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文学】大漕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甲浦甲浦是清真的吗 【纪实文学】大漕船

【纪实文学】大漕船

2024-07-10 03: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清江督造船厂大事记

明洪武七年(1374),朝廷在山阳县河下镇北乌沙河口至韩城一线,以宋代遗下造船厂旧址,扩建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个造船厂。

明洪武十三年(1380),造船员工最多达一万多人,由工部派出机构河下提举司督理。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个主船厂和八个分厂全部建成,造船员工最多时15000余人,山阳河下船厂规模产量在全国三大船厂中名列第二,介于南京龙江船厂、苏州太仓船厂之间。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南京工部都水司,委托驻山阳漕运总督府所辖四个造船厂,建造沙船400只,以出远洋。漕运总督府派出胡宗宪、郑法增、邵玉昉等官员负责监造沙船。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大运河全线重新通航后,需大量内河漕船,清江浦成为全国最大的漕船制造中心,从而使清江浦出现历时近400年造船业繁荣盛况,淮安成为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生产基地。

明永乐七年(1409 ),朝廷在淮安、临清肇建清江、卫河二厂,督造运船,当时造船大约“造于清江者视卫河多十之七”。

明永乐九年(1411),清江督造船厂总厂在清江闸一带,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陈瑄开凿清江浦,朝廷命平江伯陈瑄造平底浅船三千艘,“以从河运,岁运三百余万石”。两年间,造船数目达5000只。清江船厂则由清江提举司综理,设置督理清江船厂官员时,设置工部厂、工部分司。

明正统元年 (1436 ),南京三十五卫所、浙江等都司、中都留守司、南直隶卫所运船,俱在淮安清江浦修改。

明景泰年间,淮安设抽分厂,向经过商民船只抽取竹木、铁、油等,折银以备造漕船。

嘉靖元年(1522),张絅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司清江船厂。

嘉靖三年(1524),裁撤山东临清卫河造船厂,卫河总运船俱归清江造船厂团造,清江船厂成为全国最大船厂。

嘉靖九年(1530)邵经济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司清江船厂。督理船厂后,兴扩建清江造船总厂,并以漕运衙门各卫指挥贤能者,俱以本等职衔分理造船事务。

嘉靖二十二年(1543)朱家相任工部都水司主事,主政清江督造船厂。

嘉靖二十八年(1549),西洋传教士在马六甲附近发现一只三四百吨重中国式沙船,三桅船头刻有标志:“山阳福兴船厂造”。

明成化五年(1469),屠勋为工部都水司主事,司清江浦。

万历四十年(1612),漕运总督陈荐建议设立东河、西河两船政厅,由这两个船政厅管理全部船厂事务。东河船政厅由淮安府同知负责,西河厅则由扬州府同知负责。(《国榷》卷82记此事在万历四十一年3月乙酉) 东河厅管理南京、山东二总厂,西河厅管理凤阳、直隶二总厂。这两个船政厅都设在清江浦。

明天启年间,周一龙为工部主事,司清江浦船厂。

清朝在清江仍设有四大船厂,由东到西为江宁厂(明京卫厂)、山东厂(明卫河厂)、凤阳厂(明中都厂)、直隶厂(顺治二年改称江南厂)。江宁、山东二厂又称东河厂或下厂,由淮安府同知督造,称东河船政同知;凤阳、直隶二厂又称西河厂或上厂,由扬州府同知督造,称西河船政同知。

清沿袭明代旧制,清江督造船厂每年完成560艘内河漕船和50艘遮洋海船制造任务。

黄淮泛滥,阻隔漕路,造船物料无法运达,船政弊端丛生,清江船厂遂萎缩。

康熙九年(1670),该厂归并淮关后即废止。

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彻底关闭清江督造船厂,终止了近300年官办造船业。

清江督造船厂船坞码头依然使用,乾隆皇帝每次南巡过淮时,御驾龙舟驻泊在清江船厂(直隶厂)云薹码头。

咸丰十年(1860),裁撤南河总督,漕运总督从淮安府城移驻原南河总督署清江浦。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廷颁布停漕改折命令,保留每年从上海海运漕粮一百万石至天津,再改由铁路火车运到北京。

光绪三十年(1904)河运全停,裁撤“总漕部院衙门”和漕运总督。

光绪三十一年(1905)初,漕运已停,裁撤漕运总督下各省粮道等官,改置江淮巡抚,驻扎清江浦,同年亦裁撤。

引子

清江闸。

晨曦微露,曙色初红。

东方渐明,照亮了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地标。这一刻,她被镀上一层嫣红色。这是这座城市里为数不多的六百年古建。

常在清晨和暮色里来看,唯有这个时刻,大河的雪浪与内心的波澜才能找到一致的平衡点。

河面上的风有一种情绪,像惆怅的人在缓缓释放内心的焦灼与不安。

风吹河水,水色在日出日落间变化,朝阳升起,落日坠下,虽然艳美的色彩铺洒出荡漾的波澜,河水还是忧伤地徘徊、积怨、踯躅、哀怨,这种情绪是大河特有的情怀。只有靠近它、贴近它、用心聆听它,才能感觉出来。

一个念头一直在内心怂恿,像潮汐涨来时的层层叠浪,至死不渝:拍一部以大漕船为主题的纪录片,即像纪录片《郑和下西洋》一般。况且它与“郑和下西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琢磨一部纪录片,大河的历史决定它的故事链一定不平凡。我在寻找这条故事链,这根链条就是故事的要素,它贯穿影片始终,并推动影片向前发展。但它又是迂回的、悬念的、曲折的,像这条河本身的走向和历史的轨迹一样。

主题是一部影片的生命之血。漕运、河道就是这部影片的雄浑主题,堪称历史的精华。河道与漕运、漕运与河道,就像两个不可分割的段落,交融重叠在一起。它属于皇家,也属于黎民;属于官府,也属于社会;属于湍急,也属于平缓。更多的时候,大河则从平民视角讲述它的故事,因为激荡的水波纹里,有漕船船夫沉重的船篙、有纤夫汉子滚动的汗珠、有码头扛夫弯曲的脊梁、有黎民百姓、贩夫走卒、市井人等的生存欲望和辛苦快乐。

翻开上下两本的《漕船志》,于陌生的字里行间中寻找被大河碧浪漂浮起的船只,沉浸在浪涛桨声的拥围里,而不能自拔。似乎是一种感应,能够感受到大河在文字间变幻着它的百样故事、千般风情、万种姿态,让人心绪纷呈。它将一种强烈的怀旧情怀,蘸着河水,像血液一般注入我的身体,将我做旧,变成清江浦码头上的一块青石板或一根柱桩……这不是行为艺术,而属于心灵艺术。

这大约就是我迷恋于大河的缘故吧!

最先,我开始寻找一个叫“清江督造船厂”的地方。

这条河,注定与我命运相连。

就像水与水岸,土与土地,星与星空一般。

河,自远方而来。我的祖先来自北方,因黄河大水而流落淮水,栖息于此。到我这一辈,便成客土交融的品种。

诚如那句“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

清晨,从梦里醒来。周遭寂寂,倒影在水中缠绵交错着,像时光的波纹。长河如约,从远方纵贯而来。我的灵魂像船一样沉浸在大河中,从中汲取营养,感知季节,领略方向。

长河两岸,像水墨山水,袅袅炊烟,濛濛烟雨,桃李芬芬,笑靥如花,这样的景物,就叫家园。

居住的家园,一次次在翻新,在现代化的轨道上飞奔,越来越城市化。

但那弱小而焦灼的心,却常不知如何安放。于是,我们震撼,我们惊奇,我们崇拜,这就是现代化吗?

刘易斯·芒福德说:“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是关怀人,陶冶人。”身处水岸闹市,经常会问内心:你被关爱了吗?被陶冶了吗?

每问一次,内心就感到拥塞而又虚空。

这座城市,像沿河的其他城市一样,沿大河两岸徐徐铺开,随季节更迭而变换霓裳。

春夏碧海千里,金秋金波荡漾,挥洒着厚重深沉的生命物语。

这条长河上下,从人文风情到地理物候,从光风霁月到水木清华,生命的坚韧与欢悦,沿途所有的色彩、气息和生活情调,在大运河的波光中向我们走来。

这座城市是从这条河上飘来的。

这里是清江浦的水岸,我最初寻找“大漕船”的起点即是这里。就像远航的漕船从漕船码头出发一样,一解缆绳,就能离岸远行。谁会想到这样的寻找之路,却是漫漫无际,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史书上称这条河叫“漕河”。

漕,乃漕粮、漕运。

向西望去,那里是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口,她叫清口。

征自江南的田赋粮食经水路,皆要通过这里解往京师。

漕粮,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漕粮运输称漕运,漕粮运输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而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说文解字》言: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从水曹声。这一个“漕”字,道出其中之意。谷,必有稃甲。

稃从禾,或从米。稃甲,百谷之总名,粮食作物总称。

清江浦,乃漕挽之咽喉。

大运河的开凿,开启了一个恢弘的时代。

隋代从开皇四年(584年)起,开凿了贯通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五省的大运河,即永济渠、通济渠、江南运河,重新疏通邗沟,加强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流域的联系,“商旅往还,船乘不绝”,沟通了整个中国南北。①

大运河始终与漕运制度相伴而生。漕运制度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以利用水道专业运输调运粮食,主要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公元608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节点。

从这一年起,隋炀帝治下的每一个省,都可以从水路到达。

这一年,连同洛阳到北方的华北运河,开始开凿。

公园611年,因为要对高丽用兵,需要输送大量军队和物质,这条新开凿的运河就成为战争机器上的一条重要输送带。②

尽管后世以诅咒的口吻批判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但大运河无疑是这位旷世帝王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

至宋代,大运河“今则每岁漕上给于京师者,数千百艘,舳舻相衔,朝暮不绝。”③

漕运史即国家史、民族史、命运史。这条浩荡漕河承担起一个国家畅流南北、富庶强盛之命。 

明兴,漕政之善,前代鲜俪,而法例宣朗,又足以善其政于无穷。

永乐六年,令遮洋海船运粮八十万石于京师,其会通河、卫河以浅船转运。

永乐十年,尚书宋礼以海船造办太迫,议造浅船五百艘,拨运淮、扬、徐、兖等处岁粮一百万石,由会通河攒运,以补海运一年之数。是年十月,宋公礼奏,海运粮储,每年五月太仓开洋,直沽下卸,秋间回京。船只中多被损坏,亦有漂失不见下落者,俱用修理补造。分派江西、湖广、浙江等布政司,并直隶徽州等府,近水产木处所军卫有司相兼修造,俱限次年三月终完备,驾赴太仓应用。④

永乐北征,馈运压力升级。重疏会通河,是来自地方的推动,“山东之民免转输之劳”。此前卫河运道的使用,更是来自一名“沈阳中屯卫军士”唐顺的建议。但是凿通清江浦,却并非罢海运的原因,而是其结果。

永乐十二年,令湖广造浅船二千艘,岁于淮安仓支运,赴京交纳。

永乐十三年,始罢海运,增造浅船三千余艘,一年四次,悉从里河转运。是年闰九月初三日,行在户部奏准工部咨,该本部奏:

“节奉钦依。里河运粮的船,着工部去湖广上头,再造二千只来,只在淮安装运,来北京便当。那太仓纳的粮,都着来淮安收贮。还着户部会官议得停当了来说,钦此。”⑤

明成祖明令“那太仓纳的粮都着淮安收贮”,将南北转运的起点放在了淮安。

皇帝与朝官们“奏议”:

北京所属官军,岁用俸粮并营造等项,军夫该支粮米浩大,每岁海运船约有一千一百余只,运粮八十余万石,到于北京,与北京所属该征税粮及开中盐粮,并会通河、卫河转运粮储,相兼供给。今奉前因查得,会通河见运粮止有浅河船一千三百余只,每次可运粮二十余万石,于徐州并济宁两处仓支粮运赴北京在城仓,一岁可运三次,共该粮六十余万石,比与海运粮数不及。若添造二百料船,共辏三千只,专于淮安仓支粮,至济宁交收,却将二千只于济宁仓支粮,运至北京,一次该运粮四十万石,往回约用五十日,自二月起至十月河冻止,可运四次,共得粮一百六十万石。⑥

官员禀报:河运漕粮,比与海运数多,又无风水之险,既快又便捷。因漕船造办未完,淮安等处贮粮米不甚多,可令户部将浙江布政司所属嘉、湖、杭三府,与直隶苏、松、常、镇等府永乐十三年秋粮,除原存本处备用,及起运赴京,并供给内府等项之数,照旧不动外,将余下的漕粮并坐太仓该收海运粮米,尽数改赴淮安仓交收。

同时,将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每年定拨六十万石,徐州并山东兖州府秋粮,每年定拨三十万石,俱赴济宁交收。工部差官催造船只完备,自永乐十三年为始,依拟里河转运,却将海运停止。

所据退下海运官军,俱令于里河驾船运粮。及照前项粮储,每岁若令径赴北京在城交收,其通州至北京陆路往回八十余里,转运迟误,合将所运粮储止于通州仓交卸。令天津并通州等卫差拨官军,专于通州接运至北京。及行工部并北京工部取勘,淮安、济宁、通州三处建仓厫,若不够开支,计料盖造,庶不迟误。

成祖皇帝批下圣旨:“是,钦此”。⑦

里运河,是一条沟通长江、淮河交通的人工运河,位于里下河西侧,俗名里河,因北至淮阴,南至扬州,也称“淮扬运河”。

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流经江苏淮安、宝应、高邮、扬州,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长江。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北接中运河,南接江南运河,长170余公里。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⑧吴王夫差筑邗沟,南引长江水,中段利用武广湖(今邵伯湖)、陆阳湖、樊良湖(今高邮湖)水,东北出博芝湖(已淤平)和射阳湖;北段引射阳湖水,到淮安以北的末口入淮河。这是一条沟通长江、淮河交通的人工运河,河道弯曲。东汉建安初裁弯取直,自今高邮直达淮安。隋大业元年(605)沿建安故道重开邗沟150多公里,可自扬州直达淮安。宋绍熙五年(1194)筑西堤180公里,分开湖河。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平江伯陈瑄奉旨在清江浦觅漕运之地。

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

清江浦由此成为大明朝国家依赖的漕粮转输中心。

清江浦与淮水相隔,漕舟有车坝沂、淮之险,并至清江浦五十里,如何顺利、便捷转输漕粮?

据宋雍熙年中,转运使刘璠议开沙河以避淮水之险,后任乔维岳在此基础上开挖沙河,开河自淮安至清口六十里远,舟行便之。陈瑄访询故老,寻乔维岳故道,沿沙河故道,凿渠引水,置四闸以通漕,导湖水以达清口,自是漕舟南北沟通,一路舟行,无车坝之危、风波之险。⑨

宋代淮扬运河。淮安、清江浦、山阳湾、沙河、磨盘口景象历历在目。沙河为宋乔维岳所开故址,陈瑄自淮安城西管家湖到淮河边上鸭陈口,凿渠20里,把湖水引入淮河,与北岸的清河口相对,始有清江浦。

这是一条不断开发通达的河道。

这注定是一个清明时代的发端。

里运河的繁盛期到来了,三千里帆影,云蒸霞蔚,掩不住盛世芳华——

地理环境的改变,成就了沿岸一座座城市的辉煌。

东汉及元代以后,大运河裁弯取直,修建成了长达1782公里、跨越10个纬度、沟通5大水系的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北方京畿与富庶江南一线贯通,南北对驰。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而经济中心仍在江南。

漕运兴,运河通,百业旺,中国在地理上的东西格局变为南北贯通的新格局,大运河成了中华大地上强烈搏动的主动脉。

陈瑄开凿里运河,为清江浦在崭新的国家格局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里运河通了,中国南北血脉由此畅通;

——里运河活了,国家精气神由此鲜活;

——里运河亮了,整个运河沿线城市容光亮丽,意气风发;

清江浦与里运河相伴,由此奠定了600年风光繁荣。

尤其经明清两代王朝,作为国家漕粮重地,成为南船北马、五河要津的大码头,并跻身于十八座运河名城之列。

欣欣向荣的里运河,既有水利万物的温润,又有开天辟地的气魄,更有运河经济的繁荣。如今,里运河畔臧家码头河堤,正是通京大道的起点,见证着运河滋生下的清江浦,当时是何种气象。

漕运,成为清江浦特有的标记。

运河拍岸的浪花,遮天蔽日的帆樯,无数沿河而筑的建筑,以及祭奠河神的庙宇道观,都顺着河岸铺展开来。

一座大粮仓屹立在河畔:“广凡二百七十八步有奇,袤凡四百九十八步有奇,周凡一千五百五十四步有奇”,总面积近40万平方米。“周垣则几屹如城墉,色且积铁然,盖水次诸仓所未有者。”⑩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型粮仓的建立,以其庞大的建筑学体量、象征意义的威慑感,完成了“天下粮仓”国家漕粮转输中心的奠定,这种奠定对于国家制度如此重要。

“米麦江淮贵,金钱帑藏虚。”○11漕粮的转输,漕仓的扩建,漕船的麇集,“舳舻国命,仓廪军储”的经济后盾,使得她的创造力开始显露出来,城市的活力通过繁忙的水道彰显出来。

当从南方来的漕船在码头上卸下漕粮,运进常盈仓;满载漕粮的漕船,又由清江浦出发,向北航行,送进京城。这种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的生活,彻底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品格,让她与那些原本即是农耕特征的城市一下子区别开来。

明宣德二年,朝廷议准各处运到清江船厂的油麻、铁炭等料,俱送淮安府阜积库收贮,出给实收,呈报分司,以便支放。

清江浦与淮安府成为一个全国造船材料集中的大仓库。

宣德五年,朝廷准奏运粮官军船只,南京、中都及南直隶卫所,于淮安厂修理;山东等都司卫所,于临清厂修理;湖广、江西、浙江都司,各回原卫修理。

将浙江等处民粮该征者,尽数起运,量拨淮、徐、济宁等仓收纳。

宣德帝圣旨:“是。便写敕与徐恭、王竑、徐有贞,上紧去整理前项粮船,今年务要过尽。”○12

此时,全国漕粮运输已成一个收支有度、调拨转运的大体系。

而清江浦、淮安屡屡呈现在皇家和官议的典册和朝笏上。

古往今来,大河横陈,一线近海,贯穿了5大水系,流经6省18市。

2500年间,大运河联通南北,因“国运”起伏而几经衰荣。流至今日,京杭大运河作为沟通南北交通要道的漕运时代已然终结,但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活化”之河的时代已然开启,闪烁出璀璨的文明之光。

这条大河,现今国家定义是:国家统一的保障线、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文化融合的主纽带、沿岸城市的母亲河、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开放之河,不仅催生和承载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夺目的文化景观。○13

水运通,城池达,商贸兴,风调雨顺。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如此卓然盛景,便如水淌来。

“夜火连淮水,春风满客帆”。

大河沟通了内地和外贸关口,使得出口瓷器、茶叶、丝绸、进口珠宝、香料和棉毛制品都能通过它运往海港、丝绸之路或者流向内地。

得益于“黄金水道”沟通南北的功能,大运河馈赠给了人间一座座繁华都市。

处于三千里运河上的黄金节点,清江浦的地位始终处于垄断阶层,令许多城市不得不投来惊羡的目光。这里东临大海,南望长江,纵南汇北,成为连接中国南北部与东西部水道的交通枢纽。明朝时,从江南通过运河运往北京的漕粮有300万石左右,最高时超过400万石。光“漕船一万二千多艘,漕军十二万多人”的壮观景象,就令人惊羡。

清江浦由此风生水起。

当时有“运河飘来北京城”之说,清江浦城又何尝不是如此?

淮北盐源源不断而来,经由运河南下北上,达于四方,且产量连年激增。明万历年间,以税收计,两淮盐运,居全国第一。

“淮浦高楼高入天,楼前贾客常纷然。歌钟饮傅十户九,吴歈不羡江南船”。○14交通的便捷、漕运的重镇、财富的聚散,使得清江浦这座城市迅速增量,扩大规模,进入富甲东南、流金淌银的富庶状态。

把漕船放大看,即是这个国家的航船行驶在历史的航道中。大河饱蘸清澈之水,在时光的碑铭上书写下隽永的文字,镌刻下国运昌隆的印记。

有了里运河的青睐和滋养,沿岸新兴城市迅速崛起。

长河笔直,波澜壮阔。从北至南一路绵延,在北通州与南杭州之间,画出一道悠长的弧线,推出了一方水韵绿洲,形成了一串串碧玉翡翠、葡萄串珠式的运河城市。

清江浦,借助长河水运之便,左右逢源,长袖善舞。

翻开历史的典册,于字里行间细看,600多年前的一切仿佛都生动起来——

“畚锸经营苦,帆樯日夜过。水争廛市绕,官比士民多”。这幅景象在眼前铺展:舳舻蔽水,帆樯遮天,舟车麇集,百货如山……

河道总督府等官府机构沿水岸排开,中转漕粮的水陆码头人山人海,青石台阶上穿梭着运输漕粮的漕丁,船工、脚夫、船家忙得不亦乐乎,各种店铺、作坊、酒楼、茶馆,排满了街头巷尾,大小官船、商船、民舫、舢板、划子,往来河上……

各色人种,南来北往;万千货物,琳琅满目。四方财源汇聚于此,灯花繁盛又散向四面八方。就像一座宝库,她积淀了古典园林、藏书楼阁、桥梁古塔,汇聚了茶艺、饮食、戏曲、宗教各色文化,沉淀了一批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高台纵目思悠悠,排泣当年胜迹留。

树绕淮阴堤外路,风连清口驿前舟。

晴烟暖簇人家集,每挽均输上国筹。

最是襟喉南北处,关梁日夜驶洪流。○15

清口枢纽的形势图。从图中可以读出清江浦与清口枢纽的依存关系,更能看出三千里运河漕运的艰难与险峻,当一粒粒饱满的漕粮穿闸过坝、盘桓水道、运抵京城时,皇家可知晓这步步艰辛的汗水和泪滴?

清江浦不仅是一道清秀明丽的风景,更是一种不竭的精神之源。

她活色生香,钟灵毓秀,充满古韵诗意,更是鲜活灵动。大运河成为流动的血脉,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碧水长河,以其鲜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节奏,催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基于长河的功能与地理的形胜,以敏锐之心将生活的活力转变成丰满的载体、优越的情感与柔韧的思想,就像从大河畔崛起的城市一样,更具独创性、别异性,更具有文化的深刻性,并以不断掘进的姿态,把跌宕起伏的变化与创新写进长河深处与人心里,刻在历史的记事簿上。

清江浦人变得心胸开阔、目光远大起来,南北口音中,外界的各种信息在这里交汇,新旧思潮在这里碰撞,各种新奇的故事在这里传诵,人们的目光中流露着追求新生活、沿河走世界的兴奋与憧憬。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16读诗,能读出怨气,更能读出此河的重要性。

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断航于清末。历经了军事枢道、运输航路、文化纽带等多重身份的转换,目睹国运兴衰,大河是见证者、亲历者、开拓者。

由大运河而滋生的漕粮转输、河务、造船、盐运等产业如日中天,因河而兴的农耕文明彰显出崭新的活力和勃勃生机,为整个国家所倚重。

里运河,一路流淌,它兴奋地注视着一切。

【注释】

① 《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傅崇兰第24页

② 《隋书》卷24页18

③ 《唐宋帝国与运河》全汉昇第13页

④ 《漕船志》卷之六

⑤ 《漕船志》卷之六

⑥ 《漕船志》卷之六

⑦ 《漕船志》卷之六

⑧ 《左传·哀公九年》

⑨ 《漕船志》卷之六

⑩ 《常盈仓周垣记》胡瓘

11《清江浦》清·顾炎武

12《漕船志》卷之六

13《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蔡蕃著《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工程出版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

14 《淮阴曲》明·蔡昂

15《清江浦》明·方尚祖《淮安府志》第22卷32页

16《汴河直进船》唐·李敬方,唐文宗时任户部郎中。“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漕运史上有一个名称,引人注目:漕帅。

即漕运总督,之所以被尊称“漕帅”或“漕台”,皆因手握兵权,可以调动一支12万人的“漕标”部队,专门负责押解粮道。

“水运为漕,陆运为转(挽)①;漕水转谷,千秋载运”。漕督,节制七省漕粮,官至从一品,往往还兼任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堪比户部尚书,跟太子太师等职位属于同一官阶。

一般认为,漕督官品低于尚书。然而,由于皇帝任命,漕运总督同尚书打交道时,处于同等地位。他向尚书行文时,用“咨”,而不“呈”。

国家中枢对于漕运的重视,使得淮安成为国倚重器。“以法一方,欲通千里”,所以“涓滴皆从心上过”。

漕运是整个国家的生命线,等同国家血脉。

尤其在政治、经济重心北移后,朝廷更加仰给于江南漕粮。

漕督这个位置,被国家看得很重。

清代皇帝非常重视漕务,康熙帝亲政时将“漕运”、“三藩”、“河务”悬于柱上,对漕务亲力亲为。

漕运总督,统管全国运河事务。

据统计,明代漕运总督99名,清代漕运总督95名。

今天,至少有两本文献中呈现出完整的历任漕运总督名单。

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列出了71名漕运总督名字,他们的任职期间为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到万历三年(1575)。①《淮安府新志》所列名单与此差不多。这样,从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到明崇祯十七年(1644),总共有99名漕运总督,他们的平均任期近2年。②

清朝入主中原后,沿明制设漕运总督,专设“总漕部院衙门”机构。官品秩为正二品,如兼兵部侍郎(似国防部副部长)或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似监察部副部长)衔,则为从一品。清代漕运总督有90人(99任)。其中满人38人、汉族52人。1842年以后,汉族官员出任漕督者多达23人。

明代漕运总督任期(如奔丧、生病、退休、特殊改任和免职等)平均两年轮换一次;而清朝任期则更短了,有的漕运总督任期只有三个月。

漕运总督,是京师之外所有地区最有影响的官职。

漕运总督属下有理漕参政、巡漕御史、郎中、监兑、理刑、主事等级别和职掌各不相同的属官。督催有御史、郎中,押运有参政,监兑、理刑管洪、管厂(造船厂),管闸有主事。文官武将及各种官员达270多人;还下辖仓储、造船、卫漕兵丁2万余人。

漕督除主持漕运重任外,尚总理军政事务、督理钱粮、操练兵马、修理城池、抚安军民、平叛剿匪、禁革奸弊等事项。如有战事,即可调兵遣将,迎战抵御。

漕督是京师之外最有影响的官职,可谓封疆大吏。

漕运扼守北方运输、南方粮财之重要通道,称为朝廷命运也不为过分。

漕运总督在清代为从一品大员。

据说,穿着服饰上有规制,帽饰红宝石(二品为珊瑚),蟒袍为九蟒五爪(二品同),仙鹤补服(二品为锦鸡);岁俸银180两(二品155两),年养廉银15000两至30000两左右(二品20000两以下)。③

从一品的漕运总督尚兼任兵部侍郎,是官员仕途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梯,地位不亚于天子门生直隶总督。

这些把总由各卫指挥使(清称守备)和千户担任,他们是具体押解漕船运粮的官儿。

明、清时期,每当漕运时节,“帆樯衔尾,绵亘数省”,最多时有漕船1.2万只,漕军12万人,入京漕粮一年达600万石,“居天下强半”。④

淮阴福兴闸起碑记。河督麟庆著《鸿雪因缘图记》中描绘图景。可见福兴闸修好后,人们勒石刻碑铭记历史的场景。福兴闸正是大运河漕运通道重要的闸群之一。

明洪武时,每年约有六、七十万石粮米远涉重洋,源源不断地输往辽东和京城地区,但海运异常艰辛。

朱元璋曾为“辽东漕运艰”而“深以为虑”。

朱棣即位,于永乐元年(1403)正月宣布以北平为北京,开始明朝统治中心北移。当年二月,北京设置行部、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国子监等中央级部门。接着,迁徙直隶苏州等十府与浙江等九省富民充实京城。随着大势所变,漕运方式也随之而变。

永乐元年,经过四年“靖难之役”,北方储粮告匮,朝廷恢复南粮北运。京城政治地位与日俱增,人口剧增,文武官员、军民人等皆需仰籍江南漕粮,单凭海运已不能满足需要,“海运不给,于是陆运以济之”。北运方式,由原来海运变为“海、陆兼运”。④

永乐元年三月,朱棣命令平江伯陈瑄与前军都督佥事宣信,“各率舟师,海运粮响,瑄往辽东,信往北京”。以后每年海运均由这两人负责。

“陆运”,即“河、陆接运”。首倡“陆运”者,名叫唐顺,是普通军士。永乐元年三月,唐顺上书朱棣,曰:“卫河之源,出卫辉府辉县西北八里太行山下,其流自县治北经卫辉城下,抵直沽人海,南距河(黄河)陆路才五十余里。若开卫河距黄河百步置仓,受南方所运粮饷转至卫河交运,公私两便。”唐顺建议,得到朱棣赞同,即命群臣详议。

户部尚书郁新拟制改良方案:“请至淮安用船可载三百石以上者,运入淮河、沙河至陈州颖岐口跌坡下,复以浅船可载二百石以上者运至跌坡上,别以大船载入黄河,至八柳树等处,令河南车夫运赴卫河,转输北京。”朱棣“从之”。

当年十一月,一百五十七万余石的遭粮,首次沿这条运输线运往北京。因为这条运道在黄河与卫河之间有一段车运,故当时谓之“陆运”。

清晏园内康熙帝御碑亭。国家之所以对漕运倚重,皆因历代王朝皇室、勋戚、官宦、军队所需要的粮食等物资,均需通过漕运从富庶江南运输而来,水运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而大运河则是京城和江南之间重要的交通运输线。

漕运总督有保障漕运的亲辖军队,称为“漕标”。

《光绪会典》载:漕运总督所亲辖“漕标”,共分本标左、中、右三营及城守、水师等共七营,兵额3400余人。辖制武职官佐,最高者为从二品的副将,并节制鲁、豫、苏、徽、赣、浙、鄂、湘八省漕粮卫、所。上述八省漕粮归漕运总督管辖。沿海收粮起运、漕船北进、视察调度、弹压运送等,均需总督率官佐“漕标”亲稽。

所管辖各省内有粮道衙门,皆驻有兵力,保护沿途漕运安全。

这些兵力均听命于漕运总督,属于直系管理,各省管不了他们。

管辖八省漕粮,替朝廷当了一半家。

这样的位高权重,在皇家心中自然有分量。

明景泰初设漕运总督,与漕运总兵官合称“文武二院”。分工为文臣负责与各省粮道征集漕粮;武臣负责押运进京,即所谓“文督催,武督运”。

总漕节制八省漕粮,于每省设负责漕运的督粮道(正四品)。督粮道职责是监稽收粮,督押粮船直驰山东临清,待山东粮道盘验结束回任。山东粮道须待最后一批粮船抵通州才告回任。最后一批粮船按规定由漕运总督亲押至通州,并向皇帝述职。

清代,每年大批漕粮均由水路运往京城。从大运河北运至通州,在通州卸船后,将其中一部分运往京师,分仓储存。其中输送京师粮仓的部分,称为“正兑米”,供八旗兵丁饷米;留储通州仓的部分,称为“改兑米”,是供王公百官的俸米。王公百官的俸米,须自行前往通州领取。以上几项,以入京仓的八旗甲兵之米粮数额最大,每年约二百四十万石。⑤

总漕可直接向皇帝递专折和密折奏事。每年漕船北上过津后,循例要入京觐见,向皇帝汇报漕粮运输完成诸事。

皇帝极其重视漕务,务必听取汇报。

在整个漕粮运输中,督理漕船的运行和装卸,漕运副总兵官更是亲自跟随漕船。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对繁杂的漕运事务的分担。且有一位仅次于总兵官的长官时刻跟随漕船队伍,各项路途中的突发事件可以就地裁决,下属的各级漕运人员也能更加规范地工作,漕运效率会随之提高。⑥

漕船开行之后,漕运全程有两个节点至为重要,一为“淮”,一为“通”,“淮为淮安,“通”则通州,淮安是漕运总督的治所,是漕运中途盘验的总站,而通州是漕运的终点。漕船如果在期限内正常抵淮,则说明漕运任务完成过半,如果按期限安全抵通,则漕运任务顺利完成。正因为如此,漕船过淮和过通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定。

漕船重运北上,航程分为两大段,第一段,由各州县兑粮水依次到淮安,由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各地巡抚衙门按帮各发给限单一张,到淮安由漕督衙门检验;第二段,由淮安至通州,由漕督衙门按帮再各颁发限单一张,抵通州之后呈缴仓场衙门。漕船卸粮之后回空返程大体也是相同的程序,在通州由仓场衙门按帮发给限单,到淮安缴验,由漕督衙门另换限单,回到原兑粮州县水次再行查验。

漕粮兑运的一个完整过程至此完成。⑦

在史书上,与漕督齐名的还有一个官职:漕运总兵官。

漕运体制建立之初,运输依靠的是军队将士。

无论是在漕河重开之前的海运过程中,还是在漕河体制建立之后,运输人员都来自军队,漕运总兵官就应运而生。

明朝初年,河海兼运,永乐二年( 1404) 设总兵、副总兵来统领官军、管理海运。后来海运废除,总兵官便专管漕运。明永乐年间,始设漕运总兵官,以平江伯陈瑄治漕。

“总督漕运总兵官一人。永乐二年设总兵、副总兵,统领官军海运。后海运罢,专督漕运。天顺元年,又令兼理河道,协同督运参将一人,天顺元年设,把总十二人,南京二、江南直隶二、江北直隶二、中都一、浙江二、山东一、湖广一、江西一。”⑧

明景泰年间,设立漕运总督。最初,漕运总督与漕运总兵官地位上是相当的,随着时间推移,漕运总督地位便超过了漕运总兵官,逐渐侵夺漕运总兵官权力,甚至负责军务。

这种强大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首任漕运总兵官平江伯陈瑄。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陈瑄个人的能力与威望提高了漕运总兵官这一职位的地位”。(《明代的漕运》)漕运总兵官自陈瑄始,成为督漕的重要武官。

漕运总兵官自设立始便有重要地位,其职司出自于朝廷处分,领专敕,于职衔上加“钦差”二字,且其印在总兵中独一无二,“挂印将军,柳叶篆。皆银印。独漕运总兵印同将军。”⑨这足以说明,漕运总兵官因掌漕运事宜,地位非同一般总兵。

明时,朝廷同时任命漕运总督与漕运总兵官,让两官共同督理漕务。

漕运总督负责总领漕运,禁革奸弊;漕运总兵官负责统领漕军,修举漕运。

漕运总督为封疆大吏,主掌漕运,处理运粮官军作奸犯科,量情惩治处理。漕运总督同时还兼任凤阳、淮安、扬州、庐州四府及徐、滁、和三州的巡抚,负责处理地方事务,包括安抚军民、清理盐课、赈灾饥荒、修理城垣、缉捕盗贼、操练守城官军等。

漕运总兵官主管统领漕军,修举漕运积弊旧规。负责率领漕军攒运漕粮交纳京仓,统领运粮官军。保证漕粮按时按量送达京仓,是漕运总兵最主要的职责所在。总兵官兼镇守淮安,负责抚辑当地军民、修治城池、剿捕盗贼等。

朝廷实行漕运文武双轨制,但实际大权在于文官漕运总督。

漕运总兵官产生之初,是督漕最高官员,统领漕运诸多事宜。漕运总督设立后,总兵地位便与日剧下。总兵敕令中载“凡事须与总督漕运都御史计议停当而行。”这说明总兵是受总漕节制、甚至是统领的。而漕运总兵官由都督佥事充任,为正二品;漕运总督由都察院右都御史充任,也为正二品,相同品级,总兵却事事与总漕“计议停当”,文官凌驾于武官之上,节制武官之趋势已初露端倪。⑩

明万历四十年( 1612) ,朝廷撤销时任漕运总兵官一职,剥夺了勋臣世爵。至此漕运总兵官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以文臣逐渐取代武臣治理天下。

大闸口乾隆御碑亭。清代对漕粮的需求超过历朝历代。朝廷官吏实行满汉双轨制,故机构庞大,京师十多万八旗驻军及数十万家属均由朝廷供养米粮。漕粮另一作用则是为全国各地提供驻防军饷。

清初,虽仿明制,设立漕运总督,用得是汉臣。

第一任漕督为沈文奎。

建章之际,皇家颇不放心,清顺治三年(1646),添设理漕部堂。由满洲侍郎一员出任总理,与漕运总督同督漕运,名为“襄治漕务”。实际上是一个监督漕运总督的机构,权势煊赫,远过漕抚。

这是一个叠床架屋的多余机构,且不得人心,只存在了十几年时间便撤销。

又一次走进陈潘二公祠。

午后的阳光,温暖和煦。

前来探望这位有功于清江浦的首任漕运总兵官。

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因为一个人被人们牢牢记住。

一个首开清江浦,通水保漕,为民造福,留下无数赞声的人,其经历并非一帆风顺的。

平江伯陈瑄 (1365—1433),历仕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自永乐元年(1403年)起担任漕运总兵官,奉旨开凿清江浦,为国家与时代带来了新生与希望。

他由海军军官任上转职漕运,循宋代乔维岳沙河故道,开凿清江浦,兴修四十七座闸。

淮安位于大运河中段,为黄淮运交汇处,风高浪险,闸多坝繁,经常出现翻船沉舟事故,关系整个漕运航线顺利畅通。

皇家称:“而治必于淮者,盖淮,左江、右河,东控海道,北接兖、豫,西接两都而诸陵咸在。况淮古称难治,故曰淮夷。”○11

平江伯陈瑄入主清江浦,标志着大运河漕运时代的兴起。

他负责整个国家漕运,包括海运、河运和陆运。

自永乐九年,会通河修成,京杭大运河修复,废止海运、陆运,单用河运。此后,陈瑄在沿运各处,特别是在淮安,修建大量水利工程。开凿清江浦,将漕河裁弯取直,避免五坝盘驳和淮河沉溺的风险。

他督理漕运三十年,改革漕运制度,还兼管淮安地方事务,修治京杭运河,精密远见,举无遗策,功绩显赫,为明清漕运奠定了基础。

淮安地处黄淮交汇之处,是整个漕运的关键。陈瑄大部分时间驻镇在淮安。

陈瑄开凿清江浦的最大功劳是——造船闸、建船厂、设粮仓。

他与这方水土有着深厚情感。宣德二年(1427),朝廷命漕运总兵官开府淮安,并加“镇守淮安”职衔,为镇守淮安总兵官。

后人称:平江伯陈瑄,亦疏凿淮扬一带,自此南北达会通矣。可谓天地间大功,国家大利,无穷之大业也。○12

陈瑄是开凿清江浦的功臣,居功至伟。作为一位海军军官,从征战海疆的战场转为统管和治理漕运的主官,他雷厉风行的干练作风、呕心沥血的为民情怀,给清江浦百姓留下深刻印象。

陈瑄于宣德八年(1433)逝于淮安任所。

皇家赐陈瑄“铁券丹书”,并允子孙世袭平江伯爵位。

陈瑄镇守淮安,开凿清江浦,几乎经历了后来者所有的困难,但都被他攻难克险,一一化解,成为那个时代治河理漕的经典之作。

陈瑄一家有四人担任过“平江伯”——他们是陈瑄和他的曾孙陈锐、玄孙陈熊、六代孙陈王谟。他的孙子陈豫虽未任过漕运总兵官,但曾于景泰五年(1454)与江渊抚循江北及鲁豫水灾,曾请求朝廷筑淮安月城,以护常盈仓。

《明史》称:陈锐,黟国公陈豫子。成化初,分典三千营及团营。寻佩平蛮将军印,总制两广。移镇淮阳,总督漕运。建淮河口石闸及济宁分水南北二闸。筑堤疏泉,修举废坠。总漕十四年,章数十上。日本贡使买民男女数人以归,道淮安。锐留不遣,赎还其家。淮、扬饥疫,煮糜施药,多所存济。○13

如此爱民之承传,应是陈氏家族门风所致,更是清江浦百姓大幸。

漕督的选任不仅考虑出身,而且注重德才。

人治社会,依靠的是执政者个人的贤明与道德完美。

康熙帝选任漕督时,要求“老成持重,谨厚宽平”,“殚力转输,悉心经画”。清朝出现了很多著名漕督,例如,康熙朝的桑额“十余年间,从无稽迟贻误之事”;雍正朝的张大有“九载漕运,一尘不染,可谓绝后空前”;乾隆朝的杨锡绂被乾隆帝誉为“司运今番政最良。”○14

康熙年间,漕督朗廷极,治理漕运,颇有政声。在任江西巡抚期间,曾奉命督办景德镇官窑,制作御用瓷器。其督造郎窑红、郎窑绿堪称一绝,史称“郎窑”,与明永乐、宣德年间瓷器“与真无二”,难以辨别,深受康熙喜爱,同年擢升为漕运总督。因劳成疾,三年后去世,郎廷极在漕运总督任上卓著表现,康熙称其“未有能及朗廷极者”,赐谥号“温勤”。○15

漕运总督阮元,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名臣,被誉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且于经史、数学、天算、舆地、金石、校勘、编纂等领域皆有建树,乾隆对阮元十分赞赏,曾慨叹:“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人”○16。他的学问被“海内学者奉为山斗",且为官果敢强硬,深受朝廷倚重。

咸丰、同治年间,漕督吴棠,团练乡勇,带勇击贼,办徐州粮台;帮办江北团练;帮办徐宿军务;兼署漕运总督,督办江北粮台;实授漕运总督,赏加头品顶带;暂留任漕运总督,署理两广总督、两江总督,补授闽浙总督,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兵部尚书衔,授钦差大臣;调补四川总督,得到慈禧太后召见,兼署成都将军,称为:“以民慈父,为国重臣。江淮草木知名,天下治平第一人。”慈禧太后旨赐“柱石勋高,栋梁望重。”○17

漕督张之万,道、咸、同、光四朝元老,督办团练,平定捻军,尤其是剿灭东捻军,功在当朝,授兵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官拜军机大臣。慈禧太后赏双眼花翎,赐用紫缰,入贤良祠。人称:张之万于兵事,若有神授,儒臣治军,风采隐然。民间传:“先有张之万,后有张之洞”。张之洞乃张之万堂弟。○18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无论后世如何评价大运河,运河对国家民生的鼎力承担是无法诋毁的。

走出陈潘二公祠,仰面长河,风轻云淡。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读史明智,鉴往知来。通读“漕运史”这部书,使我们更能看清历史的真相与事实的细节。仿佛历史的纪录片,我们能更加清晰地辨认出历史长河中的壮阔景象和细枝末节。能从高官勋爵上、乌纱蟒袍上、朝笏执板上、朝廷圣旨上,读出千万漕船、帆樯如林与家国的血肉联系、命运交割……

督理漕运,乃举国重任。国家、生民的生存希望维系在他一人身上。“风霜臣节苦,知余报国心。”这种重任的分量,更是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集合,她教会官员认知国家与百姓在心中的重量,认知人世间生命传承的意义。

一粒粒漕粮稻谷,生发出天地博大的意义——

与官印、乌纱、蟒袍相比,不知重千斤、万斤……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天下熙熙,无非过客;岁月茫茫,疏而不漏。

一世之雄,未必长久;一时之杰,难以永垂。

唯与家国相连,与百姓相连,方算得一方为官情怀。

【注释】

① 《弇山堂别集》明·王世贞1590年刻本卷61页1-8。

② 《明代的漕运》黄仁宇 九州出版社

③ 《清代的漕运和仓场》朱小平

④ 《漕船通志》卷之三:国初,驸马都尉黄宝尝镇守于斯,其制曰:奉天

承运,皇帝圣旨:教驸马都尉黄宝兼淮安卫指挥使,守御淮安府城地,宜令准此。至今不改辙焉。故京操十二荣(即荣伍),军有十二万,漕有十二总,军亦有十二万。中外相援,兵食相资,祖宗之微意,岂无所谓哉?於乎!内而两畿,外而五省,竭天下之半而属之漕,今日当是职者,利用大作,无为职之羞可也。凡职各以次列,而抚镇以下,制使创始及有成绩者,表而出之,职必有所居,然后可以听治。于是作《漕职表》,而以《公署》附焉。

⑤ 《试论明代漕运方式的变革》杨亚非《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⑥ 《简述清代漕运以及漕运制度的变革》

⑦ 《明代漕运督理由军职到文职的转变利弊及影响》

⑧ 《清代漕运行程中重大问题:漕限、江程、土宜》吴琦

⑨ 《明史》卷七十六 张廷玉 1871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⑩ 《弇山堂别集》明·王世贞1590年刻本卷九页169

11 、《明代漕运总督与漕运总兵官关系研究》姜卓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38卷1期

12、《漕运通志》卷之三

13、《七修类稿》卷十三

14、《明史》卷一百五十三列传 第四十一 陈锐传?

15、《清代漕督的设置与裁汰》温凯 运河学研究院

16、《清史稿》列传六十《清代职官年表》

17、《清史稿·阮元传》)

18、《清史列传·吴棠》中华书局

19、《清史稿》赵尔巽等 中华书局点校本

走进文庙新天地街区,在后边能见到一尊“清江督造船厂”横方形碑。

此为督造船厂工部衙门所在。

《漕船志》载:永乐初,平江伯陈公瑄督漕,查闲旷之地,建盖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所。其地南枕运河,淮水萦回,钵池环拱,肆烟津树,映带帆樯,亦淮南之形胜也。

工部位于今慈云寺东,“工部厂东西三百五十步,南北一百五十步,永乐十三年建。”①

陈瑄在清江浦督导漕运时,将总督漕运府别署设在厅门口巷(即王叔相故居,今财富广场东),设一座漕运门,故称厅门口。

而工部分司公署,在今华城小区东,西临水巷。

这座碑不是当年遗物,是后造的。原在文庙新天地的后方,靠近河岸的地方。现在已不复存在了。

工部分司东西一百三十步,南北一百二十二步,永乐十三年建。

东西牌坊二座,扁曰“利涉济漕”;大门,三间;扁曰“工部分司”;左右听事直宿房,各四间;左右廊房,各六间;仪门,三间,扁曰“淮南漕政”;正堂,三间,扁曰“济川”;捲轩,三间;退堂,三间,扁曰“青天白日”;东书房,三间,扁曰“思补”;东西书办皂隶房,各三间;东西文卷库房,各三间;东庖湢房,三间;西慎独轩,三间;益民堂,三间,在正堂之左;一鉴亭,三间,在益民堂之前,主事陈君焕建;葵亭,一间,在一鉴亭之前,主事姚君文灏建;积翠亭,一间,在葵亭之左;内寝堂,三间,扁曰“清慎勤”;东西围房,各五间;崇景堂,三间,主事邵君经济建,;后堂,三间;土神祠,三间;西虚白亭,一座,;人匠房,五间;更夫房,三间;朝阳留晖门,二座,主事任君恩建;眺远楼。一座。②

看上去,这些建筑应是统一规划,而各个部门办公场所则有各主事领导建筑。工部厂职责为:组织督理四总厂造船、修船,检验漕船质量,确保完成指令性计划。除督管造船厂外,还负责管理四闸(移风、清江、福兴、新庄)、东坝、西坝及抽分厂等相关事务。

清江提举司为明朝工部所属机构,设提举一人,正八品,副提举二人,正九品,后革副提举,掌供办物料诸事。

工部,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工部尚书,置工部侍郎一人,后代相沿不改。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与吏、户(度支)、礼、兵、刑并称六部。如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陈宏谋曾任工部尚书。③

1368年(洪武元年)沿置,隶属中书省,设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

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

工部,亦称工部厂,下设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工部司为工部头司,掌营建之政令与工部庶务;

屯田司掌天下田垦;

虞部司掌山川水泽之利;

水部司掌水利。

工部尚书品级,在明代为正二品,清代为从一品。

清江浦的工部是中央派出机构,最高首长是工部都水司郎中(正五品)、员外郎、主事等官。

此厂非工厂之厂,而是与东厂、西厂平齐的机关。

户部分司、工部分司均驻扎清江浦。

永乐十三年,设置督理清江船厂官员时,设置工部厂、工部分司。

正统元年(1457)建提举司,正统二年(1458)主事胡臻始请设提举司官二员。

嘉靖九年(1530)邵经济督理船厂后,又建了清江造船总厂和卫河造船总厂。其官员设置为:把总官五员,清江厂四员,卫河厂一员,作为管理厂务的官员,“旧设二员,遇缺漕运衙门访取各卫指挥贤能者,俱以本等职衔分理造船事务。

正德四年(1509),始假以把总名色;各总厂官四十员,其中清江厂官三十六员,南京三十四厂设十二员,中都总十二厂设十员,直隶总十八厂设十四员;卫河厂四员,山东总七厂二员,遮洋总十一厂二员,各造船厂“船数多者特设专官管理,少者附各厂兼摄”。(《漕船志》卷五《公署》)。

倾国家之力,造船、理漕、治河。

目的就是一个——打通航运线,确保运漕粮。

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成祖因会通河全面通航,决定停止海运,改走内河漕运,由陈瑄负责。“会通河成,朝廷议罢海运,仍以瑄董漕运。议造浅船二千余艘,初运二百万石,浸至五百石,国用以饶。”④

“江南漕舟抵淮安,率陆运过坝,逾淮达清河,劳费其钜。”

既然劳费其钜,国家为何还要浚河通漕呢?

席书在《漕船志》中写道:“国家既迁河朔,以控天下之大势,而江南之粟不可废也。乃于淮安南清河、山东北清河设二厂,以提举舟事,百年于兹。由是观之,漕舟所系,匪惟控御南北,所以跨四海而肃百蛮者,亦尚倚壮于斯。于戏,盛哉!”

漕运,国家之重计,储漕粮数百万,衔尾而输京师,漕运倚于舟,不亦重乎?漕舟利国,可控天下大势。⑤

等待万千漕粮以果腹者,不仅是京都皇家老少、三宫六院,还有远在关外为国戍边的将士们。那里北元残部贼心不死,鞑靼、瓦刺虎视眈眈,蒙古各部肆虐边境,女真兵已虎啸山林。朱棣将京都由南京迁都北京,实是“天子戍边”,无奈之举。

要是漕运断流,大家都得扎脖子不吃,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越过长城,整个大明朝就得完蛋。

于是,漕运“有劳于国,有功于民”。

自然界的伟力开始在国家机器运作下:成千上万的人,在集中统一指挥下,像一部机器般开动起来,开凿河道,疏通运河,建造船厂,构筑城池,让大运河这条国家主动脉强烈搏动起来,其规模之大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当年这里可是交通要道,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一艘艘大漕船云集于此,担当着漕粮转输的重任。

“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⑥

工部官员,任职一方,即承担执造、监管、保漕使命。

一批工部主事忠于职守,清廉为官、政务勤勉、为政宽仁、刚正不阿、兴利除弊。

由于漕运油水大,有利可图,谁都把眼珠子瞪得老大。

对于制度上的漏洞,正直的官员看不下去,就挺身而出,予以纠正。

明正德年间,工部主事陈焕,浙江余姚人,历任江西按察使、布政使,后为光禄寺卿。他向朝廷汇报:“先年木价不能依期解到,多系赊借商人木料预造,以致重揭冒领,其弊多端,钱粮虚费,船只脆薄,字号混淆。”他提出:“置立本部挂号关防及提举司印信官票,填写本船原报字号、年分、先今旗甲姓名,出给官军领付,木客收执。围与新料一分,待本船看工之后,许商人执此,随本厂官识赴部投销关领料价,如无原票决不准支。”

明嘉靖初年,工部主事张絅,在奏议中指出:“各军原有军、民、运字及一十百千号数,……年久而莫考,有一号而三年两造者,有同年而一号重支者,甚有年分未及,预动虚号、指号、捏号之弊,皆船号不清所致也。合行吊取各卫所船号底册、花销册、本司号册查对覆实,……又覆查造,庶卷册无舛,而字号不淆,料价有稽,而运减可核矣。”

明嘉靖年间,负责造船的把总官员(秩比正七品,次于军中统率千名战兵之千总守备,麾下约有战兵四百四十人),私谒苟且,贪赃枉法。

工部主事邵经济,把造船把总官告上朝廷,进行揭露:“近来各把总官不行堂参,专希私叙,同行进见,则皆挺身抗揖,独行私恳,亦或曲膝行礼,体统破裂,侵越渐深,事属反常,实非旧格。由此赧颜监督,事每掣肘难行。……今思若不改正,再尔含容,此非各官矫抗跋扈,能倚势而怙终,必缘本职阘茸苟且,欲媚下以自利也。”他建议:“今后船厂把总官员有事到部,止令堂参,不必私款,则监督有体,而嫌疑不生矣。”⑦

明代工部主事这个职位,为正六品,在工部相当于办事员。

但职低位卑的主事,并不因身份低而谨言懦弱,不敢放言。为国家利益,他们不顾身份,斗胆上书,直面权贵,抨击弊端,在皇权至上的朝野,能够如此强势上疏、指窖止贪、弹劾宠幸,品质实难贵也!

“明镜昭廉,砥节守公,心勤民事,惠施桑梓”。以一身正气,直言忠谨,不惧权贵,清风可昭日月,此心无愧神明。

对这份事业有深厚情感,才能生出爱心与传承心。

明朝成化年间,工部主事毛泰,河南南阳人,成化五年进士,后任吏部左侍郎。在清江厂时,明成化十五年(1479),他的一位同僚户部主事邵珪在清江浦户部分司西侧的空地上,建一凉亭。

毛泰专门为凉亭题写《户部分司题名碑记》:

成化己亥,员外郎邵君文敬来淮,暇于分司西隙地结小亭,以“寄寄”名之,越二载,仆应故事来,朝夕亭上,有所感曰:文敬以身之不能久于亭,与其亭之不能久于世,故以“寄寄”名之矣。岁月逾迈,前辈日湮,题名之碑可容已乎?故刻所得之名而虚其左,以俟继者续刻之。

成化十七年十二月

亭寄相思,碑寄历史。

一声“寄寄”,饱含浓情。

字里行间,盼事业传承,盼伟业鼎盛。

《漕船志》是记载明代官船厂的专著之一。

《漕船志》增修,还有作者丁瓒、邵经济、朱家相。

丁瓒,名医丁元祯儿子,字敬夫,丹徒人。正德十二年(1517)他考中进士,历官按察司副使。正德十五年(1520)至嘉靖元年,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后来做到了温州知府。为官时,还以精通医学特长,为民治病。他“来视厂事,以志迄弘治辛酉(十四年,1501),而近事或阙如也,乃重加修订。”

邵经济,字仲才,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进士,历官知府,嘉靖九年(1530)任工部都水司主事分司清江船厂,嘉靖十一年作志补。

朱家相,字伯邻,号南川子,归德(今河南商丘)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嘉靖二十二年(1543)任工部都水司主事,“来莅厂事,复增修焉”。⑧

这三位都和席书一样,在工部做过事,且是主事。

主事也做文秘人员的案头工作,他们的主职是搞大型建造设计,清江浦督造船厂的漕船的设计与谋划,有不少出自他们的手笔。

邵经济言:“役于淮三年,昧于事,事弗足以身兹役,而岁深焉。疲神殚虑,或摅一得于兴革者,一遵昔贤元山公建置。”⑨

据胡琏《济漕志补略序》:“淮安清江厂督理漕舰,榷征商货,帑藏出纳,岁计不赀。工曹郎浙杭邵君仲才继司厂事,且三年矣。清才远猷,雅不自用。考诸志,盖席元山其主盟,有师承之道。”

还有一位主事,也是彪炳史册的人物。

明成化五年(1469),屠勋为都水主事,司清江浦。

“成化己丑,擢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分司清江浦。督修造运舟,持廉秉公,通融物力。未几,百废具兴,有题诗释亭以美其事者。总督漕运涞水张公鹏、丰城李公裕、总理河道三原王公恕交章荐之。满考,改刑部。”⑩

这些主事,均夙夜秉公,勤政廉洁,为督造漕船,付出心血和汗水,因此受到长官推荐,受到朝廷重用。

有了大河畔的历练,清江浦督造船厂,也是他们走向更加辉煌人生的起点。

“ 惟运河国计所系,凡宗庙军国之需,营建宴赏之费,与夫四夷薄海之朝贡,京师万姓之仰给,举由是以达。”(明·刘天和《问水集》卷五《治河功成举劾疏》)清江督造船厂的重要之力,无疑是承担漕粮转运的一根架海金梁。

为此,席书专门为清江造船厂亲自撰文,刻石铭记:南于淮安清江,北于临清卫河,设二提举司以职专理,是即先行舟楫之署,尚念经理非人,则利济之功缺,复于都水部各出郎官一名,监领厂事。(《清江厂名题名记》席主事书撰)

为保障造船厂有效运转,工部分司还设抽分厂税课司大使1员,专理商税,副使1员专理抽分,闸官4员,以及书办、算手、农民、门子、老人、阴阳生、皂隶、巡拦、军余、水手、船头、总小甲等,负责看守各坝验收抽分号票、缉查匿税货物、驾船应用、看守厂库等杂役。

还有书办二名,各厂军职内选用;

算手一名,旧规二名,今减去一名,各厂军职内选用;

农民八名,山阳、清河二县申送,分为二班,每班四名听用;

门子四名,山阳县徭役内编送,分为内外二班听用;

老人二名,山阳县申送,看守桥闸各坝,验收抽分号票;

阴阳生二名,淮安府阴阳学申送;

皂隶十六名,邳州并清河县徭役内编送,分为内外二班应役;

巡拦五名,山阳县徭役内编送,看守桥闸各坝,缉查匿税货物;

军余十名,各厂用工军役内取用,分为二班,以供差遣;

水手五名,各闸取用,以供差遣;

船头十二名,淮安递运所、清口驿、洪泽驿每年申送,驾船应用;

总小甲四名,地方送用,率领巡更人役,看守厂库。○11

同时,船厂还管辖建于清江浦运河上的板闸、移风闸、清江闸、福兴闸、新庄闸五闸,清江东坝、清江西坝二坝,以便于运送造船物料等。

明嘉靖十八年,叶选督理船厂后,还建了清江书院、清江义学,颇得民声。

明嘉靖年间,撤销卫河提举司,全部工程均由清江提举司负责。

清江提举司设在板闸与移凤闸之间。此后,又将此权交给漕运总督,由他选择有能力卫所指挥二人公理船政,并以千户、百户、镇抚等卫所官为各厂头目。

万历四十年(1612),漕运总督陈荐建议设立东河、西河两船政厅,由这两个船政厅管理全部船厂事务。东河船政厅由淮安府的一名同知负责,西河厅则由扬州府的一名同知负责。○12

东河厅管理南京、山东二总厂,西河厅管理凤阳、直隶二总厂。这两个船政厅都设在清江浦。

清顺治二年(1645)南京厂改为江宁厂,直隶厂改为江南厂。江宁厂的造船业务转给龙江造船厂,剩下的船厂时设时停。

康熙七年(1668),又将西河厅并入东河厅。

到了雍正二年(1724),清政府彻底关闭这里所有船厂,终止了近300年官办造船业。

但它的船坞码头大概存在了很长时间,乾隆皇帝下江南过淮时,他的龙舟就多驻泊在直隶厂。

当年这个工部厂还兼收税,凡造船用的竹木等物,应于船料者,三十税一。视货物之多寡为盈缩,初无定额,每岁约12000两为准。后来抽及货物,其有涉漕造者,为抽分,为余羡,为船钞。有兼济河工者,为由闸,为石价,为梁头,为扣利,为折夫诸名色,共抽分银51225.1两。○13

康熙九年(1670),该厂归并淮关后即废止。

都水清吏司是清代工部下设的机构。

设郎中6人(满5人,汉1人)、员外郎 6人(满5人、汉1人)、主事 6人(满4人,汉2人)。笔帖式若干人,经承9人。司下设都吏、河防、桥道、织造、柜、杂六科和算房、火房,分掌本司事务。

都水司掌稽核、估销河道、海塘、江防、沟渠、水利、桥梁、道路工程经费;各省修造战船、渡船及其他各种船只并核销河防官兵俸饷;修制祭器、乐器;征收船、货税及一部分木税。

朝廷计算,大约每年需要“多达12000艘的船只用于运输漕粮,另外有2000艘用于运输各种各样的物品,如何维持管理这些船只,就是一大难题。根据船板质量,船只的平均使用年龄为5到10年。这样,每年需要大约2000艘新船填补进去。”○14

为打造新船,工部在临清、南京和清江浦,各自建立一个船坞。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由卫所调遣分布在长江以南的船只,规定就地打造;临清、南京和清江浦三大船坞,限于打造漕河上和沿线船只。

明嘉靖三年(1524),临清船坞被关闭,打造漕船的任务转给清江浦船坞。主要因为是清江浦获取原料要容易些。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后,南京龙江船厂只打造战船以及兵部管辖下的船只,至于为漕粮船队打造船只的任务,同样归由清江浦造船厂负责。

一个细节是:嘉靖三年(1524年),为何裁撤临清造船厂,并入清江造船厂呢?其因是临清不产造船用的木料,每年为造船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到南方采买木材。更深的原因是——不仅成本过高,且增加中间环节,一些中饱私囊之官乘机横征敛财。朝廷深恶痛绝,决定船厂南迁清江浦。○15

这是腐败直接拉低GDP的鲜明活例。

此时,清江浦毫无疑问地成为全国最大的漕船制造厂。

在这期间,运输漕粮的船只,其他地方也在打造,如安庆、苏州、北新关、九江、樟树镇和饶州等地船厂,皆负责打造漕船。但是,这些地方没有一个能在规模上同清江浦船坞相比。○16

碧水长淮,以湛蓝清波告诉我们:当一方地域上升为与国家利益等量齐观时,它便具有家国命运的份量、支撑社稷的重量和温暖民心的力量。这是须臾不可忽略的。

清晨水岸,迷蒙如梦。

如林漕船停泊在岸畔,航道上不时有满载漕船驶过。

漕户们、船工们正驾驶漕船穿梭于大河之上。

这是明清时清江浦河道常见的场景。

于惯见场景中,能看出国家产业的巨大规模与效益,亦能读出其中的官场潜规则与猫腻。官场是一把无形的刀,杀人不见血。官场上没有对错,只有结果;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利益的结合;没有真理观,只有存在感。那些工部主事以强烈的使命感,义愤填膺地举报贪腐,让人感到“在官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的道理。

临清造船厂裁撤,即是明例。

那么,清江督造船厂就没有贪腐吗?

清江浦的故事,是我们的祷语。

听故事,写故事,需要有敬意,哪怕这故事本身桀骜不驯,无法无天。

因为这个“大漕船”的故事,天生就赋有十分精彩、烂漫风光的美学机制与艺术要素,富有经历风浪、一往无前的曲折情节,拥有形象各异、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和故事核,故而能产生彪炳史册、熠耀时世的好作品。

从一开始走近这个故事,我就明白:这个故事是寓言之言,它带有某种上天赋予的神秘密码,解读它,委实吃力。必须把自己的精血融进去,像母亲孕育生命一样,用血脉去滋养,用心血去浇灌,唯有这样,这个故事才能超越它本身的边界,承载更大、更重要的信息,这个故事才能成为我们集体旅程中的路标。

【注释】

① 《漕船志》卷之五 公署

② 《漕船志》卷之五 公署

③ 《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

④ 《明史》陈瑄传

⑤ 《漕船志》序

⑥ 《薛明府去思口号》金·元好问

⑦ 《漕船志》前言

⑧ 《增修清江漕船志叙》明·潘埙 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正中书局,据《玄

览堂丛书》明嘉靖甲辰刊本影印

⑨ 《漕船志》序

⑩ 《东江家藏集》卷二八《故刑部尚书致仕东湖屠公行状》

11、《漕船志》卷五 人役

12、 《国榷》卷82 万历四十一年三月乙酉

13、 《漕船志》前言

14、《明代的漕运》黄仁宇 九州出版社

15、《明代的漕运》黄仁宇 九州出版社

16、《临清造船厂兴衰史实》人民政协报(2017年1月9日)

写清江浦历史,这条船无论如何绕不过去。

把目光对准了这条船,这条沉甸甸的漕船。

她维系着国家的运河史,更维系着江山社稷的稳固与长久。

明永乐迁都北京后,“百官卫士仰需江南。”①

“夫治艘以漕粟,国之重计;兴利以除害,漕之永图也。”②

《漕船志》上均有记载。

《漕船志》,是记载明代漕船的一部专志,因所记以清江船厂为主,又名《清江漕船志》。③(明代曾四修《漕船志》,志书名字就叫《重修清江船厂志》、《济漕志补略》、《增修清江船厂志》)

这部《漕船志》据明嘉靖甲辰(二十三年)席书编次、朱家相增修刊本影印。

仿佛一个人的家世记载,这部志书在眼前缓缓摊开。

我感觉自己走到了这座漕船博物馆的门口。

手,正放在她的门把手上。

只要一拉,就能进去。

大海船即古代战舰。船坚炮利指得就是它。

曾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航海博物馆,见过一艘大型木质帆船。

这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旗舰。壮观的巨舰,精雕细刻,镏金船头,鲜红色船身,船身两侧伸出一排排巨桨。人在船下,形似蝼蚁,必须爬上三楼才能拍下全景。“无敌舰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辉耀过海洋帝国的赫赫武功。

如果要去寻找一艘漕船,上哪里去找呢?

当年国家最大的帝国企业——清江督造船厂早已灰飞烟灭。

如今,只能从席书的《漕船志》上读“万千漕船,气吞万里”的气势。

所幸有这部志书,可以寻着历史的足迹,去详细关照这艘穿越风雨、重载深荷的漕船。抚摸书皮,仿若走近一座家族祠堂,如同数千年传统的宗亲文化,走进来,就能闻得见熟悉的味道。

抬头望以往,低头思忧乐。望着这祖宗留下的景物,内心感动于每一件小事,亦或目睹一枚船钉、一块榫头,都有泪在心头情不自禁地流过,那都是家族的阅历,亦是清江浦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部《漕船志》以一种理性而温情的笔触,细发如丝地刻画出“清江督造船厂”的渊源以及社会变迁大背景下帝国航运的实况,是一种丝毫不让当下的时代写真,她试图为我们寻找真正的历史价值秩序而篆刻下缕缕印记,让我们的身心庶几得到慰安。

这种慰安,不是日本式的,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人的那种精神抚慰。

席书,四川遂宁县席家沟人。

《漕船志》首席记者兼作者。他的身份不仅是政府官员,更是领军建造清江督造船厂的领导者和亲历者(尽管有许多官员在他之前任职,席书功勋不可湮没)——明弘治年间,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右侍郎、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敢于进谏,恤民举贤,治学治军,颇具影响。

后人赞为:“真可谓豪杰之士,社稷之臣矣。”“其心事磊磊,则如青天白日,洞然可以信其无他。”张廷玉在《明史》中称:书,遇事敢为,性颇偏愎。④

席书的官场经历,使得他零距离地接触漕船制造业,在接触过程中,他不乏记者式的采访与野外调查,才使他能够事无巨细、滴水不漏地记载下明代漕船制造的来龙去脉。

席书的贡献不仅在于建设与管理船厂,还在于编写《漕船志》,这是迄今为止能够见到一部完整的“漕船盛世”景象,多亏这部著作。

仿若历史巧合,还是冥冥之中的造化,一写《大漕船》,就想到这部书。这个明代人怎么知道600年后,我要来找他呢?

至少席书告诉我,“书,承朝命来领淮厂。”⑤他就是执掌朝纲、亲力亲为的造船人,你不找他,那该找谁呢?!

据席书《漕船志叙》云:“皇明舟楫挽运,南北会通……国家既迁河朔以控天下之大势,而江南之粟不可废也。首览群议,一浚真楚诸湖,引江舟以入淮,再浚徐吕二洪,引淮舟以入济,最后疏汶河达清卫漳御,而济舟长抵于直沽。因罢海运,改从内河,而济利之具,场厂之设,实先务也。乃于淮安南清河、山东北清河设二厂,以提举舟事,百年于兹。”

举国之力,建造两座漕船厂,这样的壮举,完全可以载入史册,更无愧于时代。

大漕船的建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木结构的船舶涉及几十个行业,尤其船舶设计、钉接榫合、联接工艺,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这《漕船志》就像一块引路石,将我引领于此。

站到了这扇通天接地的大门口,心中忐忑。

古朴而厚重的清江督造船厂之门,正被我推开。

推开时,听得见吱吱呀呀的古老门轴声传来,正好似祖先的魂灵发出一阵阵隐痛的嘶喊。

此刻,恍若有一种走近皖南古老祠堂里的感觉。对于平头百姓,最亲近、最值得信赖的,就是祖先的在天之灵。她赋予我们以灵魂与生命、山川与田园,村落与家宅,连同我们的姓氏、相貌、肤色、体态和禀赋,皆和祖先水乳交融、一脉相承。所谓“水源木本承先泽,春露秋霜启后坤”。

长河一脉,水泽滋润,是清江浦子嗣的前生,我们则是她繁衍的后世。而“大漕船”则是清江浦心灵的外化,就好像水岸边停泊一艘大船,这座码头就是叫清江浦。

水岸上,熙熙攘攘的店铺、袅袅升腾的炊烟,喋喋不休的蛙鸣,潮起潮落的槿汐,远行者家人唏嘘的叮咛,都能感受到这座水岸码头的温热气息,所有的幸福时光无不来自祖先的庇佑呵护。

我们为这条长河的河清海晏、淮水安澜的希冀而活着;

为这座城市的人丁兴旺、子孙绵延的祈祷而活着;

为子孙后代耀祖光宗、衣锦还乡的理想而活着;

活在清江浦五世其昌、德厚流光的门风里;

活在清江浦无所不在的怀念与梦呓中。

曾经的清江督造船厂及大小造船工场,排列在大河两岸,绵延不绝,成为运河岸的壮丽景色。

河水清澈,平缓流淌。

波光柔和,轻盈闪动。

河流如尺,丈量漕运的岁月;

笔记如水,记载历史的足迹。

《漕船志》载:明朝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清河二县之间,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据史料、载,其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有名的清江闸一带,下设京卫、卫河、中都、直隶四个大厂,共八十个分厂,厂区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可见其规模之宏大。

朝廷“岁运定例四百万余石”漕粮北送京城。

这是一个庄严神圣的国家行动。

皇帝调动举国之力,将江南漕粮北运。

永乐元年令於淮安用船可载三百石以上者,运粮入淮河、沙河,至陈州颍岐口跌坡下,用浅船可载二百石以上者,运至跌坡上,别以大船载入黄河,至八柳村等处,令河南车夫运赴卫河,转输北京。

十二年令湖广造浅船二千只,岁于淮安仓支粮,运赴北京。其太仓旧纳粮,悉改纳淮安仓收贮。又令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徐州等卫,俱选官军运粮,各都指挥一员统领。

十三年罢海运粮,令浙江嘉、湖、杭与直隶苏、松、常、镇等府,秋粮除存留,并起运南京,及供给内府等项之数。其余并坐太仓海运之数,尽改拨运赴淮安仓。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秋粮内,每岁定拨六十万石,徐州并山东兖州府秋粮内,每岁定拨三十万石,俱运赴济宁仓。令浅河船于会通河,以三千只支淮安粮,运至济宁,以二千只支济宁粮,运赴通州仓。每岁通运四次。其天津并通州等卫,各拨官军,于通州接运至北京。

又令浙江都司并直隶卫分官军于淮安,运粮至徐州置仓收囤。京卫官军于徐州运至德州置仓收囤。山东、河南都司官军于德州运粮至通州交收。淮安常盈仓、徐州仓本部各委主事一员监督收放。共攒运粮每石俱两平斛斗收放。官军攒运止一尖一平,定为例。⑥

漕运最昌盛时期,清江浦往来的运河上,一年要通过漕船两万余艘,护漕官弁达12万人次,还有商船一万余艘。

波光云影间,舳舻相接,帆樯骈集,奔涌在大河中,蔚为壮观,何等气象?!

随着造船技术的进展与提升,所造船只越大,制造工艺就越复杂。唐朝内河船中,长20余丈、载人六七百者已屡见不鲜。有的船上仅水手就达数百人之多,舟船之大可以想见。宋朝为出使朝鲜建造了"神舟",它的载重量竟达1500吨以上。有的大海船载重数万石,舵长达三至五丈。

其实,唐宋时代,淮安就有造船厂。

明洪武七年(1375),朝廷决定在山阳县河下镇北的乌沙河口至韩城一线,利用唐宋时代遗下的造船厂旧址,扩建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个造船厂;十三年后相继建成,造船员工最多时一万多人,由工部派出机构——河下提举司督理。当时所造主要是沙船,这是我国古代航海木帆船中四大重要船型之一,产生于唐代,宋代已广泛使用。

据明·沈棨《南船纪》载,淮安山阳河下船厂规模产量在全国三大船厂中名列第二,介于南京龙江船厂、苏州太仓船厂之间。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动的遮洋海船大多为山阳船厂所造。1549年,西洋传教士在马六甲附近,发现一只三四百吨重的中国式沙船,三桅船头就刻有标志:“山阳福兴船厂造”。

正式命名为“清江督造船厂”,是平江伯陈瑄担任漕运总兵驻节淮安后,为避山阳湾之险,在北宋沙河故道基础上开清江浦河,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后,因清江浦地理位置重要且居于大运河之中点,将原来四总厂八分厂加以扩建组成“清江督造船厂”。

明永乐七年(1409),平江伯陈瑄督漕时,在山阳、清河间运河沿岸建起漕军各卫所造船厂房,“查闲旷之地,建盖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所”。⑦

跟随马戛尔尼来华参加乾隆皇帝寿诞的英国画师,以纪实性的笔触画出了运河城市的真实景象。

有了船厂,就要有人经营料理。

明永乐十三年,命工部差都水司官一员,督理清江船厂。

当年,始差部官,专理厂事。有主事、郎中,无定例。

明景泰后,例差主事一员,率三年一代(期)。

明天顺年间,漕运衙门题奉钦依,札委兼管淮安一带河道。

清江督造船厂收放船料,仍兼管清江等五闸。

明正德十五年四月,内奉工部札,题奉钦依,行令与前相同,兼管清江等五闸,以时启闭,著为例。仍札仰淮安府卫管河管闸官吏一体钦遵,听其提调管理。

对于管理造船厂的官员,在制度上做了硬性规定:

例凡奉使清江者,率三年代(期)。先任者,将满四月前,先具满呈差人赴部呈,代候。吏部註选一员,赴部到任,仍候题差,领有札付,赴内府给领精微批文。兵部起关,应付前来相代。至厂之日,于淮安府吊取本部原发号簿,比对硃墨,字号相同,然后行事。⑧

清江浦督造船厂是个官员历练本领的地方。

不少官员都在工部做过主事,在此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三年任期的实践,让官员在实干中增长才干。

——屠勋,字元勋,浙江平湖县人,明成化五年(1469)中进士,初任工部主事。历任南京大理寺寺丞、少卿,右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左侍郎,尚书,太子太保。

屠勋在清江浦工部任主事时,史称:“分管清江浦造运输船,为官清廉,办事干练,遂升为刑部员外郎、郎中。”

屠勋从政近四十载,无论是在船厂、在刑部,还是在大理寺、都察院,这些部门大都与刑政相关,屠勋一秉公正,唯法是遵,“公惠在人,公名在史”。(大学士杨一清所撰墓志铭)

——江东,原籍浙江遂安,18岁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20岁中进士。

初任清江浦工部都水清吏司主事,“授工部主事,奉敕督清江船政,以廉能膺上考。”后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御使、兵部侍郎、两京户部和兵部尚书。所到之处,皆秉公办事,尽心竭力,政绩突出,是嘉靖皇帝的“当朝红人”,皇帝曾赐予飞鱼服、麒麟服、蟒袍玉带。

江东一生公正勤廉,鞠躬尽瘁,家中不置田产,清寒如故。巡边时卒于河北怀来县任上,年仅五十八岁。嘉靖皇帝甚是哀痛,谥号“恭襄”,并在家乡朝城造坟安葬。⑨

——叶选,浙江余姚人,进士,时任清江浦工部主事,督理清江船厂。

明嘉靖二十年(1541)叶选捐俸兴建清江书舍。他以自己的俸银薪水建造书舍,二月动工,六月竣工,书舍选在工部厂东,即今清江文庙之地。与工部厂相同,大门北向,面朝运河。大门三间题“清江书舍”,中为“文会堂”三间,南为“退省轩”三间,东、西两侧号房共十二间。书舍南置地数十亩,以为修缮之需。

“清江书舍”为清江浦教育事业增添一抹亮丽之色。

此后,历任督理清江漕船厂工部主事多有增修,改名清江书院,先后建有先师殿、大观楼、文昌楼、钟楼、尊德堂、“斯文在兹”坊等。每年工部主事主持春、秋二祀,行释奠礼,直至漕船厂裁撤。⑩

为一地方教育兴盛,能续传继承,一以贯之,真算得上功能无量。

清雍正七年建造的清江浦楼。屹立在大河之畔,目睹惠风和畅,舟来船往,便有一种临风怀想的畅快。

造船需要银两,来自国库财税。

而国库税收,则有一部分来自清江浦。

明初,朝廷差驻在清江浦的工部分司,专有一名官员驻清江,负责督造运船兼管闸座。“设抽分厂,凡船梁、梁头、竹木、灰石等项,三十税一,以为供造漕船之需。”

“三十税一”,指把“船梁、梁头、竹木、灰石”等项税收的三十分之一上交国库,其余留作造船。

清顺治二年,改南京厂为江宁厂,直隶厂为江南厂。后将凤阳、江南二厂归并淮安船政同知,裁去扬州同知。

清康熙九年,经漕督帅题准,清江厂归并淮关,将江宁厂拨付江宁府管粮同知管造,淮安府同知遂隶漕院提调,非关部所属。

船厂规定:南自南锁坝,北自清河口,停泊报抽,船始放行。造漕船,为抽分,为北钞,为余羡(盈馀),大约每年征收税银二万多两。

《漕船通志》载:至明正统间,江南江北始限造船一万一千七百有奇,清江船厂十之九、卫河船厂十之一。“船数合用限式等号”称:船数一万二千二百三十四,南京卫分一千七百六十;江北直隶各卫所二千六百九十四,中都留守司八百八十八,以上俱造于清江。山东都司七百七十三,原造于卫河,今改于清江。○13江北直隶+中都留守司+山东都司卫河厂的数字,约是清江督造船厂的造船数字,保守地计算,这个船厂至少制造了四千三百五十五艘漕船,占全国造船总量的三分之一。

据明代《漕船志》载,弘治三年至嘉靖二十三年(1490-1544年),清江督造船厂每年实造船只数量总体稳定,年均519艘,加上嘉靖初年并入的卫河船厂年均生产113艘,合计年造632艘。这座超大型的清江督造船厂至少有三万艘船出厂下水。

以上数字虽有出入,但总体上可以看出清江造船厂的规模和实力。

每艘船造价以官价白银100两到120两间,其中加上木料、油漆、麻、铁、炭等耗银材料费、工匠饷银等,由此推算,明中叶全盛时期的清江造船厂,每年产值大约在七八万两银子左右,明弘治至嘉靖年间半个世纪内,清江浦造船业累计产值在300万至360万两银子之间。○14

这块丰碑,是大漕船的身价见证。碧水安澜,飞报佳绩,安得是希望和梦想,安得是江山社稷,安得是天下人心。

历史长河,总有繁星闪闪,无时不在发出光芒。

于朝代兴替、江山更叠中,寻觅历史之光,正是写史者的责任。

一个大漕船喷涌的时代,注定是一个书写传奇的时代。

这个时代里涌现出一代代传奇人物:他们被时光之刀雕刻成秀美之像,呈献在大河之上,风风雨雨都无畏惧。他们与漕船共生,与帆影共扬,与长河共涨,无论著名或无名,他们都虽死犹生,因为他们永远是国家与民族的骄傲……

人有魂,族有魂,国有魂,船也有魂。

大船之魂,一旦入水,便漂浮起一个个动人传奇,将千古流传,撞击人心,感动世界……无论是暴政、还是盛世,总有忠于家国的臣子、承载重荷的大船……这大船之重,让你不得不感受到一种力量——她承载的是国家希望、民族命脉。

活着的人都走了,一艘艘漕船都走了,她给我们留下什么?

我还找什么呢?找那个再也见不到的景象?还是找那个灰尘仆仆的陈旧典册?留下来的是——六百年先祖英灵守护着寂寞水岸,守护着又是为何?现在,还有谁从这里经过?未来,还有谁会回来寻觅她?

大河带着它的狂潮,年复一年冲刷着清江浦的冷寂与敦厚。

她就像那块屹立水岸不倒的青石碑,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屹立在强悍的风雨中,面对遮天洪水,任凭浪卷浪涌,而纹丝不动。

一道闪电扑来,照亮水岸!

——正像那块“绩奏安澜”的丰碑!

啊!这不就是清江浦的灵魂碑吗?!

常常在五更天,从朦胧中醒来,闭眼睁眼的恍惚之间,就见到一艘大船向我驶来。

忽然明白:这船就是清江浦的灵魂、清江浦的语言!

这是清江浦用独特语言,对天地人说话。

她告诉我,叫我记住她,不可须臾忘却。

无际的桨声,如潮卷来。

清江浦的大漕船,在波光浪影的摇曳里,来与我告别。

我禁不住回头,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的少年,站立河岸,赤脚于水,眺望大船。

那不就是600年前的我么?!

恍然间,“轰”的一声,脑袋被轰然撞击。

了解漕船史,真得像拉开门把手那样简单吗?

直到现在,还没有感觉到:我有点掉以轻心了。

【注释】

①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三十七《国用考·漕运上》,现代出版社

1986年据北京师范大学藏明万历刻本影印。

② 《漕船志》卷之四

③ 《漕船志》明代有四修:明弘治十四年(1501)席书创编,《明史》卷九十七《艺文二》题为“席书《漕船志》一卷”;嘉靖二年(1523)丁瓒《重修清江船厂志》;嘉靖十一年(1532)邵经济《济漕志补略》;嘉靖二十三年(1544)朱家相《增修清江船厂志》。

④ 《明史》列传第八十五 张廷玉

⑤ 《漕船志》序

⑥ 《漕运通志》卷之八

⑦ 《漕船志》卷一

⑧ 《漕船志》卷二

⑨ 《康熙朝城县志》(康熙十二年) 祖植桐 赵昶

⑩ 《漕船志》卷一

11、 《续纂淮关统志》卷二

12、 《续纂淮关统志》卷二

13、《漕船通志》卷之五

14、《明代最大国营船厂始末》谭洪安

走进清晨水岸,你能听到日月经天般的号子声。

倘若没有惊天动地的号子声,如何唤醒沉睡的清江浦?

这是1415年以后的日子,这样的日子是真实的、清晰的。

这条河,本身就是一条龙,是被人唤醒的龙。

此龙与彼龙不一般,她性格温顺,飘起船舶,就是一部水灵灵的童话。

徘徊徜徉的地方,正是当年清江浦督造船厂的所在。

象征地看,清江浦,正像帝国航船上的一条刚毅坚硬的龙骨,铮铮然,巍巍然,在三千里运河线上支撑起明清两朝的江山社稷,成就国家伟业。

她的舰身凝聚着帝国的骄傲,她的桅杆升起远航的希望,她的身躯承载漕粮的重荷,她的舰首即将划开雪浪,奔赴三千里航程,去一写跌宕起伏的豪放诗篇。

龙骨,为国之重器。

站立河岸上,远眺景致。即如眺望一部大片,恢弘俪景,渐次叠来,映入眼帘。并非虚夸,此是真情真景。

行走在大河之畔,寻找当年遗迹,委实太难。

要是时光倒流一百多年,你走近这片水土,就能看见她惊天动地的模样。

站在水岸上看,这船厂委实太大了,方圆40里,80个造船分厂排铺开来,放眼望去,皆是厂棚的天下。

“厂地界山阳、清河二县之间,东西去县各三十里,在宋、元为沙河。永乐初,平江伯陈公瑄督漕,查闲旷之地,建盖厂房,令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以为造船之所。其地南枕运河,淮水萦回,钵池环拱,肆烟津树,映带帆樯,亦淮南之形胜也。”①

这里有着大漕船的童年、青年和老年,她正往返于长河精神的此岸与彼岸。抬起头,目光穿透原始的回音,船帮上水波纹的亲吻,她是载渡整个华夏的“诺亚方舟”。

水声如童谣,自船每一寸钉板唱起。

漕船无言、大地无言,任漕船上千年的水声,蔓延成我们的福音。

漕船,看着你扬起的巨帆,那是一张朝向太阳的面孔,那是一只聆听月色的耳朵,听日月行天,听潮起潮落……

清江浦作为明清时代全国最大的漕船制造厂,主要原因是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天时不如地利,此时便能看出其份量。

《明成祖实录》中记载:永乐元年至十七年(1403-1419)造海船数达2735艘,仅永乐三年就造了1273艘。性能最为优良的是“福船”。

漕运为内河航运,能造“福船”,自然也能造漕船。

漕督替皇家负责督造这些船只。

明朝的官家船只,一般为马快船。

马船负责运输马匹,快船负责运输军队,合称为马快船。

马快船,隶属南京兵部车驾清吏司。

其实,马船最初是供海外属国进贡使者乘坐的船,总共有81艘,雇用20360名水手驾驶。

快船,作为水师部队后勤支援,总数在750艘到958艘之间。

无论是首创者陈瑄,还是后来继任者,都非常清楚漕船对于漕运的意义。因而他们的目光从大运河上行驶的船只上移开来,移到运河之畔的造船厂,并把目光凝视在斧凿声起落的厂棚上。

漕运诞生后,无论是马船还是快船,都被用来为宫廷服务,为宫廷运输物资和生活用品。负责马船和快船的士兵,来自南京附近卫所;而负责派遣士兵的,则是南京兵部车驾清吏司。②

此外,工部也拥有30到60艘称为“黄船”的船只。黄船虽然被用来供皇帝使用,但大多数时间,也被用来运输贡品。它们不同于兵部管理的船只,因为它们所运输的物品,诸如龙袍,通常供皇帝个人享用。

船坞管理由清江浦工部侍郎负责。

工部侍郎最主要的职责是——打造运输漕粮的船只;同时还要督管河道畅通,管好黄河上5座水闸。

朝阳初升,胭脂色的暖光将大河映红,鲜鲜然,嫣嫣然。

河流沿岸,厂棚逶迤,历历可观。

阳光下,船台上,第一艘漕船正在打造。走出南方烟瘴荒莽之地的圆木,在工匠们手中变成一块块雪白的楠木板材,变成大桅木、二桅木、栈板、梁头、龙口、船底、使风梁……

这些巨大粗圆的木料从江西、湖南、四川的大山里长途跋涉而来,一根根原木堆在一起,像平底兀然而立的山峰,衍接着一个国家生存的希望,凝聚着朝廷、民生的生死荣辱、命运起伏,命中注定与大江大河、大海大洋连在一起。

唐宋以来,淮安接淮、连江、通海。

湖环河绕、水网纵横,丰饶的舟楫之利,促进了船舶制造业发展,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分布着许多官属小船厂和私人造船作坊。

清江船厂,每年修造船只数千艘,“三代以下,国用之资莫大于漕运,漕运之器莫大于舟楫”。③

此后,这里创办了全国最大的内河船厂——清江督造船厂。

金丝楠木来源于深山老林、原始森林。开采与搬运,即是百姓的巨大负担。

清风吹来,河面荡起涟漪。

从南方运来的巨大楠木,堆积成山。

金丝楠木,为亚热带樟科常绿大乔木,最高可达30余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楠木一般有金丝楠木、香楠、水楠三种。

《博物要览》载:“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至美者。”

金丝楠是楠木中上佳品。木质纹理显现金丝闪烁,光亮璀璨,精美异常,水不能浸,蚁不能穴,金丝楠大多出于川蜀深山中,且数量稀少,价格堪比黄金。

楠木中级别最高的门类,“至美者”,金丝楠木珍贵异常!但它最珍贵之处并不在于它的“至美”。“内在往往要比外表重要得多”,在金丝楠木身上,这一点恰恰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金丝楠木,“大器晚成”,使它无比珍贵。

一棵金丝楠木,不算上最初萌芽生长的时间,光是黄金生长阶段就需要上百年,而成为栋梁之才则需要两百年以上,甚至更久。

在这样苛刻的成材要求下,金丝楠木的数量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既然少,那自然贵。可以说,这样的物品,寻常人家终其一生都用不起。

金丝楠木的价值更在于“水不能浸,蚁不能穴”。据《五杂俎》中记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抗腐性好,可保生肉不腐,那尸体自然也可以,这样的功效才是金丝楠木真正的价值所在。所以看到明朝皇陵里的楠木殿。

金丝楠木,是古代建造皇宫和帝陵主要用料,木料贵重,质地坚硬,耐腐蚀,且有香味。金丝楠木长在那难于攀登、且有毒蛇猛兽、瘴气蚊虫的峭壁上,砍伐极难。自秦汉始,朝廷就对金丝楠木大量采伐,这使得原本就罕见的金丝楠木少之甚少,只在“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才有。

“采运之夫,历险而渡泸,触瘴死者积尸遍野。”当树木砍伐完成后,便用人工将木料沿着先前修好的路,拖到江河之滨,待来年二三月水涨季节,再把巨木推进江河中,跟着滔滔江水顺流而下。

嘉靖二十年五月,礼部尚书严嵩,对大木运输陈奏:“今独材木为难。盖巨木产自湖广、四川穷崖绝壑,人迹罕至之地。斧斤伐之,凡几转历,而后可达水次,又溯江万里而后达京师。水陆运转岁月难计。”④

造漕船,船之龙骨,非楠木不能。

因金丝楠难以为继,有时只能以香楠木代替。

香楠微微带紫,香味浓郁持续,因此得名。

它的纹理美观,材质没有金丝楠细腻,但也算上等之材。

乘坐邮轮,航行在波罗的海中,宛如驶入碧水画卷。

曾在挪威登上一艘豪华邮轮,去瑞典斯德哥尔摩。

这里可是维京海盗的故乡。

维京人善使船,是技术精湛的航海家,足迹遍及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波罗的海的一座座岛屿,如翡翠般镶嵌在大海中,景色壮阔,海水湛蓝。但见舟楫相渡,穿梭于岛屿与峡谷中,鸣笛破浪,雪涛奔流,其景豪壮。

大船,犹如海上宫殿。只有乘上大船,才能体会到在水上如履平地的感觉。在晚霞辉映下,美丽海湾泛着金光,一切都是那么美丽又和谐。

这湾里,是波罗的海的海水。

大船悠悠,行驶在海湾里,往两岸风光,田园秀丽。

看晚霞落日,慢慢沉入海中。

船,是人类社会一项重大的物质创造。船是人与故乡的纽带,如果没有这船,真不知对家园故土的爱有这般千丝万缕的情结。

千层雪涛,船随浪浮。人心也随船的摇摆,起伏跌宕。人坐船中,恍若一梦。观海水苍茫,滔滔流去,只因沧海浩渺,而无法想见,心中只有清澈,而无乱流和漩涡,只有船载着人,在淼淼光阴中于涛声中流过。

船,即是人的情感慰藉的承载体和通行器。

人与船的情感,由此可见。

龙骨之重要,犹如人之脊梁。顶天立地、负重前行,均靠这根不倒的脊梁。

全国各地造船厂,虽仍归属地管理。

但计料修造,皆受清江督造总厂监管指导。

内河漕运浅船,绝大部分在清江督造船厂制造维修。

清江浦督造船厂,造船技艺在全国领先。

江南各类漕船,都送到这里“修理。”这个“修”不仅是维修的“修”,更是改装、装修的“修”。

无论造船、还是修船,都离不了“龙骨”、“水密隔舱”、“榫卯结构”、“桅杆”、“披水板”、“舵”这些最重要的船体结构。

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以龙骨搭配,御龙而行”。

龙骨重要,犹如最大的鱼骨主干,龙骨,是船底中部沿船长方向一根结实的大木头,从船体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纵向成形,再用横向船肋加固,连接船首和船尾,直通艏柱。

龙骨,是船舶最重要承重结构,好似挺立的脊梁,承受船体纵向弯曲力矩,保证船舶结构强度。

龙骨扩大了船的侧面面积,提高了船在水中的并联阻抗,龙骨得到骨架斜撑支持,防止了侧风转向,这对逆风航行、船重稳定尤为重要,能减少船体倾斜或反向转动。

明以后,均沿袭宋代造船技术,如尖底海船甲板平整,船舷下削如刃,横断面为V形,尖底船下设置贯通首尾的龙骨,用来支撑船身,使船只更坚固,同时吃水深,抗御风浪能力十分强。

在龙骨架构上,还有旁龙骨——龙骨两侧纵向构件,承受部分纵向弯曲力矩,提高船体承受外力强度。

肋骨——船体内横向构件。它承受横向水压力,保持船体几何形状。

龙筋——船体两侧纵向构件。它和肋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以便固定船侧板,并能增大船体结构强度。

船壳板——船壳板包括船侧板和船底板。船体承受纵向弯曲力、水压力、波浪冲击力等各种外力,首先作用在船壳板上。

海船船体,还需装有舭龙骨,它是装在船侧和船底交界的一种纵向构件,能减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摇摆。

船首柱和船尾柱——下连龙骨,能增强船体承受波浪冲击力和水压力,还能承受纵向碰撞。

山东大运河出土的漕船,根根龙骨历历在目。

安放龙骨,是造船环节中最重要的节点。

造船厂在建造船舶时,为祈求船舶好运,都会在船舶铺设龙骨时,举行安放龙骨仪式。正式开造,需大喜大庆,以重要礼仪恭敬对待。常规要放鞭炮,挂红绸,吹出声响。

高高的船台架上,威武的龙骨张开粗大的架子。

仪式一样不能少:献猪头、摆祭台,鸣锣击鼓,焚香叩拜,念念有词,气势恢宏。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放置“龙眼”。

“龙眼”就是银钱,有“开眼见财”吉祥之意。

为船装上眼睛,船就会像龙一样在水里畅游。

在铺设龙骨时,厂方会将一枚崭新的银元宝,放在龙骨下面。据说会给船带来好运,这是造船厂最重要的祈福仪式。

人人脸上都是笑意,笑成一朵花。

工部分司主事一干人等都前来庆贺,行大礼、鸣炮奏乐,声震大河……

龙骨入槽,是个重要仪式。犹如房屋架梁。以经典铺设、以盛典庆贺,已成行业习俗。

安放仪式开始了,粗大麻绳系在骨架上,众人拉扯麻绳,将龙骨拉到正位入槽。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须一气呵成,必须有多年造船经验的老师傅带领,才能完成。

有白发飘然的领头工匠喊出号子:

天打雷,虎生威,

凤点头,龙摆尾,

拉起来哦、欧嗨嗨呀——

哼吆嘿吆、哼吆吭吆——

哼吆嘿吆、哼吆吭吆——

大家跟着和,每人脸上都筋暴暴地嘶喊,力气使到极点。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就凭这股猛劲,一口气到底,中途不能歇,龙骨才能入槽到位。

一时间,号子声高亢激扬,粗犷有力,喊得激浪腾空,怦然心动,行云流水,一泻千里。喊得人力气倍增,浑身愉悦,通体快意。脊梁上的汗珠如雨滚落,呲呲地落在岸边的地上……

安装龙骨后,接下来,船工按照程序,就将安装肋骨框,形成网状结构;做水密隔舱、装配外板;安装桅杆、舵、披水板等……

为让船板防腐,保证船体经久耐用,船必须上油五遍,新船油好后,经过一段时间,等桐油完全干透后,就可以下水了。

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漕船在正式启航前两个月,干船坞被蓄上水,接近完成的船体泊出船坞外,在码头进行最后测试和收尾工作。然后到河上进行试航,以检测船舶是否适航。试航后,船舶将靠泊在船厂码头,在那里完成最终的装修和测试。

一条条轨道通向大河,那是一座座船台连接大河的通道。

就像一位待嫁姑娘一样,船头静静地披上红布,等待新船的交付,这又将是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

一座城池因漕运而兴盛,是国运昌隆,更是天意民心。淮水为乳,淮米为食,滋养哺育着一个个绵延不绝的朝代。

站在高处,凝望清江浦。

大河两岸,昔日闲旷之地,成为热闹非凡的繁盛之地。

夹河二十里,但见人头攒动,人声鼎沸。

造船厂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永乐十二年(1414年),“令湖广造浅船二千只,岁于淮安仓支粮,运赴北京”⑥。

永乐十三年(1415年)“罢海运粮。命平江伯陈瑄于湖广、江西造平底浅船三千艘,以从河运,岁运三百余万石”⑦。

两年之间,造船数目就达到5000只,漕运规模的庞大及造船能力的发达。

漕运即由运河承担,河运能力则需大大增强。

明朝行驶在运河的漕船,一般为八九千艘至一万艘不等。

明天顺(1457至1464年)以后,规定为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五艘,漕军定员为十二万一千五百人。崇祯初年,漕船增加到一万二千一百四十三艘,年运输量为四百万石左右,每艘船载量二、三百石不等。

如此大的船只需求量,加之船舶修理、损毁补充、添增,国家级造船厂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扛鼎重任。

朝廷之所以选在清江造船,背后的原因何在?

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清江、卫河船厂基础上,朝廷扩大规制,渐成为全国最大的两个造船中心。“其中卫河船厂位于临清州治之右,清江厂在淮安城西北”⑧,均位于濒河便利之地。

二厂所辖区域及造船比例为“南京直隶、江西、湖广、浙江各总里河浅船俱造于清江,遮洋海船并山东、北直隶三总浅船俱造于卫河,大约造于清江者视卫河多十之七”⑨。在清江、卫河设厂,皆因交通优越,商业发达,可为船厂提供原料、人工、技术支撑。

席书、朱家相在《漕船志》中说明:“长淮分天下之中,北达河泗,南通长江,西接汝蔡,东近沧溟,乃江淮之要津,漕渠之喉吻。船厂之建,非但便于转输,实我国家一统之訏谟、万世之长计也”,说到底,还是由于清江浦位于大河黄金地带,地缘优势使中央政府便于管理、监督与控制。

“形胜当年百战收”,地理形胜,独占先机,使清江浦一举登高。

支撑国家的龙骨,终于耸立起坚硬的脊梁,立于大河之畔。

这副坚固的骨架,以承担重大责任与使命,为国效力。

这座城市的魅力因水而妩媚,因鼎盛而娇妍,皆是因为具有历史的份量与价值。这份量与价值如水波澜,任是挡不住的。

六百年前,这是我们最初的家园。

漕船无言,大河无言,千年流淌的水声,激荡成我们的铿锵心音。

天地玄黄,篝火消残,爬满皱纹的躯体,却孕育了精神的文明!

沉睡的大河,清醒的大河啊,任日月行天,潮起潮落,让我像孤寂虔诚的水手,泪流满面地守在你亘古的河道上;让我像登临漕船的稻米,别离大地的目光,永远守候伟大温顺的母性,跟随着大船,行驶在万千民夫挖开的河道上,南北往来,一路返回我们最初的家园。

面对这番景象,我的内心充满震颤,却无法用笔触把它们完整地写出来。

于是,我开始寻找历史的碎片,在漕船、漕河、漕督、漕标、漕图、漕志间,苦苦寻觅,试图像“我在故宫修复文物”的那些匠人们,小心翼翼地把一片片残缺不全的瓷片,拼成一只痕迹斑驳的明青花。

这是一颗虔诚心灵的颤动,这是一种泪流满面的崇拜,抒发的是一种狂热,对大河母性的热爱和赞美,对孕育文明的母亲的信仰。

一层层大潮雪浪,涌过来,退下去,复又涌上来。

似在一个个讲述此时此地神秘的故事,讲述地质演变与长长的历史。

水岸上,一架架龙骨朝天兀立。

彪悍龙骨,支撑起大船骨架。

犹如一具铮铮骨架,他们即将与大船甲板、船舷、桅杆、船舵、船首,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崭新的大河娇子。

掬起一捧大河之水,把身躯洗净,把灵魂洗净,之后,她用纯洁去迎接纯洁的日出。

等待日出的时刻,是庄严而神圣的。

【注释】

① 《漕船志·厂地》载:清江督造船厂共有京卫、中都、直隶、卫河四个总厂,下辖82分厂。

② 《明史》卷79页8;《龙江船厂志》卷1页3

③ 《明史·食货志》

④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八》

⑤ 《漕运通志》卷5《漕船表》杨宏 谢纯

⑥ 《漕运通志》卷8《漕例略》杨宏 谢纯

⑦ 《明史纪事本末》卷24《河漕转运》谷应泰

⑧ 《漕运通志》卷3《漕职表》杨宏 谢纯

⑨ 《漕船志》卷1《建置》席书 朱家相

晨曦微露,东方曙红。

河边上亮得更早,加快脚步朝河岸走去。

越走越觉得前面的景致不一般。

心里充满日出般的希望,朝前奔去。

奔到水岸,只见一幅巨大的景象在眼前铺展——

曙色中,霞染处,沿着运河水岸,一幢幢厂棚拔地而起,一片片船台耸立云天,一艘艘大船正在建造,工匠们如蚂蚁般蠕动,热火朝天,场面盛大,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是一部大片,仿若詹姆斯·卡梅隆拍摄《泰坦尼克号》,这是一幅震惊世界的画面,不亚于“泰坦尼克号”建造场面。

这不是我的幻觉,而是陈瑄开凿清江浦之后的真实景象。

工匠们云集 造船工场,为得是建造大漕船。国家命运的重负就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清江督造船厂,为陈瑄所建。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3)因黄河决口南灌,大运河几乎全部停航。

明成祖命宋礼浚通会通河,兼治黄河,陈瑄开凿清江浦,筑四闸,造船厂,修粮仓,京杭大运河才真正全线贯通。

席书在《漕船志》叙中称:“慨我皇明,舟楫挽运,南北会通,盖刳木以来,未有今日之盛也。考惟天下大派,北则黄河,南则大江。自古建都者多于西北,漕舟所入,皆逆流而上。独我国家始都大江之东,继都黄河之北,适当二派会极入海之地,漕舟所入,皆顺流而东。此正万派朝宗,百川纳海,帝王之居,孰有壮于此哉!”

永乐初,平江伯陈公瑄督漕,肇建清江、卫河二厂,督造运船。旧传:永乐七年,淮安、临清肇建清江、卫河二厂。①

清江督造船厂位于淮安府山阳、清河二县间的运河沿岸,因濒临淮泗口(泗口又称清口),故以“清江”命名。东西与两县各三十里,各卫所官旗鳞次而居,是造船之所。其地南枕运河,淮水萦回,钵池环拱,肆烟津树,映带帆樯,为淮南形胜。②

《漕船志》载,总厂在今淮安市中心清江闸一带,下设京卫、中都、直隶、卫河四个大厂。京卫厂有三十四个分厂、中都厂有十二个分厂、直隶厂十八个分厂、卫河厂十八个分厂,共八十二个分厂,沿运河绵延伸展,总长达23里。

这一巨大的活动场景,历时近400 年,这幅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展开——

在清江浦河南岸——山阳、清河二县之间,宽阔的河岸上,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漕船生产基地、漕船制造厂、维修中心。

蓝天白云下,在东至山阳县城、西至清河县城各30里的河岸上,沿着高耸的河堤,密密麻麻排列着一座座巨大的厂房、厂棚,总共四个大厂、八十个分厂,工匠、军工、牙役、客商、水手、手工艺者近万,厂房工棚延绵,一眼望不到边。

史载:厂区延绵运河南岸23华里,由东向西分布的具体位置是:

京卫厂辖34个分厂,东至头牌楼戚家沟(在移风闸西,东距板闸4里),西至都司庙(清隆桥南岸),总长六里;

卫河厂辖18个分厂,嘉靖初年,原临清卫河厂裁撤后,并入清江浦,利用原浙江船厂旧址,东至都司庙,西至部厂(即工部厂),长五里;

以上两总厂位于工部分司之东,又称东河厂或下厂。

中都厂辖12个分厂,东至黄泥岗,西至福兴闸(陈瑄建的福兴闸原在清江闸西五里,潘季驯改建于寿州厂,去清江闸十五里,此处当指前者),长五里;直隶厂辖18个分厂,东至福兴闸,西至韩信城,长七里。

两总厂,在工部分司以西,称西河厂或上厂。③

内河漕运浅船绝大部分在清江督造船厂制造维修,最高年份(嘉靖二十年)造船746只,平均每年约造船600余艘,修船数与之大致相当。

厂区延绵于运河南岸23华里。

这座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之一,集中了来自全国的6000多精良工匠;造船员工最多时拥有一万五千多人。

明代鼎盛时期,每年在清江浦打造的内河漕船和遮洋海船有约 600 艘之多,修船数与之大致相当。

从弘治三年(1490)到嘉靖二十三年(1544)55年间,清江船厂共造漕船27332艘,其中最高年份(嘉靖二十年)造船746只,最低年份也造了390艘。④

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大海船,有一部分也是清江船厂所造。⑤

据老人回忆: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清江浦拆除龙汪闸时⑥,出土过一丈多长的大铁锚,这种粗大铁锚属于海船之用。

制造漕船,必须坚固耐用,能够负载重量,经得起风浪,每一艘都有建造记录,都能寻到制造者的名字。犹如今天的电子流程追溯。

明代漕船有海船和河船两种。

明代漕运主要实行河运,用于河运为四百料浅船。

这种浅船船式,主要为适应运河水浅之便,“每船用军10名”。《天工开物》卷九载:“后运军造者,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这样的船可装载3000石,而运河闸口原宽仅一丈二尺,勉强可以渡过。

明初运粮船无定式,大小不一,运输就很麻烦。

尤其清江浦至徐州段运河行于黄河中,受黄河影响,时患淤浅,徐州以北的运河水源困难,船若深窄,负载量大,吃水必深,吃水深,则必然搁浅。

粮船初制,“底长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头长九尺五寸,梢长九尺五寸,底阔九尺五寸,底头阔五尺,深四尺,使风梁阔一丈四尺,深三尺八寸;后断水梁阔九尺,深四尺五寸,两厢共阔七尺六寸。”载米可近2000石。⑦

明后来,闸河淤浅,船体又缩小规制,规定每船载粮不超过400石。船型的特点是底平、仓浅。“底平则入水不深,仓浅则负载不满。”仓深度为四尺五寸,规定吃水深度不得超过六拿 (伸拇指与食指相距为一拿) 。六拿约为三尺,吃水很浅。⑧

据《漕船志》记载,“先年,遮洋船多隶清江厂成造。”

清江督造船厂多造两种船:

一是河船,称“浅船”;

二是海船,称“遮洋船”。

运河运漕走船,走得是浅船。吃水浅,舱体大,载粮多。所造浅船,共用大中小楠木九根。所需费用共该“民七”木价银六十两、“军三”料银三十五两,共九十五两。所造遮洋船,需银子一百一十三两三钱三分三厘三毫。⑨

据明·沈启《南船纪》载,山阳造船厂规模产量在全国三大船厂中名列第二,介于南京龙江船厂、苏州太仓船厂之间。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遮洋海船大多为清江船厂所造。清江造船厂的遮洋船多为“一千料海船”。

《南京静海寺碑》记载:“永乐三年,将领官军乘驾二千料海船,并八橹船”。二千料海船排水量约为一千余吨,一千料海船排水量为五百余吨。郑和船队在下西洋航行中由宝船、战船、座船、粮船、水船等组成。“一千料海船”多为座船、粮船、水船之用。

一千料海船与二千料海船均为福船型,造型相仿,只是船体略小些,外形为小方首,宽平艉,有虚梢,两头翘。高艉楼船,楼阶台式3层,长舯楼1层,短艏楼开式2层。全船铺设上甲板(即主甲板)、下甲板和底平台三层纵向平台。自艏向艉设17道横隔壁,构成明代造船的典型横式结构,并分割成各种工作、生活、储藏舱室,充分显示中国在造船技术上所创造的水密横隔壁的结构特征。⑩

这一时期,朝廷对各地造船业的管控出现变化。

原在凤阳、怀远、颍川、长淮、武平、宿州、洪塘、颍上的“九百八十六只浅船,俱造于清江提举司”。

原在德州、天津、神武中卫、通州左卫、通州右卫、定边卫、淮安卫、大河卫、高邮卫、长淮卫、泗州卫、扬州卫建造的近六百艘浅船、海船(遮阳船),“原造于卫河提举司,今并入清江厂团造”。○11

“团造”的概念,具有集团化、集约化的含义。

因为,清江厂具有这样的规模和实力。

可以看出,朝廷为出海远洋的大业做了精心准备。

遮阳船,必须坚固牢靠,经得起海况,能够乘风破浪,适宜远航。

遮洋海船每只:底长六丈;头长一丈一尺;稍长一丈一尺;底阔一丈一尺;底头阔七尺八寸;底稍阔六尺;梁头十六座;头伏狮阔一丈;稍伏狮阔七尺五寸;使风梁阔一丈五尺、深四尺八寸;龙口梁阔一丈二尺、深四尺八寸;后断水梁阔九尺五寸、深六尺;两厂敢每边阔四尺五寸;底栈每一尺四钉。

每船合用料物:底板厚二寸;栈板厚一寸七分。共用大中小楠木十根。

以上共该“民七”木价银六十五两三钱三分三厘三毫。○12

清江船厂曾为南京工部都水司建造沙船400只,用于远洋航行。

沙船是一种防沙平底木船,出现于唐代崇明一带使用;宋称“防沙平底船”;元代称“平底船”;明代称为“沙船”。明时郑和七下西洋,有大队沙船随航。沙船载重量小的250-400吨,中等500-800吨,大沙船达1200吨以上。○13

“明中叶全盛时期的清江船厂,每年产值大约在七八万两银子左右,弘治至嘉靖年间的半个世纪内,淮安造船业累计产值在300万-360万两银子之间。清朝前期沿用明制,清江船厂生产规模和行业地位一如既往,每年仍需造漕船560艘及遮洋海船50艘左右”。○14

朝廷规定,“船号军字号旗军自造;民字号民造;运字号提举司造”。所有船只营造,严格规划,各船的配备数量、造船、收船、收料、处置余料的做法,列出船只构造图,各部分组成及名称,单个船只制造,则绘有外形图,令人一目了然。并“通将各船工料数目画图造册,以便检阅”。(明·沈启《南船纪》有载。)○15

两百多年间,清江督造船厂的工匠们,在准军事化体制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来自大江南北的造船工匠汇聚清江浦,开启伟大的造船时代。

为这座巨无霸造船厂付出辛劳的工匠,超过万人之多。有的造船工,一个家族、祖孙几代投入其中,明晰分工,使他们能够在一条船上同时操作各自手艺。

而更多的军士加入其中,与民合力,合用官军十二万一千五百余员,名“领驾”。○16

清江浦督造船厂的工匠们,就是依靠这些简陋的工具,制造出远航千里的大漕船。

他们用斧凿敲击时光,绳锯拉扯岁月。

将一块块木材神奇地幻化为龙头、船梁、桅杆、甲板,洒下汗水,成就伟业。造船业分工精细,耗时靡烦,收入微薄,皓首穷经,却不与人闻。

他们的工种名称为:锯匠、木作、铁作、索作、缆作、蓬作、缨作、线作、旗作、旋作、染作、铜作、桶作、锡作、墨作、竹作、桩錾、雕錾、锯板、扯钻、穿椅、油漆、装修……

他们伴着桅杆、篷布、橹、篙、铁锚、铁钎、板枋、枋舵、纤绳、黄麻、苘麻、桐油、水胶、细丝、荒丝、钉线、鱼线胶、生漆、定船石……○17

几百道工序,每一项手艺都精致到细微末节处,像艺术品般令人尊敬,滴滴汗珠凝聚着“敬业、隐忍、坚韧、有恒”的匠人精神,所谓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苛刻得令人敬畏——耐得住寂寞,受得得诱惑,克服得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好一件事。世界再嘈杂,匠心仍沉静。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坚韧的恒心,“刚毅、木讷、近仁”,所在意的、所珍惜的就是手中的活计。他们在精雕细琢中打造大船之精,发现人生之美。

于是,在艺术之心与工匠之魂的碰撞之下,一条条漕船迎着大河的潮涌应运而生。

大河,以最平凡的姿态向匠心致敬。

河流上,洒满阳光。

河流,是大地之魂。水的肌肤,与我和父辈的脸色一样,布满皱纹。

我从水中来,水从时光中来。时光的河流,是天下最大的家园。

这些清江浦的先辈们,在河畔劳作耕耘、默默付出。水,柔软且温暖,风雨一路抚摸,水波上的影子坚实而厚重。一尊尊人影、一队队工匠、一排排脊梁、一艘艘漕船,与汗水浇铸在一起,就像岁月的印记,永恒成前进的历史。

我在大地上仰望匠心不已的人们,收藏着他们的生活和传说。

你看,他们的传说就像大河畔的树一样,还在生长……

只见运河两岸,漕船船厂的巨大船坞里,造船工匠如蝼蚁般忙碌着。

漕船完全依靠人力手工制造,无数个精壮的汉子、无数双有力的臂膀、无数个被汗水浸透的日日夜夜,伴随大河潮涨潮落,在长河之畔奋力劳作,挥洒汗雨,把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倾注在大船制作上。

许多高高的船坞,搭起高架子,耸立在河岸。

一架架龙骨撑开阔大的骨架,像鱼骨般朝天耸立。

这个巨大空间里的船坞,可以进行多艘漕船同时制造。

一艘漕船下水了,一批漕船下水了;另一艘漕船开工了,另一批漕船开工了。开工的号子响彻云天,震撼运河两岸。

作为全国重要的漕船制造厂,清江督造船厂向着更辽远、更宏阔的世界敞开了胸怀。

因为,她的使命是远航天下。

这不是清江浦督造船厂的铁锚。找来只为参考。这是一个海边 铁锚。铁锚之巨,令人咋舌。清江浦督造船厂的铁锚不亚于此物。厚重的器物上凝聚着博大匠心与责任、使命。但凡经得起岁月留存的,皆因有一颗心在。

明代郎瑛(1487-1566),字仁宝,浙江杭州人。

他行走天下,博览群书,写有《七修类稿》一书。

书中记载有他的见闻:“淮安清江浦厂中草园地上,有铁锚数枚,大者高八九尺,小亦三四尺者,不知何年之物。相传永乐间,三保太监下海所造。雨淋日炙,无点发之锈,视之真如银铸光泽,犹日用于世者。”○18

郑和下西洋为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间事,几十年后,清江浦船厂的铁锚,依旧如新。

这样的遗物,啧啧令人称奇。

这应归咎于清江浦造船匠们的匠心精神。

粗犷的船只上,由雕刻匠在戗脊、吊梁、挑檐、窗格、扶手、门花上雕刻出花纹和造型,精细传神。

新船帮上贴着河神的符图,人身鸟首的造型,两翅如桨划行,寄托着工匠们祈福的希望。

木头对风雨最没有抵抗力,更加经不起火灾、风侵、雨蚀、虫蛀,须用桐油、油灰、黄麻、钉锔、大漆加以护饰、覆盖。漆工们最后一次为大船刷上一层桐油,为即将开始的远航送上最诚挚、最安全的祝福。

目送着一艘艘漕船下水,像凝望着出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工匠们深情瞩目,像母亲凝望孩子一般。

这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即如一幅平铺尽展、浩如烟海的画图。

图像中出现的人物、器物,将被重新组合成一艘巨大的漕船,每个人、每件物事都将组装到新的部位,承担新的责任与使命。那些操着南北口音的工匠从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命运与这条大河、这些漕船紧紧捆绑在一起,注定成为国家漕运业的一颗锔钉、一条竹篾、一根绳索,甚至一捧油灰、麻线。烟水微茫,片影锦帆,所有生命和非生命都是一个故事链,你只要注重其中一个细节,就能大约知晓整个命运事件的全过程。许多看上去没有内在联系的物件,在整个建造中是互动的,关联的,中国漕运史、河道史就是由不同色彩、不同规模的风景组成的流水装置。

正如这一泓河水所承载的,是这个国家似水流年的痕迹和沧桑。

大船蕴含着无数苦涩而辉煌的故事,漕粮通达、畅行四海的梦想一开始就孕育在斧凿声中。大船漂浮起一个民族的希望。

船工们脸上,满是善良欣喜的表情。

这种善良是他们特有的珍宝,这种欣喜是他们收获的果实。

河岸上,满树小槐花都开了。

槐花似小灯笼,花莢似豆角,满树白灿灿的,伫立在水岸上。

连成白皑皑的海洋,顺风飘散在河道上,弥漫着甘甜的芬芳。船工们看到槐花,就想起家来,就想起了她……

没有什么能比槐花使得船工更能感觉到家乡的芳馨了。

四面八方的工匠们,操着南腔北调,在料场、船台上呐喊着,忙碌着。一块块板材到了匠人手中,便尽显魅力。

划线的人,用小钩子“班母”,固定在木料一端,从另一端绷紧墨线,轻轻一弹,墨线在木头上便划出了一条直线。刨工将凹凸不平的板材,打磨光滑;大木匠便挥舞锤子、斧头,将板材装在大船龙骨上。

整个造船流程分工精细:脚夫、拆船匠、大木匠、细木匠、锯匠、艌匠、箬篷匠、铁匠、芦篷匠、竹匠、索匠、桐油匠、画匠、还要雇牛拽木、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甚至还需招揽工匠的牙人(经纪人)从中打理。

单说木工分两种:一种大木匠,也叫外作木匠,主要加工龙骨、大桅和檩条等大件,叫大木匠。另一种是细木匠,主要从事船舱内部及家具制作,也叫内作木匠。因加工材料较小,比较精细,叫细木匠。

造一条漕船,需木则杉、楠、松、檀、杂木;竹则青竹、猫竹、筀竹、笪竹、水竹、箭竹、苦竹、滑皮竹、竹板;铁则切铁、钢铁、建铁、新钉、黄钉、钉坯、铁线、铁砧、铁条、篙错、秤铊;油则桐油、豆油;麻则黄麻、白麻、山麻、檾麻;炭则木炭、煤炭;外尚有:黄藤、白藤、棕毛、石灰、芦柴、芦席、篾亶,凡应干造船者计四十件。

要将这些木料、器物做成大桅、头桅、大篷、头篷、纟律索、度纟律、铁锚缆、锚顶绳、快缆、絍亶、箍头绳、八皮、牵亶、抱桅索、橹、脚索、招头木、篙子、篙错、挽子、水橛、榔头、跳板、橹跳、橹绳、戽斗、铁锚、吊桶、水竹斗、挨亶木、舵、吊舵绳、舵牙、舵关门棒等。这还不算船钉、灰、油、麻诸费之需者。统统糅合其间,各司其职,才能造出一条漕船。

一双双手,精致勾画。

散发着新鲜气息的板材,由巨木龙骨贯串首尾。

从船首到船尾,有八道横梁,横梁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船舱。

沿船身纵向铺设木板,作两边走道。甲板上建舱房,舱房两壁压在两舷横梁上。船首是龙梁,船尾是断水梁。

横梁之下,正是船舱,横向框架再钉上横向木板,构成隔舱板。

写字描红的工匠,在船舷上写上一个“清”字。○19

标志着“清江督造船厂”的杰作。

这里将是千担万担漕粮的故乡。

在日月经天中,一艘漕船终于初现模样。

大福船踏波沧海,如履平地。巨舰艨艟,劈波斩浪,驰骋西洋,为顶级战舰宝船。其中就有清江浦督造船厂所造船只。

1405年,是大明帝国最值得铭记的年代。

7月11日,苏州府太仓浏河口刘家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明帝国远洋船队升帆起航,缓缓向东驶去。

这支船队总共有208艘船,光是长44丈、宽18丈的宝船就有62艘,有大明水师27000人、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人。○20

据《瀛涯胜览》记载,郑和宝船长44丈,宽18丈,按明代官尺1尺=33.3厘米,换算成现代单位,长超过 145 米,宽度超过 59 米,排水量将超过万吨。

庞大使团扬帆出海,成为大明帝国强盛的象征。

这个辉煌璀璨的十五世纪,不得不让人感叹:永乐盛世,绝非虚构。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宝船,将穿越凶险遍布的海洋,打通中断已久的东西方航道,让世界目睹一个东方王朝的兴盛。

这其中就是有清江督造船厂生产的遮阳船和沙船。

宋元时期,中国海船船型已定型,其中以福船、沙船、广船最为著名,是中国古代三大船型。

明代罗懋登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对郑和宝船描述道:“宝船长四十四丈四,阔一十八丈,每只船上有九道桅。”

大船上扬起大帆,借助风的力量,向大海深处驶去。

帆船顺着风的方向,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海风呼啸,劲帆猎猎,水手们凭借罗盘和日月星辰指引航向,挥舞手臂,向着南洋进发。

此刻,远航的人们只要回首一眼,就能见到故土故国。

在这片厚实的水岸上,有无数人为他们操劳忙碌。

其中,就有清江督造船厂的匠人们。

野芳幽香,嘉木繁荫。

大河横亘,雁起沙汀。

河岸上,人影幢幢,尘雾蒙蒙。

他们额头上凝着汗珠,脸上有木屑和灰尘,身上有撬杠的压痕、手上有绳索的勒痕,站立在劲风横吹的河岸上。

假如,那时有照相技术的输入,清江督造船厂的人们一定会在这里留下一幅合影。照片上的人面带微笑,对未来充满希望,尽管在造船岁月里备尝艰辛,吃尽辛苦,但他们总算可以在劳作中笑对生活,担当起生命的重任。

最重要的是在艰难历程中,人们不惧生活艰辛,顽强抗拒困难,由内心的激情焕发出来的激昂奋进精神,如漕船大桅一样在心中冉冉升起。

来自四方的船工,是被朝廷和官府强征来的。拥有技术活的人在官府有注册登记,尽管发有造船饷,领受工资,但离家抛业,远离亲人,还是让他们感到孤独无助。

一个人可以有很多种命运,就像这里的船工,尽管内心五味杂陈,甚至荒诞不经,自己的命运无法完全把握。但是他们有对生活的期待,对未来的憧憬,始终是充满欢乐的,尽管生活的苦难大于欢乐。

欢乐是动力与精神的结合体。

就像大“福船”踏平沧海一般,再多险阻、再多艰难,也要向前奔。

【注释】

① 《漕船志》卷之一建置

② 《漕船志》卷之一厂地

③ 《漕船志》卷之一厂地

④ 《漕船志》卷之三船纪

⑤ 《茶余客话》清·阮葵生

⑥ 《运河清江闸、龙汪闸名称考辨》《淮阴工学院学报》2019年4期

李德楠 王聪明(淮安境内龙汪闸不止一处。龙汪闸又名龙王闸,希望利用龙王力量震慑水患,后俗称龙汪闸。二者可互替,但龙汪闸更普遍。)

⑦ 《漕船志》卷之三船纪

⑧ 《明史》卷85

⑨ 《漕船志》卷之三船纪

⑩ 《二千料海船是郑和船队的主力》郑明《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第4

11、 《漕船志》卷之三船纪

12、 《漕船志》卷之三船纪

13、《百度百科》沙船

14、《明代最大国营船厂始末》谭洪安

15、沈启(1491—1568)字子由,号江村,江苏吴江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曾官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北京刑部主事、浙江绍兴府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等职。为人尚仁好义,为官清正廉洁。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吴江水利考》、《南船纪》,皆入四库存目之列。

16、 《漕船志》卷之三船纪

17、《南船纪》沈启

18、 《七修类稿》明·郎瑛卷四十八奇谑类

19、《明代漕船修造制度述略》:漕船按造船地点、方式编为船号。永乐、宣德时,按造船地点编为湖 (广)、江(西)、浙(江)等字号,徽州为徽字号等,遮洋船为遮字号,造于龙江船厂者编为龙字号,清江船厂者编为清字号。按规定在船尾刻上卫所、某字某号、厂官、某匠并令驾旗甲姓名、领造年分,卫所与船厂各有挨年号册一本,写明每年该造船号旗甲,“每年查照字号,依额贴厂,呈总报部收造”,起到“标识分记”心习,防止不及年限及重复打造的作用。

20、《前闻记》下西洋 明·祝允明

常在梦中寻找那片船厂的影子。

梦里世界,总是混沌不清的,模模糊糊的。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

醒来,眼前是现实世界。何处才是我的家园?

夜月漂浮,星辰漫游,银河灿烂。

据说,天上有颗星,是那位白发老妪“黄道婆”,流莹划过天际,璀璨烂漫一瞬,她在世间的样子是苍老的,长长的江南都盛不了她的哀怨。

终于悟得:长河,就是家园;漕船,就是乡愁。

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大船,除了岁月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壮美。

站立河岸,深情相望,听得到古老的歌谣在长河上漂浮,那龙骨高耸、樯桅林立的大船,伴着湍流大河,有如孩子般的日夜雀跃。

它们唱得歌谣里有春溪流,有秋色赋,有雁南飞,有夜未央,有一个个万籁俱寂的梦想。

它们日夜不息地唱着,就是为了让我们听懂,让我们知晓,让我们用心贴近它们。

只是过于遥远,只是过于寂寞,没有人听见它们的呐喊。

《南船纪》是沈启于明嘉靖初自捐俸资刻印的造船典籍。

站在河岸上,凝视着它们。

至今没有找到清江督造船厂的厂址图谱。

造船的规制在哪里?依据什么规制建造各等船只呢?

于是,只得扎进浩瀚史料中,作深水潜泳。

沈启,(1490-1563)字子由,号江村,江苏吴江人,曾官南京工部营缮司主事、北京刑部主事、浙江绍兴府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等职。嘉靖十八年(1539),署理(代理)工部都水司监督龙江提举司,专管督造战船,是历史上有名的水利和造船专家。

龙江位于南京城北,面临长江,是明代重要的造船基地,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船只即从龙江起航。朝廷在此设提举司,专主造船之事。沈启上任伊始,即受命“通将各船工料数目画图造册,以便检阅”。

不到两年的时间,沈启即完成《南船纪》一书的编纂,详细介绍了各类船图、各项构件及船具的尺寸、用料数量,记载极为详细。

曾在龙江船厂旧址徘徊过,见过那艘仿制的旗舰大海船。

《南船纪》载:太祖於新江口设船四百。永乐初,又命镇江各府卫造海风船,皆江船也。又《职官志》所载各船,有黄船、遮洋船、浅船、马船、风快船、备倭战船诸名。内惟遮洋、备倭二种为海中所用,故启不之及。其馀各船图形、工料数目,暨因革典司诸例,无不详悉备载。

明清两代造船无非两个原因:一是战事所需,二是漕运所需。

南京龙江造船厂所造船只有:大黄船、四百料战船、二百料战船、一百五十料战船、一百料战船、桥船、四百料巡座船、二百料巡沙船、二百料印巡船、九江式哨船、大胜关哨船、轻浅便利船、后湖一号楼船、后湖平船、金水河渔船、快船、海船等。

造船所用工料一律明晰:所用造船料,龙骨为楠木,舵杆用槐木或榆木,船底和船帮均为杉木板。

如造大黄船,有十五舱,“需用楠木十根,围四尺,长两丈;杉木十根,围四尺,长四丈。”“中栈、出水栈、完口栈、插找、厅堂、侧口、伏势头、累梁、大桅面梁、上下舵巾、裹口、火柜侧口、千斤板、挽脚梁、小桅面梁、龟门梁板、关头板、大桅帆臼、仙桥板、将军柱、长楼顶板、小桅夹等”,一概不少。

四百料战船,所需“正底、帮底、左右拖泥、左右出水栈、左右插找、左右完口栈、左右侧口、关头板、关梢板、日晒横枋、大桅夹、小桅夹、铺头板、孟头锁伏板、大面梁、小面梁、舵夹板、左右狗脑、左右顺水、梢头顶板、挽脚梁、磨旗板、编舵板等”,一应俱全。①

龙江船厂所造的船,清江督造船厂皆造。

但清江船厂所造船只主要为浅沙船、遮阳船(海船)。所有造船只体例与用料大致相当。

造船的木材有讲究。

造海船,“有一千料海船,需楠木二十根,杉木三百零二根,杂木一百四十九根,榆木舵杆两根,栗木两根,丁线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二个,橹梭三十八支,杂作一百六十一条,桐油三十二斤八两,艌麻一千二百五十三斤三两二钱,石灰九千三十七斤八两,船上杂物黄麻、白麻、棕等。”

做大桅用的木头,一律用端直杉木;如果长度不够,则需接一根相同的杉木,用铁箍逐寸包裹。船舱前道留下当中空,以便树立大桅。树立中桅时,常常合并数条大船,用几条长缆拉起,各方用力,拽起大桅。梁与枋樯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舵杆用榆木、榔木、槠木;关门棒用周木、榔木;橹用杉木、桧木、楸木。

打造一艘漕船,总花费需百两银子左右。“每艘漕船大约在83两至120两之间。”②

明·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漕舫》中如是说:凡京师为军民集区,万国水运以供储,漕舫所由兴也。元朝混一,以燕京为大都。南方运道由苏州刘家港、海门黄连沙开洋,直抵天津,制度用遮洋船。永乐间因之,以风涛多险,后改漕运。

平江伯陈瑄始造平底浅船,则今粮船之制也。凡船制底为地,枋为宫墙,阴阳竹为覆瓦。伏狮前为阀阅,后为寝堂。桅为弓弩,弦、篷为翼,橹为车马,纤为履鞋,索为鹰雕筋骨,招为先锋,舵为指挥主帅,锚为扎车营寨。

这般描述,犹如排兵布阵,仿佛鱼丽阵、雁形阵、八卦阵,进入一种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杀伐境界。

行船走马七分险,造船为特殊工艺,每一道工序,皆有名称。

造船,得先从船底造起,架设龙骨后,船底底面傍靠樯,上面承接栈。

隔位列置者叫梁,两傍峻立叫樯,盖樯的巨木叫正枋,枋上的横木叫弦。梁前竖桅位叫锚坛,坛底横木夹桅本者,叫地龙,前后维叫伏狮,伏狮下叫拿狮,伏狮下封头木,叫连三枋。

舵上操柄叫关门棒,掌管方向,船向北则南向捩转,船向南则北向捩转。船身太长,而出现横风时,舵力不能应手,就有一偏披水板以抵消风势(舷侧披水板和中心两种插板,以减小船舶横摇和辅助风帆的操纵)。凡舵用直木一根(粮船用者围三尺,长丈余)为身,上截衡受棒,下截界开衔口,纳板其中如斧形,铁钉固拴以障水;梢后隆起处,叫舵楼。

船头面中缺一方,叫水井。头面眉际树两木以系缆者,叫将军柱。船尾下斜上者叫草鞋底,后封头下叫短枋,枋下叫挽脚梁,船梢掌舵所居上方,叫野鸡篷。

使风时,一人坐篷巅,收守篷索。③

大宝船按照郑和船队宝船的规格一比一仿制而成,现存于南京宝船公园。

南海畔泊岸的福船,此船规制与郑和宝船仿佛。

明朝,船舶制造技术已达巅峰水准。

郑和宝船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船长63.25米、船宽13.8米,6桅8帆,排水量约1300吨,这才有了七次下西洋的壮举。

《南船纪》记载造船规制:凡船身长十丈者,必立两根大桅杆,树立中桅杆,这是全船的关键所在,在船中线的前方树头桅,头桅离中桅有一丈余。

粮船中,中桅高者八丈,悬挂篷帆的长度约五六丈。

头桅尺寸为中桅之半,篷帆纵横亦三分之一。

从苏州、湖州六郡运漕粮而来,一路上桥多,船过石瓮桥下,无江汉之险,故大桅与篷帆尺寸可略微缩小。从湖广、江西而来的漕船,则需过湖冲江,风急浪高,波涛险阻,所以锚、缆、篷、桅,必须严格按照规制制造,才无后患。

有个门道:看风篷尺寸,若超过全船横身,这就有隐患;如果不足尺寸,则行船无力。必须不大不小,正合体量。

漕船上的篷帆,以帆布篾片织就,夹上竹条,逐块折叠,才能悬挂。

漕船中,拉中桅大篷是个技术活,必须十人合力,方能拉到顶。头篷则有两人升拉就可以。先把篷索系于空中,以一寸圆木扭转于桅巅之上,然后与蓬帆腰间的带索相连,缘木而上,三股力量,交错用力,这样蓬帆才能调匀和畅,顺风而起,绝顶张篷,在波涛之中,疾行奔马。

顺水行舟,只需挂篷游走。风从横来,叫抢风。如果不识抢风,能被横风吹倒退却数十丈。有经验的舵手,则会扭转舵把,借助风势水力,升帆转篷,一阵风能行舟十余里。

这时间,舵把就是扭转乾坤的把手。舵把尺寸,与船腹相齐。舵长一寸,如遇浅滩时,船腹已过,其舵把却被淤泥胶住,加上风狂力劲,你就寸步难行。舵短一寸,则转运力怯,回头不捷。舵力拨水,在船腹底之下,无论一派急流顺流,只要对准船头,就会不约而正,妙不可言。

船上铁锚,用于沉水系舟。一艘漕船一般用五六锚,最重者叫看家锚,重五百斤左右,其余船头用二枝,船梢用二枝。凡中流遇逆风,不可去又不可泊;或临近水岸,水下有石块时,也不可停泊,惟有下锚,将铁锚下于深处,以稳住大船。铁锚沉入水底,缆绳缠绕于将军柱上。锚爪一遇泥沙,就会扣底抓住。

如果遇上大流,水急浪高,十分危急时,必须下看家锚。系住此锚者叫本身。如遇前方有船阻滞,恐我舟顺势急去,有撞伤之祸,必须紧急下船梢锚定住,使不迅速流行。船上还有云车纹缆,用绞关提锚,并不费力。

水密隔舱,是船上重要的发明。如果没有隔舱,一旦碰到暗礁,整个船舱进水,船就要沉了。做水密隔舱后,有个隔舱进水,其它隔舱并不会受到影响。这样船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④

水密隔舱和龙骨形成一个整体,也提高了整船牢固性。

福船下水场景。即将踏上远航之程,大福船肩负赴海蹈浪的重任。

曾采访过一个老船工,老人行船、造船有五十多年历史。

对船的构造和内河行船非常精通、在行。

老人说,内河漕船的船帆一般比海船要大、要高。

因为海船行驶海上,无遮无挡,一望无际,海风力量很大,船帆要比船体要小一些、高度要低一些。

内河漕船行驶在运河中,船帆往往要比船体要大、要高,有的要高大到15%,因为船行河中,两岸有树木、有丘陵、甚至高大建筑,会遮挡住风力,风吹不到,船就无力行驶,所以船行运河,利用高大的船帆来加速。

“龙江烟水秋茫茫,静海寺外千帆樯。眼前江水等一勺,寺僧为我谈西洋。”静海寺在历史风云中,经历许多风波,已变得忍辱负重,荣辱不惊。

南京静海寺。

仪凤门外,北倚狮子山、东接天妃宫、西临护城河,是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航海的功德下令敕建的皇家寺院,是郑和下西洋的重要物证。

郑和在静海寺住过,称“崇殿耸翠,飞阁翔丹,盈视饱览,宏丽壮观。”

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为彰昭郑和扬大明国力雄厚,厚往薄来,使“海外平服”之丰功;同时为供奉郑和带回的罗汉画像、佛牙、玉玩,种植稀异树种如西府海棠等,敕建静海寺。

郑和下西洋的船如何从清江浦到长江的呢?

“清江、卫河二提举司成造浅船、遮洋船,每年俱于瓜(洲)、仪(真)二处湾泊。”⑤清江督造船厂造好的远洋船只,经运河停泊于瓜州、仪征两地港口。

郑和下西洋,所乘宝船采用适于远洋航行优秀船型“福船型”。

它高大如楼,底尖面阔,首尾高昂,首尖尾方,两侧有护板,船舱为水密隔舱结构。底尖利于破浪,吃水深,稳定性好,安全舒适,是航行于南海和西洋航线最先进的海船,也是古代世界最大的木帆船。

《明史·兵志》载:大福船亦然,能容百人。底尖上阔,首昂尾高,柁楼三重,帆桅二,傍护以板,上设木女墙及砲床。中为四层:最下实土石;次寝息所;次左右六门,中置水柜,扬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台,穴梯而登,傍设翼板,可凭以战。矢石火器皆俯发,可顺风行。

《瀛涯胜览》记载,“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现代尺寸计即长146米,宽60多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船有四层,船上九桅可挂十二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三百人才能启航。

《浩荡两千年》作者吴晓波如此描述:

郑和舰队的旗舰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可载千人,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船上配有航海图、罗盘针。这艘“海上巨无霸”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木帆船,比一百年后的欧洲海船也要大十倍左右,可见中国造船技术之发达。郑和舰队的规模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明朝海军的实力,据考证,在1420年前后,明朝拥有1350艘战船,其中包括400个大型浮动堡垒和250艘设计用于远洋航行的船舰,海军实力为全球第一。

“浪涛拍大江,巨舰卧安详”。静海寺的钟声久久回荡,叩响着历史的回音,并将当年的伟业胜绩细细讲述。

郑和出征时情景,被后世记载。

明代罗懋登在《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如此描述恢弘场景:

每战船一只,捕盗十名,舵工十名,嘹手二十名,扳招十名,上斗十名,碇手二十名,甲长五十名,每甲长一名,管兵十名。每五船为一哨,每二哨为一营,每四营设一指挥官,统领指挥以上旧有职掌。座船、马船、粮船,执事照同。

每战船器械,大发贡十门,大佛狼机四十座,碗口铳五十个,喷筒六百个,鸟嘴铳一百把,烟罐一千个,灰罐一千个,弩箭五千枝,药弩一百张,粗火药四千斤,鸟铳火药一千斤,弩药十瓶,大小铅弹三千斤,火箭五千枝,火砖五千块,火炮三百个,钩镰一百把,砍刀一百张,过船钉枪二百根,标枪一千枝,藤牌二百面,铁箭三千枝,大座旗一面,号带一条,大桅旗十顶,正五方旗五十顶,大铜锣四十面,小锣一百面,大更鼓十面,小鼓四十面,灯笼一百盏,火绳六千根,铁蒺藜五千个。什物器用各船同。

每日行船,以四“帅”字号船为中军帐,以宝船三十二只为中官营,环绕帐外。以坐船三百号分前、后、左、右四营,环绕中军营外。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前哨,出前营之前。以马船一百号实其后。

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左哨,列于左,人字一撇,撇开去如鸟舒左翼。

以粮船六十号从前哨尾起,斜曳开到左哨头止。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副于中。

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右哨,列于右,人字一捺,捺开去如鸟舒右翼。

以粮船六十号从前哨尾起,斜曳开到右哨头止。

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实于中。

以战船四十五号为后哨留后,分为二队如燕尾形。

马船一百号当其前,以粮船六十号从左哨头起,斜曳收到后哨头止,如人有左肋。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实于中。

以粮船六十号从右哨头起,斜曳收到后哨头止,如人有右肋。

又以马船一百二十号实于中。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

务在前后相维,左右相挽,不致疏虞。敢有故纵违误军情,因而偾事者,即时枭首示众。⑥

文学是历史的另一面。谁能说《红楼梦》、《水浒》不含历史?这种文字记载是建立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而非科幻《三体》。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还有个名字叫《西洋记》。

这是一本纪实体小说,记述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小说自然允许虚实结合,叙事体例上兼具演义与游记,内容上“遍取诸种,杂糅成书”。虽然艺术上比较平庸,但在国内外民间却有一定影响。可信度有多大呢?

近现代语言学家、文学家季羡林:“既有现实的成分,也有浪漫的成分。他以《瀛涯胜览》等为根据,写了很多历史事实。记录的碑文,甚至能够订正史实。”⑦如此说来,至少记录历史的部分是可信的。

作为中国航海史上的盛举,郑和下西洋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但让人遗憾的是,如此一个震惊世界的传奇,却变得迷雾重重,因为郑和下西洋的档案不见了。

以至于今天人们面对“郑和下西洋”的诸多谜团无法解释。

去查《明史》吧,《明史》至少有四个版本,其中武英殿版本《明史》,最为熟知。《明史》成书之后,郑和下西洋的内容,被删除了。究竟是谁毁掉郑和七次下西洋档案资料呢?以往一直认为是明朝兵部尚书刘大夏所为。

据《殊域周咨录》记载,兵部尚书项忠未能找见郑和下西洋档案后,非常恼火,他责问看管档案的小吏:库中案卷怎能丢失!

刘大夏在侧从容答道:“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

《殊域周咨录》是记载明代关于邻近及有交往各国和地区、边疆民族状况的著作。详细记载了东﹑南﹑西﹑北四方海陆各国和地区的道里、山川、民族、风俗、物产等。以供官员出使时参考。

但恰恰没有“郑和七下西洋”的记录,这样的盛世壮举不可能被历史遗忘啊!

按照《大明律》规定,明朝官吏对于“事关军机钱粮”文书资料管理极为严苛,且不要说故意破坏档案,就算疏忽遗失,也要受到重罚。不但要停发俸禄,而且要承受残酷杖责。兵部又不是只刘大夏一个人,无论是藏匿还是焚毁,由他操作,就没有一个人阻止吗?况且刘大夏还不是一般人,此人为明朝中期重臣,先后辅佐四位皇帝,是四朝老臣。要真是他故意藏匿或是焚毁档案,这样的大事肯定会记载在官方档案中,但《明史》中和刘大夏同一时代人物传记皆无记载。

有新消息称:刘大夏可能只是隐藏档案,至于烧毁档案之人,乾隆嫌疑最大。⑧

乾隆编修《四库全书》时,销毁不少于1000万份明代档案,后来仅存3620余件,几乎都是天启、崇祯时期的档案,明初和中期都没了。

清代有毁坏前朝档案陋习,毁掉郑和下西洋档案的也许就是乾隆帝。⑨这只是推测怀疑。

如果郑和下西洋档案健在,那么就能找到更多、更有力的清江督造船厂的详细资料,对造船厂的认知会更加清晰。

但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让人无奈与悲哀。

福建长乐,郑和船队出发地。高处三塔正是郑和多次登高望远处。

“西域遥凝目,波光接天绿。”

舟行巨浪若游龙,回首遐荒隔烟雾。

七下西洋,千古盛事。

明宣德六年(1431)十一月,冬阳和煦,天空高爽,只是海风有点猛。

福建长乐海畔,大明朝远洋舰队在这里集结。

港口里樯桅林立,大小船舶依稀排列。

一艘艘造型雄伟的海船,整齐威严地泊于太平港,数万人各司其职,穿梭其间。

这是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决策地,江苏太仓是起锚地,福州长乐则是郑和下西洋的舟师驻泊地和开洋起点。

船队在长乐停泊等候季风开洋起航,期间,郑和做了一件大事。

他主持重修长乐南山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置于南山天妃宫内。

海风吹拂,三宝太监郑和屹立天妃宫中,年已六十。

站在宫内庭院中,抬眼便看见耸立的“三塔”。

二十八年来,已六下西洋,涉沧溟十万余里,达三十余国,以舟楫之便,乘风破浪,周游列国。出港起航、扬帆归来,这塔是见证。

他也曾多次在塔上眺望大洋,观察天气。

他从一个身强力壮的中年人,已变成满脸风霜的老者。

这将是他最后一次下西洋,未知前途如何?

庭院内,几名船工正在竖立一座碑。

碑体为黑岩,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

如意云气纹镌线刻成,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碑文四周镌刻缠枝蕃莲花纹,全文共1177字。

海风吹来,字如金石,读来朗声铿锵: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轶汉唐,际天极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远矣,而程途可计。若海外诸番,实为遐壤,皆捧琛执贽,重译来朝。皇上嘉其忠诚,命和等统率官校、旗军数万人,乘巨舶百余艘,赍币往赉之,所以宣德化而柔远人也。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由占城国、爪哇国、三佛齐国、暹罗国,直逾南天竺、锡兰山国、古里国、柯枝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国、阿丹国、木骨都束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神之灵固尝著于昔时,而盛显于当代。溟渤之间,或遇风涛,即有神灯烛于帆樯,灵光一临,则变险为夷,虽在颠连,亦保无虞。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神之感应,未易殚举。昔尝奏请于朝,纪德太常,建宫于南京龙江之上,永传祀典。钦蒙御制纪文,以彰灵贶,褒美至矣。(略)

字字句句,一气呵成,读罢,不禁热泪盈眶。

碑录盛事,字字句句,重现辉煌,往昔万里蹈浪,踏平海疆之旅,历历在目。

三塔高耸,远望沧海,令人心潮起伏。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其目的至今仍有争议,甚至被诟病。但中国造船业的兴起、庞大舰队的出行,远航技术的成熟,是得到世界公认的。

如果说大明朝是一支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曲,那么郑和七下西洋一定是令人荡气回肠的动人乐章。镌刻盛史,记录大明王朝鼎盛强势,彰显泱泱大国风范,正是历史赋予的磅礴使命和雄心四海的象征。

正是有了雄厚的造船业基础,才会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远航壮举。

清江督造船厂、南京龙江船厂,成为国力兴旺发达的象征。

沧海桑田,天地变幻,多少老去,唯有巍巍古塔、朗朗石碑屹立不倒,会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向海洋奋进的激荡岁月——

回首听听这豪言:“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及临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掠者,剿灭之。”

历史在这里徘徊踯躅,这一传奇却没能延续下来。

令人遗憾的是,七下西洋之后,中国海军再无远航。

仿佛神灵印验,在最后一次下西洋返航途中,郑和因劳累过度,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王景弘率领返航。

此后,有关下西洋的故事,就像“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

由清江督造船厂、南京龙江船厂几千双手铸造出来的大海船,只能在港口里慢慢锈蚀腐烂,而大明帝国,也开始走向黄昏。

下西洋是一个雄壮威武的故事。尽管结局悲凉,但却像一道深深的航迹,刻在大海的胸膛上,听着大海日日夜夜在诉说和哀唱……

海上起风了,船帆被鼓成弯弓。

到了向远洋进发的时刻了。

三声冲天炮响彻云霄,震撼海港。

那一声,喊得遒劲有力:起锚!升帆!

一时间,锚链哗啦,千帆升腾,遮住了半个天。

那一缕白发被海风扬起,在阳光下闪现银辉。

有一丝竟衔在嘴角。

这一幕,尤为苍劲悲壮!

【注释】

① 《南船纪》明·沈启

② 《明代的漕运:漕粮运输》(第77页)黄仁宇

③ 《天工开物·漕舫》明·宋应星

④ 《南船纪》明·沈启

⑤ 《漕船志》明·席书 朱家相

⑥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明·罗懋登

⑦ 《西洋记》:明代罗懋登所著长篇神魔小说,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品略图书馆

⑧ 《是谁烧了郑和下西洋资料 专家将“元凶”锁定乾隆》《中华文化》“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2005年7月6日

⑨ 著名学者韦庆远先生说:“明代档案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际的战乱,二因清代乾隆时期修撰《明史》之后,按照当时惯例,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烧毁掉。”

阳光照在运河上,暖暖的。

暖阳在身,有一种被和煦笼罩的感觉。

曾多次到牛行街去看风景。那时的牛行街,穿过慈云寺门前,一直朝里走,街巷幽深,一水的青石板,处处清爽,透出令人舒服雅致的感觉。

多次走过这里,却不知工部都水司就在慈云寺东边一点。

后来,再走过这里,感觉脚步都慢了,怕一脚踏起尘世的喧嚣,惊散了历史的烟云。

再后来,牛行街没了,变成了文庙新天地。

不对,得把思绪再朝前推,一直推到六百年前的陈瑄时代。

因为工部分司建于永乐十三年,那是陈瑄的功劳。这里有牌坊、大门、左右耳房、左右廊房、仪门、正堂、捲轩、退堂、东书房、东西书办皂隶房、东西文卷库房、东庖(厨房)湢(浴室)房等。

这是一片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清江、卫河二厂合并于清江浦后,朝廷任命的新官员到任了。

工部都水司主事朱家相,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 (1543)主持厂务,成为督造船厂一把手。

站立清江浦水岸,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沿着河岸排列的船厂,尽显国家造船机构的气势与规模。

这个进士出身的河南归德人,前来淮安清江厂督造漕船,兼管闸座事务,替天巡狩,深知责任重大,必须头脑灵活、目光锐意,以改革推进造船事业。因旧志雕板“久寝以漫漶”,特别是“时有今昔,政有沿革,漕运凡几变”。“且卫河之归隶已久,而典章制度阙如”,便立志革故鼎新,揭开船厂新篇章。

朱家相,经历了嘉靖和隆庆王朝,从书生到官吏,目睹官场种种黑暗弊端,心有豪气,似屠龙少年,须要在黑暗的天庭上凿开一个窟窿,让清明之风吹进昏暗的官场,荡涤一下尘垢纳污。

他的头上有工部尚书、左右工部侍郎,还有四个清吏司(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司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你不过其中一员,工部都水司主事,官职不过正六品,你说改革就改革啦?!你又不是皇上、亦或皇亲贵族,谁听你的啊?!

但历史给予了朱家相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是外放做官。  

造船是技术活,朱家相经历了 从行政官员到造船厂厂长的政治与技术的磨砺。

从京城来到淮安清江督造船厂任主事。

他对船厂官属、人役、法例、兴革等内容,一应改革创新。

并用三月时间,撰成《增修清江漕船志》一书,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印刷发行。

工部主事朱家相最大的功绩,在于为船厂制定《条约》,类似今天的《公务员廉政条例》。

这位年轻有为的朱主事,即清江督造船厂厂长,以身作为,从我做起,为造船厂带来一股清风。

他说:本人自幼孤恃,虽有堂族叔伯兄弟数人,俱在原籍耕读为业,并无一人游荡在外。恐有不法之徒,探知本官在清江任职,又晓得本官籍贯,诈称弟侄家人至亲,在各州县镇市处所,需索驿递酒食,诓骗商民财物者,仰仗官民人等,随即便拿解本部,以凭问遣。倘若放纵不报者,老子“一体查究。”

他上来就是个狠角色,哪个不法之徒胆敢冒充老子亲属,骗吃骗喝,非把你的毛给拔了!这叫“约法三章,有言在先”!

于是,立下十条规矩:

本官奉圣上旨意督造船只,收支料价,及一切兴革事务,所有事体均是亲自裁决,下面的秘书、看门的,不过誊写文书,充给使令,一律不得干预。凡有人称奉本部之命,在外诓诈财物者,定当从重问遣。如有无知之徒,妄图行贿打点者,一体重治。

本官与部属到各厂调研,各官俱宜实心相待。凡初一、十五次日,照依旧规到部点名报到,凡有公务当天不能报到者,第二天来见。在厂办事,不许私谒,如有巧言送礼、馈送礼物、投递简书,甚至私下塞钱者,定当斥责纪过。

在部老人、吏书、门皂、军余、水手人等,中间有顶名雇役、领取工资者,必须辞退。若不行查革,法律难容。现将老人钱镇、庐正、皂隶张荣、水手杨恩、陆秀等先行革退外,有人情愿告退者,应改过自新,保全身家。倘有隐瞒不报、装聋作哑的家伙,定当问遣。

本官职掌漕船、闸座、抽分三事,中间倘有官人作弊、商民匿税、管闸管吏、守坝老人巡拦,及军余、水手等索财害人者,只要有人具实禀告,定当究治。胆敢有将户婚、田土、斗殴、私债等情,牵扯漕闸事务在内者,定行重治,原词仍不准理。

淮安船厂等处凡竹、木、铁、炭等项牙行,必须提前到本部禀报,发给牌面,方许经营。牌面相当于营业执照,自本官到任,并未添设一名牌面。望各位商户牙行遵守法度,不要作弊。今后如有请托,求给牌面者,决不准行,仍重治不恕。

在部所有把门、皂隶、听事、军余、水手、巡风、总小甲人等,凡遇各厂旗甲投递到状,商民告报抽分,索要人家酒食财物,老子定当不饶。今后各宜痛改,仍有作弊者,查到你就死定了。

本官所差下属官员,管总巡捕及办理一应公务,必量该官才力,唯才是举,方能任用,并无徇私舞弊、偏听偏信。你们都听好了,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果著勤劳,本官自有甄别,如怠缓误事、乘机作弊者,你就不要干了。

运粮官旗,凡粮船经过清江等闸,漕规:先期赴本部投递船粮数目、土宜文册,今后允许不论时候,随到随放,决不耽延时刻。如有守闸夫丁跟你们要钱要物,你把他告诉我;到了门口,如果把门人役迟误不传,允许你们击鼓禀告,以凭查究。

各总运官常常会说馈送上司,从过往船只头上刮油,说要来的东西送给本官,横肆科敛,本官暗受其诬。如再有此类事发生,只要受害人从实禀告,定行参究。

本官叫下属上街采买、执牌置买日用菜肉等物,本官都给过他们白银,市面上请依照公平交易,绝不赊欠。如有人指称是本官旨意,在外诓赊商民货物,及用假银低钱,用强掯买坑亏资本者,被害之人从实跪门禀告,以凭重治。

以上恨话,皆是老朱本意,我等不过为读者理解之意,做了通俗表述,绝无虚构。你在《漕船志》中皆可看到。

他说:兴革事宜,仰官吏军民人等一体遵守,毋得故违。①

“廉洁是人类的美德,腐败是人民的天敌”。

不管哪个朝代,“反腐倡廉”都是一杆豪气冲天的大旗。

总之,朱主事为清江造船厂带来一股清正风气。

整饬吏治,严明法纪,雷厉风行,严惩腐败,成为朱厂长的抓手。

朝廷漕运大事,马虎不得,懈怠不得,贪腐不得。

朱主事深知船只过闸的种种弊端恶行。

譬如,按照朝廷规矩,工部督造漕船,抽分一节,而抽分的税费专为船料而设,税收三十比一,这已是成规。

但到了实际中,往往就变样了,走形了。

因清江浦及清口过闸麻烦,尤其是清口三闸,逆水而上,过闸需要动用民夫摇动绞关,拉纤而上。闸道不通,客船阻塞,船只积压过多,往往要一二十天甚至一个月才能过去,久而久之,弊端丛生,以致税收凋敝,十分税能收到五六成就算不错了。

这时候,一些刁滑商民,就玩“计中计”了,采取“水上漂”形式。用大船拖带小船,再向守闸差丁腰里塞点银两,把货物隐匿起来而逃税,欺骗公家;而守闸坝的差丁,则受财卖法,对隐藏的物品睁一眼闭一眼,只要把腰包塞满了,谁管你瞒报夹带和隐藏物品呢?!

这是让朱家相最为愤慨的地方——必须“禁革抽分奸弊事”。

他说:本职莅任以生,仰思国计,俯察民情,固不敢苛刻以病商,亦不敢因仍而旷职。令将禁革条约开具于后,期尔等痛革前愆,乐观新政,庶使人知遵守而上下相安,课无损耗而公私两利,漕船之攒造有济,而本部之职业亦少塞矣。如仍前长恶不悛,律法昭然,然不尔贷,须至告示者。②

朱厂长要下狠手,就必须把朝纲法纪立起来。《漕船志》中有记载,他的手段如三春细雨,条法细腻;又似七月霹雳,严厉如雷。

风侵雨摧,岁月难饶。

小朱已成老朱,在官场上也历练出了一身好功夫。

老朱有办法,你不是作奸犯科么?

你有瞒天计,我有好把戏。

提举税司官吏都听好了,你们每日轮流一员官、二名吏,在工部听候监收税课。每季置立循环号簿四扇,发淮安府,用印钤缝呈部。凡遇商民报抽,即令写单。今役将姓名、贯址、货物、税银各数目,填注号簿格眼内,与本部号票登记相同,开立前件,候纳税毕,即将号票挨次挂号。

就是说,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每半月一次,监收官吏当堂查算号簿、收过银数,并将原封验明,方行拆封,称兑好了,发淮安府备案。

工部税法,为了从宽方便,客货值银一两五钱以下,抽纳不到五分者免了。

凡商人纳税,为公平起见,就让商人亲手称兑,提举税司官吏不过袖手旁观验视,从实报抽。今后如敢有走水漏税者,事发货物一半没官,自取其罪,到时你悔恨已晚。

各闸坝官吏、老人、巡拦、总小甲、埠牙、脚夫等听了,你们往往串同商贩,潜通贿赂,纵容走水漏税,深为可恶。老子既往不咎,今后凡遇竹木、油麻、铁炭、柴蓆等项货物过坝,老人、巡拦人等先验本商报抽单票,与过坝货物数目相同,方许放行。倘遇未领号票,及报税不尽者,就将本商并船户即时锁拿,付巡拦、闸夫管解本部,以凭究治。凡各役不用心查验,以致受财卖放,本官不时派人密访,一旦查出,决不轻饶。③

心有明镜,容不得半点掺假。老朱的严厉让弊端丛生的船厂漕政得以步入正轨。

工部主事老朱干了两件事,被载入《漕船志》:

第一件,朱家相对于军三料银征收中弊端进行揭露:“其直隶淮安、大河、扬州、通州及卫河、山东济宁、临清、东昌等各卫所军办料银,往年多系掌印官径自委官征收,或潜通贿赂,或私厚亲旧,往往不得其人。加收火耗,任意花费,中间亦有通同侵欺情弊,违限一二年不行完解。间有解到者,不及额数三分之一,或假称灾伤,捏作拖欠,奸弊百出,漫无稽考。各厂官造船缺银买料,恐误装运,只得揭取铺客货物以救燃眉之急。后因负欠日久,债主逼勒,展转出息,倾产荡业,十分亏累。”建议慎选委官,严限征解,确保军办料银按时足额征收解库。皇帝准奏。

第二件,朱家相向朝廷参奏南京水军右卫指挥周大纶,经年索财打官,肆无忌惮。

“见系有罪提问人员,不思敛戢,却乃挟仇妄行呈扰,显是长恶不悛。假此以遮饬前罪,若不严加究治,何以警戒将来?参照运粮指挥周大纶职司兑运,心切贪残,因求索而擅责厂官,篾视漕规,役军伴而僭乘大轿,故违国法,不能悔罪以省躬,仍敢挟仇而反噬,罪状既著,情法难容。”

朝廷准奏,皇帝批准将南京水军右卫指挥周大纶解送理刑司拘问。

老朱来清江浦后,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新庄、清江等闸,南锁、方信等坝,是“重灾区”。这里商民走水漏税,官老、巡拦人等受财作弊,蔚然成风,到了非治理不可地步了。

他祭出严法大旗,暗中派人缉访得实,先查处一批违法分子,没收一批货物,并拿出没收货物的三分之一赏给举报告密者。所谓“立法贵严,行赏贵信”。

朝廷为用劳役,有用“单人役”之说,属于临时征用。但有下属以增减税银为由,骗取商民财物,及搀越次序,争取工价,奸弊滋甚。这个恶弊也被他狠狠查处和纠正。

老朱并不是一味挥舞制裁大棒,对弱小者还是给予体恤和照顾的。  

为鼓励民间协助漕运,朝廷允许每单漕粮船许带私货二十石,便于在途中易换柴米油盐,这部分带的私货是不收税的。有些有钱的船户、白粮船粮长,带有竹木、枋板、铁炭等货,按规定都要到工部报抽税收,才能变卖。最近看到有些总旗甲人,艰苦备尝,贫困已极,所以今后各船自带私货数量正常之外,凡装带竹木等货,觅取微利者,一并免税。

细节之处见真情。从恩威并施这一点就可看出老朱是有情有义之人,而非一律横征暴敛之辈。

至于老朱是否挡得住更大的官员贪腐,遭遇官场坎坷,史书未见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犹如开天辟地,重头再来。老朱定制的规制法律,让人不得不服。

老朱为禁革造船奸弊,采取新漕政事,痛惩既往之愆,共睹更新之政。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从制度上,杜绝奸弊事体,斩断贪腐黑手,堵塞污水横溢。

第一、定船式。凡清江、卫河等总漕船,每只船造供十年之用,经由洪闸,涉历江海,关系甚重。若非成造坚完,何以领驾经久?各厂官旗匠役人等,今后务要遵照漕规,原定遮洋、浅船各式底栈板片,均用坚致楠木,首尾内外结构齐密,其钉灰、油麻等料,要查照原定斤数,称给旗甲收领。船稍仍大书深刻某卫,旁刻军、民、运某字号,厂官某人,木匠某人,并旗甲某人,某年分领造,俱要彩画油饰停当,不许尅减钉板,以饱私囊。

第二、严船号。按漕规,凡各卫所旗甲领造漕船,分别军、民、运等字号,全部载入工部名册,不到十年者不准收造。今后各厂凡遇该卫所帖到船只,即查字号与花名册,年分相同,方许带领旗甲赴工部投递到状及相拆呈文,以凭委官查覆,方准领料改造。

第三、比船限。凡各厂造船,旧有漕规,酌定期限,最为宽裕。凡领有工部造船号票,给有木料,俱限十五日内排底兴工,二十五日内报完印烙。先期完日,量加犒赏,违限者责治,久则参究。

第四、查底船。各厂官凡遇旗甲驾送底船到厂,相拆钉板十分完全者,足彀新船妆修之用,计算价银二十两,即时派领新料成造。如钉板分数不及者,即令该甲买补完足,方许收造。其有遭风、守冻损坏及失火、漂流无存等事故,船只须验原所在官司,告有印信文凭,方准行卫告,给帮贴银两。

第五、处木料。每漕船一只,合用新料楠木围圆,计该三丈三尺,各长三丈三尺,内有尖扁空朽,照数算补。旧议木价银五十六两五钱。今后商人、牙脚人等,凡遇围量木料,估看加补,俱要遵照原定丈尺则例,公同厂官发厂造船应用。

第六、选匠役。每年清江、卫河各厂改造粮船,约有七百余只,合用匠役数多,因年久不行清查,多有顶名雇役老幼不堪之人,一概派造,以致造作不坚,奸弊百出。除将年力少壮、技艺精通者取具,各匠连名保结在工部外,今后各匠凡遇派造船只,务要多雇帮作,查照船式攒造。其工食银两亦照原定则例,不许多取。凡锯、艌等匠,各要一体遵守。

第七、禁刁泼。各卫所有等奸刁旗甲,每遇造船之年,或倚逞惯恶,或听人唆使,往往刁蹬厂官,扬言告訐,诈取财物。今后各厂倘有侵尅物料、凌虐旗甲等弊,许该甲即时赴部禀告,以凭依律究问。

第八、弭火盗。各厂造船旗甲,往往通同临厂军民,暗将底船、钉板盗买盗卖,及夤夜三五成群,纵酒宿娼,不惟耗损财物,抑恐易生火盗。本部除严行各总巡捕、厂官、总小甲人等,给有巡风牌面,日夜常川巡视外,今后如遇前项奸弊,即时锁拿送部,以凭追问。

这八项严规,作为清江督造船厂制度,上报京都工部,秉承上司,以儆效尤。④

水中即是大闸口水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地的教训最深刻。

从细节上看,老朱是非常懂行的领导。

他知晓在哪里环节会出现舞弊现象,哪里是贪腐的漏洞。

合理用料、科学管理,这一点,至少在明代是清清楚楚的。

比如漕船用料,工部有规定:

一千料海船,一只合用料物:杉木三百二根,栗木二根,杂木一百四十九根,株木二十根,橹坯三十八枝,榆木舵杆二根,钉线三万五千七百四十二个,杂作一百六十一条、个,桐油三千一十二斤八两,石灰九千三十七斤八两,船麻一千二百五十三斤三两三钱。⑤

老朱言:丈量造船木料,“俱要遵照原定丈尺则例”。这些丈尺就是规矩,你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再比如,工部给淮安府发放造船原料:

黄麻二万八千四百三十八斤九两;白麻二万六千二百三十一斤四两五钱;桐油一千二百斤;熟铁七百五十四斤十一两八钱;生铁九百六斤六钱;鱼线胶七百六十五斤九两;翎毛二十九万四千九百五十五根。以上惟白麻、桐油、生铁、鱼线胶应解本色,其余三项折银二百二十二两八分二厘五毫五丝。⑥

从计量单位上即可看出管理上的精细。

官场向来是战场,必须拿出上阵搏杀的气势与本领,投身其中。一切技巧皆为实用政治学与道德学。学会了,便能游刃有余,官运亨通。否则,一技不成,万事皆空,就得“眼一瞎,跳大闸”了。

从老朱的官场经历,可以读懂很多官场内幕。

封建官僚体制,犹如一口大缸。

缸口朝天,面对朝廷,只需对上负责。

而皇帝及官僚体制全凭皇权独断专行,只能依靠圣旨颁发命令,进行自上而下的统治,行政效能低下,资讯落后,耳目愚钝,无法进行细致的监察,加之机构臃肿,百病缠身,横生诸多弊端,官员贪腐已成普遍现象。致使皇家对官员贪腐采取默许态度,使得惩贪的措施时紧时松,无法一以贯之。

官员们便将官场当生意场,能赚则赚,能贪则贪,无所不用其极。

所谓官场厚黑,“不知惟厚惟黑,为人力所能尽”。于是,诞生一门学问:“薄白学”:薄者,薄情寡义;白者,真金白银。

如此天下,谁还把事业当回事啊?!

但无论如何,朱家相令人刮目相看。

嘉靖朝34年,隆庆朝48年,有过如此革新之举,少之甚少。

朱家相,立志为清江督造船厂树立清风正气,一改陈旧陋习,带来崭新漕政,使千古漕运事业呈现出青春洋溢的气息、政通人和的局面。

这座城因漕运而兴,放大了看,正像国家一样,有了流淌的运河水,有了漕运这条血脉供养,就能拯救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生命,就能彰显史诗般的国家伟力,涵养了一个民族的鲜活澎湃之气。

如同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万事尽如水的修行,这条漕运生命线必须以虔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呵护她、爱戴她、守卫她。

凝望着大河,幸有坚硬堤岸岩石加固,阻挡了水流的任性,倘若没有堤坝控制,洪水就会像猛兽一般,向堤坝猛扑过来,待到溃堤决口,洪水滔天,那就铸成大祸,悔时已晚。

面对古老的国家政体,维系江山长久的秘诀,在于凸显持续、规范和勇敢的理性精神与制度管控,像堤坝一样牢牢扼控危险的政治“暗疮”与制度“管涌”,以平准天下的气度与智慧,从一点一滴做起,将一切政治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

正如有了运河水一样的激荡,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才能拥有这份富庶和安定。中流击水的奋楫者,定会以规矩为岸,以制度为桨,不惜付出重大努力,将生死置之度外,方能搏击大浪,抵达彼岸,感悟大浪与大船永不歇止的重逢!

千百年来,官场权力者深谙其道。在国家经济一脉中,营造了即灵活而又统一的秩序,涵养了苛政与仁义交织的秉赋,才缔造了气宇恢弘的东方大国。

即便像朱家相这样的小官吏,也深谙此道。

史载:墨子为民请命,主张民贵君轻。

楚欲攻宋,他不远万里至楚,拿自己的性命向楚王据理力争,保住宋江山与子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官场芸芸众生,纷至沓来,不为利所驱使者,能有几人?!

民贵君轻,政在养民。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你对社会运行规律有了深刻领悟,再对历史发展前景有了主动影响,并矢志不移地践行这一目标,才会有“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格局。“贪廉一念间,荣辱两世界。”为官者的政治涵养体现在“为官有为”,出于公心,坦荡做人,勇于担当,扬一张风帆,倾一生年华,奉献一片属于天下人的黎民世界。这样的境界,不正是天下人所望,百姓们所盼?!

朱家相一生抱负远大,胸臆纵横,官职虽不高,却在清江浦留下政绩与口碑,受到百姓赞誉。

他是个文人,留下作品不多,所能见到约有《梁园》一诗:

弟子仙踪远,园遗修竹名。

绮罗悲异代,宾从想东京。

龙岫孤云断,雁池芳草生。

秋原望不极,落日重含情。⑦

“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在官场奋斗了大半辈子,经历了种种坎坷磨难与政治风雨,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国家造船事业。人过半百,心中想家了。“秋原望不极,落日重含情”,归去来兮,该回家了。

但无论如何,这座碧水城池,以及八十个分厂、绵延23里的厂区,连着他的一生荣辱,连着他的心血凝萃,连着他宏阔远大的政治抱负……

此地为历史打卡地。多少离职官员都该像老朱一样,临别时再到这里看看,走走。看看做过多少惠民事宜,留给百姓;看看做过多少昧良心的事体,能否悔过反省?如此,也不枉这般宜人风景。

站在运河畔,河渠萦带,云水激荡,折射出精致华美的城市光影。

古老而朴实的水岸码头,是这座城中不可或缺的风景,且与城市一起,望潮涨潮落,帆樯如林,两岸的船厂又搭建起不少新的船台与木架,有新船下水,正驶向笔直通畅的河口,那一番盛况景象将会大江大海中扬帆上演……

这里正悄然激起一汪汪兴盛的潋滟,荡漾着浓浓的漕盐风情。

这个时代,需要枭雄先锋,擐甲执锐,势如破竹,挥师勇进,绘就开疆万里的盛世宏图,决胜于万里海疆,以智慧与实力强胜于天下。

这个国家的前景是美好的。

一切开端的开端,一座高峰的高峰,正在清江浦悄然发端。

他的眼窝里,正汪着晶莹的一把泪珠。

【注释】

① 《漕船志》(下)朱家相撰

② 《漕船志》(下)朱家相撰

③ 《漕船志》(下)朱家相撰

④ 《漕船志》(下)朱家相撰

⑤ 《漕船志》(下)朱家相撰

⑥ 《工部厂库须知》明万历刻本 明·何士晋撰

⑦ 《古今图书集成》归德府部

前些年,我和范元中先生沿着清江浦的老街,去寻摸古城遗迹。

脚步丈量着古城的一条街、一条街、又一条街。

寻觅着,丈量着,记录着,只为留取更多稍纵即逝的历史信息。

范老是浙江人,当过中学地理老师,他与清江浦非亲非故,却在内心激发着极大的热情,不顾酷热严寒,步步扎实地走在清江浦的老街上。

老人的执着,令我动容,每每想起就心动不已。

城市是情感的容器,清江浦是我最大的生活场。

生活在清江浦水岸,像一面忠实的石工墙一般,亲近运河,贴近运河。在我心里,清江浦就是一个饱经忧患的生命,我用自己的心感触它的心,用自己的感觉去触摸它的感觉,有一种知心换命的亲近与追随。

看上去,它更像一个透明的“窗户”,从气若幽兰的窗口望进去,可以看到当年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交错行走,看到人与水、人与城、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看到错综复杂的人性在时代的阴暗廊檐下纠结无奈。

漕河是一条人工河流。它的运作效率,与黄河含沙量、洪泽湖水位、淮河流量有密切关系,但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与国家之策。

从大运河诞生那天起,朝廷就把河运看成极其重要的国家大事。

漕河的通畅,实现了交通运输的互通有无,物质的充分交换,促进了一种新的城市体制呈现:市场经济。这是国家与城市安定性的产物。

清江浦就承担这种河运物质交换的巨大功能。

寻觅它,即寻觅历史的原貌、时代的痕迹、国家的记忆。

如此说来,我与范老的寻觅更加有意义。

富庶江南甲天下。稻米的成熟、桑田的肥沃、蚕丝的富有,便有“衣被天下”之称。

自古以来,“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农业之发达,早在隋唐,便是国家粮仓。

明正德至嘉靖年间,江南杭嘉湖地区稻米生产达到集约化程度。这与当时人口劳动力投入有关,明末时(1620)江南人口约有两千万;太平天国前夕,江南人口数量达到高峰,有三千六百万,耕地面积则有四千五百万亩左右,具有丰富的劳动力和耕地,每亩达8-10个人工。①大运河的开凿使得南粮北运得以实现,国家财政收入、军事物资补给均得益于此。

自宋以来,太湖平原区(杭嘉湖地区)已是全国出名的粮食高产区,亩出米两石、三石,应是全国最高单产量。②

“每年往返四次,有漕粮一百六十万石送往京城。”③

如此多的江南漕粮如何从南方运往北方,漕粮转输、督漕进京是个大问题。

明永乐十三年(1415),运河漕运取代“海陆兼运”后,漕运方式采取“支运”法。

各地漕粮先由当地民户用船运至指定的粮仓。

江南数省漕粮由“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至淮安仓交收;浙江杭、嘉、湖与直隶苏、松、常、镇等府,原拨太仓供海运之数,亦改拨淮安仓交收。”

然后,扬州、凤阳、淮安三府的粮米,运至徐州仓交收;徐州并山东充州府的漕粮,赴济宁仓交收;除兖州以外的山东及河南的漕粮,赴临清仓交收。然后,再由各地官军分段递运至京。

“分遣官军就近挽运,自淮至徐以浙直军,自徐至德以京卫军,自德至通以山东、河南军。”浙江都司与直隶官军,于淮安运粮至徐州置仓收囤;京卫官军于徐州运粮,至德州置仓收囤;山东、河南都司官军,于德州运粮至通州仓收囤;天津并通州等卫,各拨官军于通州接运至京。因为各地官军运粮时,先要从各仓支出再运,这种临时抽调卫所军队与粮户联合运漕的方式被称为“支运法”。④

这种方法类似蚂蚁搬山。

从宋开始,江南地区就是经济发达地带。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土地环境好,气候宜人。有了先进的农具和成熟的耕种技术,江南地区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

不能说“支运法”一点好处没有。

与原先海、陆兼运相比,既无海运之险,亦无陆輓之劳,经济安全,有很大优越性,输往北方的漕粮有了大幅度增加。

但是,“支运法”的弊端非常严重——让江南农民漕运负担加重了。

苏、松、嘉、湖等地原有一百万石的漕粮,只需运往附近的太仓,以备海运。“支运法”推行后,则要全数改运至淮安。在支运法推行之初,因为江南运粮最远地点限在淮安仓,路程不算太远,未引起明显不良后果。但几年之后,情况变化了。明永乐十六年(1418),因建都北京、与蒙古人战争和下西洋等事,大批运粮官军纷纷被调离,官军运粮人力不足。于是,江南漕粮改由民运至北京:“令浙江、湖广、江西布政司,并直隶苏、松、常、镇等府税粮,坐派二百五十万石,令粮里自备船只,运赴通州河西务等处上仓。”⑤

这样一来,苏、松、嘉、湖地区运输路程骤然加长。

这给明朝财赋之地的富庶江南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江南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长周期。

曾在一个秋季走进常熟虞山下的农村,一踏入田野,即能见到秋熟景象。

稻谷粒粒饱满,金灿灿,黄澄澄,闪烁片片金辉。

秋风中舞动层层稻浪,一股稻谷清香沁人心脾,浓郁得像花香,美得令人陶醉。这就是常熟人引以傲的“常香粳”米。

当年,这稻谷就是漕粮,要上交皇家的。

漕粮改运通州,使江南农民的赋税负担加重。以苏、松、嘉、湖为中心,官田尤为集中,农民是当地税粮与漕粮的主要负担者。苏州府,当时每年税粮额共二百七十七万余石,其中官田粮二百六十二万余石。官田税粮,每亩“四、五斗、七、八斗至一石以上”,比民田税粮(一般五升左右)多达十至二十倍。虽如此,在洪武年间、永乐前期,因“人民布种官田,另无远运,年岁成熟,止勾纳粮”,所以“耗轻易举”,官佃农的赋税负担类似当地民佃的地租额,勉强可承受。

漕粮令农民远运通州后,“漕运转输,始倍其耗。”租赁运船要钱、沿途消耗折钱、各项运输费用成本浩大,以致要花费“二、三石纳一石者;四、五石纳一石者”。加上各地粮长以“远运加耗”为名,巧取豪夺,以肥私囊,农民负担更为沉重。

明洪熙元年(1425)广西右布政使周斡巡视江南后披露:“近者常、镇、苏、松、湖、杭等府,无籍之徒,营充粮长,专拾赶小民,以肥私己。征收之时,于各里内置立仓囤,私造大样斗斛而倍量之,又立样米、抬解米之名,以巧取之,约收民五倍。”⑥

“租既太重,民不能堪”,就是倾其所产也不足以供,农民只得纷纷逃亡他乡,以躲避赋税的重压。逃亡人户拖欠的税粮,地方官吏又逼迫未逃人户包赔。结果,造成恶性循环,逃亡人数日增。有的村庄逃得只剩下老弱病残户。因农民逃赋,使号称“繁富之地”的东南地区,“田地荒芜,钱粮年年拖欠”,明朝政府在当地的赋税收人锐减。

松江府“自永乐十三年至十九年(1415—1421)七年间,所免税粮不下数百万石。”苏州府“自永乐二十年至洪熙元年(1422—1425)四年间,欠粮三百九十二万余石”;宣德元年至宣德四年(1426—429)四年间,欠粮七百六十余万石。前后八年,逋赋(未交赋税)高达一千零五十二万余石。

漕粮运输耗时很长,往返将近一年,大批农民参与远运,耽误了农业。江南漕粮输往北方,路程有数千里之遥,“农民经年往复在路送纳上年粮米,乃至归家,下年秋粮又当起程,以此不得及时耕种。”仅苏州一府,就有二十多万人因运粮而耽误生产。⑦

这一弊端,朝廷看不见吗?

漕粮运输历来是个天大的问题。古人对粮食转输动得脑筋,不比现代人谋划登月少。

明宣德四年(1429)四月,明宣宗朱瞻基以“比岁以来,输运转艰”,派遣工部尚书黄福前往淮安,与镇守淮安的漕运总督陈瑄共理漕政,一起筹划漕运改革事宜。

六月,黄福与陈瑄以调整民运路程的方案上奏朝廷,经群臣集议后施行: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一百五十万石贮淮安仓、苏、松、宁国、池州、卢州、安庆、广德民运粮二百七十四万石贮徐州仓,应天、镇江、常州、太平、淮安、扬州、风阳及滁、和二州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贮临清仓,令官军支运。山东、河南、北直隶府州县粮,径赴北京。⑧

实际上这是又恢复了支运法。对比原有支运法,从距离看,原来“杭、嘉、湖与直隶苏、松、常、镇漕粮悉数运淮安”,而现在“苏、松、宁国、池州、卢州、安庆、广德民运粮贮徐州仓”,距离又远了两百多里。

明宣德六年(1431),江南巡抚周忱向陈瑄提出兑运的主张:

1、江南漕粮民运至淮安或瓜洲水次(即小港口),交兑给漕军,由漕军运抵通州。

2、运往淮安的漕粮,每石加米五斗,运往瓜洲者每石加米五斗五升,作为漕军代民远运的路费耗米。

3、驻在江南各地的运粮官军及南京军未过江者,就近赴仓交兑,另加过江米二斗,衬垫芦席折米五合。

“改民运为军运”,这样做法就可省去农民长途运粮成本和重负。

陈瑄采纳了周忱兑运主张,当年六月上奏皇帝,提出改民运为兑运的建议:“江南之民运粮赴临清、淮安、徐州上仓,往返将近一年,有误生理。而湖广、江西、浙江及苏、松、安庆等官军,每岁以船至淮安载粮,若令江南民粮对拨附近卫所官军运载至京,仍令部运官会计给予路费耗米,则军民两便。”⑨

面对如此重大决策,皇帝还是不敢做主。

明宣宗闻奏,即遣户部侍郎王佐赴淮安,与陈瑄、黄福再议可否。

九月,王佐上奏,“以为可行”。宣宗又命朝廷重臣集议。

十一月,由户部拟定官军兑运民粮加耗则例:“请每石湖广八斗,江西、浙江七斗,南直隶六斗,北直隶五斗,民有运至淮安兑与军运者止加四斗。如有兑运不尽,令民运赴原定官仓交纳,不愿兑者听自运。”

明宣宗朱瞻基这才批准施行。

明宣德十年(1435),兑运法在加耗方面又进行了一些调整:每石加耗,湖广、江西、浙江俱六斗,南直隶五斗,江北直隶四斗,徐州三斗五升,山东、河南二斗五升。比初行时有所减轻。另外又规定,耗粮以三分为率,二分交米,一分折成其他物品代替。后来又有部分耗米折成银两称为“轻赍银”,作为“洪闸盘剥之费”。

兑运法的实行,是明代漕运制度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它奠定了明代遭运制度“定制”基础,对江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压舱石”作用。

据史料记载,明宜德末期二十多年间,东南地区“岁丰人和,讫可小康”,“东南数大郡,小民不知凶荒,两税未尝逋负。”原有的朝廷重赋得以缓和,社会经济逐渐复苏,逋负严重情况消失了。

明正统二年(1437),运粮四百五十万石,内兑运二百八十万余石,淮、徐、临、德四仓支运一百六十九万余石,兑运数占十分之六以上。至天顺四年(1460),运粮四百三十五万石,内兑运三百六十三万余石,各仓支运七十一万余石。兑运的比例上升到百分之八十三以上。⑩

无论支运法,还是长运法,都各有利弊。

当江南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时,何尝不是朝廷的期盼与所望?!

明成化九年(1473)九月,户部奏请诸仓支运米“宜免民远运,就同本处兑军粮运赴水次,与官军领运”,并根据远近,量加耗米。

即全部漕粮由官军长运至京城,这就是所谓“长运法”。

明成化十一年(1475),淮、徐、临、德四仓七十万石支运米,悉数改为官军赴水次兑运。至此,漕粮基本上全由官军长运,成为明一代漕运方式终成定制。

长运法漕运方式不断改进的产物,它基本上免除了农民运输之劳,又与军有利,“军既加耗,又给轻赍银为洪闸盘拨之费,且得附载他物,皆乐从事”堪称军民两便。○11

长运法在实行中,又出现了问题。

明代转运漕粮,采取“寓兵于漕”之策。

由卫所军丁运漕,随着时间推移,挽运漕粮,渐成卫所军丁主业。

他们实际上已成为职业船员,成为运河上的“运军”。

明永乐末年,卫所军运粮之初,编制并不固定,管理一度混乱,致使漕伍废弛,军运停止。后朝廷实行整编定制,“运军”人数维持在12万人上下。

由都指挥使任把总,负责督促各指挥、千户、百户,选补旗甲,负责修造船只等事务。把总之下设帮长,帮长由卫指挥或千户担任。

帮长多由驾运技术纯熟者担任,下设甲长,1甲长管运船5艘,运军50名。每船设小旗1名,辖9名水手,从中推选1名老成持重者,称为“纲司”,任水手长。“纲司”下设“拦头”、“扶柁”2个管理和技术职务,作为助手。○12

由军队运漕粮,是不是很风光?

实际情景是——十二万漕军由军队成为职业船员,他们的生活境况出现恶化:最初的现象是,长官发现军士逃跑,漕军人数减少,朝廷当然要追查原因。

明弘治元年(1488)二月,左都御史马文升奏言:臣曾总督漕运“颇知运军之苦”。制造漕船,军卫需出三分造价,“然军卫无从措办,皆军士卖资产、背男女以供之”。造船还要当兵的出钱,且要出“三分造价”,这就为难当兵的了。所以不得不逃跑。

漕军逃亡,人数减少,“俱以余丁充之,一户至有三、四人应役者”。每年春兑秋回,“劳苦万状”。沿途盘剥费用浩繁,军士“多称贷以济用”,把总等官“因而侵渔,责偿倍息。”漕卒自载的一些换取柴米的土产,也“多被检夺”。

明弘治十七年(1504)六月,兵部尚书刘大夏上奏:“江南军士多因漕运破家”。又言:“江南军士漕运,有修船盘剥之费,有监收解面之加,其他倍冠,难以枚举。以致逃亡日多,则拨及全户,使富者日贫,而贫者终至于绝。”

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让农民运漕粮,负担加重,民不聊生;改由军队运粮,他们本身就是吃皇粮的,谁知造漕船,把当兵的也扯进去,还要掏三分造价钱,当兵的能不跑么?!

在生产力不发达状态下,漕粮转输之劳,始终是一个国家之劳、民众之劳。

漕粮调运,皆是由南而北。

然大运河一线地形,却是北高南低。

这就意味着满载漕粮的运船,在绝大部分河段都需逆流而上,因而运军一项重役劳动就是拉纤。遇到枯水期,漕船行进大受影响,水浅难行,只有雇佣民夫拉纤。在完全靠人力条件下,拉着漕船负重逆行2000余里,仅靠每船10名运军,完成400石粮食运输,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运军北上南返,全程在船,风餐露宿,缺吃少用,每年出一次劳役,往返达10个月以上,稍作休整,即开始又一次出运。如有临时差派,连休整时间都没有。运军终生为国家转输漕粮,劳役繁重,工作艰辛,所得报酬十分微薄,难以养家糊口。

由于运军长期从事漕运任务,无暇耕作屯田,国家遂发给运军月粮和行粮,以替屯田收入。月粮每月1石,全年共12石,作为运军安家口粮;行粮每年2-3石不等,作为运军驾船转输漕粮时的口粮。此外,朝廷还不定期给予运军一些“赏钞”和布匹棉花,但数额有限。○13

明万历时,漕运总督王宗沐曾调查,运军每人每天行粮只有“九合有余”,而常人一日须“一升五合而饱”,且要支付浆洗、薪盐、医药等花费,因而对于整日辛劳的运军来说,这点口粮实在微薄,根本就填不饱肚子。

作为安家费的月粮,也远远不敷使用,还往往遭到克扣和拖延。更为严重的是,根据漕运法规,一旦漕粮遭遇损失,运军不仅要受到刑罚,还要负责赔偿。如果无力赔偿,则被发往极远边卫充军。

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家已不保,何以为国。

这个巨大的豁口就是朝廷制度和贪腐造成的。

漕粮由官军兑运,上至朝廷,下至官府,皆视漕军为勒索对象。如耗米,原来是作为运军沿途消耗及路费之用,但“行之既久,耗亦纳官,失初意矣。轻资银也是“后颇入太仓矣”。明正德、嘉靖年间,仅漕粮上仓时额外科取一项,每年就有白银十四万余两之多。负责漕运的军、政官员,以势侵夺运军,或“指称打点馈送,计船科取”,或“索要运军常例银两”,或“侵扣运军月粮、行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14

酷政之下,运军第一选择,只能逃亡。

历史上的景象往往仿佛,当死路摆在眼前的时候,陈胜、吴广不选择逃跑,只能选择拔剑而起。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直隶到南京一线,漕军共有60支,至少有15000名漕军逃跑,不得不雇佣流民和乞丐弥补空缺。

漕军即便不逃,以偷盗、折卖漕粮和漕船最为常见。

在明代,漕军偷盗、转卖漕粮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漕军在偷盗粮米后,以掺杂沙土之法,维持重量,或盗后在船舱内填土,表面覆以米,或者将好米盗卖,再低价收买粗米充数。如偷盗过多,无法掺假,则干脆凿沉漕船,谎报“遇险”,以图蒙混过关。

针对这些“欺弊”,朝廷有严厉处罚。但运军为度眼前危机,往往铤而走险。漕军为弥补损失和应付勒索,有的盗卖漕米及运船,有的“私造大解大斗,用强交兑”,把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15

无论长运、支运、兑运,点子再妙,方法再好,关键在人。

漕政大坏、积弊丛生的根源在于政治腐败。

上下腐败、全盘腐败、举国腐败不除,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抓没捞的!

漕弊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一样,是明摆的。看见就是罪过,看不见就是侥幸。为政者都这么想,这漕运就快完了。

此时的朝廷,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明明知晓漕政败坏,只能睁一眼闭一眼,得过且过。

为缓解漕军难处,朝廷允许他们在运输过程中,携带一些私货,称为“土宜”,以贸易获利,作为一定补偿,但对数量和种类有规定。

明成化十年规定,每船可携带私货10石;嘉靖三十九年,允许夹带私货数量增加到40石;至万历七年,提升到60石。货物种类,如成化年允许有土产、松杉、板木、蒿竹等物;但到万历时,竹木沉重之物被禁止。除粮食、木材、发酵剂和烈酒禁止外,其他货物,上峰虽不鼓励,但亦可容忍。

朝廷发话:“运军顺带土货,不许官司扰害。”○16

口子一开,运军哪管这许多,则每每打破规定。

明弘治元年,运军携带土产“制于禁例”,多被沿河卫所没收。有官员请求朝廷网开一面,朝廷应允。运军贩私走私活动更为盛行,哪个不走私简直就是傻子。

返程漕船“百拾成群,名为空船,实则重载,违禁犯法。”宣德时,粮船“所载私货,多于官物,沿途发卖,率以为常”;成化时,运军“置买私货,于沿途发卖,以致稽迟”;而至明后期,“漕规每船正粮不过五六百石,乃装载私货,不啻数倍”。运军为多装私货,私自对漕船进行改造,增宽加长。运军“每丁兑粮完后,即满载私货以行,船重如山”。还有运军变卖耗米,以所得米价“置买私货于沿途发卖。”○17

大漕船成了“去时漕船,归时商船”的景象了。

在私货种类上,也屡屡突破限定,这些私货包括山羊、腌猪、牛皮、猪鬃、谷物、豆、芝麻、桃子、梨、枣、黄蜡、蜂蜜、肥猪、肥鹅、鹿、药味药材、鹿皮、箭支、铅木、金箱、猫竹、丝线、扫帚、历日纸等。○18

清乾隆二十二年任漕运总督的杨锡绂在《通漕禁令·重运揽载》中记载,漕船由南而北所带私货有:

农产品如落花生、烟、茶等;棉纺织品如浜布、水沙布、黄唐布、生白布、杂色布等;丝织品如各色绸缎、丝棉、丝线等;油类如桕油、桂油、桐油、柏油等;酒类如泉酒、色酒、绍兴黄酒等;干鲜果品如桔饼、桂圆等;各种食物如竹笋、木耳、干菌、茴香、香蕈、胡椒、麒麟菜、鸡脚菜、台鲞、淡菜、藕粉等;纸张如扛连纸、官方纸、毛边纸、花尖纸、色纸、表料纸、阡纸、荆州征等;竹木藤器如木面桶、筷子、茶盘、木屐等;各种杂货如苏木、肥皂、锡箔、蓝靛、铜绿、胭脂、银朱、松香、木香、末香、白腊、泥人、水银、红曲、鱼膘、石膏、牛皮、杭粉、皂矾、靛花、紫草、明瓦、灯草、漆等;铁铜器如铁锅、钢条、铜丝等;药材如陈皮、丹皮、苍术、竹叶、黄实、栀子、石黄、川芎、人中黄、茯苓、姜黄、黄柏、青元皮、厚朴、杜仲等。此外有窑货、扫把、扁石、木岸、竹子、杉篙、木头等。

这时,口子开得更大了,此等商品“俱不算货”,即可任意携带而不纳税。○19

杨锡绂还说:自乾隆二年起,朝廷规定:水小之年,竹木之类物品不能过黄河,只准其在淮扬一带卸卖。

河下古镇的繁荣,与漕运关系极大。但没想到的是,走私活动兴盛了一座古镇,却是称奇。让人想到改革开放之初的广东、福建。

于是,有人专门做竹木生意,淮安河下一带竹木堆积如山,货源充足。

漕运所带数量巨大、品种繁多的“土宜”,使淮安出现了许多专业性商业街巷和市场。如淮安城的古东米巷、铁钉巷、粉章巷、竹巷、茶巷、花巷、干鱼巷、锡巷、羊肉巷、绳巷之类;再如专售某种商品的市场,如米市、柴市、姜桥市、古菜桥市、兰市、牛羊市、驴市、猪市、冶市、海鲜市、鱼市、莲藕市、草市、盐市等;还有销售各种货品的市场,如西义桥市、罗家桥市、相家湾市、西湖嘴市、窑沟市、新丰市、长安市、大市、小市等。○20

一时间,大大小小的市场鳞次栉比,出现在运河畔。

因官允走私所兴起的畸形城镇繁荣、河岸兴隆,让人始料未及。

曾对丰济仓进行过实地采访,属于野外调查。最下面的碑,就是重建丰济仓碑记。开头一句就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小时候的家,住在紧靠西大街的南巷。

而距离不到五十米远,就是有名的草市口。

那里是一座“天下粮仓”。不知是年幼,还是无知,对“丰济仓”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台坡上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印。

下雨天,会跑到那座大院过道上玩。淅淅沥沥的雨,一会儿就把车辙沟填满了,变成了一条小河。看着雨水冲过小河,内心有一种洪水泛滥的感觉。

在久远的记忆里,那时节,清江浦总是湿漉漉的……

这座“丰济仓”是同治年间重建的。因丰济仓原址在城外,被捻军焚毁后,漕督张之万遂建于城内康阜楼东侧,今草市口重建丰济仓。

明平江伯陈瑄开埠清江浦,在运河南岸、漕船厂南建常盈仓,计40区,有廒80座,共800间,每岁储漕粮一百多万石,以供京需。

常盈仓设立后,随着大运河通航能力的增强,又陆续设徐州、德州、临清、天津等仓储,因这些漕仓位于运河沿岸,多濒临水次,所以又名“水次仓”。○21

而我的身后,则挺立着“天下粮仓。”

殊不知,那年月,这里可是万众瞩目之处。

穿越历史风烟,可见历史的真相触目惊心——

史载:嘉靖元年,江、淮、海暴溢,淮安、宿迁大水,溺死人畜许多。宿迁县无收成,冬,大饥荒,人相食。

嘉靖二年,泗州连年饥荒,青阳、沧湖啸聚数百饥民,准备造反。通判林希元亲往赈恤,并免其罪,事遂平息。

嘉靖三年,沭阳等县大饥荒,人相食……○22

灾荒年年,饿殍遍野,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了。

一边是饥荒,一边是粮仓。

饥肠辘辘的灾民,通红的眼睛可瞪着运河畔高高的粮仓呢!

朝廷收到一折折来自江南、江北的加急奏折。

那是“急补浅船攒运”的奏折——

嘉靖三年,“急补浅船攒运”,都御史李公鉞、总兵官杨公宏奏:

照得十二总共船二千一百九只,俱系节年火烧漂流事故之数,一向少船缺料,未曾补造。已将缺船缘由,会本具题。

缺船增补,理所当然。

户部郎中赵载奏:

前因俱该工部覆题,嘉靖二年四月内钦奉敕谕:着落各该巡抚官将前项缺少事故船只,俱限二年内造完,陆续给军装运。○23

事故损失,补船亦在情理之中。

江西把总刘玺等呈报:

通前共缺船二千二百六十六只。查得浙江、江西、湖广、江南四总,该于各省司府卫所打造;山东、北直隶、遮洋三总船只,该卫河提举司打造;中都、南京、江北五总船只,该清江提举司打造。俱原议漕运积余官银百两造船一只。○24

都御史俞将淮安府寄库各年积余,并完粮官银一万四百余两,行委千户酆良在于仪真买料见造未完,都御史俞取回京。

都御史胡将淮安府收贮各项余银一万六千余两,会委指挥许文、扬州府通判章九思等,前往芜湖等处买木打造。间都御史胡又转任南京,前项缺船将近二年之限,完造不及六十余只。○25

有粮无船,最为要命。

缺船已达两千余艘,有银却造不了船。

这边要救灾,那边才买木造舟。

漕弊带来政局不稳,满船的漕粮该进谁的嘴,成为大问题。这是比漕粮转运还要大的问题。

当灾民饿得眼晕无力、被逼暴起时,清江浦船厂的漕船还在按部就班打造中。

饥饿所产生的能量是惊人的。这条大河的背后,是青莲岗文化延宕与牵扯的广阔平原,叫“苏北大平原”。这条河是一个国家畅通转输的梦想,是帝王们寄托心思的所在,大河上奔涌着无数艘目标不同、却使命相同的船只,船上的桅灯在黑夜点亮,桨声划破行舟人的衷肠与梦想。

但在更加广阔的华北大平原、中原大地上,在暗夜里闪烁着一点点亮光。

这些亮光如星辰不灭,扑闪扑闪的。

这不是星辰,而是一双双饥民的目光,是被饥饿折磨到极点的仇恨之光。当这些目光逡巡在大地上的时候,目光中就有火焰喷出,也正是这些不灭的火焰,燃烧起抗击饥饿的民间怒火……

这把火注定要将这山河映红。

六百年的古码头,用时光之手,转圜了岁月,把往昔故事写入石工墙,随着古老波浪一并荡漾在清江浦的城垣下。

静默的时光,转瞬即逝。

六百年,亦如过眼烟云。

沧桑与新生,追寻与守望,苦难与背叛,这些情感的碰撞都深深蕴藏在老码头的波折中,使人久久难以忘怀。

岁月只将历史的变革以及对人的命运的改变,默默写进青冈石的纹路里,任凭风吹雨打而无动于衷。

有不少学者认为:每个王朝的崩溃、国家制度的毁坏,第一个迹象就出现在忽视水利、造成洪灾泛滥上。由于大河的失修,水系的紊乱,漕运的梗阻,帝国无法进行漕粮的有效运输,致使灾荒如潮,民声鼎沸,难以应对。于是,民间起义便一发不可收拾。○26

大漕船啊,你原来连着江山社稷的安危啊!

如此说来,帝王实在不好做,作为国家掌舵人,他不愿江山平和、国泰民安、难道希望饿殍遍野、横尸如山吗?!

漕河、漕船、漕粮、漕仓、运漕人,实质上是国家机器上重要的部件,这个部件一旦生锈、卯死、缺失、损坏,国家机器就会中断正常运转,国家离灭亡就不远了。

这样的道理,帝国最高领袖不是不懂,不是不重视,而是在国家制度的环节有若干链条和零件锈蚀已久,难以转动了。

你说残忍的是岁月吗,你说人心的无奈吗,其实残忍而无奈的是身在其中、又无能为力的人。

当大漕船制造的斧凿声在清江浦码头上停止的时刻,大地上有隐隐的雷声传来。

席卷大地的遮天浪潮到达此地,也就是须臾。

长河东去,烟雨茫茫。这条河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连着国家,连着民生,连着江山……成为三千里运河沧桑岁月的坐标。

我又一次站在高高的运河堆上,凝望着天下粮仓。

该仓“俯临大淮,廒凡八十有一,联基广凡二百七十八步有奇,周凡一千五百四十四步有奇。”“周垣则几屹如城墉,色且积铁然,盖水次诸仓所未有者”。○27此为陈瑄所建,明隆庆年重建80余间。

如此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巨大仓敖,粮食储备达三百万石,这粮仓不折不扣地成为灾民们觊觎的所在、生存的希望。

无论是常盈仓,还是后来的丰济仓,都作为国家的血脉中枢而存在,成就国家鼎盛与辉煌。一条河、一条船、一座码头和粮仓,是整个国家大树上物阜年丰的重要枝叶,满树繁盛靠得就是这些青枝绿叶。

瞩望她,除了来自内心的撼动之外,还有着思绪上的升华与感慨。

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种国力的财富积淀;

对于人民来说,这是一种辛劳的人生体验。

大河生,漕船出。

仿佛这条大河就是为漕盐而生,为转输而长,大漕船的家国情怀里,凝结着多少帝王、重臣、官吏、兵丁、百姓的心血、泪花、汗水与劳碌……

从清江浦督造船厂自诞生那天起,这条漕船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她的一生注定要遭遇风浪的险阻、世道的艰辛、人生的悲欢。她的脸庞上童年的笑容,已然换成成人的惆怅,因为她看清楚了生活的残酷。

她从一个满脸笑意、无忧无虑的小孩,长成了满腹心事的大人了。

许多时刻,当滔天风浪劈头盖脸扑来时,就身不由己了。

她只有自己忍着,咬牙挺住。

【注释】

① 《chinise Farm Economy》(《中国农家经济》)美·布克 1930年第227页(布克为赛珍珠丈夫)

② 《同治上海县续志》卷三零、《嘉靖常熟县志》卷四

③ 《漕船志》卷之六

④ 《明史》张廷玉 中华书局 2000年版

⑤ 《大明会典》卷之二十七

⑥ 《试论明代漕运方式的变革》杨亚非《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⑦ 《试论明代漕运方式的变革》杨亚非《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⑧ 《明史》志第五十五食货三 张廷玉

⑨ 《明史》志第五十五食货三 张廷玉

⑩ 《明史》志第五十五食货三 张廷玉

11、 《明史》志第五十五食货三 张廷玉

12、《明代漕运及漕军》逄文昱《中国海事》2017年8期?

13、《明代运军的生存状况》逄文昱《中国海事》2017年8期

14、《明代运军的生存状况》逄文昱《中国海事》2017年8期?

15、 《试论明代漕运方式的变革》杨亚非《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16、《漕运通志》卷之八

17、《神庙留中奏疏会要》户部四 董其昌

18、 《明代漕运及漕军》逄文昱《中国海事》2017年8期?

19、 《漕运与淮安清代经济》江太新 苏金玉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0、 《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

21、《漕运与国脉:略论明代的淮安常盈仓》郑民德《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4月

22、《淮阴史事编年》(第69页)江苏科技出版社

23、《漕船志》卷之六

24、《漕船志》卷之六

25、《漕船志》卷之六

26、《明代的漕运》(第一章第15页)黄仁宇 九州出版社

27、《常盈仓周垣记》胡瓘

说明:

1、引文、引图中有未见作者名,在此特以致谢。

2、历史浩如烟海,引用史料出处众多,难免有谬误处,敬请方家指正。

3、此乃纪实文学,个中观点纯属个人见解,且陈年旧事,不涉及敏感。

特别鸣谢

文史专家杜涛先生提供清江浦历史资料

文史专家徐业龙先生予以指点

来源:江淮家园

免责声明:淮水安澜微信是面向普通网友的 信息发布平台,目的是为传递更多信息,网友发布爆料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7日内联系小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