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的超声表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睾丸囊性包块不是附睾囊肿 急性附睾炎的超声表现

急性附睾炎的超声表现

2024-07-01 05: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急性附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中青年多见,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尿道感染以及精囊炎。附睾位置表浅,高频率超声能清晰显示。     

病因及临床:   引发急性附睾炎的病因较多,主要病因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尿液逆流进入输精管导致感染有关,也可通过血行和淋巴路径感染。 附睾炎通常是以附睾尾部开始蔓延到体部和头部。病程在1h~1个月以内为急性附睾炎;病程在1个月以上则为慢性附睾炎。急性附睾炎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同时还伴有严重的疼痛,并可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慢性附睾炎多为急性期未完全治愈转变而来。 急性附睾炎经久不治或疗效欠佳可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可引起精索血运障碍,睾丸缺血、缺氧及损伤,严重者发生睾丸梗死。因此,急性附睾炎早期明确诊断并正确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高频率超声能清晰显示附睾炎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邻近组织的关系,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3281638918932573 正常睾丸二维及彩色声像图 检查方法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嘱患者上提阴茎,充分暴露阴囊,高频探头对阴囊行多切面扫查,确定病灶部位、范围、回声强度及与周围结构有无粘连,了解睾丸情况及睾丸鞘膜腔有无积液等。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分布情况,脉冲多普勒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急性附睾炎声像图表现   

① 二维:病变附睾有不同程度的体积增大,多以尾部增大明显,肿大处多呈结节状表现,类似于圆形状团块。弥漫性增大多表现为附睾尾部、体部、头部弥漫增大,所有肿大处的内部回声不均匀,强度可偏低或强弱不均。合并睾丸鞘膜积液者可见阴囊内无回声区,有时无回声区内可见细光点或不规则分隔光带。     

② 彩色多普勒:患侧附睾内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呈较密集片状、条状及粗点状血流信号,血流速度增快。继发睾丸炎时,睾丸肿大,血流信号增多。     

③ 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以静脉频谱及填充型动脉频谱为主,阻力指数减低,RI平均<0,5。  

  14551638918932733 

图1 

图1:右侧附睾肿大、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尾部为甚;右侧睾丸肿大、回声减低(图中使用了扩展视野的梯形成像技术,让病变得以更好的显示)   4051638918932884 图2 

图2:显示右侧附睾血流信号增多   35441638918933050 图3 40621638918933207 图4 图3、4:双侧睾丸对比,显示右侧睾丸肿大、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多(考虑右侧睾丸受炎症累及)     

鉴别诊断     

急性附睾炎是附睾与睾丸疾病的一种,需与睾丸扭转、附睾结核、附睾肿瘤等疾病相鉴别。 

① 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睾丸持续性剧痛等。睾丸扭转时,睾丸肿大,内部呈弥漫性低回声,彩色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甚至消失。 

② 附睾结核 附睾结核又称结核性附睾炎,表现为附睾肿大,病程较长者出现钙化强回声伴声影;且容易累及睾丸,在睾丸内出现低回声及中等回声病灶;随着病程进展,累及阴囊皮肤,甚至破溃形成瘘道。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可作出诊断。   

③ 附睾肿瘤 附睾肿瘤较少见,且无特异性表现,根据病理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附睾肿瘤的超声表现为低、高或囊实性回声,边界清晰,CDFI未显示血流信号;恶性附睾肿瘤的超声表现为实性非均质性回声,边界不清,可侵犯睾丸及周围组织,CDFI显示低速高阻血流信号。 

血流信号可以是鉴别急性附睾炎与附睾肿瘤的要点,急性附睾炎血流信号较为丰富,而附睾肿瘤可表现为无血流信号或低血流高阻力的声像特点。   47041638918933358 附睾头囊肿 当然,对于上述不同的附睾疾病进行诊断时,不能单凭声像图的特点就下定论,还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判断。 

小结   高频超声检查具有方便快捷、无创伤、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等优点,不仅能直观显示睾丸及附睾的细微结构和微小病灶,还可反映病灶内部的血流情况,在急性附睾炎与其他附睾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THE END-

来源:即时超声

版权归原作所有,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