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达病逝后的第八天,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病逝和病故的区别在哪里 陈伯达病逝后的第八天,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陈伯达病逝后的第八天,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

2023-06-14 09: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引言

陈伯达,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权力的旋涡中摇摆过一阵子,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仕途上的落寞;曾经爬上了第四把交椅的位置,又跌落下来成为阶下囚,最终回归于一个普通文人的生活。

正所谓,梦里醒来,终究还是一场空。

1989年9月20号,正在吃着中午饭的陈伯达,一头栽倒在饭桌上,悄无声息的告别了这个世界。这一天,北京的天气很阴冷,这个85岁的老人以悄无声息的方式走完了一辈子。

在他去世后,其身后事的安排也被提上了日程。

正文

在陈伯达因为心肌梗塞病逝后的第八天,他的遗体告别仪式敲定在9月28号的上午10:20分进行,地点位于北京八宝山的第一告别室。

别看是第一告别室,其实就是一般的场所,并非只有大人物才能享用,群众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对亲人的缅怀仪式。当时,国外一些不明所以的媒体,就抓住了这个“第一”,再加上陈伯达当年显赫的地位,也就想当然的误以为,这个老夫子去世后也享受到特殊待遇。

9月20号中午,陈伯达突然病逝的时候,负责照顾他晚年生活的陈晓农,彼时在北京开往石家庄的火车上。

陈晓农,是陈伯达和第二任妻子余文菲的孩子,1981年8月下旬,陈伯达被特批保外就医,安置在北京东郊生活的晚年余生,就是由晓农夫妻俩照顾的。

那一天清晨九点左右,晓农出门之际,还去父亲卧室看望过,父亲睡得正熟,哪知这转头离别,竟然是永别了。陈伯达病逝的时候,家里只有儿媳妇张兰华带着一个上二年级的儿子,幸而住在陈家对门的公安老萧,以及陈伯达单位的领导老徐,这两人出面暂时做出了简单的安排,把陈伯的遗体先送去医院,等陈晓农回来后再来商谈具体事宜。

1988年10月,是陈伯达刑满的日子,当时他因病住在医院,就在医院给他简单的办了一个刑满释放的仪式。因为他恢复的正常的公民权,因此就给他安排了工作,在北京文史馆上班,每个月发放给他250元的工资。

陈伯达刚还被安排在老徐的手底下工作,刑满仪式的现场,老徐也在。这个曾经的大人物,如今居然成了自己的下属,老徐心里也是有些忐忑。他告诉陈伯达,单位鉴于他的身体状况,可以不用去单位上班,每个月的工资由会计送上门。

对于这些安排,陈伯达是心满意足的,毕竟他可以专心搞自己的创作,也就没有提出什么异议。

陈伯达去世的那天,徐主任赶到陈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看到已经咽气的陈伯达,看着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大人物,这个曾经每天都会出现在两报一刊的大人物,如今成了一副冰冷的样子,老徐也是唏嘘不已。

时光最是无情,不管不顾的拉着你往前走,一边走,一边消散着曾经生机勃勃的样貌,最终一路走来,到了尽头全化为了尘埃。

到了晚上七点左右,陈伯达生前的两个秘书也赶到了陈家,这两人分别是王文耀和王保春,两人知道陈伯达去世的消息后,吃过晚饭,商量着一起来到了陈家。

此时陈家只有张兰华和七岁的儿子在家,老萧和老徐早已离开。张兰华打开门,看到是公公生前的两个下属,就请两人进了门,随后,她让儿子去卧室里待着,不要出来。

七岁的儿子虽然年幼,但也知道了生离死别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小男孩很乖,去了卧室。

张兰华随即招呼客人坐下,她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还是客人先开口,询问陈伯达病逝的情况。陈伯达晚年的生活,大多都是张兰华在负责照顾,接触的日子久了,张兰华对公公的感情也很深。如今客人问起白天的情况,一想起公公毫无预兆病故的场景,张兰华不仅悲从中来,再次流下了悲伤的泪水。

她在伤心的情绪中,缓缓讲述了公公突然病逝的情况。王文耀和王保春听后,心里也不禁泛起了悲伤的涟漪,往事也不由得在脑海中掠过。

眼看着夜更深了,二人起身告别张兰华,他们宽慰着这个陷入悲伤情绪的女人,让她不要过于悲伤,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叫他们,一切等晓农回来后在料理。等二人走出陈家,来到楼下,抬手看看时间,已经是20:15分了。

次日,陈晓农从石家庄赶到了北京,他一下火车就马不停蹄的联系上老徐。毕竟老徐是文史馆的人,也是父亲生前的单位领导,父亲的身后事也得听听单位的意见。

老徐也传达了文史馆给出了四个要求:

1、陈伯的丧事安排从简,不对外公布;

2、遗体告别仪式定在八宝山的第一告别室,时间定在9月28号的上午10:20分;

3、仪式现场不能挂横幅,现场布置不使用“伯达”这个笔名,采用其本名“陈建相”;

4、以口头告知的形式,告知陈伯达生前的故交好友、亲属。

除此之外,老徐告诉陈晓农,为了方便运送遗体,文史馆会提供一辆车。

对于文史馆给出的这个四个要求,陈晓农没有表示异议,觉得还是能接受的。他也十分感谢,文史馆对其父亲丧事料理的安排。

陈晓农在筹备父亲丧事的时候,也得到了王文耀和王保春的很多帮助,本来,陈晓农是不太愿意麻烦旁人的,他这个性格,王文耀二人也是了解的,故而得知晓农回来后,两人也就约着一起去找晓农,一起商量着如何处理丧事的安排。

9月25号晚上,陈晓农一行几个人来到王保春的家中,大家伙商议着丧事的安排。

最后,结合文史馆给出的四个要求,大伙也敲打了丧事筹备的一些具体细节。譬如:遗像的准备;给陈伯达的遗体,穿生前他经常穿的那件中山装,等等。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9月28号,天刚稍微亮透一些,王文耀、王保春和徐主任早就在告别室等着了,第一告别室位于西面的一处旁门,不是很起眼。王文耀等人赶到的时候,正好有另一户人家在里面举行告别仪式。

三人也是出于好奇,隔着告别室的窗口,大致的扫了一眼那室内的布置。这告别室的面积和普通教室的面积差不多大小,里面的人个个神色悲伤,难以自制。

差不多九点半左右,文史馆的车子载着陈伯达的遗体来到了八宝山,在等候的期间,还得对他的遗体进行简单的修饰。

上午10:20分,陈伯达,说错了,应该是“陈建相”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式举行。

整个仪式的过程很简单,也很简短,仪式结束后,陈伯达的遗体被送去火化。也不管曾经是如何显赫,还是如何普通,如今火化也得安静的等候着排队。

八宝山的老山骨灰堂,可以寄存骨灰,不过期限只有三年的时间。因此,到了1991年,这一年的2月,陈晓农和妻子商量着,是时候把父亲的骨灰从老山骨灰堂取出来,带回老家,让父亲落叶归根了。

岭头村,位于福建惠安,是一处安静偏僻的小村子,85年前,陈伯达就出生在村子里的一间老屋子里。

如今,85年过去,陈伯达化为尘埃,回到了这个自己生命开始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