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7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着力推动冰雪装备产业集群规模发展的原因 【“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7

【“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7

2023-12-10 16: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纲要》第三篇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出战略部署,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

  一、“十三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全社会重视实业、崇尚制造的氛围更加浓厚,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6—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21.43万亿元增至26.59万亿元,规模连续11年位居世界首位。服务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38.42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5.4万亿元,吸纳就业能力更加凸显,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钢铁、水泥、汽车等主要工业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新兴产品保持快速增长。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我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构筑起强大的医疗防护物资和应急物资生产供应体系,彰显了我国完备产业体系和产业转换能力的巨大优势。

  (二)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2019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32%,比2015年提高0.42个百分点。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成为跻身前30名的唯一中等收入经济体。质量、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工业基础能力进一步夯实,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民机铝材、高强碳纤维、抽芯铆钉、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等一批基础领域瓶颈短板得到初步缓解,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等一批重大技术和产品创新成果取得突破,部分优势领域呈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甚至领跑的发展格局。

  (三)结构优化呈现新成效

  “十三五”时期,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服务业利用外资总量和质量双提升,服务贸易发展驶入快车道。化解过剩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钢铁行业全面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传统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日新月异。区域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轻工、纺织等行业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蓬勃兴起,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一批有利于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模式加快形成。以研发服务、工程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增长,2019年我国服务外包执行额首次突破万亿元。金融、物流、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以制造业为主要市场,营业收入年增长达12.9%。广大地方和企业积极探索,催生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对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形成有力支撑。

  (五)优质企业展现新气象

  企业综合实力、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一批骨干龙头企业脱颖而出,2020年我国有133家企业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比2016年增加23家,跃居世界首位。一批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加快成长,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品牌日”,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氛围更加浓厚、理念深入人心,自主品牌加快崛起,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0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我国有44个品牌入选,跃居世界第四位。

  (六)发展环境实现新提升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制造业领域需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事项大幅减少,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工业生产许可证种类减少近60%。减税降费成效初显,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13%,企业社保缴费费率从20%降至16%。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系列惠企政策密集出台,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开放合作层次显著提升,一般制造业有序放开,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批复落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根据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我国营商环境总体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

  二、“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结构性供需失衡突出、质量效益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依然任重道远。“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内外部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国产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外部挑战增多、内部短板凸显。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贸易摩擦和壁垒增多,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对我国产业链压制升级,新兴经济体对我国追赶步伐加快,国际产业格局加快调整。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面临的困难明显增多,产业安全面临挑战。自身短板亟须补齐,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有所下降、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受制于人问题、细分行业存在诸多短板。生产性服务业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有待提升,产业发展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亟待解决。

  另一方面,发展前景广阔、发展优势显著。从世界产业发展趋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传统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加速变革,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全球制造业的产业形态结构、组织方式、发展生态、竞争条件正在加快重塑。从国内发展条件来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内需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比较系统完备,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需求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三、“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一)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四五”时期,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我国产业基础不牢问题突出,也成为影响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十四五”要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瓶颈短板,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

  二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对国家发展和安全极端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要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另一方面要强化技术安全评估,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这是提高制造业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举措。“十四五”要牢牢把握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升级方向,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鼓励企业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针对不同行业发展特点,要坚持聚焦重点、注重分业施策,着力防范重点领域产能过剩风险,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供给优化升级。

  四是实施制造业降本减负行动。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综合性生产成本相对偏高,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等仍有较大下降空间,对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制约。“十四五”要加快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创新用地供给、加强金融支撑、完善服务机制等工作,多措并举降低制造业企业综合成本,帮助企业“松绑减负”,使企业“轻装上阵”。

  (二)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要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一是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培育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新型支柱产业,对于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重点要做好四个“新”:培育发展“新动能”,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把握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生物经济,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构建增长“新引擎”,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发挥引导服务“新效能”,鼓励技术创新和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强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

  二是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具有颠覆力量的前沿科技蓄势待发,有望成为赢得未来全球产业发展先机、影响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十四五”时期,要围绕若干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未来产业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抢占未来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形成若干未来产业。

  (三)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

  “十四五”时期,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构建优质高效、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服务产业新体系。

  一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涉及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多个环节,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等特点,对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要突出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导向,聚焦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

  二是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宽、范围广,涉及人民群众的方方面面,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十四五”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要以提升便利度和改善服务体验为导向,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为目标,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健全重点领域服务标准和认证认可制度,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多样化升级和诚信化、职业化发展。

  三是深化服务领域改革开放。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关键要破除制约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服务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有利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土地、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体系,健全标准、监管体系和人才评价制度,深入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扩大开放。在坚守国家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在开放中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和竞争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