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龘龘” 龙年第一波知识点来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僻字组成的一句话 “龙行龘龘” 龙年第一波知识点来了

“龙行龘龘” 龙年第一波知识点来了

2024-04-12 13: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官宣。据央视新闻消息,总台甲辰龙年春晚将以“龙行龘龘,欣欣家国”为主题,以“龘”字为题眼,用“龘龘”之姿生动描摹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看这个龘字就知道是龙年了”“龙年的第一个知识点,学到了”,春晚主题一经发布,独特罕见的“龘”字便成为众多网友关注的焦点,在网上引起广泛热议。

“三龍一体”是个啥?

细观“龘”字字形,是由三个龍组成。龘,读作dá,形容龙腾飞的样子,与龙年主题十分契合。

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龘,音沓。龙行龘龘也。”不少网友纷纷评论,“前几年一首流行歌《生僻字》里就有这个龘龘,所以我认识这个字”“这不是我姥爷教我的第一个毛笔字嘛,几十年后终于知道读啥了”“有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get到新知识啦”“一个标题,已经七龙腾飞”……

“龘”字在生活中并不常见,此前正是在2018年走红的《生僻字》歌曲中被一些网友熟知,“龙行龘龘犄角旮旯,娉婷袅娜涕泗滂沱……”歌词嵌入不少生僻汉字,一度掀起一阵翻唱热潮,也让不少人通过学唱这首歌认识了不少生僻字。

虽然“龘“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书法艺术及装饰艺术中极为常见。正如2024年总台春晚主标识,就以“龘”字为主视觉符号,整体设计以中国传统篆刻艺术中极具特色的“国朝官印”字体——九叠篆为灵感来源,庄重平衡、中正匀称,彰显出大气雄健的文化气象。

这些合体字被网友用“活”了

和“龘”字结构类似的同字合体字,近年来也越发频繁地出现在现代用语中,不少字词也被网友赋予新的用法和含义,成为热门网络用语。

“我又双叒叕忘记带身份证了”“我们又双叒叕要聚会了”……其中,“叒”和“叕”都是生僻字,不太常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音,“叒”读作ruò,是顺从、相似的意思,而“叕”有四种读音,分别是zhuó、yǐ、lì和jué。但在网络热词的语境中,“叕”只能读作zhuó,同“綴”,表示连接、缀联。“又双叒叕”被网友用来强调之前经常出现的某一事物再次出现,或经常发生的某一事件再次发生,发生的概率非常频繁。

同样是网络热词的“火炎焱燚”,形容火势越来越猛。焱,读作yàn,本义是指光华,光焰,也指光采闪耀。《楚辞》中就曾提及:日暾暾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意思是太阳的光线暗淡下来从西方落下,第二天又光芒万丈地回到人间。燚,读作yì,形容火势猛烈,多用于人名。

这两类词都是以某个汉字作为基底,个数1-4个不等组成汉字词语,更加巧妙的是组合之后,整个词语的意思更加浓烈,加深了单个汉字的意思,甚至被网友赋予了新的释义,不由让人感叹汉字的妙处。

横竖撇捺间,尽显智慧美学

如“龘”一样,这类造型独特的字不仅展现了汉字的魅力,更体现出先人的智慧,横竖撇捺之间,尽显华夏大地风物志。

鱻xiān,古同“鲜”,新鲜,明丽,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从这个字能感受到古人对鱼的喜爱,以及对食物精致口味的追求。

雥zá,群鸟的意思。“隹”本义是短尾鸟的总称,此字由三个“隹”组成,让人不禁联想到,苍鸟群飞之景。不少鸟常常集结成群,排成“人”字形掠过天际,在这种队形下位于侧后方的鸟儿能够最大限度利用上升气流节约体能消耗,这在长途迁徙的大型候鸟中尤为常见。

羴shān,古同“膻”。《说文解字》中写到,“羴,羊臭也。从三羊。”段玉裁注:“臭者,气之通于鼻者也。羊多则气羴,故从三羊。”然而羊肉之“羴”并没有吓退食客,羊自古被视为繁荣兴旺的象征,“善”“義”“美”“祥”都是寄寓着美好含义的字眼。

赑bì,即赑屃,又名霸下、龟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龙生九子之一。样子似龟,喜欢负重,常用作石碑、石柱之底台及墙头装饰。

骉biāo,本义是众马奔腾的样子。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一句诗句:“骉骉白日,何照我梁?”这句话中的“骉骉”指的是骏马奔腾的样子。

汉字之美,美在深邃,小小的方块字中藏着大大的风景。虽然这些汉字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少,但它们是中华文明的珍贵瑰宝,即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思考、生活和创造力,也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 王心婷 燕钰

编辑: 王心婷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