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乡伴文旅朱胜萱:曾首倡田园综合体,如今却All in理想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田园综合体的概念 专访乡伴文旅朱胜萱:曾首倡田园综合体,如今却All in理想村

专访乡伴文旅朱胜萱:曾首倡田园综合体,如今却All in理想村

2024-07-10 05: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曾全程参与上海世博会世博公园规划设计与建设,并担任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

2013年便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直到该词汇2017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成为乡村振兴的政策顶层设计之一;

作品爆款迭出,获奖无数,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民宿教父”;

获得资本青睐,刚刚完成了中青旅、IDG、红杉资本的6350万A轮融资,三家顶级机构专门成立了一支基金,乡伴的项目走到哪里这支基金就准备投到哪里;

......

乡伴文旅集团创始人朱胜萱

乡伴文旅集团创始人朱胜萱有很多闪亮标签和过往故事,颇具传奇色彩。日前,新农参考独家专访了朱胜萱,就乡伴文旅从民宿“标兵”到田园综合体倡导者与先行者,再到理想村践行者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关注民宿、乡村旅游、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的投资人、创业者们揭秘乡村文旅商业模式的内在逻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趋势。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让乡村回归乡村

朱胜萱首先是一名设计师,其设计生涯的高光时刻是成为上海世博园区景观工程总顾问,世博会的slogan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朱胜萱团队拿下上海世博园系列项目的景观设计,他的使命是通过设计把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融入到建筑,让城市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但是这个为城市设计美好的人,自己的心里却装着一个乡村改造的梦想。朱胜萱乡村改造的第一次实验落地在莫干山,在那里他将一个设计师的田园想象发挥的淋漓尽致,以乡村旧建筑为基础,用低密度建筑群营造社区亲切感,用乡村院落带来增加田居情调,用大幅落地玻璃窗让人悠然见南山,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

乡伴莫干山原舍

从2011年开始,随着乡伴莫干山项目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和业内外关注,更多的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匠人、文化创意人、城市农耕践行者、绿色生活倡导者来到这片曾经凋敝的乡村,各种不同主题和业态的民宿也不断的聚集,今日莫干山,已成为国内乡村民宿和文创领域颇具象征意义的地标。

2

我们的民宿还是挣钱的

民宿和生态休闲农业,作为城市人的田园理想最佳的寄托方式之一,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推动下,近年来持续火热,但很多带着情怀来的人最后都带着失望离开了。朱胜萱告诉新农参考,乡伴目前的现金流表现还算比较好,“很多人说民宿不挣钱,那是你的民宿不挣钱,我们的民宿还是挣钱的”。

乡伴旗下有二十个项目左右,每年都有新的项目开工和进入储备,多分布在江浙沪城市圈,离附近的大型城市约一小时车程,靠近消费升级的主战场。这些项目都是乡伴自投自建自运营,通常四年时间可以收回投资。除了自己的项目,乡伴还有设计、代建等收入项目,可以给乡伴带来充沛的现金流。朱胜萱说,在民宿全产业链的布局和渗透,除了让企业的经营更加健康,还提升了乡伴的专业水平与综合实力,也正是因为懂得建造和运营,乡伴的设计才能做的比别人更出色。

朱胜萱经典作品“树蛙”

朱胜萱表示,乡伴自投自建自运营是很重的模式,但是通过一些金融的方法可以变轻。在整个开发项目中,各具体的项目可以由不同的主体进行投资,公共服务项目可以请政府去投入,长期项目投资回收比较难的,可以由带有公益性质的古村落保护基金完成,其他盈利项目如果有合适的投资方,可以由乡伴与合作伙伴合营。

3

田园综合体不是太创新

对朱胜萱而言,城市景观设计和乡村田园改造的经历缺一不可,两者共同塑造了他的设计价值观,孕育出了田园综合体概念。朱胜萱是“田园综合体”最早的提出者和实践者,还得益于他对城市商业综合体和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思考,朱胜萱认为,综合体一定是围绕一个核心吸引物组织起来的,在乡村地带,这个核心吸引物就是“田园”。田园综合体是以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为核心组织要素,多产业、多功能有机结合的空间实体,其核心价值是满足人们回归乡土的需求,让城市人流、知识流反哺乡村,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朱胜萱认为田园综合体的核心一定是田园,而不是农业,因为田园综合体是多种业态多种产业功能的集合,农业可以成为这个综合体的业态之一,但不是唯一。新农参考认为,这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而不是“农村振兴”的逻辑是一致的。

乡伴的田园综合体概念在无锡阳山落地后,引起了各级主管部门的关注,中央有关部门也曾赴无锡进行了实地考察。随后,“田园综合体”一词得以在业界被更广泛的关注和使用,其中尤其以乡村旅游和房地产开发商最为积极。2017年,已经在很多地方落地的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

4

理想村的理想 和333模型

朱胜萱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启发,但是在他看来,如今城市的商业综合体正在衰落。朱胜萱认为,商业综合体的核心是商业交易,但是互联网的崛起,尤其是电商的发展,正在慢慢抽离这种核心功能,因此很多地方此出现了娱乐综合体、文化体验综合体等,都是在尝试寻找新的核心吸引力。

如果说城市的商业综合体都开始衰落了,那么田园综合体呢?朱胜萱认为田园综合体需要更进一步的升级,升级后可以称之为“理想村”模式,理想村应该比田园综合体业态更加丰富、自我发展能力更强,对乡村建设和振兴的带动能力也更强,刚刚开工不就的乡伴儒雅洋村项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乡伴儒雅洋理想村(效果图)

乡伴文旅对万达城市综合体模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且乡伴核心团队中也有来自万达的运营管理大咖,但是相比于万达广场的模式,朱胜萱的理想村更喜欢对标欧洲的小镇。朱胜萱告诉新农参考,欧洲的村很小,很多都只有几户人家,他们的一个小镇就相当于我们一个村的概念,都是百户级别的聚居人口。而理想村一定要定位到村,不是镇也不是城,小则几十户多则几百户,依然在百户的范畴。

欧洲的小镇人口结构呈“333”的模型,30%是常驻人群,30%是旅居人群,30%是流动人群,剩下10%是不确定的。朱胜萱称,乡伴理想村也将呈现出“333”的人口结构,其中30%为乡村原住民,30%为本地走出去在各界有一定成就和资源的乡贤及返乡创业的人,30%为流动人口比如旅游度假的人。

30%的回归乡贤和创业者在理想村的333人口结构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朱胜萱认为这些人不能由乡伴或者地方政府靠努力和热情将他们请过来,而是通过资源的叠加吸引他们自动的聚集在这个理想村中。比如一个乡贤回来,他可能是某个大型集团公司的董事长,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事情,但以前他只能出几百万为村里修一条路,这条路有没有人走、有没有人维护、对村民致富有什么帮助,都是不知道的。而在乡伴理想村的业态下,他可以和乡伴合作,可以参与到理想村建设中,也可以独自进行一些设施的建设。理想村业态的完善及基础设施的提升,将给返乡创业者提供支持和赋能,给30%的流动人口增加吸引力,并为30%的乡村原住民提供工作岗位。

朱胜萱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回到理想村,同时理想村能够给这些年轻人提供尊严、价值感和获得感,通过资源的叠加给这些年轻人赋能,他们缺钱,理想村可以给他们提供资金或融资通道,他们没有场地理想村会建双创中心,他们没有专业能力双创中心会组织各种培训,让他们在理想村更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在333模型下,朱胜萱希望随着更多乡伴理想村的建立,未来有更多的人听说理想村就知道理想村是什么,更多的人加入的理想村,理想村放到哪里,哪里的城乡通道就能打通。

新农参考(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创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