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画展的背景 你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你最应该做的是什么

2023-06-29 05: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沈阳晚报

  5月末,毕加索《格尔尼卡》手稿东北首展亮相铁锚1956文创园,42幅以反战为主题的手稿像一束炽热的光源,猝不及防地照进了热爱艺术的都市生活中。同一时间,馥郁着墨香的“老弘画扇”也在西边的红梅文创园“十分钟空间”拉开序幕,难得一遇的文人创作、匠心考究的场景布置,打开了画展的新纪元。

  细心观察,虽然两个展览都设置了一定门槛,收取不等的入场费,可并没有影响观者的热情。相反,随着这些具有一定审美标准的展览的加入,不仅让文创园多了许多可广泛传播的话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整体的调性和气韵,激活了不同层面的目光与流量。

  文创园业态的细微变化,也牵动着我们的思考,如果“三经九纬”想打造成一处全新的精神文明高地,敞开的围墙下,哪些内容更贴近年轻的心房?旋即,我们开启了一场有关文创园标配的探讨。

  用户思维 

  文创园的情感价值

  对喜欢逛文创园的人尤其是文艺青年来说,文化产业园区搭台办展似乎是“理想世界”中的应有之意。许多年前,沈阳老牌文创园1905便为海内外的艺术灵感搭建了专属的独立空间,不定时释放有关美的享受。还有早期的犀牛市集、木木剧场、离河书店等前沿的尝试,为1905汇聚了广泛人气。

  “和北京的798、上海的田子坊相似,沈阳早期的文创园也是依托建筑的特色站稳脚跟,形成卖点。

  不过,近几年随着网红打卡、流量加持等因素相继并入赛道,只靠建筑本身的特点已明显不能与客户保持良好的黏性,丰沛的业态、文化的定位、情绪的价值、社交的属性成为实现升级与蜕变的关键。”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师董宁宁说,“就像原料库的感召力,早已不局限于沈阳本地的年轻人,特别适合拍照、特别网红的‘日晒七里’咖啡馆等拥有足够分量的IP,也为红梅文创园提供了独特的精神气质。”

  董宁宁说,经营文创园还要具备一定的用户思维,要思考客户为什么在你这消费而不去别的地方?吃完冰淇淋,是否自愿发图、发圈?而这又升级到了产业与服务的层面。

  孵化创新 四个版本的演化之路

  从最初依托建筑风格吸引流量,到如今利用不可替代的精神气质保持黏性,沿着专业人士的分析不难看出,文创园已从看似发散式的尝试中,摸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适配市场的演化之路。

  比如目前在国内较为领先的文化场景运营代表北京首创郎园,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走过四个版本,正式迈入4.0时代。“14年前,首创郎园第一个文化产业园区运营项目——郎园Vintage刚开园时,主要以服务办公为主,辅以一些特色商业配套、设计师买手店等;到了2.0,我们把园区定义为‘城市大学’,给自己定位为‘大学的学生会’,通过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提升整体园区的文化氛围;到3.0时代,郎园以一个园区的身份,成为所在区域的文化中心,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融合,被誉为‘城市文化公园’。”采访中,郎园品牌总监宋秀平详细地介绍着有关郎园成长、成熟的过程,以及越来越多元的盈利模式,“上升到4.0模式后,郎园把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和文化内容融合,重点突出园区在产业服务、新消费品牌孵化两方面的功能。”

  在宋秀平眼中,文化产业园区运营需要坚持长期主义。“丰富多彩、高品质的文化内容,是一个园区最好的引流器,是让人们想要来一个地方最初的动因,比如创新的消费体验、展

  览、快闪等,不过这部分通常是很难赚钱的。”宋秀平说,郎园目前的盈利点主要得益于产业与商业的合作,“前期我们会考察客户对产业的设想,挣快钱的企业不可取,郎园一直在寻找的是一种‘相互的懂得’,通常每三年会完成一次招商迭代。”宋秀平说。

  伙伴模式 让他们像植物一样生长

  采访中,“孵化”被业内人士频频提及。“郎园目前最火的郎园Station园区,新消费品牌孵化的成果备受关注。”“红梅文创园定期招募艺术家,为青年人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为有创业需求的青年人提供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空间,让他们的精神有所收获、情绪得以安放,似乎是文创园对新时代、新使命的一种呼应。

  董宁宁所在的院系在奉天工场文化创意产业园里有一间校外实践站,通过一些文化活动的牵引,让青年学子多了一个展示自我、与城市互动的平台。“人们来逛文创园,一部分是奔着体验时新消费的,还有一部分是想通过文创园这个平台结识新伙伴、看到更多同类,然后与大家一起探索、一起生长、一起记录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来。”董宁宁说,这或许是未来文创园区如何永葆活力的关键。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 关彤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