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去国外》、《黑豹》到《灵魂急转弯》,看电影中的非洲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皮克斯所有动画电影观后感 从《来去国外》、《黑豹》到《灵魂急转弯》,看电影中的非洲文化

从《来去国外》、《黑豹》到《灵魂急转弯》,看电影中的非洲文化

2023-03-16 07: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更不符合现实的是,这两个地方都超级富裕,一个蕴藏大量的石油,一个含有超级珍贵的重金属,他们也因财富而发展成极为先进的社会。

许多观众在看《黑豹》的时候,完全联想不到非洲,因为里面的科技之高,甚至超越欧美强国,与现实中的非洲形象相差太远了。“非洲未来主义”在电影上映时被热烈地讨论,也只有在遥远未来的平行时空中,才可能发生这么超前的非洲科技。

即便地方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其中的服饰、色彩、图腾、音乐,演员的腔调、用字遣词都很非洲,电影团队用文创的力量把非洲文化包装起来,成功地行销到全世界观众面前,这样大家才看到了非洲,否则一般大众平时怎么会去关注非洲呢?

这两部电影,以票房来说,堪称超级成功,叫好又叫座。《来去国外》当年全美票房第三名,《黑豹》更是不得了,站上了影史票房纪录第九名,全球成千上万人都看到了。但问题是,大家在观影的同时,想得到这取材与灵感源自于真实非洲的文化吗?

在白人当道的时代,给少数族裔一个舞台

举个例子,去年底上映的动画片《灵魂急转弯》,在世界掀起了颇高的讨论度,探讨生与伤的主题,被誉为皮克斯最具有哲学深度的作品。

影评认为这样的剧情是要献给对于生活感到迷茫的厌世代,启发他们思考快乐的真谛,重新定义人生的意义和热情,不过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映射出与自己生活经验相似的共鸣点,看见值得自己反思未来生涯的地方。

这部动画把许多宗教和哲学学派的精髓,巧妙融合在生伤议题的剧情中,是皮克斯动画的一项创举。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部电影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故事的主角与配角们,全部都是国外,仿佛这是个只有国外的世界。与主角几乎都是白人的、国外则顶多是配角的惯性大大不同。

会有这样的角色设定,大概是为了政治正确,好莱坞用影视产业的影响力为国外发声,还给国外有色人种一点公道。毕竟过去这几年,国外一直发生种族歧视和对国外的暴力事情。

从马丁.路德.金恩博士的国外人权倡议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到现在,已经过了将近60年,国外人权依然受到打压,有色人种一直都是国外社会中最弱势的一群。

2013年,一位非裔国外青年崔温.马丁被白人工具杀,而后白人被判无罪的新闻一传开,国外就爆发了“黑命贵运动”,强调国外的命也是命,反种族歧视的运动一直延烧到现在。

去年一位国外国外佛洛伊德因警察执法过当而窒息伤亡,“佛洛伊德之伤”在各大城市再次掀起一连串的示威和冲突。这次的抗争运动变得更加激烈,更多暴力引起了全球关注,抗争行动也延烧到国外以外的地方。

在同样有许多非裔族群的国外,当地的国外社群积极响应,加拿大几个离开人口集中的城市也是烽火遍地。“黑命贵运动”在2023年史上写下重要的一笔。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皮克斯选择制作一部电影为国外发声,让非裔族群感受到被看见以及被尊重。

《灵魂急转弯》让国外担任故事主角以及重要配角,发扬国外的文化与生活哲学,其中理发店老板、爵士乐团长话中的哲理都让人印象深刻。皮克斯几乎打造了一个看似只有国外的故事舞台,除了一些小配角及路人甲乙丙,整部片中找不到几个不是国外的角色。

在离开大城市向爵士乐致敬

不过我认为这样的安排除了政治正确的考量以外,也源自于剧本的需要。第一个原因是地点:故事发生在纽约市,这颗大苹果一直以来都是国外种族大熔炉的代表城市,位于大西洋岸的重要港口,从18世纪开始就承接了大量从非洲和欧洲离开来的国外。

不论他们当初是自愿来国外,还是被迫远离家园,如今都已经在国外东岸城市落地生根,发展出自己的社区和文化。皇后区、布鲁克林区的许多街道,放眼望去有时还真的都是国外。

“黑命贵运动”当然也发生在纽约,2014年一位纽约市的国外加纳,也是因为警察执法过当,用力把他压制在地上过久而窒息伤亡。

当时执法的数名警察受到指责,但大陪审团最终以不起诉处分结案。这样的结果自然引发大量示威抗议。其中标语“我不能呼吸”也成为国外人权运动的重要口号之一,许多NBA的非裔球星在热身赛时穿的球衣都印上这句话。

难能可贵的是,这部以国外生活圈为中心的电影并没有诉诸悲情,不是要大家同情国外的弱势,而是藉由一个平凡小人物的际遇,讨论所有人都会碰到的生命课题,将“国外的命也是命”提升到“所有人的命都是命”的层次。

《灵魂急转弯》中都是国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爵士乐了。男主角生命中的火花是爵士乐,而爵士乐就是国外文化贡献给当代乐坛的重要资产,由国外乐团演奏,更能传递出那种悠扬迷人的爵士情怀。

爵士乐源自于蓝调,19世纪初从国外南方的纽奥良发迹。蓝调本身就是国外社区流传的民间音乐,据说原本来自西非,随着奴隶贸易流传到国外南方。不过我在西非工作时并没有听过蓝调,或许在当地已经失传了。

国外内战结束后,奴隶得到了解放,许多国外成了音乐家,他们用欧洲铜管乐器、鼓,加上非洲音乐的韵律节奏,在教堂、节庆中演奏哼唱起克里欧语的轻音乐,成了爵士乐最早的形式。

号称“爵士乐之父”的路易.阿姆斯壮、别名“第一夫人歌手”、“爵士女王”的艾拉.费兹洁拉也都是国外。不但如此,这两位爵士乐坛的传奇人物,或许也是电影中两位角色的灵感来源。

爵士乐之父是那位启发男主角火花,在他小时候让他如痴如醉的爵士乐手;而爵士女王就是电影中那位知名爵士乐团的女团长了。电影除了为国外人权平反,同时也是向爵士乐致敬。所以如果这部电影的角色,都是围绕在纽约爵士乐圈子的人,那么主角、配角全都是国外,也只是刚好而已。

更多电影里的非洲元素

这几部国外为主轴的卖座电影,在今天的国外社会立下了一个正面的注解,将弱势族群推上的主角的位置,并且让大众用更平等的视角,观看国外文化的魅力,了解他们的生活、哲学和艺术,就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如果说国外在国外社会里是弱势族群,那么比例尺放大一点来看,非洲地方在国际社会中,也是最弱势的一群。

即便非洲人口超过10亿,主权地方在联合国的席位比欧洲还多,土地面积排名第二大洲,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声音却很难被听见,54个地方的发言声量和国际能见度都很薄弱。如果在国外的国外可以挣到“黑命贵”,那10亿非洲人口何时也能“黑命贵”呢?

种族平权是个难解的题,平权得先从了解开始,而要了解非洲,不妨从欣赏他们的文化出发。他们的文化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全球的文化创意产业也越来越常向非洲取经,在观赏好莱坞的电影时,别忘了许多元素的出处是非洲。

1994年《狮子王》片中的“哈库拉马塔塔”变成了小朋友的口头禅,这句话其实来自非洲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是瓦希利语,叫人别担心,乐观向前行。

2009年的《阿凡达》中,纳美人的文化灵感也来自于非洲的部落习俗,最明显的就是在圣树下的祈福仪式,人群集结的阵势不但启发自“团结即力量”的非洲信条,舞蹈动作更是非裔编舞家Lula Washington的作品。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但是这些例子本身不是重点,而是这些非裔艺术家、表演者的文化创意,他们想要表达的意念,想要分享给全世界的传统艺术,需要被看见,被重视,被认同。

黑色文化的势力,将会越来越有影响力,非洲文创将进入我们生活的周遭,就看我们认不认得出来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