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伦理: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视机背光板多少钱一米合适 科研伦理: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础

科研伦理: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础

2023-10-15 16: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科研伦理包括诚信、原创、利益中立、尊重参试者、保护动物福利、保护环境等基本规范。科研伦理是实现科学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础。在科学研究中,要重视原创、尊重原创;要坚持利益中立原则,以应对大科学时代利益冲突的严峻考验。科学的原创性确证了优先权之争的合理性,因而,争取优先权既是科学家的权利,也是科学家的义务。要加强科研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归零机制,减少马太效应的副作用,维护科学的普遍性。

【关键词】科研伦理 原创 利益冲突 马太效应

【中图分类号】G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3.11.009

【作者简介】李伦,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部长、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伦理法律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科技伦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为科技伦理理论与治理研究。主要著作有《鼠标下的德性》《国家治理与网络伦理》等。

如何对待实验数据?如何对待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如何对待口头报告的新思想?如何对待科研成果的优先权?如何对待科学中的马太效应?这些问题是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面临的日常伦理问题。推动建设有利于科学研究的伦理文化,既要致力于解决基本科学问题,构建新的科学理论,也要致力于澄清和解决科研中的伦理问题。

科研伦理是实现科学社会建制目标的内在要求

科学社会建制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添新知,即发现新的科学规律,构建新的科学理论,这是科学的认知目标;二是造福人类,即科学应促进人类的幸福,这是科学的实践目标。科学正是通过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的实现而得到自我证成,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科学社会建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家遵守科学规范,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规范至少包括两个部分:知识规范(或称为技术规范)和伦理规范。

知识规范主要涉及科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这是科学认知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主要通过科学教育和科学实践来传承与习得,是科学共同体形成的认知基础。自伽利略和牛顿时代以来建立的传统科学方法从根本上来讲至少包括数学和实验的方法,与此背道而驰的所谓科学常常会被质疑。具体而言,知识规范包括的概念使用和理论论述在逻辑上必须是可靠的;实验程序和方法必须经得起检验,实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知识内容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可检验性;理论体系具有自洽性和完备性等。违反知识规范会导致假科学或伪科学。科学家只有接受一脉相承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在专业上遵循相同的理论、研究方法,拥有共同的专业语言,才能形成科学共同体。简言之,知识规范要求科学家按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使科学家成为专业的科学家,使科学成为正宗的科学,而不是“不科学”、“非科学”或“伪科学”。

伦理规范是调节科学研究活动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借助习俗和舆论的力量规范科学研究活动,是被科学社会内化于科学家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科学人格。伦理规范要求科学家合乎道德地从事科学研究,使科学家成为有伦理意识的科学家,使科学成为负责任的科学,而不是“不道德的”或“非人道的”科学。科学伦理规范包括诚信、原创、利益中立、尊重参试者、保护动物福利、保护环境、维护和平、保障自由等基本原则。违背科研伦理,要么无法获得客观真实的实验数据,无法建构起科学的理论;要么损害人类、动物或环境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科学社会建制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遵守科研伦理是实现科学的认知目标和实践目标的内在要求。

诚信是科研伦理最基本的原则。诚信原则旨在确保科研成果及其作者的真实性。违背诚信原则将产生虚假的科研成果或作者,即假成果或假作者。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诚信,无所谓科学,我们应树立“无诚信无科学”的观念。现代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是现代科学的根基。伪造数据、篡改数据、拼凑数据是对科学研究的致命性打击。科学是靠实验数据说话的,如果数据是假的,科学便无从谈起。从大量撤稿事件来看,诸多已发表的论文存在不同类型的数据或图片的真实性问题。撤稿的原因主要包括伪造数据、篡改数据、拼凑数据、伪造同行评议、抄袭剽窃、重复发表、利益冲突、损害参试者权利或动物福利、无法重复实验,等等。

利益冲突是大科学时代科学家面临的巨大考验,利益中立则是大科学时代极其重要的伦理原则。科学家如何对待数据与利益冲突密切相关,伪造和篡改数据也与利益冲突相关。当个人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与科学利益或伦理规范处于对峙状态时,科学家就面临利益冲突;当个人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压倒科学利益和科学伦理时,就产生了利益冲突问题。利益冲突问题会破坏科学事业的基石——科学的客观性。利益冲突贯穿于学术研究活动的每个环节,包括研究过程、成果发表、同行评议、专业咨询、成果转移和国际合作等。科学家应坚持利益中立原则,通过回避、声明等方式处理个人利益与科学利益的冲突,坚持科学的客观性,正确对待科学数据,提出可靠的科学结论。

从事涉及人的科学研究,要遵守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做到知情同意,做好风险-利益分析,避免对参试者不必要的伤害,保护参试者的利益,坚持公正的参试者纳入和排除标准,不滥用特定人群的参试者,对脆弱人群的参试者给予特别保护。从事动物实验,应当遵守3R原则,保护动物福利。替代(Replacement)要求用能够达到同样实验目的的其他手段代替使用活的动物,用低等级动物代替高等级动物。减少(Reduction)要求把使用动物的数量降低到实现科研目的所需的最小量。优化(Refinement)要求尽量减少实验过程对动物机体的损伤,减轻动物遭受的痛苦和应激反应。

重视原创,尊重原创

原创既是科学要求,也是伦理要求。原创原则旨在维护科研成果及其作者的首创性和真实性,这是由科学的认知目标决定的。违背原创原则将产生虚伪的科研成果或作者,即伪成果或伪作者。原创作为科研伦理的一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重视原创和尊重原创。

第一,要重视原创。科学家具有习者、师者和作者三重角色。习者是将他人的知识内化于自己,师者是将他人的知识传授给他人,只有作者为科学增添新知。科学要发展,离不开习者和师者,但关键靠作者。缺乏作者的危机在于虚幻的作者意识,即对零原创成果的作者意识及其身份认同。在这种虚幻作者意识的笼罩下,科学事业表面上看起来一片繁荣,实则不然,科学共同体尚存在一些名不副实的作者。原创是甄别作者与习者、师者的试金石,是科学伦理的核心准则,是使科学家成为真正的科学家的根本所在。[1]无原创无科学,只有倡导“无原创不发表”,消除虚幻的作者意识,才可能推动科学家作出原创性的成果,推动科学事业的大发展。

原创意味着从0到1的突破,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是典型的含金量不高的所谓原创。那么,如何衡量科学家工作的含金量?科学社会有两个效应——棘轮效应和退休效应,可以帮助我们甄别科学家工作的原创性。美国科学社会学家朱克曼通过研究美国科学界的分层结构发现,位于科学界金字塔顶的是少数科学精英——诺贝尔奖获得者;科学家一旦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将稳居于科学精英行列,其地位不会再退回到原来的位置。也就是说,科学家一旦因为自已的工作获得某种学术地位,升至科学金字塔的某个层次,其地位和声望就不会再下降。科学界这种“只升不降”的现象被称为棘轮效应。例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玻尔、海森堡、薛定谔等伟大科学家不会因为他们的逝世使其科学地位而有所下降。需要强调的是,棘轮效应在科学金字塔的越高层表现得越突出。换言之,棘轮效应主要出现在位于科学金字塔顶端的科学家或伟大科学家中,发生在为科学史、科学思想史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身上,发生在真正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科学家身上。对其他科学家而言,退休效应更常见。

退休效应是指科学家的社会声望随着退休而日渐下降,直至被人们彻底遗忘。退休效应意味着普通科学家的科学声望主要源于其工作量,声望下降源于其停止工作和发表论文,这表明普通科学家的声望是基于工作量和论文发表量维持的,而不是靠其工作质量和原创性获得的。大多数科学家似乎都难逃退休效应的宿命,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应甘于这种宿命,相反,这表明真正的科学家是靠原创取胜的,只有原创才能使科学家成为真正的科学家。这也意味着,没有高质量的原创性就无所谓科学,更谈不上科学事业的发展。

第二,要尊重原创。在此,我们以科学交流系统为例说明尊重原创的意义。科学的生命在于交流,科学交流系统是科学社会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交流系统是科学共同体的基础环境,离开科学交流系统,科学共同体将无法运转,论文无处发表,科研成果无法评价,科学家之间无法交流信息。从一定意义上说,科学交流系统即科学共同体。科学交流包括正式交流(有形交流)和非正式交流(无形交流)。正式交流系统是指建制化的交流形式,如图书、期刊杂志、正式会议等;非正式交流系统主要指私下的人际交往,如互访、电话、通信、电子邮件等。

当前,无形交流对于科学研究的意义远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获得信息的时间差与交流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公开发表的论文来获得信息,与最前沿的科研动态相差3年以上;通过著作获得信息,相差5年以上。要想获得最新的科研动态,最好的方式是非正式交流。不利用非正式交流系统,仅靠正式交流系统获得科研信息,无异于闭门造车,几乎不可能走上科学前沿。然而,进入非正式交流系统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就是科研伦理。

科学交流系统要正常运转,离不开科研伦理。科研伦理是科学交流系统运转的前提条件。不遵守科研伦理,科学交流系统将难以维系。抄袭、剽窃、掠美等现象都会严重阻碍正常的科学交流,使科学走向封闭。尤其是对口头报告和非正式交流的思想的剽窃或掠美,会严重阻碍科学研究的顺利开展。在有些地方,科学家不太愿意在公开和半公开的情形中谈论自己的新项目、新思想或新观点,常常要等到成果完全成熟、论文发表后,才进行公开讨论或私下交流。在有些地方,科学家热衷于及早宣讲自己的新思想,争先恐后在讨论班、研讨会报告自己的最新想法和成果,甚至乐于在私下交流中谈及自己的想法。这种现象与是否有学术诚信和学术信任的科研伦理环境密切相关。在学术诚信或学术信任的科研伦理环境中,科学家乐于及早公开交流甚至私下交流自己的新想法和新观点,反之则不然。

口头交流、口头报告是思想观点发表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可以获得社会承认的途径。然而,社会承认有时可能难以获得。如果不能获得社会承认,就没有人愿意谈论自己的观点,从而阻碍科学交流。正因为有了可以预期的社会承认,人们才会放心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对获得社会承认的预期实际上就是学术诚实和学术信任。只有诚实,才会有相互之间的信任。信任本质上就是能够对他人行为的后果有一个确定的预期。在信任的环境中,科学家乐于说出自己的新思想,因为他可以确信没人会剽窃其思想,如果其他人想利用他的思想,也会给他一个承认,指出他曾经在某个会上或私人谈话中谈论过这个思想。如果没有这个信任,科学家就无法确定地预知说出自己的想法后,他人是剽窃据为己有?还是利用之而对他的贡献只字不提?这就是风险,不信任即风险。由于无法预知他人的行为,科学家不得不想办法来避免这种风险,通常的做法就是秘而不宣。正如蒲慕明所谈到的,“科学会议的演讲者通常只报告他们已经发表或是即将发表的结果,因为怕被别的科学家‘剽窃’。也经常能听到一些科学家宣称别人偷了他的想法去做实验。有些科学家甚至规定学生不能把实验的细节告诉任何人,即使对相邻的实验室也要保密”。[2]秘而不宣是针对不信任环境所作出的理性选择,毫无疑问这将阻碍正常的科学交流。这些现象如果成为普遍现象的话,可能导致科学共同体的崩溃。

对于科学交流,著作权制度可以为之提供一定的保障,但目前的著作权制度对思想的保护存在一些盲区,因为著作权法坚持“思想-表达”二分原则,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思想的表达,而非思想本身。在实际的科研活动中,尤其在研究的早期,首先出现的是思想,思想的早期表达更可能是口头表达。从法律上来讲,口头表达侵权的取证有时非常困难。更为重要的是,对思想的剽窃,而非对思想的表达的抄袭或拷贝,在法律上常常难以划定责任。对口头表达的剽窃或掠美,常常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仅靠著作权法不足以完全保障正常的科学交流,科研伦理的作用在这里就突显出来了。科研伦理要求尊重原创,尊重作者的思想表达,也要求尊重作者的思想,不得剽窃和掠美他人的思想或观点。蒲慕明曾如此谈起令人向往的科学交流,“在会议室、实验室和距离实验室步行只有几分钟的沙滩上,人们毫无保留地讨论自己的或别人的最新想法和实验结果,或任何令他们兴奋的科学信息。在空气里你可嗅出科学追求的兴奋”。[3]

争取优先权是科学家的权利,也是科学家的义务

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分层结构的社会建制,身处其中的科学家的学术地位是不尽相同的。科学共同体恰似一座科学金字塔,有些科学家位于塔顶,有些位于塔底。根据科学社会学的理论,科学的分层结构蕴含着科学家社会行为的动力机制,学术地位的升迁成为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社会动力。那么,是什么决定科学家的学术地位?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财产、权力和声望是社会分层的三个维度,社会是由财产、权力和声望构成的三维空间,每个人因这三个维度的值不同而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亚社会,这三个维度在其中的权重不尽相同。正如政界主要以权力的大小论高低,商界主要以财富的多少来排行,科学界则主要以声望论学术地位。科学共同体是一个单维度的社会,主要是围绕声望这一维度而展开。科学共同体不以科学家拥有多大权力或多少财富来决定其在分层结构中的地位,牛顿、爱因斯坦无疑是最具声望的科学家,但不是最富有或最有权的科学家。在这样一个三维的社会里,若想追求权力和财富而步入科学界无疑是舍近求远或南辕北辙。当然,科学声望可能会给科学家带来相应的权力和财富,但这些不过是科学声望的副产品而已。

科学声望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学社会学研究表明,科学声望在科学交流系统和奖励系统中产生与放大,其形成基础是知识贡献与社会承认。知识贡献是获得科学声望的前提条件,但仅有知识贡献而不能获得社会承认仍然形成不了科学声望,而社会承认是在科学交流系统和科技奖励系统中获得的。只有在作出知识贡献后,积极参与科学交流,并争取社会承认,才可能形成现实的科学声望。因此,科学家的社会行为围绕作出知识贡献、争取社会承认、参与科学交流三个方面而展开。

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科尔兄弟看来,承认是一种财产,是人们追求的珍贵资源;没有承认,整个科学的社会结构就会倒塌。科学史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科学家成为学术权威,与其说是在作出贡献之时,不如说是在得到承认之日。孟德尔遗传定律被埋没了三十多年,后来被重新发现才使孟德尔获得社会承认,成为载入史册的生物学家。无人知道究竟有多少永远被埋没、本该成为学术权威的科学家。

常常令科学家头痛的是:争取社会承认,提高科学声望,是合乎道德的行为,还是谋求个人私利?实际上,争取社会承认不仅是科学家应得的权利,而且是科学家应履行的义务,因而,是合乎道德的行为。当然,通过不正当的手段骗得社会承认,不属于此类。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提高科学声望与科学的无私利性对立起来,争取社会承认并不违背科学的无私利性。无私利性要求不得为了谋求个人私利而损害科学的客观性,争取社会承认恰恰是在作出真实客观的科研成果之后使这些成果能够纳入科学知识系统的努力,是为科学知识体系增添新知作贡献。

科学的公有性要求科学家作出科学贡献之后,不应独占研究成果,而应将之奉献给全社会。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能得到的仅是社会的承认和尊重。默顿指出,承认是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在科学社会里,承认是财产的功能等价物。因此,得到社会承认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科学家在作出知识贡献后应理直气壮地争取社会承认。事实上,争取社会承认是科学家的日常工作,科学家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做这项工作,他们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写成论文,投给期刊杂志社,或提交给国内外学术会议,这些都属于争取社会承认的途径。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获得科研成果,因此,获得社会承认,显然是科学家应有的权利,社会应当尊重这种权利。事实上,科学社会拥有自己的一套奖励系统,这套奖励系统正是为了保障科学家的这项权利而设立的。

社会承认包括职业岗位的承认和荣誉性的承认。荣誉性的承认主要包括命名、科学奖励、荣誉称号等形式。命名是荣誉性承认的一种重要形式,包括用科学家的姓名来命名科学时代、学科之父、定理和定律等,以示纪念,如“牛顿时代”、“爱因斯坦时代”、免疫学之父琴纳、实验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医学中还常用医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疾病或疗法,如帕金森病、森田疗法。科学奖励是科学社会中常见的荣誉性承认,既有对成果的承认,也有对科学家个人的承认,获得高级别的奖励能使科学家的声望陡然提升。职业岗位的承认包括入职的学术机构、获得的学术职称以及相应的工资待遇等。科学社会中存在所谓的“波敦克效应”,即科学家获得社会承认与其工作单位的声望直接相关,在声望高的单位工作,其成果更容易获得承认。反过来,能入职声望高的工作单位,也是对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的高度认可。科学社会承认的形式多种多样,意味着科学家争取社会承认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科学知识体系是由科研成果累加而成的,如果科学家相信自己的成果是有价值的,就应当争取使之纳入科学知识体系,这是对自己科研工作的负责,更是对科学的负责。如果听任它流离失所,不争取使之成为科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无异于埋没这些成果,无异于没有作出过这些成果,这是对自己科研成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科学知识体系发展的不负责任。因此,科学家让自己的成果获得社会承认,并由此提高科学声望是科学家的义务。不争取科研成果的承认,势必会给科学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谁知道有多少被埋没的本应对科学起现实推动作用的知识贡献呢?不履行这个义务,无异于违背科研伦理。

在争取社会承认中,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争夺优先权。在科学社会中,获得优先权是科学家自我证成的关键所在,科学的原创性确证了优先权之争的合理性。当优先权出现争议时,常常是科学家寝食难安的时候。即使是被誉为谦谦君子的达尔文,当面临生物进化论的优先权问题时,也是心神不宁,最终在他人的斡旋下幸运地解决了优先权问题。争夺优先权在科学界时有发生,著名的牛顿一生曾与多人发生过争夺优先权之战。科学的原创性注定科学是一项充满竞争的事业,科学家如果感觉不到科研竞争的压力,感觉不到争夺优先权的紧迫感,那么,他要么是进入了科研无人区,要么就是与科研前沿无缘。越处于科学前沿,越能感受到科学竞赛的气氛。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就经历了多位科学家你追我赶、激烈角逐的过程。

减少马太效应的副作用,维护科学的普遍性

科学社会是普遍性的理想模型,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不得考虑作者的社会属性,只能根据知识标准来判断。然而,科学共同体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受到各种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出现偏离普遍性要求的现象。其中,马太效应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马太效应是指各种科研资源总是倾向于给已经成名的科学家,而名不见经传的科学家常常难以获得应得的资源,甚至还会遭到资源“被剥夺”。

1968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将“马太效应”引入科学社会学,用于描述科学社会中的优势积累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作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影响到科学声望、论文引证率、科学资源分配、科研成果评价等方面,呈现出回溯效应、波敦克效应等。科学家一旦获得承认,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承认;科学家一旦出名就会更加出名,更容易申请到科研经费,更容易获奖;人们倾向于引证具有影响的工作成果,倾向于引证可见度高的科学家的论文。当一个人的重要成果获得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尽管其早期工作早已白纸黑字(回溯效应)。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波敦克效应)。[4]

马太效应显然违背了科学的普遍性,科学家的身份、已积累的优势成了评价其后续工作的重要考量。马太效应使青年科学家难以出头,有些人为了“脱颖而出”,可能无法抗拒诱惑而作出越轨行为,获得虚假的“优势积累”,并因此获得进一步的承认和资源。为了减少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需要完善科学评价机制和科研经费资助体系,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公平的成长空间和机会,减少马太效应的劣势积累对青年科学家的羁绊。同时,需要建立健全归零机制,即所谓“零容忍”和“一票否决”,避免青年科学家铤而走险,利用马太效应的优势积累获得虚假的“第一桶金”。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零容忍”,“建立终身追究制度”,“一经发现,随时调查处理”。减少马太效应的副作用,维护科学的普遍性,是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研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完善科研管理办法的重要任务。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环境下信息价值开发的伦理约束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ZDA023)

注释

[1]李伦:《消除虚幻作者意识 倡导无原创不发表》,《科学与社会》,2016年第4期。

[2][3]蒲慕明:《科学思想和知识产权》,2006年1月23日,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06-1/200612392509.htm。

[4]李伦:《科学中的几个效应》,《百科知识》,1990年第2期。

Research Ethics: Moral Basi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Li Lun

Abstract: Research ethics refers to the basic norms of integrity, originality, interests neutrality, respect for participants, protection of animal welfare, and of environment, it is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 for realizing the cognitive and practical goals of science, and the moral foundation to promote scientific research. In scientific research, originality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respected, and the principle of interest neutrality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order to handle the test of interests conflicts in the era of big science. The originality in science confirm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priority dispute, therefore, to strive for priority is both the right and the obligation of scientist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system of science ethics, to establish a sound zeroing mechanis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Matthew Effect and maintain the universality of science.

Keywords: research ethics, originality, conflicts of interests, Matthew Effect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