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探索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电商扶贫工作汇报 电商扶贫探索之路

电商扶贫探索之路

2024-06-17 14: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成县电商从2013年起步到今天的生动实践探索之路。

一、基本概况

2013年以来,成县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433”发展战略关于实现电子商务集中突破的决策部署和“1333”电商发展总体思路,紧紧围绕脱贫减贫这一目标,从贫困县情和资源禀赋的实际出发,深入挖掘产品资源,积极探索电商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有效机制,以农产品电商为突破口,通过党政部门、干部群众、市场主体、社会各界等联动互推,依托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帮扶干部、村组干部等群体的广泛参与,着力打造电商全产业链,构建了以行政推进、基础保障、产业支撑、平台服务、宣传推广为主要内容的电商扶贫生态系统,打通了网店、平台、就业、信息四条电商带贫渠道,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主抓、协会引领、典型示范、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电商发展浓厚氛围,推动了农民创业致富思维转变、贫困乡村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走出了一条电商扶贫的新路子,实现了广大群众依托电子商务持续增收,让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2015年,陇南市被确定为全国电商扶贫试点市以来,成县紧紧围绕全市电商扶贫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立足县情实际,制定了《成县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电商扶贫试点村为主体,以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对象,整合扶贫等相关涉农部门资源和社会资源,完善电商扶贫工作机制,建设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和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通过个体网商、电商企业、电商协会等市场主体和贫困户、贫困村签订带贫协议、发放便民联系卡,探索形成了“一店带一户、一店带一村”等多种网店带贫模式,强力推进电商扶贫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成县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做法引起了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国家部委,中国社科院等研究机构,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媒体,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的关注和支持,得到了中央、省、市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认可,被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阿里巴巴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作为县域电商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县也被阿里巴巴集团列为“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项目西北首个试点县,被财政部、商务部列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被商务部列为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甘肃首家电子商务职业学院也落户成县,为全市及全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专业的电商人才技能培训。在第二届中国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上,成县荣获全国“农村淘宝创新型示范县”称号;在中国电子商务案例高峰论坛暨全国百佳电子商务案例颁奖典礼上,“成县模式:一颗核桃的引发的电商扶贫大戏”案例荣获二等奖;在首届农村电商暨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上,成县荣获2016中国十大农村电商合作探索奖。

成县也先后成功召开了全省电商扶贫现场推进会、全省“精准扶贫·青年在行动”暨共青团“一村一电”工程工作推进会以及全国电商精准扶贫现场会等全国、全省重大会议,在全国巾帼脱贫行动现场推进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检查指导了我县电商扶贫工作。全国、全省重大电商会议的召开,一方面体现了成县电子商务及电商扶贫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另一方面,也体现出电子商务及电商扶贫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流通的一大创新推动力,有力地推动着农产品传统流通模式的转变,对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扩大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发挥着积极作用。

截止目前,全县开办各类网店、微店1127家,成立电商企业38家,物流快递企业42家,建成电商平台9个,县乡两级网货供应平台26家,农村淘宝服务站55个,引进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1家,累计电商销售额20.3亿元,开展电商培训159期21774人次,接待各类电商考察团1002批27766人次,电子商务全产业链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1700余人,其中贫困户8500多人,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6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在内的县乡村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和以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为中枢、15个乡镇物流配送站为支点、116个村级物流配送点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二、电商扶贫主要做法

(一)构建五项电商扶贫生态系统

1.突出顶层设计,强化行政推动。在发展之初,围绕电子商务在农村“有人抓、有人管、有人推”这一目标,把电子商务作为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县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全县电商发展的协调和领导工作,成立县电子商务中心负责全县电商发展规划和业务指导,全县17个乡镇也分别成立了以乡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电商领导小组、抽调专人负责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推进;出台了以《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实现集中突破的实施意见》、《成县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电子商务工作督查考核办法》、《电子商务工作奖励扶持办法》等为主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以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协会引领、市场推进、金融支撑、媒体助力为主的“六位一体”工作推进机制。

2.突出基本要素,打牢电商基础。围绕破解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素,结合“1+17”精准扶贫工程,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增收三个层面启动实施了电商扶贫“九大工程”。在电商人才培养方面,把解放思想、改变干部群众观念与有效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落地生根相结合,普及电子商务知识在农村的应用,实施了“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程”,打开了思想的“总开关”,推进了思维理念的与时俱进。目前,全县开展各类电商培训159期21774人次,电子商务全产业链各环节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11700余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宽带网络覆盖工程”、“农电网改造工程”等,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已于2015年底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全县无线网络覆盖率100%,有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98.5%以上。在快递物流方面,成立快递物流企业42家,投递业务范围覆盖24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扶持建成了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同城快递等本地物流快递企业,从事乡村快递物流配送,有效解决了偏远农村地区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在金融支撑方面,针对电商企业及中小网商缺资金、贷款难的实际问题,县委、政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了多种扶持电商发展的信贷产品,专题举办金融支持电商发展专属产品推介会,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效解决了银行有钱放不出、电商企业及个体网商缺钱贷不到的两难尴尬局面。同时,围绕整合项目资源启动建设了淘宝特色中国·陇南馆、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顺通电子商务物流园在内的“一馆两园”产业和服务平台,电商发展硬件基础更加扎实。随着“一馆两园 ”的建成投用,将全面整合网商、供货商及培训、装修设计、营销、金融等服务商在内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各环节,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培育和孵化电商企业,有效降低行业成本,实现电子商务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3.突出产业支撑,培育精品网货。围绕打造精品网货,集中县内丰富的核桃、土蜂蜜、大樱桃、大蒜、土鸡、手工挂面等农特产品资源,初步形成了一主导(核桃)、六区域(中药材、养殖、蔬菜、鲜果、烤烟、蚕桑)的特色产业体系,特色产业面积突破78万亩,其中,核桃种植面积达50万亩,累计嫁接改良核桃树780万株,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704户、农业龙头企业17户;全县土地流转面积14.5万亩,探索发展核桃树套种中药材、油牡丹等立体农业23.4万亩;依托县内陇南华龙恒业农产品有限公司、成县鑫园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传统企业(合作社),成县家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甘肃金麦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甘肃陇小南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县绿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电商企业,建成网货供应平台26家。特别是今年依托陇南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技能人才项目建成的陇南暨成县网货供应中心,开通了“陇小南特产商城”和“陇小南特产供货中心”线上平台,真正实现“一件代发”和“最多跑一个地方”服务,目前已整合全市40多家企业200多种优质网货入驻,吸纳分销代理近2000余人,通过网商(微商)、供货商、物流商之间加强协同合作,“三商”联动一盘棋,提高了群众参与电商发展的热情,坚定了发展电商助推脱贫增收的信念,电商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衣领”作用逐步显现,区域电商发展命运共同体初步形成。在打造精品网货的同时重视网货品牌化和追溯体系建设,引导经营主体注册“同谷家裕”、“仲鑫园”、“农民小段”、“刘小琪”、“忆深山”等20余类商标,建成了成县农产品溯源品控体系,对符合条件的网销农产品贴上包含产地信息、生长过程、施肥用药、采摘加工、质量检测等各环节信息的溯源二维码,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保障,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突出平台建设,助推多头并进。围绕壮大电商主体,按照市场原则,加大电商项目招商引资力度,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实施了“千县万村”计划农村淘宝项目、建成了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京东帮服务店、苏宁易购直营店也落户我县,电商发展氛围更加浓厚。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建成了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7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167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为主的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在行业组织管理、代购代售、技术支持、技能培训、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配套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鼓励返乡农民工、农村致富带头人、未就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等目标人群,通过开办个体网店、创办电商公司、自建电商平台等方式开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截止目前,全县共开办网店1127家,电商企业38家,创办陇南生活网、同谷外卖、蚂蚁市集等9个本地电商平台,形成以农产品电商、旅游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类电商业态为主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

5.突出创新融合,打造微媒矩阵。把微博、微信“新媒体营销思维”植入扶贫攻坚,使贫困户变身网商、贫困村变网货供应仓、农产品变助农增收商品、新媒体资源变为乡村特色资源宣传阵地,常年开展“营销成县”活动。依托各级党政部门、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市场主体等联动互推,宣传推介成县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旅游、特色优势资源和电子商务产业,提升成县农产品对外公信力和影响力,实现“影响扩出去、产品卖出去、品牌打出去”的综合营销效应。目前,全县共开通单位政务微博629个,个人政务微博3500个,政府微信公众平台90多个,初步形成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信息互通、联动互推”的新媒体助推电商发展格局。通过新媒体宣传推广,成县核桃、成县土蜂蜜、成县手工挂面等一批“成县品牌”的农产品正在形成,知名度正在提升,初步实现了“品牌走出去、品质跟上去、效益提上去”的目标。

(二)打通四条电商带贫渠道

成县在发展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了四条电商带贫渠道。一是网店带贫。通过引导帮助贫困群众自己开办网店,以及大学生村官、帮扶干部、致富带头人开办网店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的方式,优先收购、销售贫困户农特产品,实现网店与贫困户的有效对接,全县350个网店与3682户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3785.6万元,全县贫困人口通过电商人均增收685元。二是平台带贫。积极借助农村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和陇南生活网、同谷外卖等本地自建平台,帮群众代销代售“赚钱”、代缴代购“省钱”,实现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双重受益。三是就业带贫。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延伸了整个产业链条,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电商相关产业已带动贫困人口就业8500多人。四是信息带贫。借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今日头题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优势,帮助贫困群众销售农产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外界信息与贫困户、贫困村的直接有效对接。通过策划组织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成县电商年货节暨“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活动,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甘肃陇南成县核桃节暨特色产业和电子商务成果展,同时还举办了贫困户土鸡网络预定预售、线下发放及购买活动,2016移动电商创业大赛、2017青岛成县特色农特产品暨电子商务推介会、2017“迎七一·抓党建·促电商”暨电商协会成立4周年网货促销活动、2017成县“双十一”O2O农产品电商成果展、2018“游西狭·品成州”食尚成州电旅行、抖音大赛等一系列营销宣传活动,带动优质农特产品网络热销,实现电子商务富民、电子政务便民、电子农务惠民。

三、电商扶贫主要成效

成县通过大力发展电商精准扶贫,改变了贫困面貌,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实现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发展目标。一是通过加快电子商务在基层农村的普及应用和鼓励扶持有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农村参与电子商务创业,使农民思想观念得到较大转变,依靠自身发展改变现状的自信和自生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培育了一批“互联网+”时代“新农民”和新型电商创业“网军”。二是倒逼了农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开展电子商务工作,有效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把更多的农产品变为促农增收的商品,极大的激发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在持续做强做优核桃产业的同时,引入了大樱桃、草莓、油牡丹、金银花等效益更高的农特产品,形成一定的规模,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农业生产方式由原来“种什么卖什么”向“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转变。三是促进了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带动传统企业电商转型升级,而且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服务业迅速崛起,电商业态由单一农产品电商逐渐发展到旅游电商、本地生活服务类电商等多头并进的发展格局。四是倒逼了农村水、电、路、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贫困村落后面貌有了较大改变。五是电商脱贫效应初显,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5.4%下降到2017年的6.5%,贫困人口通过电子商务人均增收685元。六是注入了农村发展活力。随着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农业产业的不断壮大,大批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既在家门口挣了钱,又照顾了老人和孩子,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稳定。

实践证明,电商扶贫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为贫困地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节支脱贫、缓解贫困乡村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为重要的是,引导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监制:张平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