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个省级新区争创“国家级” 胜算几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省级新区啥意思 浙江首个省级新区争创“国家级” 胜算几何?

浙江首个省级新区争创“国家级” 胜算几何?

2024-07-15 19: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浙江省级新区,正在加速奔跑。继温州湾新区挂牌成为浙江第七个省级新区后,浙江首个省级新区也迎来大动作。

  11月3日,钱塘(新)区举办“打造产业新城、建设一流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贯穿未来5年的行动计划正式编发,提出力争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并将目标直指国家级新区。

  新区崛起,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受瞩目的经济现象之一。从1992年获批的浦东新区,到2017年的雄安新区,全国已有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19个国家级新区。虽然“国家级新区”审批“暂停”已满6年,但据公开报道,粗略统计,明确提出申报国家级新区的地方,就有武汉长江新区、合肥滨湖新区等10多个“选手”。

  第20个国家级新区到底花落谁家?无论钱塘(新)区胜算几何,注定都是一场城市间没有硝烟的激烈对决。

  国家级新区“重启”近了?

  国家级新区,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综合功能区,被赋予体制机制改革、带动区域发展的使命。

  比如,北京雄安新区,瞄准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广州南沙新区,聚焦推进粤港澳全面合作;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主攻的是海洋经济……

  因此,国家级新区拥有诸多政策上的先行先试。在浦东新区获批国家级的时候,就成为全国政策最优惠的地方,当时被称为“比特区还特”。

  从全国视角看,19个国家级新区,基本遵循“一省一新区”。拿浙江来说,2011年6月,舟山群岛新区获批国家级,这也是浙江当前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从发展脉络看,2014年和2015年,是国家级新区的爆发式增长期,两年就有10个获批。

  2016年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要求“严控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设立”。

  此后,国家级新区的设立,便渐渐“降温”,它意味着审批难度的加大。

  从武汉身上,就可见一斑——

  2015年9月,武汉提出,拟申报国家级新区,计划以“武汉长江新区”为名,但此种方案没能成功;

  2017年1月,武汉启动建设“长江新城”,从规划来看,它是长江新区的核心区域;

  202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在一次政协提案答复中指出,武汉长江新区总体方案需要修改完善,补充有关申报要件;

  2021年4月,武汉组建13个工作专班,其中就有“长江新区建设工作专班”,加快推进申报国家级长江新区;

  2022年2月,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省级武汉长江新区……至此,武汉完成申报国家级长江新区的“关键一步”。

  “降温”,还意味着开发区建设,已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2020年1月发布的《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一针见血看到国家级新区面临的问题所在:规划建设不够集约节约、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改革创新和全方位开放不够深化等。

  虽然国家级新区设立已暂停多年,但随着国家协调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国家级新区设立的“重启”,或许正越来越近。

  不久前,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提出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国家级新区正亟待更大发挥担当“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作用。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过去设立的新区,产业类型大多偏于传统,国家也需要更多承载新经济的新平台。

  为何此时发力晋位

  这不是钱塘首次提出争创国家级新区。

  在2021年的中共钱塘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钱塘作为新设行政区,未来五年要持续扛起产业发展主平台担当,争创国家级新区。去年,中共杭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提出,支持钱塘新区打造产业新城、争创国家级新区。

  作为浙江首个省级新区,钱塘承担着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和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的“四大定位”。

  于钱塘而言,此时针对国家级新区,提出具体路线图,更多是“火候”到了。正如钱塘新区党工委书记金承涛所言,“钱塘已实现制造为先的产业之变、活力迸发的动能之变和日新月异的城市之变。”

  产业之变,变在有了集群壮大的特色产业。钱塘区GDP突破1200亿元,这个数字对标国家级新区虽然靠后,但产业集聚蔚然成势。拿生物医药来说,钱塘已扎根近1600家相关企业,聚焦创新药物、医疗器械等赛道。现场,在中国药学会见证下,杭州医药港晋级“中国医药港”,能级实现再进阶;

  动能之变,变在有了崇尚创新的浓烈氛围。坐拥全省最大高教园区,钱塘R&D投入强度突破5%,这个数字已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研发强度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日益变成钱塘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4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千家;

  城市之变,变在有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空间。面对产业变革和空间重塑的双重叠加期,钱塘大手笔实施“一带两城”,拉开以生态海岸带、东部湾新城和江海之城为主的城市框架,让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此外,钱塘敢于争创国家级新区的底气,还在于改革机制的理顺。今年,在杭州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量身打造了《杭州钱塘新区条例》和《关于推进钱塘新区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国际化产业新城的意见》的“一法一政策”,为钱塘大胆试和大胆闯提供了制度支撑。

  除了内部的“火候”,还有外在的竞逐。杭州都市圈规划获国家批复、苏州跻身特大城市……当下,城市竞争的逻辑,正在向纵深推进,承担重大发展和改革开放战略任务的新区,毫无疑问将成为新目标,吸引各地推动优势资源向其集聚。

  一句话,谁能第一时间加速推动新区破题起势,谁就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

  从行动方案中看门道

  钱塘争创国家级新区,翻开厚厚的行动计划,字里行间却蕴藏着不少大门道——

  雄心壮志溢出纸面,暂不是国家级,却胜似国家级。从目标来看,除了引进人才数在省级新区保持第一,钱塘已经对标国家级新区的“第一方阵”,比如,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力争达到国家级新区前十水平。从一定程度来说,钱塘已具备国家级新区的首位担当。

  比较优势分外凸显,找准自身定位,融入国家战略。从手段来看,世界级的制造,被摆在关键位置,它靠创新驱动、数实融合、改革开放和产城融合去实现。其中,创新驱动里,钱塘将全力打造钱塘科学城,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级研发机构,力争每年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0家以上。

  “圈”的色彩着墨较多,区域带动能力,正从“有”向“优”。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打造湾区“1小时城际交通圈”、构建“15分钟医疗服务圈”、形成“10分钟健身圈”……一系列“圈”的背后,厚植的是方便和高效,降低生活和创业的成本,提高沟通和辐射的效率,主打的就是一个“高能级”。

  钱塘也深知,争创国家级新区绝非易事,也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未来不会是一片坦途,但一定是充满希望的。”金承涛说,钱塘将始终保持实干争先、勇立潮头的昂扬状态,以打造产业新城、建设一流新区的实际行动,为全省“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不止钱塘和浙江,纵观全国,各省也在重视城市新区的发展。根据工信部赛迪顾问围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空间、新模式五个维度,发布的2022年度城市新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单中,广东、河南和山东三省上榜总数量占据了“百强榜”近四成,分别占15席、12席和11席,浙江位列第五。

  随着新区在促进经济繁荣、发展产业方面的地位日渐重要,特别是日趋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高地。钱塘申报国家级,释放出浙江“加码”新区的新信号,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性、战略性、牵引性重大问题上先行探索突破,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来源:潮新闻    | 撰稿:刘健 制图 严东    | 责编:俞舒珺    审核:张渊

新闻投稿:[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35 8189 258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