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好导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研究生导师指导范文怎么写好 我心中的好导师

我心中的好导师

2024-07-14 21: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初识李思老师,是在大二下学期。彼时我们专业要上一门 叫做“程序设计实践”的课。这课安排在周六下午,第一次上完课后,我和隔壁班的舍友一起去吃晚饭,交流间提到了这门新奇的课程。他说他们班是位叫做李思的女老师授课,言谈间感觉老师颇为和善,还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并欢迎同学们去和她讨论相关的问题。

“你说她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来着?”

“呃…好像是什么语言处理来着,记不大清楚了。”

“自然语言处理?”

“对,好像就是这个。”

那可真是巧了,当时我已经在思索未来从事什么方向的科研,而自然语言理解正是我最想选择的一个方向。

导师合影

不过对于当时的我而言,这应该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了,彼时我还是一个一篇论文要磕磕巴巴看两周的萌新,自然也对这个领域没什么太深的理解,更谈不上去找老师交流问题。

但凑巧的是,两个月后我受同学邀请申报了大创项目,大家在对着一堆课题列表筛选想做什么比较合适,最终因为觉得李思老师人很好,便决定找她谈谈。

第一次交流,我们觉得还是应该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去找老师比较好。在教学楼顶层的窗台,我看着沙河远处荒凉的山丘,憋了一天终于才憋出了一个至少看起来还有点价值的想法,带着这个不成熟的想法,我们在第二天的程设课课后找老师交谈。

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完全改掉思考时吃手的毛病,一行几人走到讲台前和老师简单打了招呼,再次表明了来意,然后我啃着手指结结巴巴地把备忘录里写的项目想法背了一遍,表现地颇为局促。不过出乎我意料的是,老师很温柔,耐心地听了我们的想法,她并没有直接否定这个在我看来其实并不怎么完善的想法,而是并且告诉我们接下来应该去做哪些调研,对于下一步的立项申报应该怎么做。

这便是我与导师的初识了。温柔,和善,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此后一年中,我们在项目上一直接受导师的指导,有时候我们约她开会,她事情繁多凑不出多余的时间,便牺牲午睡在中午开进度汇报的会议。记得有次中午开会,谈完了项目的事情,她看了看表,说现在离她的一项安排还有一会儿,问我们有没有什么科研上或者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想问她,都可以。当时便觉得,老师真的是愿意去了解学生的。

到了大三下学期该保研的时候,我选择留在本校跟随李思老师继续读研。而她也对我毫无保留,将我看作是已经正式进组的学生,开放了组里的各种资源。

到现在,我接受李思老师的科研指导已经一年多了。她在科研上对我们要求很高,对于进度会把控的比较紧,但是在生活上却对我们极为关心。一次参加一项评测任务,但我却犯了急性肠胃炎,那天老师约我谈下一步的任务应该怎么做。最后我起身要离开时,她叫住了我。

“你是不是不太舒服?”

“呃,是的,急性肠胃炎。”其实我也不太明白肠胃炎这种内在的病症她是怎么看出来的。

“那你先回去好好养病,评测的事儿等把病养好了再说。”

导师合影

导师合影2

滑动查看所有合影

李思老师在科研指导上一直亲力亲为,每一次需要提交报告或者论文等文档,她一定要亲自审阅批改,我的一份文档往往要改两三次才能通过,从内容、格式再到细微之处的遣词造句,她都会一一指出不足之处。而很多时候,我半夜写好文档发给导师,等第二天我睁眼时,就已经能收到评阅意见了。即使赶上各种会议活动的高发期,导师依然坚持抽空检查我们的文档报告。

在保研前谈话的时候,导师告诉我哪怕下班后,有问题也可以随时问她。有时赶上事态紧急,我也会在晚间八九点的时候通过微信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即使这个时候应该算是休息的时间,老师也是一定回复的。

作为一个刚刚涉足科研领域的小白,我对科研免不了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观念,导师也总能在交谈中发现这些问题,然后纠正我的错误观念。她并没有刻意地去单独介绍该怎么做科研,而是让我们在组会上听师兄师姐是怎么做的,并在日常的交谈中穿针引线,传授她的一些方法和理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通过言传身教,老师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引导着学生走上科研的道路。我也很幸运,能在李思老师的指引下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