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齐: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王杉)小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白卿言小说全文阅读 猎齐: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王杉)小说

猎齐: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王杉)小说

#猎齐:春秋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的发展史(王杉)小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一语成谶

“先生听说过有关陈完的故事吗?”齐桓公思索了许久,然后把目光投向管仲。

“故事?君上说的是有关他的那段谶言吧?”管仲明白国君的用意便立刻答道。

“看来先生早有耳闻。”齐桓公微微一笑,接着问道,“方才与陈完在大殿上相见,不知您对他印象如何?”

“经邦济世之才,如能重用,必能帮助齐国早日成就霸业。”管仲回答。

“没想到先生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但从刚才的表现来看,他并不愿意显露锋芒,只想在齐国安稳度过一生。”桓公说到此处皱了一下眉头。

“或许陈完也是在担心那段谶言,”管仲看了看桓公,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毕竟他也无法判断君上对此是否有所顾忌。”

桓公听罢,点了点头,接着问道:“先生如何看待此事?”

“君上一生致力于霸业,爱慕贤才的名声尽人皆知,想必他也是因此才投奔到齐国。但若是接受君上的好意在齐国担任要职,将来必定会有人拿着谶言做文章,为了不陷入朝堂纷争,陈完如此选择也在情理之中。”管仲回答。

齐桓公听完,没有说话,而是陷入了沉思。

“看君上若有所思,是遗憾不能重用陈完呢,还是在担忧陈完的后代真如谶言所说取代齐国呢?”管仲看桓公沉默不语,直接一针见血地问道。

被管仲这么一问,桓公突然站起身来,略加思考后毫不避讳地说道:“恐怕是兼而有之吧。”

“君上准备怎么办?”管仲询问道。

齐桓公看了看管仲,紧缩的眉头突然舒展开来,然后平静地说道:“既然他不想与寡人一起成就霸业,就由他去吧。至于将来如何,就让寡人和他的后代们去解决吧。”说罢便昂首走出了大殿。

陈完,陈国国君陈厉公之子。刚才齐桓公和管仲反复提到的谶言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初,还在陈完年少的时候,有一天,周天子的太史路过陈国,陈厉公请他为儿子占上一卦。看到占卜结果,太史对厉公说:“他恐怕是要享有国家了。不过不是在陈国,是在别的国家。而且也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子孙。”

厉公听完大吃一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太史接着说:“如果是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等陈国衰亡的时候,他的后代就会昌盛了。”

陈完长大成人之后,陈国的大夫懿氏(《史记》中记载懿氏为齐国大夫)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于是私下给他占卜了一卦,结果跟上一次惊人的一致,而且更加具体地指出,陈完的五世孙将在姜姓之国成为执政者,而到八世孙之后,无人能与其争强。

或许是这两段相似的占卜内容听起来太过离奇,知晓此事的人一直以来也并不在意。可就在人们慢慢淡忘它的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让大家再次回忆起涉及陈完的这段预言。公元前672年,时任陈国国君的宣公(陈厉公的弟弟,陈完的叔叔)打算立公子款为继承人,为了替他铺平道路杀掉了当时的太子御寇,陈完与御寇素来交好,因为怕引火上身主动投奔到了齐国。或许他本人对这次出逃并没有思虑过多,毕竟齐桓公爱惜贤才的名声已经举世皆知,这样的选择合情合理。但也正是这个看起来顺理成章的决定,让预言中陈国公子扎根姜姓诸侯国的前提成为了事实。自此,这段尘封已久的谶言正式启动了。

二、涉险过关

和齐桓公的会面结束之后,陈完一言不发,出了大殿便急匆匆地向宫门外走去,在殿外等候的随从即使加快了步伐,也完全跟不上他。直到坐上马车,陈完用衣袖擦了擦头上的汗,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刚刚追过来的随从站在马车旁边,气喘吁吁地向他问道:

“齐君任命公子为卿,显然是想让您助他一臂之力,这是羡煞旁人的好事儿,公子为何执意推辞?”

陈完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等呼吸的节奏逐渐平静下来后,才缓缓说道:“一个在本国也没有受到什么重视的公子前往齐国避难,寸功未立的他竟然能和齐国的贤相管仲平起平坐,这样的事情听起来不觉得奇怪吗?”

随从听后并没有立刻明白,思索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道:“听公子这么一说确实有些奇怪,难道齐君是知道了和您有关的谶言,特意试探您的吗?”

“这种可能性非常大。虽然出奔齐国的确只是为了寻求一处栖息之所,但齐君却未必相信这套说辞,”陈完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今天这一关虽然侥幸得过,但接下来的一关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的一关?”随从吃惊的问道。

“今日被任命为工正(掌管百工,其爵位为大夫),依照礼法还需宴请答谢,”说到此处,陈完不禁皱起了眉头,然后意味深长地说道,“而这场宴会才是真正的考验。”

“公子可以跟往常在陈国一样,在宴会上畅谈天下大事,针砭时弊,从而展现您的治国之才?”随从说道。

“不行,这样会让人觉得我野心勃勃。”陈完立刻否定了这个提议。

“既然公子这么怕露出锋芒,可以闭口不谈天下大事,只和齐君一醉方休?”随从又提议道。

“这样也不行,太刻意的掩盖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我图谋不轨。”陈完摇了摇头,陷入到沉思当中。

面对这样两难的困境,随从们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于是一行人就在沉默中回到了府邸。

几天之后,陈完来到齐国的第一次宴请正式举行了。齐桓公在宴会上依旧随性洒脱,虽然问题问得不拘一格,但陈完的应对十分得体,整个过程看起来都毫无纰漏。眼看天色已晚,宴会已经进入尾声的时候,齐桓公突然一把拉住陈完,对他说道:“寡人正值酒酣,还未尽兴,公子速速命人掌灯,你我君臣二人继续畅饮。”

陈完先是一惊,稍作思考便说道:“饮酒是礼仪的一部分,白天与君上对饮是为了完成礼仪,但如果晚上与君上纵情豪饮就是违背礼仪,臣一生都奉礼仪为处世准则,恐怕无法满足君上的要求了。”

齐桓公听后忽然严肃起来,一边盯着他一边缓缓地说道:“公子的话着实有点扫兴。”

听到国君这么说,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人们的目光同时转向了陈完。陈完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立刻起身施礼,然后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

看到对方这样,齐桓公突然哈哈一笑,站起身来说道:“既然如此,寡人就不为难公子了。”

听到齐桓公亲口说出来的这句话,陈完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三、恰如其分

宴会上,陈完和齐桓公既没有畅谈天下大事,也没有一言不发只顾豪饮,为什么只是一次看似普通的劝诫,就让齐桓公满意地离开了呢?是因为陈完的话虽然跟酒有关系,但其目的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既不是为了提醒对方保重身体,也不是为了说明醉酒会耽误朝政,而是告诉齐桓公深夜伴君饮酒这样的行为违背礼仪。陈完如此表达,只是为了凸显出自己是一个重视礼仪、注重规矩的人,既然到了齐国,就一定会恪尽职守,绝不会有非分之想。

接下来,我们再从齐桓公的角度去分析一下这件事。可以肯定的是,这位伟大的君主完全理解了对方的意图。但仅仅是因为陈完恰到好处的表达,就能彻底打消他的疑虑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齐桓公当年和公子纠争夺国君之位,若不是得到了国、高两大家族的支持,恐怕也不会那么顺利。因此,对权臣既要提防、又要拉拢的困局,让任何一位君主都头疼不已。齐桓公的忧虑是针对每一位可能威胁到君权的大臣,这其中不仅包括在齐国盘踞多年的大贵族,也包括在齐国毫无根基,但却执掌权柄的管仲、鲍叔牙,甚至还包括将来可能会威胁齐国的陈完。但此时的齐国还没有称霸天下,招揽各国的贤才是齐桓公实现霸业的基础,为了将自己重视人才的美名远播,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为难陈完的。

剧情进行到这里,齐桓公和陈完的故事就结束了。我在上一本书《解晋》的结尾曾经提到过,下一本书会从一些家族、群体、著名人物入手开展新的故事。如果看过我的《解晋》一书,可能会了解到晋国的灭亡是由于大家族的瓜分。但是这些大家族为什么能够威胁君权,而且他们到底是怎么发展的,我以往的书中还没有详细讲到。因此,思虑了很久,我的新书最终选定了齐国陈氏,也就是田氏家族,想通过描述它发展的过程和诸位一起探讨一下春秋末期世家大族执掌一国权柄的现象以及隐藏在背后的原因。

由于“陈”和“田”在古代读音相似,因此陈完又叫田完,他的后代又称“田氏”。陈完去世之后,接下来的两位继任者田稚和田湣都默默无闻,直到第四任宗主田须无(又称田文子)继任,田氏一族才开始在史书中频繁出现。既然当时的谶言说的是“五世其昌,并于正卿”,那么我们就从田氏家族的第五任宗主田无宇(又称田桓子)为起点,正式拉开田氏家族兴衰史的序幕吧。

接下来要叙述的这个故事,就是《解晋》里面讲到过的“季札观乐”。只不过现在需要站在齐国的角度重新看一看公子季札的这次出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