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谁最先把葡萄和葡萄酒引入中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番薯第一个是哪里人引入中国 历史上,谁最先把葡萄和葡萄酒引入中国?

历史上,谁最先把葡萄和葡萄酒引入中国?

2024-05-22 06: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以直到唐朝的时候,我们才酿出自己的葡萄酒!

而中原习得酿造葡萄酒的技艺,则得益于一个叫高昌的西域国家。高昌位于西域诸国的最东端,离中原很近。当年玄奘西天取经路过此地就受到了热情款待。唐太宗时期,高昌被并入大唐,葡萄酒的制作秘方也就不保了。高昌酿造的葡萄酒就是用一种叫做“马奶予葡萄”的葡萄品种酿造的。这种葡萄呈细长的椭圆形,可能名字也由此得来。后来唐朝也引进了这种葡萄,至此中原才制作出纯正的葡萄酒,原本珍贵无比的皇家贡品也进了路边的酒家。

所以晚清时期的张裕酿酒公司曾用长相思酿制的葡萄酒起名“高昌种”

古代的敦煌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路重镇,从不缺美酒。莫高窟很多壁画里也都描绘了古人立夏酿酒(你们的vintage)、开设酒肆、饮美酒等场景。

莫高窟第108窟 宅子酒肆 中唐

莫高窟108窟中描绘中唐时期的宅子酒肆。这个属于比较高档的,多为仕宦阶层来此消费,往往设在一间庑殿顶、带鸱吻的宅子内,装修豪华,宅外设舞伎表演,宅内围坐的酒客群中还有乐队演奏。

还有比较百姓化的。

莫高窟第12窟 帐篷酒肆 晚唐

莫高窟第12窟中还记载着晚唐时期的帐篷酒肆。即以简易的布幕帐篷搭成,更大众化,更接地气。百姓来此任意喝上一碗,称作“打碗”(可不是抖音上喝完酒砸碗的那个“打碗”)。可以随时售卖零酒,也可以叫“散酒店”。

最近笔者为了一件事专门请教了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

笔者:“请问莫高窟壁画上是‘粟米酒’还是‘葡萄酒’?”

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据专家说,酿酒图像无法区分是做‘粟米’还是‘葡萄’。”

哈哈~

但唐朝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到“葡萄美酒夜光杯”,也说明葡萄酒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要用比较珍贵的夜光杯来盛。

李白诗曰:“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这首诗既说明了葡萄酒已普及到民间,又说明了葡萄酒的珍贵,它像金叵罗一样,可以作为少女出嫁的陪嫁。当时的胡人在长安还开设酒店,销售西域的葡萄酒。

在元代,已经有大量的葡萄酒产品在市场销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在山西太原府,那里有许多好葡萄园,酿造很多的葡萄酒,贩运到各地去销售。”

所以山西那里,早就有这样一首诗:“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看来,当地老百姓,把种葡萄、酿造葡萄酒,看成是一件很自豪的事。元朝统治者对葡萄酒非常喜爱,规定祭祀太庙必须用葡萄酒。并在山西的太原、江苏的南京开辟葡萄园。至元28年在宫中建造葡萄酒室。

不知道,现在山西出产优质的国产葡萄酒是否与古人的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明朝时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多处提到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及葡萄酒的药用价值。李时珍写到:“葡萄酒……驻颜色,耐寒。”就是说葡萄酒能增进健康,驻容养颜。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卷30中曾记载了我国栽培的葡萄品种有:“水晶葡萄,晕色带白,如着粉形大而长,味甘;紫葡萄,黑色,有大小两种,酸甜两味;绿葡萄,出蜀中,熟时色绿,至若西番之绿葡萄,名兔睛,味胜甜蜜,无核则异品也;琐琐葡萄,出西番,实小如胡椒,……云南者,大如枣,味尤长。”

好了,今天的历史就写到这。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首笔者最爱,关于酒的古诗词:

《月下独酌》(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