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之李彦宏:创业“百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百度是什么样的搜索引擎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之李彦宏:创业“百度”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之李彦宏:创业“百度”

2024-07-12 14: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之李彦宏:创业“百度”

2007/06/12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 《大才精诚》

(编者按:奉献在大家眼前的这个系列的文章,记录了后来被评为“北京市十杰青年”的北大校友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反映了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显著成效。我们希望在校的北大学子和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青年校友们,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尽职尽责,踏实工作,开拓创新,承担起北大学子应有的社会责任,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百度公司最初的招聘广告上,人们能看到一段与众不同的表述。

但凡人,都是有追求的!

我们庆幸可以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把自己的职业与追求联系起来!

我们同样庆幸,今天,我们拥有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的权力!

先问问你自己,你的梦想与追求是什么?

再问问你自己,你是否将永不言放弃?

……

你其实要挑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种价值体现,一种真正可以把自己的岁月、自己的热情、自己的才华与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一种可以从物质得到升华的价值体现!

你拥有这种权力,如同你拥有生命一样,如果你是具有这样追求的人!

    李彦宏

1968年生,山西阳泉人    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1991年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学习,获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1998年在大陆出版《硅谷商战》    1999年底携风险投资回国创建百度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000年百度开发的搜索引擎助占国内市场份额的80%    2001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    2002年、2003年,荣获首届、第二届“IT十大风云人物”称号    2004年当选第二届“中国软件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当选全国青联委员    2005年荣获第十二届“东盟青年奖”    2005年获“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获年度最佳雇主大奖    2005年8月5日,其执掌的百度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其个人财富达近10亿美元

幕后英雄走向台前

2000年,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发生了很多值得回忆的故事——各式各样的网站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吸引了大把大把的美钞;各大网站争先恐后地涌向股市,新浪、网易、搜狐三大门户网站成功挤进纳斯达克;其后美国高科技股市一蹶不振,破灭了无数网络公司的上市梦想;面对网络经济的颓势,人们一边谈论网络经济的“泡沫”,一边寻找新的互联网商务模式;尽管在股市上遭受挫折,各大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停止,并将竞争的焦点由吸引公众的眼球转向提升核心技术服务,即全面升级各自的搜索引擎。

网站为什么要纷纷升级其搜索引擎呢?国内外的调查结果都表明,互联网仅次于收发电子邮件(E-mail)的第二大功能就是在网上搜索信息,能否提供便捷、有效的搜索服务直接关系到网站对网民的吸引程度。优秀的搜索引擎能够引领人们在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迅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网站对网民的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在2000年以来发生的搜索引擎升级浪潮中,百度成了一个最抢眼的名字。

2000年5月18日,国内著名的垂直门户网站——硅谷动力采用了百度公司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6月9日,著名社区网站CHINAREN采用了百度公司开发的提问式搜索引擎“孙悟空”;2000年8月16日,第一个在中国提供搜索服务的搜狐使用百度的中文搜索软件,全面升级其网页系统;2000年10月8日,21CN采用了百度的技术,全面升级其网站检索解决方案;2000年10月16日,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站新浪网采用了百度的搜索引擎技术;2000年11月13日,广州视窗采用了百度的技术,为其用户提供服务。2001年1月10日,赛迪网采用百度技术,提供“即时新闻搜索”服务;2001年1月15日,百度为263提供全面搜索服务;2001年2月16日,百度为TOM.COM全面提升信息检索功能;2001年4月18日,清华大学采用百度网事通建立清华大学网站站内检索系统。

除了网易公司采用美国google公司的技术外,其它门户网站都采用了百度的搜索技术,而百度公司的创建人李彦宏,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这次互联网新浪潮的推动者。人们不仅要问:百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人们为什么纷纷转而采用百度开发的搜索技术?同以前的搜索技术相比,百度到底有何优势?李彦宏是谁,他何以取得如此惊人的战绩?

锋芒初露

李彦宏在演说

1987年,自幼就迷恋书籍并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图书馆里自由浏览的李彦宏实现了他的梦想,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大拥有全国高校中最大的图书馆,并开设了信息检索与管理专业课程,这对于痴迷于图书信息和信息管理的李彦宏来说,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施展才华的天地。对信息检索方法近乎偏执的追求和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特殊兴趣(李彦宏在中学就拿过程序设计大赛的奖励),使李彦宏很早就醉心于探求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信息检索问题之道。北大自由宽松的环境,使他得以继续发展其特殊的专业优势和兴趣,使他比其他同学有了更多的优势,“比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有一个明确的应用目的和背景;而同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相比,我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素养算得上有优势。”

因为对信息检索的特殊兴趣,李彦宏在北大期间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然而他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具体技能的掌握上。正如李彦宏所说,作为一所思想活跃的大学,北大给了他开阔的视野、前瞻的思维和追求完美的精神,促使他不断地进行思考,并以一种追求完美的态度和精神,提出了信息检索中一些在当时颇有新意的主张:搜索引擎的技术指标除了“查全率”、“查准率”之外,应该加上一个“查新率”。这些思考和认识的积累,为他日后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1年,本科毕业的李彦宏远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由于在国内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同时又具备优异的计算机技能,李彦宏很快得到了导师的赏识,让他从事将文献检索技术用于文献模式识别的研究课题,使李彦宏得以继续发挥所长。

在松下美国研发中心实习期间,李彦宏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动生成模拟扫描图像的向量空间模型并写成论文。该论文很快在相关领域里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但被收入一次学术会议的文集,还被当时参加会议的一位美国著名搜索引擎专家看中,进而成为美国最权威的电子工程期刊的刊头论文。

论文成功无疑让李彦宏惊喜,但他并没有就此停步,而是进一步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在李彦宏看来,应用才是最有意义的,而学校和公司的氛围大不一样,学校看重的是研究,公司强调的是应用。几经权衡,李彦宏决定放弃原来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而是在获得硕士学位后,便投身社会,进入美国著名的道•琼斯公司从事技术工作。

在道•琼斯公司,李彦宏一边为公司设计开发实时金融信息系统,一边继续他钟情的搜索引擎课题,提出 “超链分析”的设想。1996年,在外出参加一次有关网页搜索技术的学术会议时,善于思考的李彦宏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传统情报学中的引文索引同Web最本质的东西——超级链接联系起来。这一想法使他非常激动,以后的一段日子,他不断努力将想法付诸实施,发展成一套利用“超链分析”对网页质量进行排序的方法和程序,并做出了一个搜索引擎的演示版(Demo System)。虽然是第一个版本,演示的效果却非常好,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时专业的Wired(在线杂志)、Search Engine Watch(搜索引擎观察)和大众化的USA Today(今日美国报)等都做了专门报道。演示成功证明了其产品的优越性和市场前景,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需求,李彦宏申请了专利。要说明的是,在当时,虽然专利申请的提出者是李彦宏,但因为他是在道•琼斯工作期间做出的成果,专利的所有权却归属道•琼斯公司。有了这个成功的发明,李彦宏开始思考他新的未来,他深知,对于道•琼斯这样的公司,这项技术不可能派上多大用途,他决定离开为他带来荣誉与梦想的道•琼斯,去寻找更好的空间,以充分发挥他在搜索技术方面的专业优势。

他选择了硅谷,选择了美国著名的搜索引擎提供商Infoseek公司。1997年的8月,李彦宏正式加盟Infoseek。以后两年多时间里,他为Infoseek公司开发了一套全新的基于“超链分析”技术的搜索引擎。在Infoseek的工作使李彦宏进一步增长了才干,使他成为了资深的软件高级工程师和互联网业界顶尖的搜索引擎专家,而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他也获得了Infoseek公司相当数量的股票。

第一次创业

来硅谷之前,李彦宏还有一次小有成功的创业实践。早在1995年,美国的互联网还处于早期发展的阶段,人们对网站之类的互联网事物还感到非常陌生和新鲜的时候,李彦宏已经有了创建网站的尝试。

尝试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李彦宏之所以产生创建网站的想法,最直接的动因是自己申办绿卡的过程非常顺利。一般在美国居住的中国人,办绿卡通常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而李彦宏自己却只用了6个月,比普通申请时间快了9倍。如此迅速的关键原因是,李彦宏找到一个有经验的律师,在律师的指点下,以杰出人才优先的方式进行办理,省掉许多手续,因而大大提高了效率。这次经历让李彦宏滋生了这样的想法:建一个“移民律师网站”,放上许多办理绿卡成功的例子,并将这些成功案例的律师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也放到上面,以便有需求的人士查询。他的想法得到了那位律师的支持,于是,李彦宏一边为华尔街日报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建了一个小小的网站,取名叫“绿卡网站”,英文名字为NetVisa,专门为驻留美国而想要申请绿卡的外籍人士提供咨询服务。网站建成后,美国各地都有人打电话来问讯。见此情景,他的律师非常高兴,这可以大大增加其客户,他很快与李彦宏达成合作意向,李彦宏从网站上给他介绍一位客户,可以从他那里获得500美元酬金。

然而有一天,李彦宏莫名其妙地接到世界知名的信用卡公司Visa发来法院传票,原来,Visa认为李彦宏创办的网站“NetVisa”有抄袭“Visa”的嫌疑,要告李彦宏侵权。面对一大堆生僻、拗口的词汇和所谓侵权的控告,李彦宏觉得很委屈,他给Visa公司律师拨了电话,问他们到底要做什么?Visa的律师表示,他们的意思是希望李彦宏将他网站的域名“NetVisa”转让给Visa公司,因为NetVisa比Visa更直截了当地体现了网络的特征,Visa公司愿意与李彦宏进行和解,并支付一定数量的转让费。

绿卡公司夭折了,但李彦宏却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在他看来,虽然创办绿卡网站有一定的回馈,但是由于当初仅仅是为移民办的律师网站,服务内容和专业领域都比较专业,以现在的网络发展看,路子有些窄。其次,网络上的内容不提供服务,而为网络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技术性服务却更有发展潜力。因此,在他看来,要建一个大公司并保持不败,关键在于提供技术上的服务。那才是他的专长。

祖国的召唤

尽管李彦宏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杰出才能,继续在世界高科技的心脏,从事许多人向往的行业——做一个高级软件工程师,拿着高薪和股票期权,稳稳当当的做网络富翁。但李彦宏没有满足,发生在硅谷的高科技商业运作使他感觉到,要做出真正的成就,还必须借助商业的手段,思科是这样,雅虎也是这样。他不再满足于扮演一个纯粹高级技术人员的角色,而是将视野投向充满了创新与传奇色彩的硅谷高科技商场,静静地观察和等待机会,并不断地思考、学习和积累。1998年,他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与感受,写成了《硅谷商战》一书,并在大陆出版。显然,他已经开始为其未来的创业作了认真的准备。

机会终于来了。1999年9月,受中国驻旧金山领事馆的邀请,李彦宏回国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国庆庆典活动。活动异常隆重和盛大,让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祖国正一天天强大起来,李彦宏感到非常激动,观礼结束后,他没有迅速返回美国,而是随同许多海外学者专家一道,参加了由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去上海、辽宁等地的参观访问。他要到更多的地方,再看看中国所发生的变化。

对于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来说,1999年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切都孕育着希望。三大门户网站的迅速崛起,在中国引发了网络文化的狂潮。媒体整天都在谈论互联网的前景,政府在考虑怎样完善网络设施,人们在议论着Internet。政府对于人才的认识和重视,已经触及到了国内制约高科技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沈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位副市长说,国外留学工作的学者、专家带回来一些世界一流水准的技术和研究水平,带回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管理水平,这比外商投资几个亿都要有价值。这种认识,让李彦宏感受到一种鼓舞,促使李彦宏对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进行了积极主动的思考。他意识到,中国互联网产业和应用水平全面提升的时机已经到来。他决心抓住这一时机,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经验和智慧回国创业,以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那时,中国已经有了一些很不错的门户网站,但是还缺乏第一流的中文搜索引擎。作为支撑门户网站的一大重要力量,搜索技术的水平和应用的广泛程度亟待提高。而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大陆以外的公司无法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李彦宏强烈地意识到,中文搜索引擎技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黄金搭档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这一充满浪漫情趣的诗句,用来描写百度,用意别致。打开百度的主页,右角便是这醒目的诗句,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从寻找到优秀的创业伙伴到迅速融到第一笔风险投资,一切都像安排好的一样,来得自然而且及时。

李彦宏的创业合作伙伴徐勇,同李彦宏相比,在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方面都和搜索引擎有很大距离,但他们合作却非常默契。

徐勇1982年进入北大生物系,1989年在北大获得硕士学位后,赴美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后,向来专注于学业的徐勇受到硅谷浓烈的商业氛围的熏陶,逐渐开始改变想法,决定进入工商界。

1996年初,徐勇放弃了他曾经为之努力多年的生物科学研究,进入了硅谷一家著名的生物高科技公司做技术支持。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锻炼机会,长期和客户沟通,使徐勇有了直接了解最终客户的机会。另外,徐勇所在的技术支持部门和市场部门联系非常紧密,使他得以从公司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销售行为。做了一段时间的技术支持后,徐勇开始考虑转换自己的职业角色,改做销售。正是在销售过程中,徐勇培养起了对商业的敏锐意识。除了丰富的销售实践外,徐勇还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选修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MBA课程。这些课程使他在销售和管理理论上得到提高,为他后来创建公司奠定了基础。

1998年,互联网经济浪潮席卷硅谷,给了徐勇很大的冲击,他开始拍摄介绍硅谷独特的历史和文化的电视节目——《走进硅谷》,目的是通过电视节目把硅谷的文化精神传播给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年轻同仁。他认为,硅谷精神真正的精髓是多元而开放的文化本色。“在中国,你很容易就听到类似论调,北京人怎么怎么样,上海人又怎么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而在硅谷,来自世界各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相互包容,文化多元,最终形成一种容忍失败、容忍歧见、保持开放、以人为本的硅谷文化精神,这种精神是硅谷深层的文化基石,是硅谷真正得以成功的原因。”

1999年,在李彦宏参加完新中国50周年国庆典礼,准备开始创业的时候,他把想法告诉了徐勇。李彦宏的优势在于技术,而徐勇有良好的销售经验,正好可以优势互补。很快,二人一拍即合,走上了共同的创业道路。他们为创业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即回国创建自己的公司,研制出最先进、最优秀的中文网络搜索引擎,向著名的中文网络门户提供最强大信息搜索服务,力争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一技术品牌和最好的应用服务商(ASP)。

第一笔风险投资

想法有了,技术基础有了,合作者也有了,还缺什么呢?要创业,必不可少的是资金。和很多海外归国创业的人一样,他们写好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风险投资。

除了李彦宏和徐勇外,公司还什么都没有,没有办公地点,没有一个完整的创业团队,也没有成型的产品。他们靠什么吸引人投资呢?他们有的仅仅是各自骄人的资历和一个产品的设想。他们天天拿着商业计划书一家接一家地商谈,恨不得一下子就拿到需要的钱,然后赶快回国办公司——他们深知,对于高科技公司来说,时间就是机会,时间就是胜利,就是财富,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经过同三、四家风险投资商的接触,李彦宏他们最后找到的风险投资竟然是徐勇拍摄《走进硅谷》时采访过的一家风险投资商提供的。     这是一件颇有意思的故事。徐勇曾经采访过的一位风险投资人对徐勇说,他对徐勇很放心。因为从他拍片子的过程看得出来,徐勇是一个可以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但他们对李彦宏还不是很放心,希望能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李彦宏确实能行。在与徐勇沟通了一阵之后,投资人转过头来,要李彦宏说出美国搜索技术领域中三个最著名的专家是谁。这当然难不倒李彦宏,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投资人又问李彦宏认识不认识他们,李彦宏说他与这些人都见过面。刁钻的投资人又问李彦宏:“他们认不认识你”,李彦宏告诉他们,你可以给我说出的这些人打电话。那位风险投资商还真给其中的一个人打了电话。电话结束后,投资商满意地对李彦宏说:“他说你的水平在全世界搜索引擎领域可以排在前三位。”有了这句话,投资人放心了。5分钟后,投资方告诉李彦宏和徐勇:愿意对他们进行投资,而且,要在他们要求的100万美元的基础上追加20%!投资人希望徐勇他们不要在资金上有任何后顾之忧,要全心投入,将产品尽快开发出来。

“百度”搜索     有了优秀的创业伙伴,有了良好的风险投资,李彦宏和徐勇快马加鞭赶回中国,开始了他们回国的创业旅程。他们带着硅谷的文化、带着雄心壮志,回到祖国,立志要在这块土地上创建一个优秀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为国内网络公司提供最优秀的搜索技术。     2000年1月1日,新纪元开始的第一个日子,他们在中关村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取名百度。当大大小小的网站占据了媒体的主要版面,各网络公司的头面人物频频出镜,大谈特谈网络经济的现状和未来,想方设法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时,李彦宏他们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办公场所,开始了默默的耕耘——他们深知,对于一家立足于技术服务的公司,除了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来以外,说什么都没有用。     怀揣120万美元的李彦宏,丝毫没有融资成功后的得意,而是在为这千万人民币的用途精心安排。他们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个相邻的房间,一间做办公室,一间做卧室。白天,他和搭档徐勇领着一班人挤在一个房间里忙碌,晚上,他和徐勇挤在一个房间睡觉。本来,他们向投资人承诺的是120万美元花半年,实际上,在他的预算中,120万美元是一年的开销。创业伊始的李彦宏,就是这样:低调、节俭。那时候,他甚至跑到北大校园张贴招聘广告。

今天,人们对于互联网搜索乃至对于百度都很熟悉。可是几年前,人们还不是很清楚互联网搜索究竟是要干什么。2000年4月1日,百度推出了测试产品。2000年5月,百度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客户——硅谷动力。创业公司有了客户,那可是最令人激动的事情。为此,李彦宏郑重其事地组织了一场新闻发布会。不巧的是,在会上,正当李彦宏要演示产品时,网络断了,演示无法正常进行。最令人尴尬的是,在答记者问时,竟然没有人提问。

李彦宏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地抓紧时间完善产品。在以后的半年多时间内,百度推出的搜索引擎的优越性迅速体现出来,被国内多家门户网站所采用,占到整个国内搜索引擎市场的70%,而且业务在迅速发展。百度的成功,引起了一次震动,因为它的成功是基于核心的互联网技术。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的IT产业在9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事实,但谁也不能否认中国IT业的发展受制于核心技术限制的尴尬事实。从硬件看,联想等厂商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芯片仍然全部依赖进口。软件方面,操作系统是微软独霸天下,中国已经被远远甩在后面。同样,在数据库方面,中国也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即使是应用软件,中国也没有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技术。

基于服务的网络经济一度成为中国IT业的新希望。然而,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纳斯达克的连续下跌,使充满希望的互联网业面临着严峻考验,由于缺乏明确的营利模式,其前景显得多少有些模糊——对于经营者们而言,谁都憧憬着互联网的美好未来,但谁也说不出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盈利。但各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并没有停止。在打了一段时间的“眼球”大战后,门户网站开始有了某种回归,即将竞争的焦点转移到网站综合实力和服务质量上来,于是各种各样的平台服务,信息搜索服务,以及直接的电子商务平台等纷至沓来,而这些功能的有效实现,都需要以优越的技术实力为保障。网站真正的竞争,还必须依赖于其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当用户量到达一定程度,服务开始全面展开的时候,如何有效地支持和维系这种服务,就必须依赖技术,而不是依赖资金或者商业运作。     在这种背景下,很容易理解百度的成功所掀起的波浪,它提供了能够使各大门户网站的搜索服务得到提升的搜索技术。在2000年这场搜索引擎的升级大战中,百度由幕后走到台前,扮演了主角,它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互联网的新希望——百度有可能在互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的搜索技术领域建立起世界性优势,至少在中文网页搜索方面极有实力做到这一点。在经历了IT业的一次阵痛后,蓦然回首,人们看到了李彦宏,也看到了中国IT新的亮点与新的希望。

然而,对于技术出身的李彦宏来说,将公司取名百度,包含着这样的意思:一定要将技术发展到100%的水平,即对技术有一种完美的追求,要做就做最好。要想从空白的市场上“圈地”,产品不一定是最好的;而要想将市场从别人的手里夺回来,产品必须是最好的。当百度进入中国的时候,国内各大网站都有了业已使用的搜索引擎。靠搜索在国内走红的搜狐,使用的是美国欧姆龙公司的搜索软件Verity汉化版,网易使用的是美国Google公司的搜索软件,新浪使用的搜索引擎技术来自台湾一家叫OpenFind的公司,而263与中华网使用的都是台湾的“龙卷风”搜索软件。国内市场上也有人注意到了这一点。1999年以前,中国内地也有中文搜索引擎的开发试验,如北大的“天网”分布式搜索引擎。这些搜索引擎都存在着某一方面的缺陷。但对于新的百度来说,它只有开发出比以上产品都更优秀的产品,才有可能实现它占有市场的目标,它必须比别人高出许多——而不是一点点或者差不多,才有可能将市场份额从别人手中夺回来。百度必须做到第一,否则什么也不是。

百度飞速的成长说明李彦宏能行。2000年6月8日,百度正式推出全球最大、最快、最新的中文搜索引擎,并且宣布全面进入中国互联网技术领域。2000年8月10日,百度在PC COMPUTING搜索评测中获得网页搜索第一。2000年9月,百度申请了中国互联网领域第一个高新技术专利,中国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网络基础软件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并且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现在,百度已经成功占有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80%。

百度很快取得了成功,李彦宏却丝毫没有松懈下来,他认为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进军。2000年7月,李彦宏开始着手进行第二次融资,以解决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后顾之忧。在互联网产业处于低潮、投资人投资热情低迷的情况下,李彦宏凭借其优越的技术、实干的精神和毫不放弃的信念赢得了投资人的信心。仅仅两个月之后,百度成功融到了第二笔风险投资1000万美元。

创业以来短短一年半的时间,百度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但谈到百度的过去时,李彦宏谦虚地说:“百度是一个仅有一年半历史的创业型公司,辉煌谈不上,如果说我们还做出了一些让大家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的话,那也是全体员工夜以继日辛勤工作的结果;我总是对员工说:‘百度离破产永远只有30天,如果什么时候我们停止努力了,我们就离破产很近了’。”百度在发展,在前进。作为公司的领航者,李彦宏对百度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客观地讲,百度现在的发展还是令人欣慰的,我们扩张的速度一直没有变缓,即使是现在整个市场出现了低潮,大批的网络公司倒闭和裁员,我们却在招人,甚至在寻找兼并的对象,百度未来的发展将继续我们现在的道路,作最优秀的技术提供商,为发展中国互联网方面的基础软件尽我们的最大努力。百度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诱人,因为我们的定位是互联网最基本的技术——信息的检索与传递技术;而谁掌握了这些技术和市场,谁就能在网络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在信息技术领域,机会和挑战尖锐并存。一方面,信息技术为无数个人或者公司的迅速崛起提供了机会;另外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让现存的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百度的情况也是这样,一方面,百度凭借技术起家,在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异军突起。另一方面,他又必须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竞争,既有现存公司的挑战,也有那些看不见的挑战,很难说某一天,新的一个百度出现,然后像现在的百度一样从别人手中占领市场。对于这样的竞争,李彦宏并不感到害怕,“我喜欢信息产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任何时候都可能出现新的更有竞争力的技术,这是好事,这表明这个产业在发展,是朝阳产业,机会很多。而机会对百度是没有歧视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时刻有危机感,时刻注意新的动向,保持一个创业型公司的文化和心态,我们就能够抓住属于我们的机会。我们从来不是以防范者的心态来对待新技术的,我们欢迎竞争,欢迎大家一起来关注这个领域,关注这方面的技术,一起来把市场做大。”看来,百度已经做好准备,要将“搜索”进行到底。

将硅谷精神进行到底

在百度公司最初的招聘广告上,人们能看到一段与众不同的表述。     但凡人,都是有追求的!

我们庆幸可以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可以把自己的职业与追求联系起来!

我们同样庆幸,今天,我们拥有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的权力!

先问问你自己,你的梦想与追求是什么?

再问问你自己,你是否将永不言放弃?     ……     你其实要挑选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一种价值体现,一种真正可以把自己的岁月、自己的热情、自己的才华与其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一种可以从物质得到升华的价值体现!

你拥有这种权力,如同你拥有生命一样,如果你是具有这样追求的人!

一首满怀生命关怀的现代诗?一段孕育着人生内涵的哲理?也许这些猜测都对,而对于百度来说,有一点可以明确,这是他们公司的企业文化,或者说他们的价值理念。

两个在硅谷奋斗过多年后回国创业的年轻人,他们曾深切感受过硅谷开放的文化精神和创新活力,并且主动去思索过和探寻过硅谷商业文化的意蕴和内涵。无论是李彦宏的《硅谷商战》还是徐勇的《走进硅谷》,都是一种主动的探索。在硅谷,他们看到很多中国人和华人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不少是他们的朋友、同学。中国人应该也有同样的水平,尤其是在智力高度集中的中关村,更是如此。那么,为什么中国的中关村不能够创造出像美国硅谷一样的辉煌成就?在他们看来,硅谷文化的精髓是容忍失败、容忍歧见、保持开放、以人为本。中关村则相对缺乏这种宽容而又开拓进取的精神。

现在,他们不仅要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而且要带来一种全新的文化精神,要将不断创造奇迹的硅谷精神植入中关村。百度真正做到了全体员工持股,而且是按硅谷的标准获得相应的比例;百度强调员工对于公司商业模式、经营理念以及文化价值的认可。他们开始按照充满活力的硅谷模式,在中关村打造自己的企业。

百度沿袭了硅谷的传统,浸润了人性化的理念。作为公司总裁,李彦宏特别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我一直说我们公司最值钱的就是人,因为机器是两年就要淘汰的,办公室是租的,除了我们的人之外,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所以我认为要做好一个公司的总裁,高科技公司的总裁,最重要的就是要管好这批能干事情的人,不断吸引更优秀的人加盟,这样企业才能高速发展。”

百度的大门向年轻的英才们敞开。它曾以一种充满着硅谷创业精神的文化价值向每一位有才能的年轻人发出召唤:

我们不知道你要加入的原因与理由,但我们知道自己加入的原因:

我们愿意看见自己所在的公司每年以几倍的速度进行增长;

我们愿意从事世界上最酷技术的开发与推广;

我们愿意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工作;

我们愿意与公司的每一个人平等而尊重的进行交流;

我们愿意工作在一个真正具有人性魅力的公司;

我们愿意拥有公司的股票;

我们愿意当工作疲劳时候,可以自由地玩游戏或上BBS,而不用竖着耳朵听老板的动静;

我们愿意用劳动所创造的财富提高生活的质量与乐趣;

我们愿意自己对公司任何方面的建议都可以获得公司领导层的答复;

我们愿意工作在舒适的环境。

如果你有怀疑,没有关系,加入之前我们也有。不如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着来到这里追求你的理想;也给我们一个机会,欢迎更多的精英加入,因为上天注定,我们隶属于同一群人,我们会是最棒的团队!

李彦宏总是善于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诗意的语言去描述他所从事的事业,用一种开放的思维和宽容的心态去建设他的团队。公司初创期,李彦宏对员工只提出两条要求:不准吸烟,不准带宠物,除此外,员工在公司可以很自由,很随意。此后,尽管百度的条件越来越好,工作环境也不断改善,但百度的员工仍然可以继续享有宽松的工作环境:他们可以在想睡觉的时候睡觉,在想玩游戏的时候玩游戏,可以拖着拖鞋大大咧咧地往桌子上一座,也可以随意和自己的老板争论问题。总之,李彦宏希望“聪明人永远能在百度无拘无束地思考”。同时,李彦宏的公司对员工给予了细心的帮助。自公司开业起,百度就开始提供免费早餐,尽管只是白米粥煮鸡蛋这样的简单食物,但也能让赶早上班的年轻人吃上早饭。后来,百度搬入理想国际大厦,不能再做饭了,公司就在大厅里放置了免费咖啡机。

李彦宏的管理思路毫无疑问继承了硅谷的某些传统,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具有颠覆性。因此,有人认为他管理人的方式水土不服,只是一腔美好的心愿而已。

李彦宏坚持着他的做法。而百度也在一种员工享有宽松的工作氛围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商业模式。无论是在互联网热火朝天的岁月,还是在“网络泡沫”之风肆虐的日子,百度都坚持着他的模式,追寻着他的梦想。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发行价27美元,开盘价66美元,收于122.54美元,上涨95.54美元,涨幅353.85%,是有史以来在美国上市的外国股票涨幅最高的。市场的认可证明了百度的价值,证明了李彦宏模式的成功。

从北大资源宾馆的一个房间到即将建立的上地百度大厦,从1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到市值数十亿美元,从默默无闻到新经济领头羊,李彦宏在短短的五年半时间里实现了梦幻般的创业梦想。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李彦宏结合其所思与所行,认为创业者要注意如下几点:一是要有前瞻的眼光,“一定要有向前看两年的眼光。跟风、赶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残羹冷饭。”二是要少许诺,多兑现。一名客户问李彦宏:“这个项目多久可以完成”。“6个月。”“4个月行么?给你加50%的报酬。”“对不起,我做不到。”李彦宏没有答应客户的要求。但事后客户告诉李彦宏,对他的拒绝感到很满意,因为这反映了他是一个诚实稳重的人,他的产品在质量上也一定很有保障。第三,要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资金是创业得以持续的保障,而等真正缺钱的时候再想办法,已经晚了。很多公司就因为后续资金无法解决,只好关门大吉。第四,不要过早追求盈利。过早追求盈利和盈利率必然削弱在技术上的投资,而没有大规模的技术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必然受到很大影响。一个创新型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在技术上的投入,才能使公司处于领先地位。最后,要拥有和保持激情。李彦宏说:“我选择放弃博士学位来进行创业,并不是为了钱,而是真的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同时,我也并非完全不考虑钱的因素,但我始终坚信:在今天的社会中,只要你给了社会好的产品,社会一定会给你更多的回报。”

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市场变化迅速,竞争异常激烈,维系公司的发展需要智慧,也需要艰辛的努力;对于一个心怀梦想并为之执着努力的人,他的未来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期待。

 

参考资料 《百度CEO李彦宏的创业之路》,《太原新闻》,转引自搜狐网,2005.12。 http://job.sohu.com/article/20051214/n227679145.shtml 《学术锋芒方露 李彦宏弃守象牙塔》,《每日经济新闻》,转引自腾讯财经,2006年3月。http://finance.qq.com/a/20060331/000511.htm 《百度CEO李彦宏:认准了就不放弃》,福布斯网。 http://competition.fubusi.com/2006/3-27/17010598.html  

 

编辑:碧荷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