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续与蜕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影鱼美人是什么剧种 承续与蜕变

承续与蜕变

2024-06-23 11: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践行:多剧种覆盖

“ 十七年” 时期上海地区的戏曲电影还有一个显著的创作特色— 多剧种覆盖以及与其他地区电影公司、电影剧团合作。比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女驸马》;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和湖南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生死牌》等。在剧种上也更多元,除了有拍摄传统的京剧、越剧之外,还尝试拍摄了锡剧、扬剧、闽剧、粤剧,甚至黔剧等之前戏曲电影从未涉猎过的剧种,这一方面扩大了合作,增强了文艺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无形地为这些地方戏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剧目大都是和地方戏剧团合作拍摄完成,为今天研究地方戏的演变和历史沿革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影像文献材料。以下是根据数据( 根据《中国戏曲电影和获奖戏曲电视剧总目(1905—2009)》(杨秀峰、胡坤龙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年)及《中国戏曲电影史》(高小健,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统计数据,重新整理而来。) 整理而得的上海地区各剧种戏曲电影拍摄情况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锡剧、越剧、京剧和黄梅戏分别是“ 十七年” 上海戏曲电影拍摄最多的剧种。锡剧一共拍摄了8 部,京剧和越剧各拍摄了6 部,黄梅戏则是5 部。其他剧种多为1 到2 部。其中拍摄戏曲片较多的导演分别是:张天赐、杨小仲、应云卫、俞仲英、钱千里等,他们在“ 十七年” 中每人平均拍摄了4 到5 部戏曲电影,除了杨小仲是1949 年以前就参与到戏曲电影拍摄创作外,其他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才拍摄戏曲电影的。

“ 十七年” 时期的上海戏曲电影,据不完全统计,拍摄了20 余部不同剧目的戏曲电影,所拍摄的不仅有京剧、越剧、昆曲等著名剧种,也有采茶戏、柳子戏、泗州戏等地方小戏。如“1957 年3 月,《陈三五娘》开始进入摄影棚” ,“ 上午十时许由新亚大酒店乘车到徐家汇摄影棚,吃过午饭即开始化妆、着装,而最花时间的是对光” ,“ 自1957 年3 月开拍至7 月关机,全剧共拍199 个镜头,总长度达10392 尺” 。(苏彦硕.梨园明珠辉映银屏—梨园两部戏曲片拍摄散记[A].文史资料汇编—岁月流痕,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213.)

在拍摄过程中,优秀的上海电影人将自己丰富的电影故事片经验为戏曲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比如张天赐,他本人是在日本学习了电影专业,然后在满映工作,后到上海,因为对电影技术和电影语言的熟练精通,在他拍摄《拜月记》时将电影故事片中的双人对话镜头的对切和推拉镜头运用于舞台剧的拍摄中;在拍摄《珍珠记》时不仅用了对切,镜头的灵活调度,还用了特写镜头。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戏曲电影语言在记录的形式之下的多种电影视听实践。当然,“ 十七年” 时期的上海地区戏曲电影创作并非全是上海电影人之力,它还受惠于这一时期的戏曲改革。因执政党对戏曲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不吝人力物力的投入,才使得戏曲电影的拍摄进入繁盛时期。

海上花:对外浮桥

上海戏曲电影作为冷战时期外交的文化产品,为当时中国大陆突破铁围封锁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从1960 年12 月23 日一直到1961 年1 月26 日,上海越剧团在中国香港公演了“ 《西厢记》《红楼梦》《金山战鼓》《碧玉簪》等优秀剧目共36 场。”5 因得到观众热烈欢迎,上海电影制片厂与香港电影公司乘势拍摄戏曲影片。如桑弧拍摄的《梁祝》在当时的香港引起观众强烈的反响,《天仙配》则直接引起了香港邵氏公司的注意,“ 音乐元素直接被王纯拿来创作成为《貂蝉》的电影配乐并大获成功” ,“ 随之催生了《江山美人》(李翰祥,1959 )、《杨贵妃》(李翰祥,1962 )、《梁山伯与祝英台》(李翰祥,1963 )等大制作黄梅调电影。” 以至开启了风靡东南亚十几年的“ 黄梅调电影” 。

戏曲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上海与香港在戏曲电影拍摄上的合作,香港左派电影公司起了很大的作用。1949 年前后,在周恩来、廖承志等领导人支持下,以费穆、朱石麟、李萍倩等人为代表的爱国电影人士在香港先后成立了“ 长城”“ 凤凰”“ 新联” 等影业公司,他们不仅拍摄了大量制作精良、反映现实、贴近时代的影片,还与南方影业一起将这些优秀影片输送到东南亚华人地区,成为打破冷战铁围的重要渠道,增强了海外华人的向心力。以王文娟、袁雪芬为代表的上海越剧团在香港表演时,“ 有着来自加拿大、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拉丁美洲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他们有些人是专程‘ 飞’ 来看‘ 祖国的戏剧’ ,然后又匆匆‘ 飞’ 走的。他们在和上海越剧团会见的时候,总是这样说:我们看了越剧以后,对‘ 祖国’ 二字的理解越发具体了。” ( 上海越剧团在香港公演[J].戏剧报,1961(3):36.) 这些上海戏曲剧目的表演,为上海戏曲电影后来在香港及东南亚华侨地区的传播起到了“ 打头阵” 的作用,戏曲电影是冷战时期在海外建起的一座连接中外的“ 浮桥” 。

本文系国家重大项目“ 新中国70 周年戏曲发展史(上海卷)” (项目号:19ZD04 )阶段性成果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