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留学生的口语 新疆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研究

新疆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研究

#新疆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研究|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内容提要:文章首先介绍这几年新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之后对中亚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探讨影响其汉语学习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今后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疆;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H1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5330 (2011) 03—0069—05

  作者简介:阿依提拉·阿布都热依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交流学院教师(新疆乌鲁木齐 830053);古力娜·艾则孜,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由于地缘的优势,使新疆成为中亚国家学生学习汉语的首选目的地。国家教育部和新疆教育厅 积极举办了面向中亚国家的教育展,打开了新疆与中亚国家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渠道,为中亚学生来华留学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数据显示, 2006年新疆留学生总人数是1 700多人, 2007年增加到2 800多人,增加的留学生大多来自新疆周边独联体国家,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到了2008年新疆留学生人数已突破3 000人,其中中亚的留学生人数最多,接近2 000人。[1]中亚留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与其他国家留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只有了解他们的学习规律,才能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

一、新疆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1.教师。新疆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大多是由对内汉语教学“转业”而来的。在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特别是对以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柯尔克孜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当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高等院校中文系的毕业生,还有一些人是来自外语系的毕业生,具备较高的中国语言文学知识和外语水平;多数以英语为外语背景,而“科班”出身的对外汉语教师占少数;近年来新吸收了一批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

  2.学生。从人员构成看,来新疆留学的中亚学生中大部分是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生和高中毕 业生,还有为数不多的初中毕业生和已工作人员。他们留学的目的多样化,主要以商业为目的而学习汉语。以学长为一年或半年的短期生为主,大部分是自费生。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已开设了留学生本科教育专业,享受全额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此外,还有国家汉办汉语推广项目支持下的公费留学和孔子学院奖学金进修生。他们的学习期限一般分为四周、一学期和一学年等三类。中亚留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学员求知欲望强烈,希望尽快地掌握汉语。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明确,缺乏强劲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来中国留学只想体验一下异国生活,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或本人并未考虑清楚,只是因为家长的愿望而来。

  3.教材。目前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为北京语言大学所编的系列教材。以北京语言大学的《初级汉语教程》为例,其中所涉的人物、词语和文化,明显是指向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而且把英语作为注释语。这种教材很难适应中亚各国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母语、历史、文化、教育背景、民族性格等与那些欧美国家不同,而且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第一外语是俄语,英语程度不齐,甚至很多乡村学生和从较偏僻的城市来的学生都不懂英语。这些客观因素为中亚学生的汉语教学带来 了诸多不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

二、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

  (一)特殊母语背景带来的负效应

  1.对汉语的陌生感。中亚学生的母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阿尔泰语系,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还是文字上都与汉语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中亚学生的母语对他们在汉语学习中形成了很大的干扰。抽样调查显示,中亚学生把汉字列为汉语学习困难的首位。其原因是学生的母语在书写上采用拼音文字,字形直接表音,而汉语的文字与语音分离,无法根据字形拼读字音,因此中亚学生在汉字的记忆、书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面对用横、竖、撇、捺等笔画拼合起来的汉字,他 们会觉得像天书,一无所知,一片渺茫。

  对于中亚留学生来说,汉语的“难”并不仅仅表现在汉语本身,而表现在他们过去具有的语言知识、语言获得知识和文化背景在学习汉语时很难发挥积极的作用。中亚留学生使用的母语是中亚各民族语言及俄语。其中多数中亚民族语言如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乌兹别克语等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塔吉克语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来新疆学习汉语的中亚留学生的母语多为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塔吉克语等。以上几种语言虽然是他们的母语, 但在日常交际中,很大一部分学生用俄语交流,特别是16~25岁的青少年留学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中亚各国的语言政策有关(从20世纪30年代初至50年代末,俄语作为苏联族际共同语被强制推行,已被各少数民族广泛接受和使用。各加盟共和国独立后都颁布了各自的语言法并规定“民族语言是国语,俄语是族际交际语,也是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的官方语言”[3])。1996年4月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分析中心会同国家民族政策委员会所做的一次社会调查显示,只有36%的哈萨克人熟练掌握哈萨克语, 36·6%的哈萨克人根本不懂哈萨克语,同时87·9%的哈萨克人熟练掌握俄语,完全不懂俄语者只有2·8%。[4]由于受这种特殊语言背景的影响,他们在汉语学习中一方面受母语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俄语的干扰。因此对于汉语这一特殊的语言,在感到新奇、神秘的同时,难免会产生隔膜、惶恐之感。从另一方面看,这些中亚留学生从小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俄语,已具备了学外语的经验,所以就把学俄语的方法潜意识地用于汉语的学习过程中。

  2.汉字书写能力差。汉字笔画复杂,字数繁多,难认、难写、难记,是中亚学生学习汉语最头疼的问题。中亚各国人使用的是拼音文字,不仅笔画简单而且数量很少,书写汉字对于他们来说比画画儿还难。他们学习汉语的第一道难关就是书写汉字。对于“你觉得汉语的什么最难”这一问题,新疆师范大学67%的中亚留学生回答说是汉字。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他们当中大多数人的汉字写得非常难看,而且不注意笔画顺序,特别是在初级阶段。

  3.汉语阅读理解速度慢。拼音文字的“形”和“音”是二位一体,只要掌握了词汇的发音,一般都能正确地拼写出来,并且看见拼写的单词,一般也能顺利地读出来。而汉字是一种形体与意义紧密结合的表意文字。作为方块结构的汉字,它的“形”、“音”、“义”形成一个紧密的结合 体,并且在字与词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不像拼音文字那样是二位一体的,不能直接拼读。以拼音文字记录母语的中亚学生,在大脑中已形成一套严密、完整、可靠的文字系统,这对他们阅读和理解汉语带来了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他们阅读和理解汉语的速度。

  4.听说与读解能力不协调。语言学习进步的快与慢,同学习者的性格、心理有密切关系,而这些对学习表现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中亚学生喜欢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充分表现。通过大胆的交流、表现,暴露、修正错误,反馈、强化、识记、掌握所学的内容。因为喜欢抢着说,不怕说 错,所以口语进步较快。而因为不爱写汉字、不勤于课后复习和练习,所以认读能力较差。这些导致了他们的听说与读解能力不协调。中亚留学生重听说轻读写还有一个原因与他们的学习目的有直接关系。大多数来新疆的留学生计划将来要从事商业贸易,他们认为只要能听懂汉语,能用汉语口头交际就足够他们顺利的从事贸易。他们觉得听说课易学,实用性强,也很有成就感。

  (二)影响中亚学生汉语学习的个体因素

  1.生理因素。来新疆学习汉语的中亚留学生以在校或已毕业的大学生和高中毕业生为主,还有少量的初中毕业生和已工作人员。大部分是16~35岁的青年人。少数初中毕业生,因为年龄小,涉世浅,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学习表现和考试成绩也比较差。

  2.认知因素。(1)借助母语和俄语是初级阶段的中亚留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学习策略。他们无论是在自主学习中,还是在课堂学习中都对媒介语(母语、俄语)有较大的依赖性。中亚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内译”的过程,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这是学习者受干扰的内因。(2)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当他们听不懂老师的讲课或看不懂书上的注释语时,他们首先会问老师是什么意思,如果还不懂,就会让一个本族语或有共同交际语的同学给他解释一下,第三步他才会自己去查字典。(3)课上很活跃,课后不复习,不爱记笔记,不喜欢书面作业,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学习内容的记忆停留时间会比较短暂,而知识体系无法在循序渐进的积累中逐步建立起来。[5](4)从认知方式上看,中亚留学生大部分属于冲动型的人。他们在学习中反应快捷,甚至不假思索。他们大胆、自信,上课回答问题时,都抢着举手、积极发言而且采用的方式也非常灵活。我们对此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详见下表)。

问题 答案 答案 你思考问题时会使用哪种语言? 俄语50% 双语(母语/俄语) 28% 你学习生词时用哪种语言理解意思? 俄语64% 双语(母语/俄语) 18% 上汉语课时你希望老师使用媒介语吗? 希望使用媒介语63% 用纯汉语讲课13% 母语/俄语对你学习汉语有什么影响? 有帮助73% 有干扰22%

  从以上的比例看,中亚学生对俄语和母语的依赖已成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消除。

  3.情感因素。(1)动机:如果学习者本身缺乏强烈的愿望、端正的态度和足够的热情,无论客观条件多么优越,也难以扎扎实实地学下去,更不必说进步快并学出成效。2006年新疆师范大学对在校的126名中亚留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关于“你学习汉语的目标是什么”回答的情况是:想借助汉语从事商业贸易57%;想做外交工作25%;想在中国企业里工作,当翻译,搞业务19%;学会汉语能找到好工作17%;服从父母的意愿14%。这些数据说明,中亚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比较明确,而且很实际,他们想通过学习汉语做商业贸易,从而去赚更多的钱。(2)态度:学习态度是构成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西方学者的调查表明,学习第二语言的态度与所取得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高于学习其他科目的态度与成绩之间的关系。[6]我们对中亚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做了一项调查(详见下表)。

问题 答案 答案 答案 你喜欢中国吗? 很喜欢86% 喜欢10% 不知道2% 你为什么选择了学习汉语? 喜欢汉语68% 对中国文化感兴趣13% 父母的愿望15% 你对新疆师范大学的课程安排满意吗? 基本满意46% 不太满意17% 不满意2% 你对老师的讲课方式满意吗? 基本满意51% 不太满意28% 不满意4% 你对现在的教材满意吗? 基本满意55% 不太满意22% 不满意3%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大部分中亚学生对汉语学习持一种比较积极的态度。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对汉语课的课程安排、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材的选择持一种不太满意的态度,会导致他们对学习汉语缺乏主动性,认为学汉语是一种负担,一有机会就想放弃。

  4.民族性格及其所带来的学习特点。语言学习不是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技能的训练、习得。它的进步之快慢,同学习者的性 格、心理有密切关系,民族性格、心理对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7]

  民族性格中积极的一面: (1)中亚留学生热情、大方、豪爽,这使得他们课上课下的气氛都十分活跃,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自我满足感,便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8](2)中亚人性格外向、自信、胆大,因此在课堂上他们反应快速、积极发言,抢着回答、不怕犯错误。由于活泼开朗、爱说爱跳,很善于交际,所以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对新的知识点很快就能理解。他们口语比较好,听说能力强。

  民族性格中消极的一面: (1)自由散漫,对自己比较放任,所以不爱遵守规矩,不好管理。他们总觉得课多,练习多,作业多,考试多,老师要求严格,难以适应。(2)学习不勤奋,不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不预习、不复习,迟到、旷课,司空见惯,习以为常。(3)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不轻易接受别人的建议,很容易自满,进步慢。中亚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往往缺乏持久性和深入性,他们多数以听懂、会说、能够交流为最终目标。(4)比较好面子,很介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中亚留学生表达欲较强,十分重视教师的反馈态度,尤其是在回答问题时,当得到教师的肯定 时他们便会感到信心倍增,对学习内容兴趣盎然,能够作出积极的回应并参与教学之中。而一旦被否定则很容易受挫,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如果不注意观察这些细节,一味地灌输教学内容,将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或产生抵触情绪。

三、应对策略

  (一)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1.由于目前新疆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主要来自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师资,这就存在着教师的外语水平不够高,教学理论知识相对滞后,汉语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不够系统等问题。[9]所以对非本学科出身的新老教师需要进行业务培训和外语强化,使他们尽快熟悉本专业所需的知识,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2.新疆对外汉语专业教师中大部分以英语为外语背景。来新疆学汉语的留学生讲的是俄语、哈语、吉尔吉斯语、塔吉克语等。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教师与学生无法交流。因为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把握教学的侧重点,不能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机结合,而造成汉语教学“无的放矢”,没有针对性。教师如果掌握学生的母语,了解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就会把已有的外语知识推广到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研究教育对象的母语特点,能预见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教学中更有针对性、目的性。

  3.要想使我们的对外汉语教育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就要形成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的来源不仅需要对外汉语专业的,英语、俄语专业的,而且也需要教育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等专业的人员。[10]

  (二)实现教材的针对性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材起着纽带的作用,它体现了语言教学最根本的两个方面:教什么和如何教。目前对外汉语教材在种类、数量、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尽管如此,大部分教材的编写仍然是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国家和地区,关注点是欧美等国家。这类教材根本不适合中亚各国的学生。因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习目的和方法、语言背景和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而且多年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标准不同于欧美国家。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选择中,我们要深入研究中亚国家的文化特色,加强语言和文化的对比,研究教学对象的母语特点,时刻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以汉语国际推广为契机,打造针对中亚国家的富有区域特色的对外汉语系列教材。

  (三)改革汉字教学

  长期以来,很多对外汉语教学单位对零起点的留学生没有开设单独的汉字课程,而把汉字当作一种辅助性教学。以拼音文字记录母语的中亚学生在大脑中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他们不习惯把汉字的形体和它的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连在一起考虑。对他们来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记忆字形,这就导致他们对汉字的识记能力总落后于听说能力,以至于最后由于生字的不断积累,丧失汉字学习的信心。[11]如何让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字词量和较快的阅读能力是我们教学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此,汉字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汉字教学,开设不同层次而相对独立的汉字课。给学生讲解汉字造字法,化难为易;分解汉字结构,化繁为简;总结汉字偏旁及功能意义,化枯燥为神奇。

  (四)适当使用媒介语

  从新疆中亚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特点来看,在初级阶段应该适当使用一些媒介语。首先从他们的传统教育来讲,他们已习惯于教师在外语教学中使用媒介语。其次,通过媒介语,教师能够正确指导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把已有的本族语知识推广到目的语中。这种推广有利于两种语言的对比,加深学习者的理解程度。比如说,在教学初期或在讲语法的必要词语时,用适当的媒介语能把难以理解的词语或语法说清楚。最后,在初级阶段适当使用媒介语,可以更好地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留学生快速充分地理解授课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责任编辑:苏 成

  (本文系新疆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亚留学生现代汉语特殊句式的习得顺序研究”(0708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中亚来新疆留学人数猛增》,《国际在线消息》2008年4月21日。

  [2]阿依提拉·阿布都热依木:《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四个副词的习得顺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中亚各国的语言政策:以哈萨克斯坦为例,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列宁明确指出,各民族应该平等,各民族的语言必须受到尊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哈萨克共和国和其他苏维埃共和国一样,开始实行发展民族语言和扩大民族语言功能的政策。从20世纪30年代起,苏联的语言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学校被限制在自治区域内,而用俄语教学的学校数量在全国迅速增长。1938年,斯大林规定全国所有学校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俄语。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作为被强制推行的苏联族际共同语的俄语已被各少数民族广泛接受和使用。在1989年颁布的《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语言法》中规定:哈语是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语,俄语是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族际交际语。1997年颁布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规定: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斯坦的国语,俄语与哈语一样是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的官方语言。参见张宏莉:《当代哈萨克斯坦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7年。

  [4]哈萨克斯坦《政治》1997年第1期。

  [5]伊莉曼·艾孜买提:《针对中亚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策略》,《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0年。

  [7]王顺洪:《日本人汉语学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8]侯创创:《影响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第2期。

  [9]周殿生:《新疆的对外汉语教学特点与策略探讨》,《语言与翻译》(汉文) 2005年第4期。

  [10]帕丽达·阿不都艾尼:《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1]陈文博:《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重音轻字现象》,《语言与翻译》(汉文) 2008年第2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