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盲文点胶印刷机:扫除盲人信息化障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盲文怎么打印出来 新型盲文点胶印刷机:扫除盲人信息化障碍

新型盲文点胶印刷机:扫除盲人信息化障碍

2024-06-07 22: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07年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邓朴方在观看第二代蘸胶式盲文打印系统。

    近日,前来参加北京残奥会的盲人朋友欣喜地发现,他们拿到手的赛程通知不是以前的牛皮纸,而是普普通通的A4纸,机械变形的阳文拓印变成了胶水固化的盲文凸点。

    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的残疾人重大赛事与活动中,现场提供的盲文结合多语种的文件、简报和成绩册等3种以上的动态宣传材料,都来自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韩立小组研制的两台多头阵列蘸胶式的新型盲文打印机,这是中国残疾人信息无障碍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及示范应用——残疾人重大赛事与活动信息无障碍技术服务示范项目的成果。

    “2006年10月,为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和学习现状,中国科学院高技术局组织我们去参观残疾人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等地,我的感受很强烈。这几年,我国科技进步很快,但主要惠及普通人,残疾人朋友受惠很少,他们用的很多医疗设备是捷克、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国产设备少,来自国外的设备也大部分是捐赠的。于是,中国科学院与中国残联联合推出科技助残项目,我们的新型盲文打印系统作为首批6个项目被批准立项。而且,”韩立介绍说,“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就是2002年做过中科院的一个重大方向性项目——生物芯片点样仪。”

    “但当时只是个想法,付诸实践还是有些困难。最主要的想法就是用点胶或蘸胶替代机械变形。开始时,我们找化学所的江雷老师一起研究胶。幸运的是,后来在天津找到一种现成的胶。这种胶点到纸上,用紫外灯照射两三分钟就能固化。我们没有采用热固化胶,主要考虑到无法使用普通纸张进行热固化操作。”

    最先研制的第一代点胶式打印机打印速度慢,一页A4幅面纸张,打满需要40分钟左右;对承印材料平台的平整度要求高,否则影响盲文制品的质量;无实用性;承印平台的平整度无谓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加工成本。

    随后研制的第二代蘸胶式盲文打印系统由点胶改成蘸胶,采用阵列式蘸胶头并行工作,提高了速度;承印材料平台采用悬臂梁结构,来吸收点胶过程的冲击,降低了系统加工成本;固化单元采用并行处理,提高了固化速度;打印和固化一页A4幅面纸张所需时间已经提高到了3分钟。“当然,和机械变形的速度相比,还是慢了很多。但是可以打印在普通纸张上,甚至是废报纸上,而不再是那种特制的牛皮纸,这样可以极大降低盲文制品的成本。那种牛皮纸只能由东北生产的松木做,要求比较高,成本高了至少一倍。”韩立说。

    不仅如此,由于紫外固化胶点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传统盲文制品依靠的承印材料——特制牛皮纸的自身变形所形成的盲文凸点,盲文制品的抗压性和耐磨性得到了根本解决,不但实现了课题立项目标,而且与盲文制品相关的印刷、排版、装订和储藏方式等一系列环节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对于如何看待这项技术的意义,韩立表示:“主要是社会意义很大。我国现有盲人800余万,对盲文书籍的需求非常巨大。盲文印刷系统主要采用阳文拓印,即利用金属模版在特殊纸上制备盲文。不仅设备须从国外进口,承印纸张也需要特制加厚。因此印刷成本高、制作效率低,且易磨损。印刷一本《读者》杂志的成本超过200元,100页盲文书籍的厚度竟高达6厘米。制作周期也十分漫长,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盲人日益增长的学习和汲取知识的需求。因此,研发印刷成本低、印刷效率高、使用灵活方便的新型盲文印刷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这样一台打印机要十几万元,需要尽快降低成本,突破国产胶粘手的问题;缩小打印机体积和重量,做小型盲文打印机,让更多的盲人朋友受惠。近日,航天科工集团的航星机器制造公司已经来和我们谈合作的问题,想把这个机器产品化。”韩立介绍说,这项技术已被授予2项国家专利和1项国际专利。

    难得的是,这个项目的研制步骤很紧凑——2006年10月立项,2007年5月研制出样机参加2007年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2008年5月22日在鸟巢、水立方参加奥运测试赛,获得一致好评。中科院电工所也因此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授予“北京2008奥运会、残奥会信息无障碍辅助技术应用示范单位”称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