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鹭课文内容教材解读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

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范文

2024-07-14 15: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白鹭课文教材解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对,就是白鹭。(出示图片)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你熟悉郭沫若吗?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倡导革命文学。1949年后,担任新中国文联主席,继续进行文学创作。他长期担负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对发展中国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1978年病逝北京。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二、初读课文

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检查:

1生字词:

鹤蓑喙嵌框嗜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提问: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指导分段:

一(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二(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三(6—9)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10)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段、第四段

1、指名读第一、第四段。齐读。

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3、在你的脑海中,诗留下什么印象?

(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充满意境)

4、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这样比喻表明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二)过渡

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三)第二段

1、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

2、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

“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

(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3、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三)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段作者为了表现“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白鹭?(觅食、栖息、飞行及白鹭不会唱歌)

2、其实这几方面在作者的笔下恰如几幅优美的画,让我们来品味品味。指名分节读6、7、8、9小节。你能概括这几幅画面吗?(白鹭钓鱼图6;白鹭瞭望图7;白鹭晚飞图8)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三小节,你最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体会。四人小组交流。

4、汇报:

白鹭钓鱼图:l

作者联想丰富,用拟人的手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以比喻的方法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时的迷人景象,韵味十足。

指导朗读。

白鹭瞭望图:l

画面富有诗意:孤独、站在小树的绝顶、看来不大安稳、却很悠然、一种嗜好。引导学生感受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绝顶悠然自得的独特的美。

指导朗读。

白鹭飞行图:l

指名读。你是怎么体会“偶尔”这个词的?(说明白鹭低飞并不常见)

“悠然地观看这情景,可说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你体会到什么?(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带来无穷乐趣。)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体会悠然的心境,读出享受的情趣。

5、尽管白鹭的无声会让人觉得美中不足,但“无声胜有声”,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齐读第九小节。

你有什么体会?(白鹭的外形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脱俗,它就是能给人们带来快乐的一首无声的歌。)

自由练读。

6、这几幅优美的图画令人沉醉,让我们把它们记在脑海中,指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四)第四段

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韵味无穷的诗了吗?(白鹭外形精巧,给人类美的享受;白鹭静静地“钓鱼”、悠悠地站立、低低地飞行,高雅脱俗,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带给人无比的快乐。)指导朗读。

这段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与第一段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

1、练读全文,将你读得最有意境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

2、生活中有没有哪些情景也充满韵味?(竹涛声声;白鸽群飞;日升日落……)

3、白鹭是一首诗,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作者的语言也精美如诗如画,大家要反复咀嚼。

板书:16、白鹭

颜色的配合

身段的大小

精巧的诗觅食白鹭钓鱼图韵味无穷的诗

栖息白鹭瞭望图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诗情画意;精神世界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55-01

《白鹭》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352字,诗意飘逸、意境悠远,不仅是白鹭的形体高雅脱俗给人以美感,白鹭寻常的觅食、栖息、飞行的生活习性,在作者笔下成了富有情趣的“钓鱼”“望”“晚飞”图,韵味十足,诗意横生。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精练形象,节奏感强,正是引领学生感悟美、欣赏美、享受美的好材料。

一、影像导入,呈现自然美

教师导语:(深情地)人们常说,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它充满无穷生趣,蕴有无限灵性,那一草一木,一虫一鸟,会在许多诗人眼里充满诗情画意,它让许多文人为之感动,也使每一个智慧的作家充满灵性。于是寄情山水、感悟生命成了许多文人墨客的钟爱。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以后,试着用一句话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慨!对于录像中可爱的小生灵,你也试着用一个词儿来描绘一下它留给你的印象。

学习交流后,教师适时小结、过渡:白鹭这个可爱的小生灵,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匀称、苗条、机敏、可爱)那么诗人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

二、感受形象,认识形体美

1.听课文录音(带着上面的问题),让深厚凝重的男中音正面示范,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2.学生听后交流:你觉得文章美在哪里?(下面的学习将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贯穿始终)出示句子,作者笔下的白鹭美在()。(也可以用书上的词语来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形体、神韵、精巧、悠然),相机引导学生得出:白鹭美在它“形体的精巧”!

3.从文中哪些描写看出“白鹭美在它的精巧,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读后谈谈自己的见解。

着重就“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学生发表见解。根据学生交流,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相关语句,深入领会白鹭的精巧的形体。并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白鹤的生硬”“朱鹭、苍鹭嫌大”的情景,紧扣“雪白、铁色、青色”的颜色配合,以及流线型身段,欣赏其形体的和谐美。

指导朗读,小结升华情感:作者眼中的白鹭“精”在(颜色恰到好处,身段大小适宜),“巧”在(流线型的身段、大小适宜)……

三、再现画面,欣赏意境美

1.教师:鸟儿觅食、栖息、飞行是鸟儿的天性,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可是作者笔下的这些寻常事却别有一番情趣。默读第6~8自然段,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说你最欣赏哪一幅画面?为什么?

2.句式出示:读了第()节,我仿佛看到()。比一比,看谁的画面最美!让学生自由地运用书中的语言再现白鹭“钓鱼图”“望图”“晚飞图”三个画面,然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A.画一画:漠漠水田,白鹭伫立。其中白鹭“钓鱼图”如“嵌在玻璃框里”的画,这是一个学习难点,有条件的可以通过多媒体画面由近及远的动态处理,帮助学生理解,没有条件的,有必要准备一幅镜框画或在黑板上用简笔画勾勒,帮助学生再现形象,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B.说一说:小树之巅,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在极目远眺。白鹭为什么会有这个“嗜好”?哪个同学搜集到了这个资料?“人们说它是在望,可它真的是在望吗?”你认为它是在……

C.想一想: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晚景如画。黄昏中,悠然地看到白鹭低飞,那是乡村生活的一大乐事,这正是作者心境的体现啊!

四、读懂作者,体验情感美

1. 三幅画面,饱蕴着浓郁的诗意,是无声的画,是心灵的诗,在作者的眼里,它不会唱歌,但白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引读第九节)

篇3

一、拓展教材资源,激活文本内容

品德学科需要大量的教学辅助资源,传统单一的教材难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也难以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必按部就班,把教材中的生活事件、课程资源当作必须实施的教学内容,而应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学生发展和教学活动的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与个性,大胆调整教材顺序,合理删除对学生益处不大或者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努力激活文本;通过拓展教材资源传承闽南文化,将其渗透到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十册《不要忘记》一课,考虑到学生对南京大屠杀产生的背景、过程、后果知之甚少,课前教师可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历史资料,内容尽量丰富详实,课中再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走近那些令中国人民永远无法忘却的历史画面。通过交流资料、观看视频学生的情境体验比较充分,能够正确认识历史,对日军暴行感到愤慨。此时,教师可以引入本地的教学资源,出示厦门五通万人坑的图片并播放相关影视资料,以此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二、挖掘教师资源,彰显主体特性

教师的主体性一方面表现在能依据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际需要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本身就是课程资源,教师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了其对闽南文化资源的鉴别层次、开发深度和利用的广度。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有效的教学内容,有序地开发和利用闽南文化资源。

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十二册《地球属于谁》一课,教师可安排“了解食物链”“了解地球的过去和现在”“探究物种灭绝的事实和原因”“叙述厦门白海豚保护区的故事”等学习内容,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把中华白海豚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意在激发学生保卫环境、爱护地球的情感,这样的设计水到渠成,润物无声。

三、发掘学生资源,链接现实生活

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是学生活动。学生的心智水平、知识结构、生活背景等都是课程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我们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关注学生的道德需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始终将学生置于“发现者”的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索。

例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我们的好朋友》一课的教学应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将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创设情景、小组探究等方式,引导儿童在生活中认识小动物。白鹭是厦门市的市鸟,也是本课教学中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它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关于白鹭的资料,观察白鹭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以此增进学生对白鹭的了解,感受白鹭的可爱,提升学生爱护动物、爱护家乡的情感。

又如,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第七册《乡音乡情》一课,教材中呈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戏剧、歌曲和乐器,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挖掘地方课程资源,如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体会乡情,聆听乡音,感悟家乡人的性格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实质。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诵读古诗,品味乡音乡情,激发学生传承闽南文化的责任感。

四、利用家长资源,增加开发厚度

篇4

【关键词】语文课堂 留白艺术

留白是国画的一种手法,即在整幅画中留下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留白留得其所,画面上便会流动着生命,有了万千气韵。这种手法以无胜有,有无相生,实在是一种智慧。语文教学也需要这种留白的智慧。语文教学中的留白,就是让课堂有相对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巩固品味、想象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心绪。在语文课堂上运用 “留白艺术”进行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点”。而且是开启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巧用留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在“问”中留白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之一。尽管如此,从课堂留白艺术的角度来说,充斥在我们语文课堂中的“问”,仍然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这表现在:一所问问题没有思维价值,如在课堂中经常听到问“本文的作者是谁”等等,或者在文言文中像“孀妻”是什么含义(从注释中可以找到);二是问题本身有价值,但问题提得过到直白,虽然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但缺少艺术性,如“某某语句(段落)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等等。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针对“孀妻”一词的提问是这样设计的:“请问同学们,邻人之子只有七八岁(当时学生已经理解了‘始龀’一词的含义)就‘跳往助之’,自己愿意,难道他爸爸不担心吗?”这样的问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上去很突然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此问题一出,所有听课老师相视一笑,为钱老的提问艺术所折服。问的留白艺术,一言以蔽之,就是钱梦龙先生所提出的“问宜曲”。多一点“曲问”,让思考者的思路转一转弯,不仅提高思维的质量,也增加了思维的空间,就体现了问的留白艺术。有些课文的内容看似意蕴平平,处于无疑的境地,教师就要疑于无疑,平中出奇,善于激疑,引起学生探讨课文的微言大义,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

二、在“思”中留白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手段。 而思维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过程。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思维过程,问题一提出,就马上要求学生发言,不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只要学生说出正确答案,教师就心满意足;或者出现“满堂问”这种弊病,没有关注到学生由于经历和情感的差异使得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不尽相同的事实;或者很少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及独立思考。这种不“思” 只“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培养也成了一句空话。

对学生的提问,在每个问题提出之后,至少要等待3秒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可增加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增多发散性思维的成分;可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的翅膀,诱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发展创新,在多种可能性中去分析思考判断,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当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独立思考,放飞思维,特别是鼓励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是见解不成熟或有缺陷。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性,我们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若不给学生留思考的时间,提问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他的思维过程才能够在课堂上得到展现。在“品”中留白。

三、在“悟”中留白

如在教学《白鹭》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感受“白鹭瞭望图”时,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将自己想象成那只在绝顶瞭望的白鹭,说说“自己”在看什么?想什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充分展开了丰富想象。这样之后引导学生读文思考,体会“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这一问句的妙处:或许是,那么它在瞭望什么呢?或许不是,那么它站在小树绝顶干什么?再读,再悟,让学生感受诗的凝练意远。白鹭,也正像一首诗,可以留给我们无数回味的空间!而作者更用他善感的心、如诗的语言来表现了“白鹭”的美!白鹭美,文字美,我们细细地感悟的心也应美丽如诗!

篇5

关键词:创造性阅读 想象 思维 创设情境

创造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适度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在阅读材料中质疑、解疑,通过多角度思考,独特地感受语言,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创造性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已掌握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进行重组,从而获得新的语言、思想、知识与方法。

创造性阅读教学关注的中心是创造性,即主动地发现探索和多角度地思考。它体现的特点是语言性和基础性,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设计阅读教学,并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

一、给学生想象自由,让学生创造性思维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感悟、理解和体验,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积累优美的语言,享受审美的情趣。教师切忌先入为主,用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想象,牵着学生走。如教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在自读、泛读、整体朗读、个别朗读、自悟看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悟出新意,发表各自的感受。有的同学想象说:“春天来了,柳树发出了嫩绿的新芽,在蓝天的衬托下,树上的黄鹂叽叽喳喳叫着,白鹭们排成长队飞上了蓝天。”有的同学想象说:“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好像在欢唱春天的到来,一行白鹭飞上蓝天,又像要去更远的地方春游。”更有同学说:“春天真美,坐在窗前就能听到黄鹂的歌唱,看见白鹭的身影、远山顶上的积雪、门口江边停泊的船只。”

这时老师适时引导学生看图,想象作者在干什么、想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思维十分活跃,你一言我一语,既拓展了思维、发挥了想象,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最后加以总结、提炼、概括和升华,把原来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为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他们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整节课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助演;学者轻松愉快,教者得心应手。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创造性理解

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还有引导学生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培养写作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语言材料的特性、学生个性特征,巧妙地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再现情境:如在教学《桂林山水》等写景课文时,可以用假想旅游的方式,使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之中,让学生以当小导游等方式朗读课文,渲染气氛,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好情绪铺垫。再如《狼和小羊》一文,可以启发学生:“现在你是只小羊,当恶狼扑向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2.拓展情境: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春节,创设情境,将故事的小主人公“带到”除夕夜、元宵节夜晚,在盛大的节日庆典中,你看到小女孩、会怎样想、有何感受?再如你是饥饿寒冷的小女孩,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3.表演情境: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善于模仿,乐于模仿,善于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创设这样的表演情境,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就会积极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活跃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语言。如《草船借箭》、《丑小鸭》、《赤壁之战》等课文可以采用课本剧表演等形式,由师生共同扮演角色。还可以利用张贴图画、哼唱歌曲等形式引领学生沉浸于特定气氛中,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有别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对个体来说,这种方式都是有价值的、意义重大的,独特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性。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营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建立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萌芽,要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独特个性和体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创造性阅读是阅读活动的最高形式,也是阅读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创造性阅读有不同的层面。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主要是超越自身的体验,文本的意义也许是他人已知、已会,但“我”不知不会,通过阅读达到已知已会,就是种超越自我的创造。阅读过程成为今日之我不断超越昨日之我的过程,这就是低级层面的创造性阅读。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学生能进行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就是了不起的进步。

总之,教学中把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理念转化成教学策略,转换成可操作的具体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当中,都需要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广阔的创造空间。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

[2]魏书生.语文教学[M].沈阳出版社,2002.

[3]赵跟喜.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

[4]李家栋.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篇6

好的文章也是如此。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辞优美,意蕴深长。作者在文中有意无意地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不是空洞,不是空虚,不是疏漏,而是一种空灵,一种神韵,一种机智,不着一墨,尽得风流。这些“空白”就相当于中国画中的“虚”处,看似空白,却是蕴涵着无限的“有”,往往使人浮想联翩,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教师应该发掘教材的内在因子,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想象去激活这些“空白”,并予以生成,从而感悟“弦外之音”,让学生领略到“此时无声胜有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一、于“人物空白”处生成

如第一册中《秋姑娘的信》,讲的是秋姑娘给大雁、青蛙、松鼠、山村孩子写信,传递秋尽冬来的信息。课文最后一句是:“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儿去了?哈,全给秋姑娘写了信!”

学生看着生动的画面,饱含深情地读着课文。

老师很自然地问:“那么多的枫叶,秋姑娘还会给谁写信呢?”

(学生自由发挥,议论纷纷。)

老师接着提出要求:“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还准备给谁写信?写什么内容呢?”

生:我给可爱的小白兔写信,让它准备好过冬的食物。

生:我给美丽的蒲公英写信,让它找个暖和的地方过冬。

生:我给辛勤的交警叔叔写信,提醒他们天气冷了,在外面要多穿点儿衣服,别感冒了。

…………

这些信,表达了问候,体现了关爱,老师被孩子们那充满真情的的话语感动了。通过补充人物,学生们突破了思维的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把自己的想象和秋姑娘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二、于“语言空白”处生成

第十一册的《灰椋鸟》,灰椋鸟归林后不愿过早地安眠,“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师:这么多的鸟儿在鸣叫,它们在说些什么或唱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灰椋鸟的世界,去写一写鸟语吧。

(播放有鸟鸣的音乐,学生自由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生:我是一只快乐的灰椋鸟,我有一个美丽的家园和许多快乐的伙伴,我们尽情地歌唱,歌唱美好的生活。

生: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有树,有水,有花,还有人们的呵护。衷心地感谢善良的人们。

生:我们唱歌,我们跳舞,我们的日子比蜜甜。愿家园更美丽,愿生活更幸福。

……

通过想象鸟的语言,学生体会到鸟儿欢乐的原因,进一步感受到树林就是鸟的乐园。

三、于“内心空白”处生成

如第十册《半截蜡烛》一文,中尉问:“好黑的屋子,为什么不点蜡烛呢?”(是指点燃那个藏有秘密的蜡烛)一瞬间,伯诺德一家人的心揪紧了。

可见,此时伯诺德一家人的内心是紧张而复杂的。文章没有具体描述,而此处正是绝佳的语言训练场,思维的因子正待点击。

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环境是静寂的,可她们一家人的内心却掀起了极大的波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去感受一下这一家人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生:伯诺德夫人可能会想,要镇静,绝不能让敌人看出破绽,得想个办法。

生:杰克可能作出了最坏的打算,宁死也不能让敌人得到秘密。

生:杰奎琳可能在心中祈祷着,这可怎么办呢?上帝呀,保佑我们吧。

……

学生有选择地进入伯诺德一家人的内心,根据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也让我们从人物内心的生成中感受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于“情节空白”处生成

如第七册《云雀的心愿》,文章以小云雀和云雀妈妈的对话结束课文:

“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这也是妈妈的心愿。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

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年后,云雀的心愿实现了吗?”

一些学生说:“人们不再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许多年后,沙漠变成了绿洲。这里树木葱茏,鲜花遍地,空气新鲜,河水清澈,成为人类和动物的乐园。”

还有些学生说:“也有可能尽管云雀植了树,但人们还是乱砍滥伐,这里依然是荒漠。云雀很失望,早已离开了这儿。”

通过续写补白,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乱砍滥伐造成的危害和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的家园的重要性。

五、于“画面空白”处生成

如第十二册《白鹭》,作者描绘了三幅景致,各有韵味。一是白鹭钓鱼图,二是白鹭了望图,三是白鹭飞行图。但是课文中的插图只有一幅“钓鱼图”。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创造生成出另外两幅图画。

学生用画笔把“小树之巅,白鹭独立,披着霞光,迎着朝阳,似乎极目远眺”和“夕阳西下,暮色渐浓,炊烟四起,白鹭低低地掠过村庄、田野”的意境表达出来。

篇7

[关键诃]学习兴趣 情感 审美 积极性

语文是一门讲求方法和技巧的学科,它的学科内容决定了它的广博性和多元性。因此,学生能否学好语文,很大因素取决于学生是否对这一学科有兴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是很关键的问题了。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这也恰好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所以,我认为如何能够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把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契机,进而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一、以情感为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关键。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精神动力。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奠始乎声,莫深乎义……上自圣贤,下自愚未有声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一个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了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干方百计教好学生。如果,教师总是高高在上,这无形中就拉远了和学生的距离,这会使学生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抗拒和抵触。我们现在面对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率直,有主见,更容易受情感的支配。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让学生先喜欢你,进而喜欢上你教的学科呢?在平日里,一个灿烂的微笑,一句轻声的问候,一次真诚的鼓励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事虽微小,却能点点滴滴深人人心。

其次,课堂教学情感的投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融洽度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决定着学生接受信息的态度,决定着学习的兴趣。教学中师生的情感是双向的,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假设,如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每天都要面对一张阴霾的脸至少四十分钟,你会是什么感觉?可想而知。师生的情感相融会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了。

所以,我认为课堂教学情感的投入要做到:第一,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带动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高涨了,课堂自然就不沉闷了;第二,营造和谐快乐的氛围,我们不用过多的拘泥于繁文缛节,师生是平等的,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轻松对话,畅所欲言,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堂上多设置一些“活动”,比如“辩论环节”、“情景再现环节”“主观欣赏”等,那么,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符合新课程的“自主、探究、合作”的观念,也符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二、以审美为法,调动学生主动感悟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而审美情趣又是人文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抑制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把美育渗透到课堂当中。调动一切美的因素,使美育精神重新回归到课堂当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1.发掘课本中美的因素,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教材的美

叶圣陶先生曾提过“美读”。强调朗读要“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老说:“美读得其法,不但可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还可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不论在兴味方面还是在受用方面,都可得到奠大的收获。”目前,叶老所提倡的“美读”正盛行于时下的语文课堂中。其实,很多优美的文章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就能感受到它的美。当然,读也有读的方法。比如,教师范读、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或者师生齐读。在这里。我认为教师参与朗读是最好的。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第四、第五段写月下荷塘,写得很美,而这种美如果教师生搬硬套教参必然大打折扣。我认为。这篇文章最好的审美效果就是读。先找三位同学分别朗读前三段,到了第四、第五段。教师先范读,把月下荷塘的静谧和荷塘中荷花的婀娜多姿读出来,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美。然后再让学生齐读第四、第五段,通过自己阅读,从视觉和感觉上再次感受荷塘的美。最后的部分还可以师生共同朗读完成阅读。这种通过朗读发掘美的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审美的情趣,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悟自然美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是说没素材,主要是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生活太少了。文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把自然美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例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学生一方面感受自然之美,一方面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闲情雅致。

三、以问题为因,促使学生求根溯源

第一,课堂提问要紧扣教材。只有如此。学生思考回答才有参考依据,才能较快地理解并及时发言。我们要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重难点,寻找教学提问的最佳突破口。

第二,课堂提问要依据学生实际。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但又不能太难。如果所提问题太难,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回避的心理;太简单又激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即提问要遵循“跳起来能够摘到果子”的原则,还要注意优、中、差等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所设计提问的问题体现出深浅不同的层次性。

第三,设计的问题必须精炼。有条理性。要用一个大问题来涵盖几个小问题,“以大带小”、“环环相扣”。不能让学生被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搞到失去了思考的兴趣,而且也会让学生感到思维混乱。没有一个主线。所以,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以声像为媒,呼唤学生走近文本

篇8

一、利用绘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找春天》一课时,老师没有急于让学生去读课文,而是提前留下作业,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公园、田野等,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并告诉学生:“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脚步轻轻、若隐若现、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春天的踪迹。”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去发现的兴趣。上课时,我让每位同学先把自己在大自然中发现的春天画下来,然后用一句话讲给大家听。不一会儿,一幅幅充满生机的、充满春天气息的画展现在我的眼前。有的说:“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还有的说:“春天来了,我和爸爸妈妈到公园放风筝。”……孩子们举起自己的画,你一言我一语,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发现的春天,与大家一起体验发现的快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时老师及时引导:“同学们,你们的作业都完成得非常好,大家都找到了春天,并把它画了下来。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发现了什么?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好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于是,大家纷纷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起来,在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利用绘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蜜蜂引路》一课,通过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浓墨落于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以此来教育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学会认真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因此,熟悉和感受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很重要。我先布置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在脑子里画画,基本弄清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养蜂人的小房子在什么位置。然后让学生去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并提醒学生绘图的重点是准确地再现课文对四周地方的描绘,让所有学生都动笔画。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大家对照课文,指出不足,进行修改。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作业完成的非常仔细,将每一处细小的差错都找了出来。通过讨论、修改,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为了画好路线图,都在反复阅读课文,而当这幅图准确地再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对课文便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利用绘画,引导学生感受意境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的古诗犹如一幅绝妙的图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弄懂诗句大意后,再充分发挥想象力描绘诗中所展示的画面。如在讲杜甫的《绝句》一诗时,借助简笔画,让学生弄清诗人住的草堂的位置。通过学生绘画,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意,用得既传神又耐人寻味,给人以窗外景物尽收眼底之感,有的同学还把整首诗所描写的画面都用水粉画了下来,窗户外柳枝吐翠,柳条飘舞,两只黄鹂在柳枝间追逐嬉闹,唱着悦耳的歌;天空中,一行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透过窗户,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即将驶往东吴的客船。鸣叫的黄鹂,飞翔的白鹭,高山的积雪,待发的船只,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黄、翠、青、白”学生通过自己稚嫩的小手描绘出了明丽的色彩。一边欣赏学生的绘画,一边吟诗,不仅使我们感受到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也被诗人描绘的优美意境而陶醉,更激发了学生吟诵诗圣其他诗歌的兴趣和愿望。

四、利用绘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篇9

关键词:古诗教学 关注学生 诵读 推敲 想象

"温柔敦厚,《诗》教也。"从古至今,诗在我国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诗的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是高度浓缩的汉语言的精华。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古诗也占据着相当的分量。小学语文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近百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涉及诗人多家,这些诗有的寓意深刻,有的富有哲理性,有的寄情山水……这些古典文学的典范使我们的语文课本更具有语文味。

诗,美则美矣,但说起古诗教学恐怕是很多一线老师又怕又爱的,上手容易突破难,上一节中规中矩的课容易,上一节流光溢彩的课太不容易了。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出彩?我想结合自己教授《绝句》一诗的经历谈一点个人浅薄的认识。

一、备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备课是老师的必修课。我觉得所有成熟的老师备课都应该从关注学生入手。因为学生是我们每位老师教学的本源和终极目标,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是为了学生也终将在学生的身上体现。老师所设立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手段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我在上《绝句》前翻阅了不少资料,详尽地了解了"安史之乱"的始末,了解了诗人在"安史之乱"所遭遇的不幸,对比了诗人在不同时期所写的涉及到春天的古诗:《春望》、《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和《绝句》,希望从中挖掘出诗人在战争前后心理上的变化,同时还仔细地研究了我国古代的园林建筑手法--含。详实的准备工作让我的头脑中充斥着太多关于这首诗的知识,但要把这一切都告诉学生是不切实际的。曲高自然和寡,过度拔高只能导致老师是自说自话,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更加关注的是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有的接受能力;认真分析他们一贯学习古诗的方法;分析作为老师我们该把重点放在哪,又该怎样设计才能突破难点;分析对于诗人的写作背景该不该说,说多少;分析怎样和三年级的孩子推敲字词……这样一番备下来有不少自鸣得意的地方不得不忍痛拿下。看上去似乎是降低了要求,但真正上课时学生会因为老师的这种"适度的降低"而让学习变得得心应手;老师的有所保留反而会让学生不纠结于旁枝末节,更容易就融入了诗情画意。

二、上课--在教学实境中关注学生

(一)关注学生的诵读水平,分层明确诵读要求,在读中感悟

著名学者、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做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或无须)言说的神韵,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然后老师再稍作解释,要言不烦地点拨,就自然懂了。即使暂时不懂,已经牢记在心,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一定的阅历,是会不解自通的。"这段话基本上说出了古诗教学的要诀--在读中悟。诵读不仅仅是为了训练读的形式方面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思以及文本语言的运用。读,是我们在古诗教学中经常采用而且非常管用的一个好方法。

大散文家韩愈也曾在《进学解》中强调"沉潜乎义训,反复乎句读",关键是一首古诗,短短二三十个字,怎样才能读得不会让人感到单调重复甚至是乏味呢?这就要求老师关注学生诵读的原有水平及课堂上的诵读表现,明确提出诵读的要求,并且对于学生读的要求要有梯度。拿到任何一首古诗,首先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正确,这是最基础的要求。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要求读饱满,发音到位,这是读诗的第二个要求。对于"饱满"这个要求学生不容易把握,其实就是要把声调读到位,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个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或教师范读,通过范读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在以上两个要求基本达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好节奏和语调,必要时可以利用辅助线划分音节,这三点一般是在初读古诗的时候对学生所提出的诵读要求。

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我们对学生的诵读要求也会逐步提高。不能只停留在发音的正确、饱满、有节奏上,还要读出诗中作者所蕴含的情思,体会诗的神韵。这是对学生比较高一点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并不能一次性达到,必须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结合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字词的推敲、画面的想象在配以老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可以在反复诵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就会在这种回环复沓的朗读中逐渐领会了主旨,也读出了诗的韵味。

最后,古典诗歌的内容,不仅是作者认识世界的产物,也是作者体验世界的结果。因为有了体验,古诗词中才颤动着作者的感觉、情感、态度,才放射出人性、个性的光辉。我们要在诵读上真正上一个台阶,必须能"以己口表君心"思诗人所思,感诗人所感,老师要让孩子适当了解作者和他创造的时代背景,争取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教《绝句》这首诗时,仅仅让学生感受春色之美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学生稍稍体会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这就要求学生适当地了解杜甫写这首诗的背景,诗人饱经战乱之苦,同样面对春色美景,受困是只见"国破""草木深",而此时闲坐草堂面对明媚的春光心中的喜乐不言而喻。当然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千万不能把对创作背景的感受变成了讲授,否则这一层次的诵读就很难进行下去。

(二)关注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字,在推敲中体悟

诗是语言的艺术,要读懂一首诗,必须先理解诗歌语言的含义,古典诗词的教学需要从品味古诗词语言入手,方能真正参悟古诗词之神韵,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推敲"。"推敲"一词来自古代文人间的一段佳话,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诗人为一字反复推敲的例子比比皆是,古诗教学也应该从字词入手,仔细揣摩、推敲,体会意境,感受情趣。在《绝句》这首诗的教学中我选择和学生共同推敲的是"含"字,"含"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常用的借景的手法,利用门窗等借景成画,远近不同的内外之景可以借此交流融会,由窗内的小空间进入窗外的大空间,摄入门窗外的无边的大自然的风景。如果我们把"含"字的解释这样阐释给学生,恐怕能听得懂的寥寥无几,就更别提感受这个字用的妙处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领会,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课件逐步展示的方法,先出示窗外的美景,接着出现了一个古香古色的窗框把美景框住,最后为了便于学生进入诗境我又让诗人出现在画面中,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基本被这一系列变化的"画面"吸引住,老师只要稍作提点,他们就能领悟何为"含" 。在整个流程中我并没有卖力地解释什么是园林艺术中的"含",也并没有和学生多么热烈地讨论"含"这个字用的多么妙不可言,但是当灵动的画面展示在眼前,当孩子们透过窗框看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当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美景,我们怎么能说他们不明白这个字用得精妙之处呢?

(三)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在画境中升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诗与画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杜甫的《绝句》就是其中一首。"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合起来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其中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还有暗含诗中的雪之"白",江之"蓝"、船之"褐"等。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如何让学生眼中有诗,脑中有画,心中有情,这就要依托于想象!凭空想象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虽说孩子们并不缺乏想象力,但容易天马行空,我们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定点",于是,诗人出现在画面中,只见他倚窗而立,入神地注视着远方,透过诗人面前的窗户我们可以看到"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远处雪山绵延,近处门泊轻舟……但凡诗人所见学生们都能看的到。这时候画面的出现并不是意味着剥夺孩子们的想象力,他们当然知道画中有柳、有鹂、有鹭、有山、有雪、有船,关键是这些东西的位置在哪里,以三年级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不给点提示,想象出来的画面恐怕没有什么美感。给画中的物定位,更容易让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境界。我相信,在课堂上的大多数孩子闭上眼睛脑袋里就有了一幅画,个别的孩子就是做不到也可以在有图参照的情况下感受诗情画意,由诗境入画境就显得水到渠成。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要想这一部分进行得顺利,学生就必须真真正正地理解了诗的含义,因此在理解诗意的这一环节中老师就必须时时关注学生的反应,关注他们解释古诗的角度,关键字词理解的程度,甚至是翻译用词细微的不同,如果学生连这首诗讲的是什么都不明确,老师又该如何让他们去想象呢?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拓展;有效

语文是一门广域性、开放性很强的学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它要求教师在立足课本的同时向课外适当延伸,扩大语文的外延和内涵,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和综合性。在这样的理念下,拓展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课堂上的拓展教学就是老师由课内向课外、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是学生在老师调动下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迁移环节。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将拓展作为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以此实现语文走向生活,走近其他学科,走进更广阔天地的目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然而,实际的教学情形并不乐观,不少教者曲解新课标的意图,背离新课改的方向,将拓展教学环节简单、低效地处理,甚至有些只是为了公开课展示效果的哗众取宠、标新立异。曾经听过二年级下册的《木兰从军》一课的教学,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出示了整篇《木兰辞》,让学生伴着古筝曲进行诵读,并且要求边读边与课文比照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可能担心学生不了解樟树,在导课环节通过资料讲解、图片欣赏、视频欣赏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樟树,这个教学环节将近用了十分钟。这样的拓展让人堪忧,宝贵的课堂时间被无效的教学环节挤占,然而这样的现象却绝不是少数或个别。越是备受欢迎、越是看似简单的教学方法,越是要静下心来思考其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下谈谈本人对拓展教学的建议。

一、找准时机,拓在实处

课堂拓展教学的安排要顺时、顺势,要体现拓展的必要性和价值性,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找准时机尤为重要。

1.开篇处拓展,激发兴趣

开篇处主要指导课、初读环节,学生刚刚接触到所学文本,此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解决学生的疑惑是拓展的宗旨所在。如,《奶奶的白发》一课,教师抓住课文的情感灵魂――奶奶对孙子付出的辛劳和爱延伸到每个孩子都是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下长大。导课时让学生看一组婴幼儿使用的物品,唤起幼时的回忆,感受成长的历程。学生在观看的时候饶有兴致,谈话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联系到自己小的时候,自己的父母长辈。这样的拓展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还找准了情感基调。

2.重点处拓展,强化重点

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往往在最令学生获得情感、是教师带领学生反复咀嚼、反复琢磨的地方,从对文本的理解走向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境界。然而,经常由于学生年龄小,受人生阅历的限制,对文本创作背景的不了解,对地域性、时代性信息了解的匮乏等原因,对文本的感悟不深刻,浮于表面,难以形成真情实感。因此,阅读教学的重点之处有必要进行拓展。《安塞腰鼓》一课,学生从字面上感受到的只是“安塞腰鼓”这一民间舞蹈艺术的铿锵磅礴和黄土高原上后生所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但由于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却缺乏了解,文后“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升华!”学生根本无法读懂痛苦从何而来,梦幻又在追求什么。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往往直呼“这种内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靠学生自身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而有一位教学经验颇丰富的教师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稍加点拨,随即为学生播放了歌曲《我的故乡》。学生感悟了:原来痛苦来自故乡的贫穷和落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贫瘠的土地,微薄的希望”;而梦幻则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用真情和汗水换来故乡的地肥水美”。教师也恍然大悟,这儿的拓展是多么的恰到好处,没有牵强刻板的分析讲解,轻而易举地帮助学生提升了认识,强化了重点。

3.难点处拓展,帮助理解

所谓教学难点大多是距离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不容易理解的事物、场景,而这些难点处理好了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有推波助澜的效果。如,《的扁担》一课,有不少与战争有关的词语,如,“围攻”“坚守”“粉碎”等,出现在不同的段落和句子中。在第二课时阅读教学的开篇,教师就如一位军师,带着学生穿越到井冈山会师的战争年代,对当时敌我的地形、战略展开分析,一边画地形攻略图一边出示“围攻”“坚守”“粉碎”之类战争术语,学生便在教师介绍战争背景的情况下顺利地理解了这些词语,同时感受到了时局的紧迫性,为下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提升处拓展,加强训练

在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运用”是语文能力体现的重要方面。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形成了这样的能力,或者这方面的能力达到怎样的水平,经常要通过拓展来进行考量,通过举一反三式的练习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例如,低年段里对词语特点的分析和归类,在《小松鼠找花生果》这课的第一小节里连续出现了“绿油油”“黄灿灿”这样表示颜色的词语,在认读之后教师拓展了一组同结构特点的词语,如,“红彤彤、白茫茫、蓝湛湛、黑乎乎”等,加强学生对此类结构词语的积累和感受。再如,中年段里结合已有认知尝试对词语进行解释,揣摩词语大意,典型的课文是《学会查“无字词典”》,文中提供了两个结合生活情境理解词语的例子:骄阳似火、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语学习后,教师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试着来解释“兔死狐悲、明月清风、桃红柳绿、水平如镜”等。在语法知识的学习点上进行拓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掌握程度,获得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升。

5.留白处拓展,丰富画面

教材留白是新教材理念的一种体现,蕴涵着多重意义。留白使教材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有利于对话、有利于开放、有利于实践、有利于探索……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教材的留白点,打开学生想象的天地,拓展文本所没有描绘的画面,提升感受能力。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引导学生想象盲婆婆听到蝈蝈的叫声还会想到哪些童年欢乐的事情?《北风和小鱼》中凶狠的北风呼呼地吹向草地、梧桐树、小鸟,还会吹向谁,会怎么样?《蒲公英的种子》中那些飞往金光灿灿和银花闪闪地方的“小降落伞”最后会怎么说?这样的拓展很多很多。不同的课文,留白处也不同,拓展的方式可以是课文内容的补充、情节的延伸、类似描写的丰富,这是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有效的拓展方法。

二、紧扣目标,合理取舍

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模式的程序和操作系统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因此,任何背离教学目标、背离课本的课外拓展都是海市蜃楼,正如于漪所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一堂好课,无论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都要紧扣目标展开,课堂的拓展延伸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目标,拓展延伸的设置,必须遵循教材的目标,应紧紧围绕课堂内容,瞄准教学目标而展开延伸。

1.紧扣目标,把握方向

听一位教师执教《白鹭》一课受益匪浅。但笔者对课堂中的一个环节存有异议。执教者在教学“有人说它在望,难道它真的是在望吗?”这一重点句时,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和丰富学生的想象,执教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一组拓展题:

(1)假如你是一位少年白鹭,你会望到什么?

(2)假如你是一位妙龄姑娘,你会望到什么?

(3)假如你是一位先生,你会望到什么?

(4)假如你是一位妈妈,你会望到什么?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一个个妙趣横生的答案如泉涌出。在这一连串热闹的对答中,我猛然清醒过来,这句话的本意难道是说白鹭在望什么吗?有可能白鹭什么也不望,什么也不想,只是在享受一份悠闲和一份恬静。讨论是否有些偏移或歪曲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拓展的宗旨是什么?怎样把握拓展的方向?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是正确的,但前提必须尊重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不能有丝毫偏颇或曲解,否则就会误导学生,使学生远离文本,远离文章的主题。对于偏离目标的环节教师要舍得放弃。

2.紧扣目标,删繁就简

新课程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整合性,要求学生能跳出文本,在大语文观中、在生活中学习知识。但在具体课堂上,我们还是要遵循“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重、难点是课堂高效教学的基点”的原则,贪多求全,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鸿门宴》一课,课内外拓展十分丰富:有关“楚汉之争”的历史资料,引用了《史记》中“项羽本纪”“刘邦本纪”部分选文,还有后人关于项、刘人物的诗词、曲的赏析以及当代作家对于他们的人物评论文章资料等等。这节课貌似准备充分、详尽,对文本挖掘很深入,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结合教学目标考量一下,这么多的课外阅读资料,学生当堂阅读还显得紧张,甭说深入理解分析了。教学内容拓展无节制,学生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教得也很累,稍有闪失,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至少只能是浮光掠影的。

语文教学课内外知识的拓展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尺度。在信息的选择上首先一定要与文本紧密联系,要围绕教学目标,注重学习方法与过程的培养。教师要熟读课程标准和文本,删繁就简,减轻课堂学生听课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斟酌学情,以生为本

课堂拓展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学情和外在的客观条件是课外拓展延伸的基础,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拓展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时间、场地、条件是否允许达到要求。以生为本才能达到真正的有效性,切不可刻意地拔高要求或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

1.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每个年段都有明晰的教学目标,教师循着这些目标设定本年级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外拓展时,往往就忘记了初衷,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拓展、训练的名义给学生增加了负担,拔高了要求。例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有的教师就开始教学名词、动词、量词、形容词之类的语法知识,如此抽象的概念灌输到幼小的孩子头脑中,将语文变得生涩、枯燥。

2.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外拓展如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精彩点,首先得具有吸引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对所教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有所了解。低年段学生对直观的媒体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应提供丰富多彩的图片刺激学生的感官;中年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可以在拓展的形式上提高灵活性,如,“辨一辨”“比一比““举一反三”等,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高年级学生课外积累丰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课外拓展应多一些讨论、演讲、辩论、赏析,让学生有机会得到展示和锻炼。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适应教师,现代的教学强调教师要适应学生,教学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由于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教师应实施差异教学,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以及家庭教育越来越科学,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视野、知识储备差距性越来越大,课外拓展环节教育也应关注这个现状,考虑到面向学生全体,除了拓展内容的设计,也可以采用同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例如,在教学《哪吒闹海》《三打白骨精》等出自于古典名著的故事时往往会拓展与故事主人公相关的其他故事,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面广,这样的拓展让他们如鱼得水,兴趣十足,但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十分困难,此时,教师要对这样的群体有所关注、有所关心,采用同伴互助的方法,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达到拓展的目的。

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拓展要极力避免抄写词语等机械简单的作业方式,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维度的学习目标,采用多样性的学习形式,在夯实语文教学内容知识基础的同时,把相关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展练习的设计,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重视情趣、情势的优化。新鲜活泼、带有趣味性的拓展教学会促使学生保持最佳精神状态,才有好效果。值得提醒的是,课外的拓展服从于课堂的教学,课外拓展只是教学活动的补充,不能与课堂本体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备课新思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06.

[2]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