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凿运河、三下扬州、东征北伐,六次安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真正历史杨广 开凿运河、三下扬州、东征北伐,六次安葬

开凿运河、三下扬州、东征北伐,六次安葬

2024-07-09 2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广身遭横死,国家覆亡,被其后的唐朝谥为炀皇帝。古代《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好内远礼,即为贪恋女色不遵礼法;去礼远众,即为破坏礼制背弃公众;逆天虐民,即为违背天理虐待人民。对此,杨广是兼而有之,既昏又暴。

唐武德五年(622),杨广以帝礼移葬于江都雷塘。之后由于年深日久,战火频繁,隋炀帝陵渐渐荒芜,已不为人知。直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才被扬州学者阮元发现,遂加以整修。至今,隋炀帝陵依旧是清朝修建的格式布局。

隋炀帝杨广长眠的雷塘,位于今天的扬州城北槐泗镇隋炀帝东路。街道上隔几步就能见到“隋炀帝酒家”、“隋炀超市”,甚至还有“隋炀浴室”。就连隋炀帝陵园所在的雷塘二村,也改名为“隋炀社区”。

传吴王寿梦曾经在雷塘建造钓鱼台,山水园林,楼榭亭台,为江南胜迹。宋代以后,湮灭无存,只剩孤冢一座,当地百姓称为“皇墓墩”。后人作诗讽刺杨广说:

“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隋炀帝陵为省级文保单位,但却非常小。陵区前广场上有一座石碑楼,上书“隋炀帝陵”四个斗大的正楷字。陵园正门配以两个偏堂,为隋炀帝生平图片展览,陈列着数十幅图画,简略介绍隋炀帝功过并存的一生。

(位于扬州槐泗镇的隋炀帝陵)

帝陵占地3万平米,由石牌楼、陵门、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其中,城垣、石阙、陵冢是隋朝帝王葬式。墓前立有一座高大墓碑,刻着“隋炀帝陵”大字;右下方刻有“扬州府知府汀州伊秉绶题”。

炀帝的墓冢高12米,呈覆斗形,以土夯筑而成。这座墓从来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傻瓜都知道:一个在战乱中被杀的暴君,肯定没有高贵的陪葬品。

眼前的雷塘,为一不大的水池,植有垂柳,池鱼浮水,飞鸟幽鸣。然而,唐朝时的雷塘却是一片大湖,阔达数里有余。到明朝时涸塘为田,逐年缩小到如今这般模样。雷塘边上,丝丝杨柳带游人穿过烟雨,回到那段历史……那一天,据说是在春季。跟着杨广来到江都的北方士兵们集体哗变了,因为他们的家人还在中原。李渊挥军攻陷长安,正杀向京城洛阳,他们担心家人,他们要回家。隋炀帝杨广的亲随将领宇文化及,带领几百名吵闹着要返回首都洛阳的士兵,用丝巾勒死了杨广。

(隋炀帝陵内的雷塘)

众待者一哄而散,现场一片凄惨景象。就在这时,一个历史上留下姓名叫萧后的女人,拆下了宫殿里的床板,围成一个薄棺,殡葬隋炀帝于宫内的流珠堂......江都之变,杨广被杀时49岁,而萧皇后51岁。隋炀帝死后,萧后幸存下来,先是寄居在宇文化及、窦建德之处,后随义成公主前往东突厥。贞观四年,李靖攻灭东突厥后,迎萧后回长安。贞观二十二年,萧后以81岁的高龄去世。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以皇后之礼将其送到扬州跟隋炀帝合葬。

其后的一千多年里,江淮大地战火濒仍。隋炀帝在扬州的宫殿基本被毁,其陵墓也年久荒芜,至明清时期已湮灭不可辨识。清大学士阮元根据《维扬志》记载,经过自已的实地考证,确认杨广的埋葬之地位于扬州北郊槐泗镇的雷塘二村,于是重新立碑以表其处。文革期间,陵冢再度沦为荒荒一丘。后又几经修葺,成为现在的模样。

史载,隋炀帝死于“江都宫变”之后,先后经历过六次安葬。炀帝陵的最后一次修复,在2000年10月峻工。完工后的陵园为典型的隋唐建设风格。这其中,雷塘、祭台、陵冢等均为历史遗存。

(陕西武功县隋炀帝陵)

再说说位于陕西武功县武功镇的隋炀帝陵。隋炀帝被部下缢死之后,杨广的表兄弟李渊(唐高祖)已经占据关中,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皇帝。因此,当时隋朝还没有灭亡,隋炀帝还是名义上的“太上皇”,不排除李渊修一座衣冠冢来寄托哀思。陕西这座“隋炀帝陵”,至今也没有进行过考古发掘。

还有一座隋炀帝陵,位于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境内,当地人称“杨广墓”。明嘉靖三十四年《河南通志》载:“隋炀帝陵在洛宁县东北,炀帝崩于江都,唐太宗迁葬于此”。而今,洛宁县城东北十公里渡阳河南岸,有一座山峰冲天而起,雄视北方。据说那座山就葬着杨广。

二、权威确定:扬州曹庄是隋炀帝与萧后的最后埋葬地

时间进入2013年,扬州考古界发生了一桩重大事件。3月,扬州北郊西湖镇曹庄一处房地产项目,在施工中发现两座古墓,初步发掘为隋唐墓葬,列为一、二号墓。其中一号墓为方形砖室墓,由主墓室、东西耳室、甬道、墓道五部分组成。墓葬通长24.48米,宽8.22米,残高2.76米。出土文物100余件(套)。4月,一号墓出土墓志,志文中有“隨故煬帝墓誌”等文字。

当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扬州召开隋炀帝墓考古新闻发布会,宣布:一号墓葬主人为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墓发掘现场)

(隋炀帝墓发掘现场)

重见天日的隋炀帝墓,让历史突然翻回千年前,同时也带来了重重疑点:一个亡国之君为什么会被屡次迁葬?到底哪个才是他的真墓?这座墓葬的主人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发现隋炀帝墓的中星海上紫郡房地产项目,位于扬州北郊西湖镇司徒村曹庄组,这里是扬州市四个重点文物保护区之一。2013年3月,这里完成拆迁,遍地砖瓦,这些砖巨大厚重,一看就是老砖。起初,考古人员以为这是个古砖窑遗址。然而,随着众多高等级文物出土,才意识到这个墓葬的主人身份非同小可。其中一号墓里陪葬的陶俑,是天子巡游才用的玉璋;二号墓里出土的青铜编钟编磬,隋唐特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套完整的“十三环金玉蹀躞带”。所谓蹀躞带,就是装饰性腰带。《隋书·李穆传》记载,北周末年,天下大乱。权臣劝李穆拥兵谋反。“穆深拒之,乃奉十三环金带于高祖(隋文帝),盖天子之服也。”这段史料明确记载“十三环金带”乃天子之服。“十三环金带”,就是这十三环蹀躞带。

(隋炀帝墓出土的十三环蹀躞带)

随着发掘,越来越多信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非比寻常。当年4月10日,一号墓的墓志出土,墓主人竟然是隋炀帝杨广!

出土的墓志风化严重,大多数字迹已漫漶不清。不过,墓志上的关键字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已识读出的志文为:“隨故煬帝墓誌 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於揚州江都縣……扵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 方……”

(隋炀帝墓志)

虽然墓志已出土,但仍无法确认这就是隋炀帝墓。盖因史书记载: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将去世的萧后与炀帝合葬。而当时二号墓尚未发掘,不确定是否为萧后墓。不久,果然在二号墓中发现了一具女性骨骸。

隋炀帝墓的发掘,充满着各种巧合与奇事。

隋炀帝墓奇事之一:墓室曾被当作粪坑。隋炀帝墓位于扬州蜀岗,地势略高于四周。近年来兴起的房地产热,破坏了原来的地形地貌,村民的房子建到了墓室上。甚至将粪坑直接挖到了隋炀帝墓室里,占据墓室的1/2,距离墓底只有50公分。

隋炀帝墓奇事之二:扬州市文物考古队一位老技工功不可没。2013年春节前夕,认真负责的老技工来到这块地产开发工地例行巡查,当时推土机已将那里的村庄变为一片废墟。

一天,他偶然在瓦砾堆中发现了疑似墓砖的东西,赶忙汇报。最初现场勘察还以为是古窑址,直到开始抢救性发掘,意外发现墓中的“隨故煬帝墓誌”,才让大家兴奋起来。

隋炀帝墓奇事之三:隋炀帝墓志发现于4月11日,而隋炀帝是4月10日死于兵变,这点很巧。然而更巧的是,隋炀帝墓所在地皮的房地产开发商竟然叫杨勇。

须知:当年隋炀帝杨广,正是从当时的太子、其兄杨勇手中夺得帝位,并假拟父亲诏书赐死了兄长杨勇。对此,网友戏言:同名同姓,太子报仇,千年不迟。

综上所述,隋炀帝墓的发现留下了太多的联想:如果那天技工没有来巡查;如果那天施工的不是推土机而是挖掘机;如果墓志上磨灭不见的字迹正好是那句关健的“隨故煬帝墓誌”……那么,今天那片施工场地早已是群楼矗立,这个惊天大发现也会永久尘封地下。历史往往就在一念之间。这也更加凸显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隋炀帝墓出土文物)

三、扬州曹庄隋炀帝墓三大未解之谜

隋炀帝墓的发现和曹操墓一样,墓主身份确认的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来了质疑声。然而,真相到底如何?

质疑之一:为什么隋炀帝墓志上用的是“隨”,而不是“隋”?

对此,考古专家解答:古代造字并不是个例,武则天就造过“曌”字(音同“照”。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隋文帝杨坚,当年建国所选的国号原本是“隨”,但因该字里有“走之底”,意味着奔走不宁,故此创造了一个新字“隋”,并以其为国号。

质疑之二:为什么隋炀帝墓中仅有萧后遗骸,杨广尸骨何在?

对此专家说,隋炀帝死后先后经历多次迁墓,这其中骸骨丢失或在被盗墓时骸骨被破坏的可能性很大。至于萧后的尸骨保存,隋炀帝却仅剩牙齿,这是因为考古时发现一号墓坍塌粉化严重,保存不及二号墓。

(隋炀帝牙齿)

质疑之三:是否李世民将隋炀帝与萧后合葬?

史载,隋炀帝“江都之变”遇害后,萧后先后流落于叛将宇文化及、窦建德和东突厥可汗之手。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东突厥,萧后重返长安。贞观二十二年(648),萧皇后病死,唐太宗命人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谥曰愍。(音同“悯”。意指忧患、痛心的事)

综上所述,隋炀帝墓考古中发现的墓志、最高等级的十三环蹀躞玉带、牙齿的鉴定,以及墓葬的凤冠等等出土文物,都足以证明墓主的身份。此外,从史料上分析也可以得出杨广是以帝王礼仪下葬的结论。其原因有三:首先,隋炀帝杨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表舅,两家是亲戚。第二,隋炀帝的小女儿嫁给了李世民,杨广是李世民的岳父。第三,隋炀帝死后,李渊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帝,再安排杨侑禅让皇位给自己,因此唐朝并不否认隋朝的正统性。当然,毕竟是为前朝帝王修的墓,不可能按全套帝王规制来下葬。所以隋炀帝墓室的规模,要比正常的帝王陵墓小。

考古界严谨地下定论:这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的最后埋葬之地”。

(剧照:隋炀帝杨广与萧后)

四、隋炀帝杨广在历史上的功与过

过去,扬州有首民谣唱道:“隋炀帝,下扬州,一心看琼花,陆地去行舟。到头来,万里江山一旦丢”。说的就是杨广开凿大运河,乘龙舟到扬州赏琼花,骂他惯于四处征战,劳民伤财。总之,是一个反面的主角儿。

琼花以其淡雅的风姿被称为稀世奇花异卉,古时人们把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芳姿,引为人生快事,每到春季便会出现“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但琼花的种植始于唐代,至宋代才名声大震。而此时,隋炀帝已经死了370多年。所以,就像关公不可能战秦琼一样,当年杨广来扬州是不可能看到琼花的。

(扬州琼花)

历史上的扬州,包含了如今江南一带的巨大范围。这块属地的安定与否,怎不令身为天子的杨广时时生出“君临安抚”之心?更何况,杨广曾出任扬州总管10年之久,具有浓烈的“扬州情结”,这才是他数次南下的源动力。

对此,史学界早已达成共识: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当时隋朝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但大部分粮食却依靠江南供应,水运才能满足需要。其次,当时江南局势动荡,通过运河快捷调动军队,进行有效控制。再者,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当然也不可否认,杨广想坐龙舟游幸江南,也是其开凿运河的动机之一。试想,中国哪个朝代的帝王不是想往江南、游历天下?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于是,当大运河与扬州境内的邗沟刚刚贯通,杨广便急不可待地率皇后嫔妃、百官大臣,扬帆启程下扬州了。先后凡三次,奢华浪费十分惊人。史载:当时大运河上“舳舻相接二百余里,照耀川陆,骑兵翊两岸而行,旌旗蔽野”。这支巨大的船队在首船出发整整50天之后,最后一条船才驶出河南洛阳的港口。运河两岸的百姓也遭了殃。杨广命令“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多者一州至百辇,极水陆珍奇”。沿途献食从役者每天都在十数万众。佳肴丰盛,“后宫厌饫,多弃埋之”......

(京杭大运河扬州段)

那么,隋炀帝杨广真的一无是处吗?历史给予的回答是:虽然隋炀帝的一生阳寿不足五十,在位只有短短14年,但他也创出许多辉煌业绩:二十岁灭南陈统一中华;三十岁击突厥攻契丹;三十五岁登基,同时下令开凿大运河;三十七岁创立科举制,如今公务员考试与科举本质类似;三十九岁重修长城,同年亲征西域......

由此可见,隋炀帝杨广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少有宏图大志的皇帝。其错就在想做的事情太多,强迫百姓为其事业付出性命:2000多公里长的运河,只用五年就完工,比现今建高铁还要快,多少百姓为此家破人亡;东征高丽,十几万大军回来者不足三万......执政最怕死人,一死人就沾暴字。结果,后人称其为杨广暴政,连《三字经》里都在骂他。

(扬州槐泗镇隋炀帝陵内的杨广画像)

就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从此就静静地躺在这座狭小墓室里了。历史的一页波澜,化作烟尘浓缩于斯,昔日的辉煌也随之稍纵即逝。

五、正在兴建中的隋炀帝墓遗址公园

隋朝从“开皇之治”到二世即亡,共历时三十八载。在悠长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它犹如匆匆划过天际的流星,转瞬即逝。

杨广作为一个争议很大的皇帝,相关研究泾渭分明:要么说他是暴君;要么说他是千古一帝,很难还原其真实面目。

2014年4月16日,以《流星王朝的遗辉》为主题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在扬州展出,轰动海内外。百余件出土文物纷纷亮相,展现一代帝王的辉煌与陨落。

(隋炀帝墓出土文物)

2016年9月,举办《花树摇曳 钿钗生辉——萧后冠实验室考古与保护成果展》。更体现出了隋炀帝与扬州、与大运河的重要关系,从而揭示出扬州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皇后冠样品)

(原址保存的萧后皇冠实物)

目前,隋炀帝墓文物保护遇到许多难题:地下水渗透严重,需进行科学防渗试验攻关;墓葬耳室倒塌,目用钢管支撑,急待修复;墓砖风化严重,期望找到最合适的保护手段;出土的铜编钟、编磬腐蚀较严重,实行无氧封护,让其“休眠”;萧后的凤冠结构复杂,一经拆解几乎无法复原,只能继续包裹在泥土中;二号墓的人骨怎么继续清理和保护......

(隋炀帝墓发掘现场防渗透试验)

与此同步的是,隋炀帝墓遗址公园正在兴建中。建成后的隋炀帝墓遗址公园,不是单纯的遗址陈列馆,而是一座“隋朝历史故事馆”。其特色就在于墓主人的身份: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故事的帝王之一,他自身就具备很强的历史文化背景;隋炀帝墓的发掘,填补了部分考古史空白,丰富了扬州城遗址的内涵;为研究隋炀帝及大运河的关系提供重要信息,推动扬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上述这些,是全国其他博物馆无法比拟的。

(隋炀帝墓遗址公园效果图)

(兴建中的隋炀帝墓遗址公园)

(兴建中的隋炀帝墓遗址公园)

(兴建中的隋炀帝墓遗址公园)

目前,隋炀帝墓遗址已经进行展馆建设、室外雕塑、景观绿化和环境整治。遗址公园已现雏形,可望尽早对外开放。

亲,约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