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白棉花》中方碧玉悲剧形象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棉花照片 莫言《白棉花》中方碧玉悲剧形象分析

莫言《白棉花》中方碧玉悲剧形象分析

2024-04-12 18: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吉四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莫言《白棉花》中方碧玉悲剧形象分析

吉四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莫言《白棉花》将视野定格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有名气的产棉县山东高密县,塑造了方碧玉这一性格鲜明具有悲剧意蕴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她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她也是一位追求爱情、追求独立、反抗权威的殉道者。

《白棉花》;方碧玉;悲剧形象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莫言的作品中满怀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视为“寻根文学”作家①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莫言的中篇小说《白棉花》讲述了年轻貌美、正直勇敢、身手不凡但是却与村支部书记的疤眼儿子国忠良有着婚约的女子方碧玉,在有着订婚契约的情况下,不顾别人的议论与白眼奋不顾身把自己的处子之身献给李志高却又遭其抛弃的悲剧故事。《白棉花》是一部以高密县东北乡为背景的农村走向工业化的血泪史,作者将视野定格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小有名气的产棉大县山东高密县,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农村女性自我解放意识的觉醒[1]。而《白棉花》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方碧玉这一悲剧形象。

1 方碧玉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

莫言作品中大多数的女性都没有自己选择另一半的权利,如《红高粱家族》中的“我”奶奶被迫嫁给一个麻风病人,《檀香刑》中的孙媚娘被迫嫁给县城的屠户赵小甲。《白棉花》中的方碧玉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

首先方碧玉与她的对象国忠良在相貌上有着天壤之别。《白棉花》中的方碧玉出落得亭亭玉立,身材凹凸有致,是村子里很多男孩以及男人垂涎的俏姑娘。十七岁的马成功这样说过:“方碧玉是一位大眼睛小嘴巴的俏姑娘,我虽然比她小四岁但也经常想要她做媳妇。”[2]方碧玉不仅长得美艳而且干活麻利,效率高。在农村,这个最需要劳动力的地方,拥有姣好的相貌、完美的身材以及干活麻利不怕吃苦的“女神”方碧玉无疑是广大农村男性心仪爱慕的对象。在她22岁的时候,她爹为了攀高枝,让方碧玉和大队支部书记家相貌奇丑的疤眼儿子国忠良定了婚约。国忠良身躯高大、“俨然一座黑铁塔似的”[2]。他马牙、驴嘴、狮鼻,两只呆愣愣的大眼,分得很开,脸上布满了青紫的疙瘩,眼皮上有一堆紫红的疤痕。相貌如此丑陋的国忠良与“女神”般完美的方碧玉是那么的格格不入,两个人一点都不般配。

其次,方碧玉和国忠良之间没有感情。作为婚姻被包办的男女,两人的结合本身就不是自愿的,更没有感情基础。国忠良作为“我们村的太子”是一个从小在支部书记的父亲呵护溺爱下长大的男子。国忠良虽然身材高大,性格却胆小懦弱,没有主见,所有的事情都听从父亲的安排,就连和方碧玉约会这种事情都是支部书记一手策划,然后强制国忠良执行。每次约会方碧玉都找借口躲避,实在躲不掉,两个人见面了,彼此都不讲话。完全陌生的两个人,完全没有感情的两个人,他们的结合真是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悲。

更悲哀的是,订婚之后的女性更是成为了男方的所有物,女方名义上的未婚夫以及未婚夫的家人随便一个人都可以借着女方是“他们家的人”这一头衔,对女性进行监视。订婚以后的方碧玉自然也遭受了被别人监视的折磨。支部书记曾多次对同在棉花厂打工的马成功说过这样一段话:“你给我看着她,有什么情况立即回来跟我说,她出了事我找你。”由此可见,方碧玉已经没有了自由,她的所作所为都在支部书记的监视之下。此时的方碧玉像是她公公手里捏着的泥娃娃,不能主宰自己的方向与未来,只能任人摆布,俨然成为了包办婚姻下不幸的受害者。

2 方碧玉是追求爱情的牺牲者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都看不见。爱情是盲目的,盲目到一个人会忘却自己的身份,去爱一个不该爱的人;盲目到一个人会无视别人的眼光去勇敢地追求幸福;盲目到会奋不顾身地去爱,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方碧玉在爱情上的盲目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无视订婚契约,爱上别的男子。《白棉花》中的方碧玉已经与国忠良订了婚。在枯燥的棉花加工厂里,她爱上了受众多女生欢迎的多才多艺的青年才俊李志高,很快他们便陷入了爱河。痴情的方碧玉不知道的是,当她与李志高交往的时候,李志高同时也在跟棉花厂里的其他女同志交往。被爱情蒙蔽了双眼的方碧玉,竟然没有发觉她的爱人,在人品上如此卑劣。

第二,出于感激,献身于李志高。棉花加工厂发工资,傍晚方碧玉回家,李志高执意送她,晚上李志高就睡在了方碧玉她们村头的草堆里,等待第二天与方碧玉结伴回加工厂。只有对这个女人有意思的男人才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举动,这一点方碧玉是明白的。这一晚之后,小说中这样写道:“如果李志高不英勇地夜宿草垛,就不会有紧随其后的浪漫故事。这一夜之后方碧玉与李志高的关系便突飞猛进,快速发展发展,最终把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推向了深渊。”从此以后方碧玉与李志高的关系就近了一大步。在加工厂里,方碧玉被男工人调戏,被女工人戏弄,被厂长批评的时候,都是李志高在维护她帮她出头。

爱情是盲目的,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方碧玉怀着感激与无比激动的心情把自己的处女之身献给了李志高。自从方碧玉与李志高发生了最亲密的关系之后,她就什么都不在乎了,更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已经订了婚的女人。

第三,幽会被抓,护着李志高。莫言在《白棉花》中借助马成功之口说出:“多少缠绵曲折的男女爱情故事,都沉痛地证明和宣告:女人的爱情之火一旦燃烧起来,就很难扑灭;而男人,在关键时刻总是像受了惊吓的鳖一样,把脖子缩了起来。”方碧玉和李志高在棉花垛中幽会被抓后,李志高低着头不讲话,方碧玉却不畏惧别人的眼光抬起了头。几天后方碧玉的公公国支书来挑衅,一棍打到方碧玉的腰上,方碧玉摇晃着身体最后跌倒了,但是她一声也没有吭,从没说过李志高的不是。受了众多委屈的方碧玉,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抱怨。而此时的李志高却躲在不明处哭泣,不久李志高抛下了受伤的方碧玉,投入了公社团支书的妹妹孙红花的怀中,后来李志高和孙红花两人又从棉花厂调到了公社通讯报道组。留下方碧玉一个弱女子在棉花加工厂内独自面对别人的围观、指点、唾骂,最后方碧玉被清花机轧死,成了这段盲目爱情的牺牲者。

3 方碧玉是反抗权威的殉道者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很低下,女性们根本没有能力争取自己的自由。“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随子”,她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生命色彩可言,在男性强势的社会当中,她们一直是被奴役被压迫的群体。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批的女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放,女性们开始追求自由、解放自我。但是广大的农村女性,她们依然生活在落后、险恶、被束缚的环境当中。而在莫言的小说《白棉花》当中,在男性主导地位的强大压力之下不堪重负的方碧玉,最终进行了奋力勇敢地反抗,在追求自我时方碧玉彰显出的强大的生命意识,她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最终开出了一朵绚烂多姿的生命之花。

方碧玉被迫与其貌不扬、软弱无能的疤眼男子订婚,这与方碧玉的内心期望明显是相悖的,她始终憧憬着能倾倒在一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男人的怀抱当中。现实很残酷无情,年轻貌美、充满活力的方碧玉要与一个软弱无能的疤眼男子结合,显然是对方碧玉的一种残害。可惜在一个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当中,柔弱小女子的呐喊是极其无力的,她只能顺从父亲的意志。鲁迅曾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男性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女性的正常情感与正常的人性。因此,方碧玉先后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抗。为了反抗与国忠良订婚,方碧玉喝了半瓶马拉硫磷,没有死;订婚以来,方碧玉自始至终都不与国忠良亲近;在棉花加工厂的棉花垛中偷偷地与多才多艺李志高幽会。总之,对于这桩婚事,方碧玉在尽一切可能无声地抗议着,表达着她对这桩婚事的不满。

性格刚烈的方碧玉不仅大胆地反抗着有着几千年传统的包办婚姻,与此同时也在挑战着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司磅员马成功因误会压住了一个农民的单据,农民仗着是业务组长的亲戚把马成功一顿暴打。在权威面前,方碧玉并没有退缩,而是直接拉着马成功去找他理论,有业务组长的撑腰,农民异常野蛮,最后方碧玉用她家的祖传绝技把他打趴在地上哭泣。除了勇敢地反抗业务组长的权威之外,方碧玉也经常在公共场合反抗棉花厂的厂长,对厂长下达的不合理的命令拒不接受。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方碧玉主动要求帮马成功顶替夜班,就在那一夜,方碧玉在高速转动的清花机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对于方碧玉的死,人们更多的是怀疑,不相信她会自杀。可见方碧玉鲜明的反抗性格已经留给愚昧麻木的人们太多的震撼。她用自己大胆的反抗行为嘲讽了卑鄙的命运,反抗着代表男权制度的包办婚姻,反抗着男权的压迫,在逆境中求生存,这种在夹缝中的生存方式真是让人可敬可叹。

4 方碧玉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白棉花》的故事背景是产棉大县高密,这是一片被齐鲁文化滋养了千年,历史悠久的土地,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已经在高密县祖祖辈辈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在农村,人们思想解放的程度更低,女性依旧生活在受男权压制束缚的社会环境之下,其中最痛苦的束缚莫过于包办婚姻。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情”应当受到“礼”的制约,女性既然已经有了婚约,就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服从安排。订婚也是如此,一旦订了婚,就和拿到结婚证一样具有同等效力。女性订婚以后,就必须循规蹈矩,恪守妇道,一旦红杏出墙,则会被礼法所不容,被众人所唾弃。正如《白棉花》中马成功所说:“在我们那儿定婚契约比盖着大红印章的结婚证书还要重要。”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在方碧玉所处的农村深入人心、约定俗成,在方碧玉与国忠良订婚之后,作为支部书记的公公就开始派人监视方碧玉;方碧玉与李志高幽会被抓后,周围的人就会不断地对方碧玉进行语言上的侮辱,她的公公甚至来棉花加工厂大闹并且暴打她,最终导致方碧玉悲剧命运的形成。

关于女性,莫言曾经说过,他小时候见过许多美丽的女人,她们坚持按照自己的性情活着。方碧玉就是这样一个真性情活着的形象,她美丽能干、大胆泼辣;向往爱情、不惧世俗的眼光;追求自由、不屈命运,不惜付出泪与血,直至是生命的代价。

综上所述,《白棉花》中的方碧玉本应是一个貌美如花、敢爱敢恨、充满生命活力的“女神”形象,如此完美的人物,却终因社会环境及自身性格的影响以悲剧的命运收场。

[1]孔范今,施战军.莫言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莫言.白棉花[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红)

The Tragic Image of FANG Bi-yu in Mo Yan's“ The White Cotttoonn”

JI Si-mei(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Mo Yan's“The White Cotton”focus on the Shandong famous historic significance of small cotton producing county Gao Mi County,created Fang Bi Yu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 of tragic female images.Fang Bi Yu's tragedy is reflected in the,She is the victim of an arranged marriage,She is the victim of blind love,She is the martyr against the authority.

“White Cotton”;FANG Bi-yu;tragic image

I207.42

B

1671-0142(2016)04-0018-03

吉四梅(1977-),女,江苏扬州人,讲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