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故事(八):畲族的传统服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男性服装简笔画 畲族的故事(八):畲族的传统服装

畲族的故事(八):畲族的传统服装

2023-10-20 11: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畲族妇女的服装又称“凤凰装”,上衣多为黑色的大襟服,领子高2~4厘米,两旁开衩,一般后裾长于前裾。有趣的是衣服没有一颗扣子,只有右衽襟角缝有两条蓝色、白色或红色系带。衣领、袖口和两襟饰以红、黄、蓝、绿、黑五色花线修成的各式花边,有的花边由衣领延伸至肩部和胸口,美轮美奂。

畲族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花边多,样式复杂,花带宽。老年妇女花带较窄,图案花纹也相对较少。通过这个特点可以区分。无论男女,畲族人腰间都系有以蚕丝或棉纱编织的腰带,长约2米,两端织有美丽的花纹图案。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

畲族妇女下半身穿着较为多样,有短裙、短裤、长裤几种,一般不分季节,常年如一。穿着短裙、短裤的畲族妇女有打绑腿的习惯,绑腿或黑或白,有的黑、白、红相间,有的绑腿末端还缀有红色璎珞作为饰物。

合手巾是畲族妇女劳动时所系的围身裙,是畲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手巾多是黑色,群面绣花。年轻女子的盛装合手巾绣工讲究,裙身绣以大朵云纹或各种奇花异兽、神话人物,裙边再配以刘条状,明显醒目,堪称艺术佳品。中老年妇女多穿简装合手巾,只在裙面上段绣有简单花纹图案。

/

畲族头饰

/

畲族的头饰分为发饰、冠帽头巾和装饰等不同的种类。

在畲族地区,不仅女人可以戴头饰,男人也可以戴头饰,而且相差极大。

除了江西的贵溪等部分地区有戴蓝色或黑色头巾外,畲族男子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帽不巾”,与当地的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畲族妇女的头饰却相当地讲究,且保留了明显的本民族特色。

畲族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畲族妇女喜留长发,梳“凤凰髻”。少女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

凤冠在畲族妇女生活中占有重要意义。传统上,畲族妇女结婚之日必戴凤冠,去世时也带着凤冠入土。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来畲族青年结婚时戴凤冠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在闽东、闽西和浙江南部的少数地方还能看到。

在闽西南一带畲族的成年妇女多梳“龙船髻”,就是将发辫以蓝、黑色头绳缠绕成发髻,用银簪或竹签固定于头顶。在夏天出门的时候,发髻还能起到固定头上戴着的“凉笠”的作用。

传统上,畲族妇女结婚之日必戴凤冠,去世时也带着凤冠入土。由此可见凤冠在畲族妇女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年来畲族青年结婚时戴凤冠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在闽东、闽西和浙江南部的少数地方还能看到。

/

畲族首饰

/

畲族妇女平常佩戴的饰物有发饰、耳饰、手饰等几种类型。饰物多为金、银制品,少量为铜、铁或玉石制品。

畲族的发饰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银簪。银扒、银花等。银花大多3朵一组,上朵錾有八仙或其他祥瑞动物图案,中朵饰有10只俯首狮子图案,下朵则有12只昂首凤鸟纹。“金针花”则是一种颇具特色的银花,造型细长,上连5朵小银花,银花里面还藏有小铃铛,走起路来,银花摇曳,清脆的叮叮之声不绝于耳。

畲家女子素有戴耳环、耳坠的习俗。一般情况下女孩多在7~10岁时穿耳。穿耳的方法与我们所熟知的略有不同:以针沾茶油在耳垂上直接穿孔,然后再耳孔中穿一条红丝线,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用茶油点在耳孔上,并来回拉动丝线。如此做十天半月之后,伤口便会愈合,耳洞即成。为了防止耳洞重新长拢以及方便日后佩戴饰物,大多数还在耳洞中插入草棍、小竹刺或铁芒、箕杆等,以使耳洞变大些。

手饰有“手指”和手镯两种,“手指”就是戒指,上有花纹、八卦、吉祥字眼等纹样,一般是已婚妇女所佩之物;手镯有鸳鸯镯、提花九环银镯等。

手饰有“手指”和手镯两种,“手指”就是戒指,上有花纹、八卦、吉祥字眼等纹样,一般是已婚妇女所佩之物;手镯有鸳鸯镯、提花九环银镯等。

畲族故事系列,每周五晚上6点准时更新,更多精彩故事请继续关注。下一节我们将会讲有趣的畲族婚姻习俗!哭婚习俗

★如果你喜欢本期内容,欢迎关注“山哈蓝博正通液”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