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军工艰难起步:长征之前,苏区建80余兵工厂,自制枪杆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石家庄3554军工厂 红色军工艰难起步:长征之前,苏区建80余兵工厂,自制枪杆子

红色军工艰难起步:长征之前,苏区建80余兵工厂,自制枪杆子

2024-07-12 1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官田兵工厂下属的弹药厂旧址

官田兵工厂生产的杠杆式步枪

官田兵工厂生产的铁质土炮,没有膛线,采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

官田兵工厂在鼎盛时期,拥有多达1000余名员工,虽然在大部分时间都以制造子弹和维修枪械为主,但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枪械生产知识,并在后期开始尝试制造一些相对简单的单发步枪,比如仿造了一些温彻斯特M1894杠杆式步枪,虽然粗糙简陋,但比较耐用,受到红军官兵的好评。以官田兵工厂为标杆,各地大小苏区也开始着手建立兵工厂,以弥补各地工农武装武器装备的不足。到1934年长征正式开始之前,苏区先后建立大小兵工厂约80余所,这些兵工厂修复和制造了大量轻武器,在历次反围剿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鄂豫皖苏区兵工厂用于生产子弹的工具

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以官田兵工厂为代表的苏区红色军工生产单位,将会迅速扩张并进行生产技术升级,仿造乃至自主研发技术和质量上乘的步兵武器是可能的。可惜的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丧失了大量根据地和有生力量,在敌人的重兵包围下,红色苏区已是岌岌可危,1934年10月开始,各根据地内的兵工厂进行了全面精简整编,工厂生产力量被化整为零,或留在根据地继续进行游击战,或随大部队参与艰苦卓绝的长征,苏区的军工制造计划就这样戛然而止。

陕北的八路军使用自制的原始抬枪进行训练

直到1935年,红军到达陕北,陕甘宁根据地逐步稳固后,才成立了隶属于总供给部的军事工业局,并将根据地原有的杨砭与贺家湾兵工厂合并,加上随长征迁过来的原官田兵工厂员工,正式建立总供给部兵工厂,后来人们称之为“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厂址位于吴起镇,红色军工制造的事业总算在陕北得以延续。此时,从九死一生的长征征途汇聚而来的红军力量实力有限,军工人员更是稀缺,这次红色军工的重建工作,实际上与从零开始无异。

使用土模法生产手榴弹的陕甘宁机器厂工人

抗战全面爆发后,为实行全民抗战,建立并巩固全国统一战线,打击日本侵略者,各抗日根据地开始依照土地革命时期的方法,因地制宜地建立自己的军工生产单位,从修械厂中简单的修配工作开始摸索。这一时期,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了一批小型兵工场所。与长征前在敌人重兵围堵下艰难创业不同的是,随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各地的兵工厂从友军手中获得了成批的武器装备和生产器械,比如用于制造子弹的弹壳引伸冲床,弹壳缩膀机等,这让抗日根据地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产能比较大的有黄崖洞兵工厂,柳沟铁厂,茶坊兵工厂等,此后的抗战形势波高浪险,历经了日军的扫荡,皖南事变后国军的封锁等严峻考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战场上收集而来的敌军武器残件成为这些红色兵工厂重要的原材料和参考依据

从敌营中缴获的成批铜丝被兵工厂的工人小心翼翼地保存

与此同时,在抗日救国思想的强烈感染下,大批爱国青年学生与知识分子人员奔赴延安,他们中间有不少经过系统的工科专业训练,他们的到来对于当时极度渴求人才的根据地兵工厂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带来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理念,结合以往的军工生产的丰富经验,根据地兵工厂迅速脱离了原来的以修配枪支,制造子弹为主的生产模式,开始尝试仿制乃至自制枪支。

正在维修二四式重机枪的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工人

到1945年抗战结束前,全国范围内各抗日根据地拥有大小130余座兵工厂,拥有两万多名员工,在抗战期间累计生产各型枪支。德制的毛瑟手枪,日本的三八式,九九式,还有当时国产的汉阳造,中正式等主流步枪型号,以陕甘宁机器厂为代表的红色军工生产单位都曾进行仿制尝试,其中不少大量装备给一线抗战部队,极大弥补了八路军等各地抗日武装武器装备数量的不足。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兵工厂如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已经开始参考山西等省兵工企业的机器图纸,自主生产冲床、切口机等生产设备。

晋察冀兵工厂使用的切口机床

晋察冀根据地兵工厂使用的弹壳引伸冲床

抗战时期,这些根据地兵工厂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艰苦的条件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生产效率和质量把控。最大的问题就是原材料不足,大规模生产枪支弹药需要有钢铁和铜等基础材料的支持,但当时根据地内尚无一家可靠的炼铁和炼钢企业,这些原材料除了从临近省份购买外,就只能通过捡拾战场上的遗留物资获得。

在游击战和运动战中,消耗最大的就是制式枪弹。延续了苏区的老传统,抗日根据地也经常组织当地军民在作战区域收集铜、锡、火硝以及弹壳等兵工原料,尤其是著名的“弹壳复装技术”,采用收集而来的旧弹壳重新填充底火反复使用,这种变废为宝的二次生产方式长期为根据地所沿袭,不过这样的做法缺陷也是明显的,重新回收的子弹壳因经历了一次发射,内壁以及膨胀变形,需要重新进行冲压还原。这样的工序又使得弹壳的内壁变薄,降低了良品率,增加了走火的危险。为了保证复装弹的产品质量,各兵工厂领导可谓绞尽脑汁,终于晋察冀子弹厂首先总结出一套将铜元打制为厚铜板再进行冲压的工艺,这样的改进之后,晋察冀根据地生产的复装弹良品率接近90%,一度成为各根据地工厂争相学习的榜样。

八一式马枪

陕甘宁机器厂根据德国毛瑟手枪制造的驳壳枪

1936年,首次造访延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参观刚成立不久的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时大开眼界,被当地简陋的生产工具和人们高涨的革命热情所感染。他回忆道:“不论他们的生活多么简单原始,但仍保持着一种健康的生活,自由、尊严与希望,一切都有充分的发展空间”,简陋而又充满着希望与热情,这就是这一时期抗日根据地军工生产的底色。

截至1945年初,各地兵工厂累计生产各类枪支是11万支,各型子弹700万发,手榴弹400万枚,还成功自主研发出首款制式步枪——八一式马枪。这些在根据地星罗棋布的大小兵工厂,虽然远不及蒋氏以及各地军阀控制的大型兵工厂那样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良的制造工业,却也为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的部队提高了坚强的物资支持,为夺取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