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化到毁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鲸有多大多重 从异化到毁灭

从异化到毁灭

2023-04-21 08: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本文以生态批评视角重新解读了赫尔曼•麦尔维尔的名著《白鲸》, 小说中白鲸是自然的象征, 亚哈象征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奉者, 而实玛利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代言人。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各形象的生态象征意义的探讨和对主人公亚哈从异化到毁灭的悲剧旅程的分析, 旨在更好的把握麦尔维尔的生态意识及其对人与自然生命联系的深刻思考。

[关键词] 《白鲸》;象征意义;生态意识

1、引言

《白鲸》是19 世纪美国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于1851 年出版的小说, 这部小说不仅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 而且被认为是所有语言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以史诗般的气势和悲情的笔触描写了捕鲸船“裴阔德号”艰难的海上历程, 再现了一段人鲸之间的惨烈战争。但小说刚刚问世时却遭到了众多批评家的挖苦和攻击, 直到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开始重新解读《白鲸》,才肯定了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

20 世纪90 年代,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后现代批评流派兴起于美国并迅速蔓延到全世界, 这就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解读麦尔维尔的《白鲸》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和所有后现代批评流派一样, 生态批评也受到了解构主义的影响。紧握解构主义这一锐利的理论武器, 它挑战、揭露、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批评家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当今世界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 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自然观方面的危机。( 郭继德) 人类中心主义用主客二分的眼光看世界, 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中心, 其他一切生物都处于边缘; 人类是世界的主体, 处于支配地位, 而自然界是客体, 处于被动从属地位, 受人类的支配, 因此人类对自然界掌握着绝对权力, 人类可以理所当然的利用、征服、控制大自然。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 成为人类随心所欲的掠夺、奴役大自然的思想根源, 这就造成了近代以来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

而早在生态批评兴起的一个半世纪之前, 美国文学巨匠麦尔维尔就已经在他的代表作《白鲸》里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生命联系, 通过船长亚哈的捕鲸之旅以及最后鲸死、人亡、船沉的悲剧性结局, 表达了自己对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前瞻性批判。

2、《白鲸》中主要形象的生态象征意义

《白鲸》刚刚问世时之所以受到冷落,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复杂、深奥的主题和满载隐喻的象征体系。这样一部无法理喻、无从把握的作品自然不会博得19 世纪崇尚理性的人们的好评。然而, 进入20 世纪以后, 《白鲸》中神秘深邃的象征意象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以不同的视角来解读, 《白鲸》中各形象的象征意义也大相径庭。在生态主义的视角下, 亚哈象征人类中心主义的信奉者, 实玛利象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代言人, 而白鲸莫比迪克则象征自然。

2. 1 亚哈

《白鲸》的主人公亚哈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狂。作为一个有四十年捕鲸经验的老船长, 亚哈独立、坚强、勇敢、充满了自信和力量, 具备了一个个人英雄所应该具备的一切。然而同时亚哈又是一个邪恶、偏执、狂热的复仇主义者。

亚哈带领着“裴阔德号”捕鲸船曾经横扫七洋、所向披靡, 但在一次征程中不幸被一条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咬断一条腿, 从此他怀着狂热的复仇心理, 一心要捕获白鲸。这使得亚哈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捕鲸之旅, 同时也是三年对自然的破坏之旅。这时的亚哈眼中只能看到自己和自己的仇恨, 而漠视身边的一切: 自然、生命、以及追随自己的忠实的船员。在复仇的信念中, 亚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他眼中, 自然不再是孕育生命的母亲, 而只是必须征服、支配、奴役的对象。而大白鲸的存在及其难以战胜的力量则时时刻刻威胁着亚哈作为世界的中心—— 人类的“尊严”。

2. 2 实玛利

故事的讲述者实玛利被作者用以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小说一开始就交待了实玛利的身世, 他是一个厌倦了世俗社会同时又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实玛利生活在“逻各斯中心主义”社会边缘, 在主客二分的世界里处于客体的地位, 是一个被主流社会所排挤、蹂躏、压迫的人。这就把实玛利和人类中心主义者眼中的自然摆在了同样的位置, 这是使得实玛利出海探险的前提条件, 也促使了实玛利在大海中得到成长, 找得了精神栖息地, 并最终在灵魂上一步步取得了和自然的互相认同。

从出海的目的而言, 与亚哈的复仇截然不同, 实玛利在人类社会得不到认同, 才把希望寄托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实玛利想做的是远离陆地、走进大海、认识白鲸、亲近自然。他眼中的大海, 一会儿笼罩着田园式的宁静柔和, 一会儿惊涛骇浪, 令人头晕目眩。他眼中的白鲸, 时而光彩照人、引人注目, 时而威严狡黠, 令人不寒而栗。经历了一切的实玛利最终在自然面前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以谦卑的姿态在自然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

2. 3 白鲸

小说中神秘而美丽的白鲸是自然的象征, 这可以从两方面得以说明: 一是小说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白鲸的美丽、神秘、不可战胜, 一如大自然本身。白鲸“有着金字塔般的白色背峰”,它的柔和的头顶“被彩虹照耀的光辉灿烂, 仿佛上天已经批准它的思想似的”。这样的美丽、神秘和纯洁只有大自然本身才可与之匹敌, 然而同时白鲸又是威严、不可战胜的。“它是不朽的, 铁叉对它毫无伤害, 它身上叉满了铁枪头却还能安然无恙的游来游去”,它曾使无数的捕鲸者丧身大海。这样的力量和威严也是只有大自然才具备的。二是作者文本中对于白鲸的态度一如对于自然的态度。麦尔维尔在这部小说中表现了自己对于工业文明的质疑和对于自然的担心和忧虑。虽然作品极力描写白鲸的不可战胜性, 但与此同时作者的忧虑也一览无余。小说第105 章的标题是“鲸的庞大身体会缩小吗? —— 它会灭亡吗? ”虽然大自然美丽、神秘、而且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但这样的自然在人类中心主义控制下的工业文明社会里会灭亡吗? 一个半世纪以前作者对人类社会的这一拷问, 至今读来依然振聋发聩。

3、麦尔维尔的生态主义思想

随着生态批评的日臻成熟, 生态批评家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工业和科技文明的同时, 也将目光置于“人类内部的自然”的建构上。他们认为仅仅回归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对自然的回归还应该上升一个层次, 这就是倡导人类回归到人类内部的自然, 还人性以本真的状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人的精神危机, 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 颠覆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因为人的精神危机将导致人的异化, 而人的异化则会导致自然生态危机, 甚至最终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在《白鲸》中, 麦尔维尔就已经向我们传达了他对于人类精神危机以及人的异化所造成的毁灭性结果的预见。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异化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小说的主人公亚哈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偏执狂, 而被白鲸莫比迪克咬掉一条腿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 从此杀死白鲸、报仇雪恨、挽回面子成为他生命的唯一目的, 毫无节制的复仇欲望几乎毁灭了他的灵魂。他离开妻儿, 开始过程中, 他被自我蒙蔽了双眼, 为了实现自己疯狂的复仇欲望, 他无视自然界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 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 并以毁灭大自然为代价。他的变质的幸福是建立在船员们和作为大自然象征的白鲸的痛苦和牺牲之上的。他在复仇的过程中丧失了灵魂, 迷失了自我, 成为一个严重异化的典型。与此同时, 作为一船之长, 他把自己的意志加给自己的船员们, 迫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导致了他人的异化。亚哈的强烈复仇欲望和他的疯狂的控制欲导致了他的异化, 异化导致了他的精神危机, 从而导致了其他船员的精神危机, 最终酿成了鲸死、船沉、人亡的悲剧。

至此麦尔维尔完成了他笔下主人公亚哈从异化到毁灭的生命之旅, 并借助亚哈的悲剧人生向当时以至今日的读者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人类的异化将导致人类的精神危机, 进而导致自然生态危机; 人类如果过分张扬个性, 肆无忌惮的破坏大自然, 最终将于大自然同归于尽。要解决生态危机, 就必须建设人的精神生态; 要解决人的异化问题, 就必须先解决人的精神危机。只有人类真正回归了“内部的自然”,恢复了自然天性和本真状态, 才能真正解构人类中心主义,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郭继德)

4、结语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被湮没, 《白鲸》在二十世纪读者的眼中重现了耀眼的光芒, 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视角下解读麦尔维尔的《白鲸》都可以体会到无以言表的审美愉悦和心灵启示。当代生态危机异常严峻, 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本真, 人的精神异化日益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麦尔维尔的《白鲸》, 体味这个有着史诗般气势的生态寓言, 伴着亚哈从异化到毁灭的悲剧旅程一路走来, 我们便能更深刻的领略麦尔维尔的生态意识以及他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生命联系的前瞻性思考。

参考文献

[1] 王先霈, 胡亚敏. 文学批评导引[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郭继德. 美国文学研究[M] . 山东: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3] (美) 麦尔维尔. 白鲸 M] . 曹庸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4] 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 周海燕杨正和. 解读《白鲸》的生态伦理困惑[J] .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6.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