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全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粉病适合多少温度 白粉病全解

白粉病全解

2024-07-17 1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白粉病病原菌在芽鳞内越冬

春天,鳞芽萌发时,白粉病的病原分生孢子从鳞芽处活动,随后开始在果园内传播。

春天,鳞芽萌发。白粉病的病原菌分生孢子随风在果园内扩散传播。

雨水多,潮湿温暖的天气,嫩芽也会发病,芽体枯死。

嫩芽、花序,白粉病侵入并发病,无法坐果

白粉病生存

(1)白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特别发达,且大多数分布在被侵染部位的表皮外面,在温湿度和营养条件合适的时候,分生孢子和菌丝萌发形成芽管侵入进寄主表皮细胞之间,形成吸器吸收寄主细胞的营养。也就是说,白粉病病菌在寄主植物的表皮层内外分布最多,在被害部位的深层病菌数量很少。

(2)白粉病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在叶片的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

发生条件

白粉病在形成分生孢子的时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萌发的时候则需要较低的相对湿度。比如,葡萄白粉病形成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是28-30℃,最适相对湿度在85%以上;萌发最适温度是25-28℃,最适宜的相对湿度在50-80%之间;强光照也不利于病菌的生长。所以,雨后转晴或昼夜温差较大的闷热天气特别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读书笔记 发布症状 1、被害部分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粉斑,可相互愈合,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其上布满白粉状物,即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白粉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叶片枯黄、皱缩,幼叶常扭曲、干枯,其上可形成黑褐色小颗粒(病菌的闭囊壳)。2、病斑上有一层白色霉,类似白色粉笔末。 发病特点 1、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茎、芽及花瓣等幼嫩部分。2、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在植物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再侵染。 发病条件 1、高湿度是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冷凉的气候也适于白粉病的发生。发病适温16-24℃。2、耐干燥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湿度为97-99%,水膜对孢子萌发不利。3、下雨后,天气干燥,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易发生。4、特别是高温干旱与高温高湿交替出现时,发病重。 防治要点 1、施足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2、种植密度适宜,并及时打掉底部老叶,利于田间透风透光。3、清洁田园,把病叶、病秧、残枝等,清除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4、应加强放风,降低湿度,科学浇水,创造一个不利于白粉病发生发展的环境5、发病初期,可选用价格较便宜,效果又好的农药,如三唑酮(粉锈宁);发病重时,可选用效果佳、价钱较贵的农药,如氟吡菌酰胺+嘧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等。6、防治时,要求治早、治小、治了。 难治的原因 1、在适宜条件下,白粉病菌繁殖量大,分布广泛,不易打住。2、常规药剂由于使用时间长,白粉菌产生抗性,防效下降。3、喷药用水碱性太大,影响新型药剂特别是含醚菌酯成分药剂的药效。4、喷药器械不适用,喷药技术不高,导致药液大量流失,致使在正常喷液量下达不到治病所需剂量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较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