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十大特色菜肴之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皮匠手艺 九江十大特色菜肴之七

九江十大特色菜肴之七

#九江十大特色菜肴之七|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据传,湖口豆豉最早始于清初,当时只是农家作为豆酱形式出现的,直到咸丰年间才作为单独商品正式上市。多年来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选料非常考究,必须是湖口当地或周边沿滨湖一带无污染源区域种植的直径为6~8mm的中颗粒、豆粒均匀饱满、圆润光滑、乌黑发亮的黑豆;工艺严细,一定要经认真筛选、去杂、清洗、蒸豆、发酵等十几道工序并用秘方调料发酵制作而成。

因此湖口豆豉质量也越发提高,并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传统风味。因湖口豆豉的历史渊源及独特地位,2010年湖口豆豉制作工艺由江西省 政 府审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石钟山”品牌荣膺商 务 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说到湖口豆豉的创始,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高安县有一个姓卢的小皮匠,专做祖传的木履(古时一种套在布鞋外面的雨鞋)。有一年高安遭受洪涝,庄稼欠收,人们连吃饭都困难,木履生意自然清淡。迫于生计,小皮匠带着妻子,离开高安,出外谋生。小俩口挑着皮担儿,几经辗转,到了湖口住了下来。灾年到处一般,小皮匠所做的木履在湖口同样难以卖出。好在湖口县是长江、鄱阳湖口重镇,交通便捷,来往客商较多。

小皮匠手艺好,不做木履可修鞋、靴,因此,靠修鞋补靴总算能勉强糊口。有一天小皮匠逛街,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挑着黑豆(即黑壳皮大豆)在市场上卖,上前一问价格也不贵。这聪明的小皮匠灵机一动,心想:"何不用这黑豆来做豆豉卖呢?"于是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妻子觉得这主意不错,便买了十来斤黑豆子,找来木盆、坛子,细心选豆、漂洗、蒸煮、盖上稻草,让豆子发霉。约莫过了十来天,小皮匠扒开稻草一看,黑豆上竟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霉衣。小俩口满心欢喜,立即把霉豆抬到石钟山矶头上,让鄱阳湖清水慢慢冲洗干净。然后回家翻晒,装进木盆。过了些日子,盆中发出阵阵香味,妻子打开盖一看,嚯,绝了!这豆豉又黑又亮,香味浓郁,真是再好不过。

小俩口好不高兴,满心欢喜把豆豉拿到街上去卖。来往行人一看,这豆豉粒粒匀称,黑中见亮,其香无比,十来斤豆豉不一会抢购一空。从此,小皮匠做的豆豉一下轰动了湖口县双钟镇,生意红火得忙不过来,后来干脆皮匠活儿不干了,一心专做豆豉买卖,果然生意兴隆发了财。许多人都想学小皮匠做豆豉的手艺,纷纷上门求教,小皮匠也不保守,把自己做豆豉的方法和盘托出,并告诉大家。

这里有个决窍,就是将发了霉的豆豉,一定要挑到石钟山矶头上去冲洗,因这儿是长江、鄱阳湖二水相汇之处,黄、绿两色清水从矶头缓缓而过,用这独特的水洗去豆豉上的霉衣,豆豉就越发芳香,味道越发鲜美。因此,湖口豆豉有别其它地方生产的豆豉。

自晚清以来,虽战乱不断,百业凋蔽,而湖口豆豉生产却一直未停止过。开始时是一家"卢泰生号",后来发展到六家生产作坊,年产豆豉一千余担。如今,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生产湖口豆豉,商业部门还专门设立了豆豉生产厂,组织青工学习老师傅技艺,使豆豉产量、质量大大提高。不仅供应本省,而且远销湖北、湖南十多个省市。

湖口豆豉爆肉,选用大蒜若干,韭菜,姜片适量,尖椒切片,拍平,锅热后,不放油,放入尖椒,爆干,加盐。即虎皮青椒,锅内放油,热后。加入大蒜,姜片,花椒,炒香。加入事先吸干水分的水豆豉。颜色变深后,加入豆瓣酱。将五花肉洗净切块(片),拌匀,盖上锅盖,爆干,听到锅内油爆的声音渐小后,加入糖,几滴醋,老抽上色。生抽调味,加入洋葱韭菜,断生后,加入尖椒,焖烧片刻后食用。

满满一盘豆豉爆肉,亮闪闪的,夹着蒜苗的清香,其味美香幽、香而不腻,肉松皮酥,入口即化,久煮不烂,久储不霉。而且常温下留置多日也不变质变味。如今湖口豆豉爆肉已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特色菜肴,颇受中外客人的青睐,蜚声四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