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画家的世俗困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涛松风堂主人 大画家的世俗困境

大画家的世俗困境

2023-12-14 0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石涛本质上不是一个自绝于尘世的出家人,他在京津两地周旋于豪门显贵之间,以书画交友,以佛法言志,混沌四年,最终一无所获。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秋冬,石涛买舟南下,一路历尽艰辛抵达扬州。

 

    扬州在明末清初时期经历了屠城劫难,但在清政府给予的优待政策中很快复苏,清康熙时期,扬州盐业步入正轨,徽商群体逐步走向中国古代经济史上最显眼的位置。徽商群体自明末就有“贾而好儒”的传统。财务自由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他们愿意付出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资助文化艺术创作,结交文人雅士。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石涛在春天客居王学臣位于山中的有声阁,夏季又去到徽商姚曼的吴山亭避暑。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他去到合肥游历,居住在官员龚鼎兹的豪华别墅,回到扬州后,在徽商许松龄的许园度过残夏。次年夏天,扬州的徽商程浚请石涛住进歙县的松风堂,石涛的《清湘书画稿》最终完成于此处。徽商也会出资供文人画家短期出游,石涛三上黄山都有资助人作为背后金主,他一生创作的黄山题材绘画约有二十多幅,大多是晚年在扬州应徽商要求而作。

 

    历时四年,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秋冬,石涛自建的大涤堂终于落成,这座两层楼的草堂面积不大,却是多年以来石涛所拥有的最安心舒服的住所,也是他人生终老之地。要知道仅仅三年前,他还挣扎在温饱线上,连吃饭都成问题。石涛晚年居于大涤堂时期所写信札的对象,绝大部分是他的艺术资助人,以写给程哲的数量最多。

 

    给程哲的信件字数都非常少,每一封叙述的事情也十分简单,有的是遣人送画时的便签,有的则是拉家常:谢谢对方送来的新鲜枇杷;自家房子塌了最近出不了门;家里来客人了希望借帐篷一用,初五或初六就会奉还……信中所述的林林总总可知,程哲与石涛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交往多年的朋友。石涛有一幅给程哲《山水图卷》曾被张学良收藏,画的落款即为“哲翁老年台博笑,石道人济山僧草”。

 

    不过,虽是旧王孙,骨子里的傲气仍在,即使为五斗米折腰,石涛也希望守住最后的底线。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封石涛写给江世栋、言辞激动甚至气愤的信件,起因是一次不愉快的约稿。这次委托中,江世栋希望石涛绘一件由十二屏组成的通景屏风,酬金只有24金。这件事中令石涛气愤的点,第一自然是费用问题,他自认有一定知名度,技艺不凡。通景屏风难度大,而自己年老力衰,卖画讨生活全靠“一管笔”,不愿随意压低酬金,坏了行情;第二,约稿时说,这幅屏风是放在江世栋寝室中珍藏,若真是这样,“无一文也画”,但石涛从别处得知,屏风实际是要送给其女婿。石涛认为,这是对方利用双方的友谊,压榨自己的心血。

 

    作为著名的职业画家,晚年石涛终日忙于绘画不得闲,却还是陷入“无柴烧尽过冬火,有粒偎穷养拙根”的困境。据画家自己的说法,竭尽作画实在因为家中人口众多,负担重,所费颇多。这些枯燥的商业订单,让画家无暇自娱。石涛曾在一幅画的题跋中写:因病得闲作山水。只有病了才可以不为酬金而工作,画一点自己喜欢的山水。我们已无法考证,《杜甫诗意册》抑或《竹西之图》究竟是出于画家的艺术理想,还是酬金不菲的商业邀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石涛从未降低作品的品质,从未枉费一身才华。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第11期 周冉)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