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居易作文素材片段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人物素材——白居易高考作文专题学习目标1.走近人物,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2.把握人物的基本情况3.深入了解人物的生平经历4.总结人物的相关关键词5.背诵和记忆相关人物素材人物简介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祖籍太原(今属山西),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是唐代最高产的诗人之一, 其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富有情味,现存有3000首。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等经典作品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流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7] 白居易在政治领域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唐朝政治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生平经历白居易少年时经历藩镇战乱,立志苦读。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进士及第 802年,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授秘书省校书郎。后又罢校书郎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今西安周至县)尉。历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翰林学士等职,在任期间,除草拟诏书外,经常上书论事,积极参政,直陈时弊。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遭诽谤贬为江州司马。822年,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827年,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晚期的白居易在洛阳度过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于846年8月去世,赠尚书右仆射,人物成就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人物成就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因为陈独秀与胡适提倡新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陈寅恪、刘大杰、钱基博等,都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白居易的文集在日本受到高度评价。平安时代,菅原道真写汉诗,当时渤海国的人见到道真的诗,认为与白居易的诗很像,这评语令道真很高兴,还特别记载下来,引以为荣。人物成就经典名句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从白居易的人生经历来看,我们能够捕捉到哪些关键词?1.锲而不舍2.天资聪颖3.文人傲骨4.知音难觅5.勤奋好学6.积极乐观7.勇于创新8.责任担当9.直言不讳10.厚积薄发11.珍惜时间12.兼济天下作文素材锲而不舍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有“诗王”之称。他刚出生不久,家乡就爆发了战争,为了避难,父亲将他送到了乡下。白居易就在山村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好在他聪明过人,又极为刻苦,每天夜以继日地学习,从没有丝毫懈怠,读书读得口舌生疮,练字练到手指生茧。明明还正值青春年华,却因为长期苦读把头发都熬白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就难以行至千里;没有涓涓细流的汇聚,就不能成就江海。求学之路漫长,唯有珍惜光阴、锲而不舍,才能满载而归。作文素材天资聪颖年少时,白居易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据传,不过六七个月大,当乳母指着“之”“无”等字教他认字,他竟将这些字牢记于心,旁人问起,均能正确指认。五岁,他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开始学习诗歌,九岁便通晓声韵,成为名噪一时的诗才神童。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曾感叹“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似乎生来就与文字有缘。然而,若只有天赋而不知努力,他恐怕就要成为第二个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作文素材文人傲骨白居易二十多岁时考中了进士,是当年中举的考生中最年轻的一个。后来他奉命出任言官,天真地以为皇帝赏识他的才学和品德,对此他十分感激。为了报答知遇之恩,他频繁上书言事,直指官场弊端。同时,他还提出了“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创作了大量反应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的诗歌,这引起了皇帝的不满。直言需要勇气,因言获罪的代价他并非不知,但在权衡之后,他仍然选择了诚实。人生在世必须守得住初心,看得清现实,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弱者发声,这正是文人的傲骨和良心的体现。作文素材知音难觅白居易与元稹并称“元白”,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好友。纵观他们的一生,会发现这两人的人生经历出奇的相似——他们都出生在没落的贵族之家,才华出众,年轻时都有着报国的志向。他们因为诗歌而结识,一同参加科考,一同在朝为官,在长久的相处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惺惺相惜、无话不谈的知己。俗话说,同富贵易,共患难难。元稹和白居易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而相继遭贬,大难临头之际,他们没有因明哲保身而疏远对方,反而以诗文酬和来互相勉励,给生活困苦的好友送去一丝慰藉和温暖。作文素材勤奋好学张衡在《应获》中曾言:“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没有勤奋的态度,即使拥有再高的天赋,也无法抵达人生的高峰。金溪农民方仲永少有诗才,令人称奇,可却终因未有后天持之以恒的精进,落得个“泯然众人矣”的下场。白居易同样年少有才,可他并没有恃才傲物,而是埋头苦读,以至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深知苦学之重,因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诗人。因此,若想践行理想,天赋可锦上花,而数年如一日的勤奋却是造就成功的基础所在。作文素材积极乐观尽管心情抑郁,但白居易并没有一直消沉下去,而是坚持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远离京师朝堂的他也得以舒展自己的闲情逸致,在游山玩水中,用文人敏锐的感受力发掘寻常难有的美好。出任杭州刺史的这段日子里,他的艺术感官变得敏感、鲜明。西湖春行,他纵马漫游,看莺鸟纷飞,见燕子筑巢,繁花团团簇簇,春草绿意葱,此间生机让人全然忘忧,他挥笔写下脍炙人口的《钱塘春行》。作文素材勇于创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诗歌中的盛唐令人浮想联翩。然而安史乱后,社会凋敝,百姓离散,沉醉于盛世迷梦的诗歌不得不睁眼面对现实,寻求新的出路。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享而制,白居易深知过去诗歌中粉饰浮华、隐晦委婉的特点早已违时,他转而提倡反映现实,通俗平易的“新乐府诗”,为诗歌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正是因为他勇于突破桎梏,寻求创新,中唐的诗歌艺术从走向委顿转向了新生,对后世的文学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作文素材责任担当观刈麦,言“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遇老翁,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十曲《秦中吟》,“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吟的是长安所见,见的是百姓疾苦。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兼济天下,忧国恤民,怜百姓,思社稷,终其一生,也不过“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足见,无论古今,这份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从未缺席于民族血脉之中。作文素材直言不讳对贪官污吏,直言不讳毫不容情。他忠贞正直,遇到皇帝做不妥的事,别人不敢说,他却敢劝谏。元和三年,淮南节度使王锷以巨款重贿宦官,欲求官位,唐宪宗准备任命王锷为宰相。白居易认为王锷既无“清望”,又无“大功”,德不配位。于是他进谏说:宰相是陛下的辅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担任这个职务。王锷鱼肉乡民,抢掠财物,进奉给陛下来讨取您的欢心。让这种人当宰相,会对国家造成损害。宪宗听了,不得不收回成命。作文素材厚积薄发有道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真正的金子要经过千淘万漉、捶打锉磨才能在世间焕发出它美丽的光芒,人亦如此。正如白居易在被贬途中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哲理之言勉励自己,一个人真正的价值正如被煅烧的美玉、被腐蚀的沉香,唯有在沉寂的岁月里挨过淬炼,在时间的考验中孜孜索求,方能于千帆过尽时,厚积薄发,散发出生命沉静醇厚的幽香。作文素材珍惜时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人的一生很快就会消逝,许多事物转瞬就会化为乌有。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时间是建立一切的土壤,也是—种稍纵即逝的资源,若随意挥霍,沉迷玩乐,最终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唯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让汗水与笃行镌刻大地,方能用梦想和追求浇灌花开。作文素材兼济天下白居易致仕居洛阳时,发现洛阳龙门潭以南的伊河“有八节滩、九峭石,船筏过此,例反破伤。舟人楫师推挽束缚,大寒之月,裸跣水中,饥冻有声,闻于终夜”。白居易不顾体弱多病,“予尝有愿,力及则救之。”毅然施舍家财,疏浚八节滩,终使险滩变通途。面对小舟如飞的欢悦景象,作诗明志:“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