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凸现自身学术规范性与专业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表中的imp是什么意思 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凸现自身学术规范性与专业性?

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凸现自身学术规范性与专业性?

#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如何凸现自身学术规范性与专业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问题:题主把因果关系弄反了;「古籍数字化」有也有。一、好处

题主所说的主要好处:

(1)检索——秒搜

在目前古典文献、文字检索……强大到「秒搜」,且「古籍不断电子化」的情况下,古典文献学作为一学科,其独立自存的价值何在呢?

(2)阅读(载体、获取)——古籍电子化

把各种古籍影印(扫描)放在网络上(载体),确实利于读者阅读(获取)。但这些都不是「学术研究」,并未威胁到大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这门课。反而对文献研究来说,是一种辅助。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学科将继续并且永远存在下去。

以上好处基本上只涉及到文献「获取」(搜索快捷),并未涉及到文献「辨别」(学问)。获取只是研究的第一步,辨别才是真正的使用(研究)。将「辨别」进一步「系统化」就是「论文」。

二、弊端

(1)鱼目混杂

网络上能看见的「影印古籍」并不全是「善本」,也存在「被淘汰的次级版本」;网络上影印的也不全是古籍,也有现代人的各种著作,甚至误人子弟的劣质产品;网络上「非影印的文字」存在错误。很多人不辨别,拿来直接就用,很容易造成某些令人喷饭的错误;……

网络上「非影印的文字」错误举例:《古代文學「讀書筆記」釋例》。

者不相者不相):

(2)万花迷人眼

网上资源太丰富,于是「选择困难症」就不约而至了。造成的后果(对研读中国古代文史哲的人来说):

网盘保存得鼓鼓的,书却没读几本根基不扎实(或者说不曾有根基)。只是一群「前言导论派」、「浏览泛读派」、「专著收割者」。

反而不如获书不便的时候,身边只有一本《史记》,于是从头到尾精读几遍。

此种现象非常像印刷术刚刚兴盛时的宋代:

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以上便利并未带来什么根本性变化(只带来获取上的便利,即现在所谓的搜索快捷),反而是造成善本消失的一大原因。

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摹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人不多有,而藏者精于雠对,故往往皆有善本。学者以传录之艰,故其诵读精详。五代时,冯道奏请,始官镂《九经》板印行。国朝淳化中,复以《史记》、前后《汉》付有司摹印,自是书籍刊镂者(因人而质量有异)益多,士大夫不复以藏书为意。学者易于得书,其诵读亦因灭裂。然板本初不是正,不无讹误。世既一以板本为正,而藏本日亡,其讹谬者,遂不可正,甚可惜也!——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

当然我们现在的影印技术,不会「造成善本消失」,但是你会精读吗?你只得到某一本书、某些条目而已,这只是资源获取,无关具体研究。

清晨曰:今之读者,毕其功于一硬盘,获书之广捷,易于古之学者远甚。然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印刷术盛行后的四利四弊

古之学者尝言多读唐以前书,诚不我欺也。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1)时代靠前,衣被后世。2)书写工具与技术落后,记录保存艰难,故为书辞约义丰,精雕细琢虚言少。3)印刷之术大行,宋以来学者,得书著书传书虽易,积年之功则失之矣。得其利亦享其弊。官家私人,学者商贩,交相并行,珠玉鱼目混杂。

(3)网络检索不是治学

很多人把检索(关键词)当成了治学良方,这是不太正确的做法。

有时甚至会导致「断章取义」(大多数普通人),因此必须返回到条目原文,进行梳理、校勘之后才能放心引用。

补充:可能我的问题没问好,引起了不少误解。在此我修正我的问题,如下:

古典文献数字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子检索功能异常强大并不断发展,现在在人文学科研究中仿佛人人会训诂,家家会考证,貌似并不需专门的文字、文献学的学习、训练与积累便能轻松完成各种或简单或复杂的训诂考证的工作。那么古典文字、文献学如何能维护自身的学科专业性和规范性呢?

「现在在人文学科研究中,仿佛人人会训诂、家家会考证貌似并不需要专门的文字、文献学的学习、训练与积累,便能轻松完成各种或简单或复杂的训诂考证工作。」

我赞同其中的两个词语:

仿佛、貌似。

对,这就是我对那些非专业、非深耕者的评价,他们就是【仿佛、貌似】。基本的「训诂+考证」是任何一个写论文的人都需要干的事情,它们可以换一个不那么高大上、迷惑人的词语来表示「解释+辨证」。

任何一个深耕过文献学、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若干年的爱好者与专业学生都不会赞同这个观点。那些所谓的「训诂考证」,不过是一种「搜索+材料+证明」的基本论证方式而已。在我看来绝大部分人的「搜索式论证」差不多就是初高中写议论文的水平:

提出一个观点+寻找故事或名人名言证明。

这只是论文的一种「论证方式」,而不是一种系统的「学问」。为什么?多看几本《文献学》教材及文献学细化学问《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以及《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等相关知识,你就会知道海有多深、学问之间的交叉有多紧密,也不会再问出如此无聊的问题了。

能被称为一门学问,自有它成其为学问的研究方式、范围、特征、作用。不然,那些学者难道有病,数字化已经处理好了,他还研究干什么?学校还安排课程专门学习不是浪费资源吗?

题主一直在问,应该是看轻了文献学与小学。如果你是内部人士,大概不会产生如此想法。作为内部人士,我就从没担心过学科会消失。像题主这样如此担心的,是局外人吗?

此外,历代研究古代文史哲的大家,都是精通各种学问的。而现在的人基本上专治某一门,其他的学问摸了一点皮毛,于是自大的便自以为了解了、精通了其他学问。

越深入研究,古代文史的各门知识联系越紧密;分工、分学科、分学问,是因为人力有限,且在无形中合理分配人力深入专门研究某一问题。

其实我也一直觉得有些科目不能截然分开——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难道你不掌握文献学,不熟习小学,不阅读文学(集部),不阅读哲学(子部)……

三、文献学存在的价值

古典文献学的主要作用?或者说这门课(学问)存在的价值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总结(终极目的):

为其他学者进行下一步研究,提供比较权威的版本(文献资料)。

拆开来说:

文献学不是一门靠搜索目录学,不是现在网上流行的报菜(书)单。中国古代的目录学为何重要?因为它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经史子集简明学术史」,代表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你若对某领域感兴趣,阅读目录学中的相关部分,就类似今天阅读某领域的学术史。了解了某领域的学术史,基本上就知道从哪里开始阅读、治学了。文献学中的目录,都是与校勘、考证、版本(溯源)联系在一起的。于是古人云「书不经校勘不能读」。此本书经过文献学家「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成为当前较权威的处理过的善本(入门、底本)。「藏书家之书目」与「读书家之书目」

此外,文献学也不仅仅只涉及到目录、版本、校勘三大主流学问,还包括辨伪、辑佚、注释、古籍今译、出土文献整理……

并且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辑佚」文献,则必须阅读「目录」、选择「版本」。必须对到手的文献进行「校勘」、「辨伪」……最后才是汇总(辑佚)。任何一门都是细化的大学问。

所以「古籍电子化」(提供、获取资源)对「古典文献学」(研究)来说,是一种大大的辅助,对此我想大声呼喊: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前段時閒一知友向我詢問:

我想瞭解每個時代(朝代)的著述情況,該讀什麼書?

我簡要回答了兩句:1)諸史藝文志經籍志;2)古今公私目錄學著作;3)《四庫全書總目》。

第(1)點還需補充:

「二十四史」原本只有六部藝文、經籍志,即《漢書·藝文志》、《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宋史·藝文志》、《明史·藝文志》。這些既有的藝文、經籍志不能直接讀(https://zhuanlan.zhihu.com/p/102225620),要讀後人補注過的,最好是集大成之作或挑最好的幾部比讀。「二十四史」中沒有藝文、經籍志的,後人有補寫。

故下面這兩套書可以參考:

(一)清華大學出版社《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省稱《萃編》)

「由山東大學王承略教授、劉心明教授主編的《萃編》,於2011至2014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陸續出版,共27卷31冊960萬字。該書匯集了正史中原有的藝文、經籍志及後世的考證、注釋、補遺之作凡84部,對每種書都精選底本,加以標點校勘,是史志目錄迄今爲止最大規模的匯輯和整理。」

(二)清華大學出版社《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續刊》(省稱《萃編續刊》)

「由山東大學王承略、劉心明兩位教授主編的《萃編續刊》,收錄《萃編》未收的二十五史藝文志或經籍志考證、注釋與補遺之作,別裁收錄清代及民國學者史學研究著作中考論藝文志、經籍志的部分,精選收錄1949年至21世紀初海內外學者在史志目錄考補研究方面的論著,共計55種,每一種都做了精心整理,根據時代和篇幅分卷。」

毫無疑問,光讀目錄學著作還不夠,它只是文獻學中的一種學問。

欢迎关注公众号(@追问与和解),私人书单、读书杂文实时分享:

【往期回顾】

阅读「浪漫主义」(一)小说的批评与写作(一)詩學咀華集(一)诗学咀华集(二)诗学咀华集(三)学习「文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为什么陶渊明不写《菊花源记》?有什么典故吗?「陳王昔時宴平樂」之「樂」字讀音考综评李清照考證:適合放在手邊或裝飾書房的書高士傳校註复原我处理古代文献的步骤《韓非子》入門及進階書目《将进酒》的版本问题:网上关于古代诗、词、文「异文」的一些大惊小怪的言论十三個版本下的《蜀道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