、吴宇森的《风语者》、《蜘蛛侠》等好莱坞各种类型商业大片接踵上映,让中国观众大开眼界。

  当时的中国影迷认为,好莱坞电影是中国电影难以逾越的鸿沟。

  这也刺激了中国影人奋发图强,对标好莱坞大片,开始商业电影打拼之路。

  以张艺谋古装武打片《英雄》为标志,掀开了中国影人“抗衡”好莱坞大片的序幕。

  2002年,《碟中谍2》与中国国产商业电影开山之作《英雄》同年争霸。

  

  《碟中谍2》当年在中国内地取得了2500万元的票房成绩,《英雄》内地票房则是它的10整整10倍。

  《碟2》在当年中国内地院线票房排行榜中仅排第8名(第7名《天脉传奇》2600万元,第6名《风语者》2870万元,第5名《蜘蛛侠》4100万元,第4名《星球大传前传2》4500万元,第3名《哈利波特与魔法石》5600万元〈不含后来的重映〉,第2名《指环王1》5620万元〈不含后来重映〉,第1名《英雄》2.5亿元)。

  虽然第二部《碟中谍》在中国内地票房不算高,但它把当年酷劲十足的小鲜肉汤姆克鲁斯作为偶像引进了中国内地。

  汤姆克鲁斯棱角分明的man样,在中国观众中进一步夯实了“靓汤”“阿汤哥”的美誉.

  《碟中谍》也由此成为与汤姆克鲁斯捆绑一起的粉丝电影。

  

  2006年,是中国影迷最幸福的一年。

  这一年,更加成熟帅气的阿汤哥携《碟中谍》第三部加入中国内地院线角逐。

  除了汤姆克鲁斯,争霸中国内地票房榜的还有张艺谋、冯小刚、汤姆汉克斯、金刚怪兽、李连杰、成龙、刘德华、超人IP等。

  为了进一步讨好中国观众,《碟中谍3》片方在影片中加入了不少中国元素,包括中国广告植入;最吊中国观众胃口的就是上海陆家嘴、浙江古镇西塘等承担了重头戏外景。

  这招果然很奏效,早早吸引了不少中国观众翘首以待。

  片中被人为是”中国元素“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女主角MaggieQ,她就是李美琪,当年港台动作片中的常客,在内地观众中混了个脸熟。

  

  她其实与中国元素没有任何关系,她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越南人;她在香港娱乐圈混出了名气,主演的那部《赤裸特工》很惹人记忆力。

  《碟中谍3》动作场面是前两部的总和。

  这也是汤姆·克鲁斯从影以来动作戏最多的一部,有车轮下逃生,高难度的特技,惊险的爆破镜头,如同蜘蛛侠般楼群中的飞跃等等。

  因此,《碟中谍3》也被看作是阿汤哥由骨头肉身化为超人特工的开始,此后的每一部《碟中谍》动作戏难度不断加码,突破一个个极限。

  阿汤哥因此也被影迷追捧为好莱坞的成龙,简直是拿命拍片。

  《碟中谍3》的诚意打动的是中国内地观众的荷包,并因此拿下8200万元票房,排名当年票房榜第七(第1名《满城尽带黄金甲》2.91亿元,第2名《夜宴》1.3亿元,第3名《达·芬奇密码》1.05亿元,第4名《金刚》1.02亿元,第5名《霍元甲》1.01亿元,6名《宝贝计划》9700万元,第7名《碟中谍3》8200万元,第8名《海神号》6893万元,第9名《墨攻》6700万元,第10名《超人归来》6254万元)。

  2012年,相隔6年后,《碟中谍4》在中国上映,虽然时间间隔有点长,中国影迷仍未淡化对《碟中谍》和阿汤哥的念想。

  《碟中谍》空挡的这6年,靓汤可一直没闲着;除了主演《行动目标希特勒》、《危情谍战》等电影,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他活色生香的个人私生活。

  

  靓汤和全球级女神妮可基德曼的爱情纠葛曾举世关注。

  两人在分分合合的传闻中相恋并结婚,感情维持了11年终是一拍两散,轰动程度不亚于电影大片。

  后来靓汤因筹拍《碟中谍3》与大美女凯蒂·霍尔姆斯相恋。

  有美人相配,靓汤干活相当起劲,把《碟中谍3》的刺激和观赏性拍生育产下一女苏瑞·克鲁斯;然而这场婚姻终是没熬过7年之痒。

  2012年,也就是《碟中谍4》在中国上映的那一年,凯蒂·霍尔姆向法院提交离婚申请,主动与靓汤离婚。

  离婚并没有影响靓汤的势头,这部片子在内地票房大幅提高,豪取6.72亿元的票房战绩,居当年中国内地票房榜第4名(第1名《泰囧》9.89亿元,第2名《泰坦尼克号3D》9.39亿元,第3名《画皮Ⅱ》7.02亿元,第4名《碟中谍4》6.79亿元,第5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71亿元,第6名《复仇者联盟》5.65亿元,第7名《十二生肖》5.24亿元,第8名《黑衣人3》5亿元,第9名《冰河世纪4》4.47亿元,第10名《地心历险记2》3.87亿元)。

  

  《碟中谍4》最刺激最吸引人的名场面就是阿汤哥挑战攀爬800多米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

  《碟中谍4》也是自第二部起至第七部(上),豆瓣评分最高的,高达8.4分(《碟中谍2》7.3分,《碟中谍3》7.6分,《碟中谍5》7.9分,《碟中谍6》8.1分)。

  这个分数已是电影佳作的标准,也就是说其故事情节、人物表演、动作场面等都相当完美。

  这一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电影中,好莱坞大片表现出强劲势头,前十名票房大片,好莱坞片子占了七成。

  这一年非常可喜的是,国产电影出现了首部超10亿元票房影片,它就是徐峥导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经跨年放映后,最终票房为12.67亿元。

  从此,国产电影票房的及格标杆由5亿元提至10亿元。

  此后在中国内地,有些片子即就是票房过了10亿元,也有可能是亏本的;电影投资成为高风险和高回报的行业。

  《碟中谍4》在中国票房大捷!

  这直接导致好莱坞对这个系列的电影更加重视和追加投资,视中国为搂钱的票仓。

  此后,“碟中谍”系列在国内市场的票房成绩和影响持续水涨船高。

  在接下来的这三年里,阿汤哥主演了歌舞片《摇滚年代》,尝试转型;担任动作片《侠探杰克》的制片人,野心勃勃,这部片子其实也是类似《碟》片的特工动作片,上映后反响一般,甚至被称“烂片王”。

  他这期间还主演了两部科幻片,即《遗落战境》和《明日边缘》,票房都一般般。

  尽管折腾不理想,阿汤哥和他擅长的《碟》片地位依然难以撼动。

  

  2015年9月8日,与前作相隔3年后,《碟中谍5:神秘国度》在中国内地上映。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7.9分的谍战片,被总体评价为”女主美+打得爽“;引入女主角来拍打戏,对其他演员也分担动作戏的压力,女主角还多次上演美女救英雄的戏码,也是对传统的一个非常有趣的回应。

  网友对《碟中谍5》的评价是,剧情节奏靠谱,特技也各种逆天:徒手扒飞机、歌剧院追逐、潜入大水池、飙车加翻滚、摩托追逐赛……还有超级打酱油的中国女星张静初。

  评价如此高的片子票房也相当给力,最终8.68亿元的票房成绩,把《碟中谍》在中国的掘金之路推向10亿元俱乐部推进。

  当年,《碟中谍5》的票房战绩列中国内地票房榜第10名(第1名《捉妖记》24.39亿元,第2名《速度与激情7》24.27亿元,第3名《港囧》16.13亿元,第4名《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14.64亿元,第5名《夏洛特烦恼》14.41亿元,第6名《侏罗纪世界》14.21亿元,第7名《煎饼侠》11.60亿元,《第8名澳门风云2》9.75亿元,第9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9.56亿元,第10名《碟中谍5:神秘国度》8.68亿元)。

  

  这一年,《捉妖记》以破20亿元票房的战绩创造了国产片纪录;这一年多部影片票房突破10亿元,15亿和20亿又成了中国影市票房新标杆。

  此后,一部较大制作的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要是过不了15亿、20亿,那就意味着可能亏本。

  在这样的更高标准下,《碟中谍5》能闯入票房前10名,已经相当相当可喜了;而它全球6.8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让阿汤哥虽然年过50依然是演员里的香饽饽,招财猫。

  接下来的3年里,阿汤哥又主演了动作片《侠探杰克:永不回头》,魔幻片《新木乃伊》,传记片《美国行动》,掘金行动一刻不停。

  2018年,《碟中谍6:全面瓦解》在中国内地全面上映。

  这部豆瓣评分高达8.1分的《碟》片最终斩获了12.45亿元票房,顺利晋级中国内地票房10亿元俱乐部。

  

  但2018年的中国内地已是世界大票仓,年度单片最高票房已达36亿元之多,一大批国产片和进口影片杀入20亿元、10亿元俱乐部。

  《碟中谍6》这个创造《碟》片史上中国内地最高票房纪录的数字,只能屈居年度票房榜的第15名(第1名《红海行动》36.5亿元,第2名《唐人街探案》233.9亿元,第3名《我不是药神》30.9亿元,第4名《西虹市首富》25.5亿元,第5名《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24亿元,第6名《捉妖记》222.37亿,第7名《毒液:致命守护者》18.69亿元,第8名《海王》18.496亿元,第9名《侏罗纪世界2》16.95亿元,第10名《前任3:再见前任》16.46亿,第11名《头号玩家》13.96亿元,第12名《后来的我们》13.615亿元,第13名《一出好戏》13.513亿元,第14名《无双》》12.73亿元,第15名《碟中谍6:全面瓦解》12.45亿元)。

  《碟中谍6》中,已经56岁的阿汤哥把高空极限玩到了极限,凭借《碟中谍6》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在镜头下真正做到HALO跳伞(超高空跳伞,超低空开伞)的演员,越战越勇。

  阿汤哥的这种敬业拼搏精神,也是观众捧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挑战自我,迎合”碟“粉,阿汤哥还是全身心投入到了《碟》片的第七部中。

  然而卯足劲寄望中国粉丝给面子的阿汤哥,这次却碰到了石头上!

  高分电影票房开局这么低迷,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细分析之下有这几个原因:

  其一,搞上下集是个大忌。

  片方为了赚钱,玩一瓜两卖的把戏,让观众很烦。

  这不仅是一种”懒政“做法,更是一种投机取巧的手段,和电视剧注水路数如出一辙,浪费观众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想想吴宇森那部《太平轮》,分上下集死得有多惨。

  这样的上集,往往成了铺垫和过度,剧情不完整,导致体验感下降,观众容易失去了耐心。

  其二,好莱坞大片在中国内地已经失宠了,来来回回就那几招,看腻了!

  

  今年之前陆续上映的多部好莱坞IP大片,如《变形金刚7》、《速度与激情10》、《蚁人与黄蜂:量子狂热》、《银河护卫队3》、《闪电侠》、《蜘蛛侠之纵横宇宙》、《夺宝奇兵之命运转盘》等,无一不是曾经的爆款IP,现在却个个哑火,最终都未在中国市场上翻起大浪。

  是好莱坞大片过时了吗?在中国市场玩不转了吗?

  非也!其实都是缺乏诚意遭抛弃。

  看看这些片子,不是炒冷饭,就是狗尾续貂。

  做出来的片子质量差;表面上唬人,实际上不堪一看,经不起眼球的检验。

  好莱坞在创新和精耕细作上现在是偷奸耍滑、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不思进取,想用一劳永逸的忽悠赚中国观众的钱,这已经是打错了算盘。

  其三,中国电影在进步,佳片越来越多。

  国产影片题材越来越丰富,类型片接连在口碑和票房上突破,经常出现同档期碾压好莱坞大片现象。

  在缺点不少的中国电影面前,好莱坞大片品相越来越差,入不了中国观众法眼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期待一部爆款的好莱坞大片,以证明国产片的差距还有多大,今年会不会碰到呢?

  

  其四,大片拥挤,可选择性多。

  这个暑假是疫情结束后的第一个无障碍暑期档,各种影片扎堆上映,多达70多部,大都是口碑不错势均力敌的国产片,进口片一旦在第一波口碑中表现不好,会立马被观众抛弃。

  其五,阿汤哥老了,好莱坞大片缺乏新意让人审美疲劳了!

  好莱坞片看了二十多年了,已经审美疲劳了。

  尽管国产片仍需要努力,可中国观众不再迷信和追捧美国大片了,除非你是真的好看!

  纯技术范的视觉刺激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还是好好回归电影故事和人性探讨的本质吧,不真诚的忽悠在中国已经没有市场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虽然中国影迷对阿汤哥搏命式的敬业肃然起敬,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阿汤哥真的老了,就如同中国的“双周一成”,辉煌期已过,年龄不饶人。

  在新人胜旧人的更迭中,主流观众有了新的追求和偶像。

  情怀,那只是大龄观众的余温罢了!

  阿汤哥《碟中谍》的“七部之痒”,如同当初情投意合的夫妻,在长时间相处中,也遇到了感情困惑和审美疲劳。

  《碟7上》未能在中国暑期档笑傲票房榜,但是“碟粉”“汤粉”仍然在等着《碟7下》的上映。

  有了上集的超长、充分铺垫,下集的精彩应该更值得期待。

  若档期选得取巧,宣发得当,创造更为耀眼的票房纪录还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千万不要再让观众等个五六年,没了记忆和热度的连贯,真可能会“凉了黄花菜”。

  

  汤姆克鲁斯《碟中谍》系列电影票房:

  《碟中谍1》全球票房:4.58亿美元;中国内地未引进

  《碟中谍2》全球票房:5.46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2500万元人民币

  《碟中谍3》全球票房:3.98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8200万元人民币

  《碟中谍4》全球票房:6.95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6.79亿元人民币

  《碟中谍5》全球票房:6.83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8.68亿元人民币

  《碟中谍6》全球票房:7.92亿美元;中国内地票房:12.45亿元人民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