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诗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说开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男友说人面桃花相映红啥意思 从唐诗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说开去

从唐诗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说开去

2024-07-05 0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者:史遇春

这一讲,从唐诗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来说中华诗词的美。

“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出自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既然句出崔护,那么,就先简要介绍一下崔护其人。

崔护(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进士及第。唐文宗(李昂)大和(一作太和)三年(公元829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

崔护的诗,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其诗六首,皆是佳作;其诗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

《题都城南庄》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所谓一诗成名,崔护也是以《题都城南庄》这首诗,使得他名标青史、为人称颂。

关于此诗,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中,还有一个典故。这典故,是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其文内容,大体如下:

博陵人崔护,姿质形貌很是俊美,但是他孤高清白、洁身自好、与人寡合。

参加进士考试时,崔护没有得中。

那一年的清明日,崔护独自在京都城南闲游。

其间,崔护得见有一居人之庄,中有一亩之宫。此处花木丛集紧簇,寂寂然就如无人居住。

崔护上前扣门,好一阵子之后,有一女子,在门内从门缝向外探视,且问道:

“谁啊?”

崔护便以其姓其字回答,之后,又说:

“小生游赏春景,独自行走,因昨夜饮酒,此时口渴异常,故求水一杯。”

那女子人内捧一杯水来,开门之后,设置坐具,让崔护坐下饮水。此时,那女子独倚小桃树横斜的枝干,伫立在旁。

其实,这递水设坐之间,眉目有情,那女子对崔护有所属意,且其意较厚。

崔护见那女子娇姿媚态,余妍绰约,便以言语挑试,

那女子默然不对,以目久久注视崔护。

崔户饮水罢,依依辞去。

那女子送别崔护,宛如没有尽情,幽幽入门。

崔护也是眷盼而归。

之后,崔护因尘事纷扰,无暇闲行,便再未至那女子所居之地。

时日匆匆,等到第二年的清明,忽然之间,崔护又想起去年彼时的那一女子。

念及当日一面之缘,崔护情不可抑,便径自前往南庄找寻。

达到之后,那一女子所居之处,院墙如故,但是门已经上锁。

如此情状,思昨念今,崔护一时情涌,遂题诗于那女子居处之门的左扉,其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此句后有变化)

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后数日,崔护又偶至京都城南,他再次去寻访那一女子。

来至院外,忽听里面有哀哭之声,崔护便上前扣门询问。

此时,有一老父出,问道:

“此君可是崔护?”

崔护答道:

“是。”

老父又哀哭道:

“您害了我的女儿。”

崔护惊起,不知道以何言应答。

老父接着说是:

“我的女儿已经成年,她粗知诗书,还未嫁聘。自去年以来,她常常恍恍惚惚、若有所失。近日我与她外出,回来之后,看见家门左扉上有字。小女读罢之后,入门没多久,便一病不起。遂后,她便断绝饮食,几天就死了。我老了,小女之所以成年未嫁,就是想要寻求君子人等,以托付老身,现在,小女不幸殒身,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说着,老父又放声大哭起来。

崔护闻言,也伤感恸哭,并请求入内临哭。

入内之后,那一女子尚俨然在床。

崔护轻轻抬起那一女子的头,将她的头枕在自己腿上,哭着祈祷说:

“我在这里,我在这里。”

须臾,那一女子睁开了眼睛,半日时间,那一女子又活了过来。

老父大喜,遂以其女许嫁崔护。

此诗的渊源典故已经输说完,下面,来按照我的思绪,来讲这首诗。

话说,碗碗腔(流行于陕西东部的地方剧种)里有一出戏,名字叫做《借水》。

在我还懵懂不知事、在我还处于看戏看情节的那个年龄的时候,我就看过这出《借水》。

因为《借水》不是本戏,只是折戏,所以,要从这里面看出情节来,实在有些不容易。

虽然《借水》这折戏对我而言,似乎没有什么情节,但是,它却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

那是一个春花烂漫的时节,生一人外出郊游。

这大好的青春、大好的春光,自然是大好的兴致。生一直从都城近郊游到了都城远郊。

一路上听着莺歌燕语,一路上赏着柳绿花红,眼前的一切正合了生读书人的雅兴。

走过山一程,经过水一程,不经意间,就过了大半天的事件,这时,生有些累,也有些渴。

但见不远处,一片桃林,那清婉的桃花开得正酣。远看,似飘在天边的一片云,但少了云的光鲜亮泽,而多了花的温润含蓄。阵阵春风起,使人不禁想起陶靖节桃花源里的“落英缤纷”。近看,正和那腊梅如姊妹,但少了雪中寒梅的冷傲,而多了春日群芳的娇柔。那桃的美,不仅仅限于花:深褐而泛油光的躯干,刚刚露出头的绿芽,配上那粉红的花、深色的蕊,一株桃树一美人,一片桃林群仙图。

生沉醉于桃花的美,免不了一番抒情。这一刻,他已经没有疲倦,忘了饥渴。谁知这桃林之中,又偏偏隐了一户人家。既然人生有如此的安排,何不上前讨他一杯水喝?这般想,生便上前叩门。

当日,这户人家只有一女子(即旦)在家,闻得人声,隔门答问。

所以不启户者,避嫌也。以我臆测,唐人之风习,或不至此,所以有此一幕者,盖此剧或创作于明或明以后,故染纲常伦理之气。

生旦一番交涉之后,旦将杯水从门槛底下递出,生饮后而归,水至此借完。

明年,生再来此处赏花。叩门求水而人去屋空,遂题诗一首于庄前墙上,诗云: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至此方悟,原来,这出戏是从唐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演绎出来的。

猜想,这出戏就是借用唐·孟棨《本事诗》崔护的典故。

此诗在儿时以好记性逞强的时候,就已经倒背如流了。

有时候,对于诗词的记诵,倒不是刻意的,只是喜欢,每次见到,直如再逢故人,无意中就有几分亲切,见得多了,自然成诵。晋·陶潜《五柳先生传》说: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此语,真是传我心神。

对于诗词,那些读到让人手舞足蹈的词、句、篇章,真是“欣然忘食”。但是,你要问我,好在哪里,我答不出来;甚而有时候问我在讲什么,我也答不出来。

梁任公说:

“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新鲜的愉快。”(《中国韵文里所表现的情感》)

当时对于这首诗,我的情况大概如此。梁先生的“理会不着”,是因为义山的有些诗实在难懂。此不独梁任公,元好问早就有“独恨无人作郑笺”可作明证。而我之好诗,不甚解,大约多是因为我的浅薄吧!

对于这首诗,那时候之所以喜欢,就是因为“人面桃花相映红”一句。个人觉得很美。记得在很小的年纪,懵懵懂懂,尚不知情为何物时,对班里的一个小女孩很有好感。看着人家红扑扑的脸蛋,就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句子。还暗暗给人家起了一个外号,叫做“人面桃”!还有,那小女孩有一次在哭,她就在我的后排坐着,我回过头去忘了一眼,泪珠正挂在那姣美的面庞上,我忽然心中一动,有些为她难过;同时,我也看到了她的美,知道了什么叫做“梨花一枝春带雨”。儿时的一切就如同那“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在记忆中灿烂着。二十多年过去了,“梨花一枝春带雨”在我的人生中,似乎已经成了绝响。

前儿个,坐火车,和一位医生聊天,他很喜欢古典文学,两人相谈甚欢!不知因为什么,就谈到了这首诗。他说:

去年春天,有一次看惠州的某一个报纸,报纸报道的是惠州农村的人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而这篇文章的配图,就是一户人家,门前是的几株花开得正浓的桃树。

他读完了,很有感触。想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人。

除了这,他还想到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他说:

这诗,其实可以不局限于爱情,你也可以用此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就象自己想到家乡的情景。

去年今日此门中,是如何热闹的一番景象:妻贤子孝,含饴弄孙,一家人和和美美,享不尽的天伦之乐。

那时的桃花,与人面相映成趣,不光是桃花色、美人面可以交织成景。这桃花和童子少年花容、长者鹤发童颜也相映生辉。此可比拟“人面桃花相映红”。

少了人,一切的存在便失色不少。怅惘若失的不只是恋人的分离,所有的往昔团聚、今朝天各一方都让人惆怅。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

门前的桃花依然能够映出如画美景,门前的桃花依然能肆意绽放。春风起了,片片桃花轻轻起舞,桃花春风相戏,哪里知道人间的情愫。这不是“桃花依旧笑春风”吗?

这一切,能不让人情感波动么?

其实,这诗完全可以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情。

不知,是否是有人为了附会,才演绎了这么一出缠绵的爱情故事。

读崔护仅存的六首诗,写情、或者细腻如女性口吻的有五首之多,可见此诗或亦一时兴起之作。

然而,诗的魅力,或许就在说出说不出之间;诗的魅力,或许就在你说你解、我言我会吧!

好一个“人面桃花相映红”啊!

(本篇结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