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北邙山,埋了6朝24位皇帝,为何帝王葬于此?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生于葬于北邙什么意思 一座北邙山,埋了6朝24位皇帝,为何帝王葬于此?

一座北邙山,埋了6朝24位皇帝,为何帝王葬于此?

2024-05-24 0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以,这里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

在探明的这些陵墓中,大家熟悉的帝王特别多。比如说,东汉光武帝刘秀、西晋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曹魏的曹丕、曹睿、蜀汉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等等帝王,都埋在这里。历史上知名人物更多,比如说 吕不韦、班超、孟郊、狄仁杰、石守信等等王公大臣、诗人、学者也埋在了这里。

在中国,很多诗歌曾经咏赞这里。晋人陶渊明诗云:“一旦百岁后,相与归北邙。”白居易诗云:“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古来如此非独我,未死有酒且高歌。”金代元好问《北邙》曰:“驱马北邙原,踟蹰重踟蹰。千年富贵人,零落此山隅。”

通过文人墨客的诗歌,我们能看出,很多人的梦想,就是死后能够埋在邙山。

中国的邙山,也影响到了国外,韩国的首尔城也有座邙山,很多人死后埋在那里。韩国学者认为,韩国人“魂归邙山”的观念可能起自中国唐代。

据文献记载,当时洛阳太学3万人,其中韩国留学生约占十分之一。他们之中未能回国,客死异乡的200多人被合葬在邙山,称作“韩园”,其他学成回国的学生不仅带回了学术典籍,也带回中国的风俗和礼仪,将首尔附近的一座山命名为“邙山”,一条河命名为“洛东河”。

那么,为啥这么多名人和帝王喜欢埋在邙山呢?主要是因为洛阳地理位置重要。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曾临洛水之滨,他向南可以看到伊阙、木谷、轩辕,向北望见太行,认为此地是极佳的建都位置。周公则亲自勘测其地,绘制了详细的城市规划图,营建洛邑作为陪都,到周平王时则正式迁都,开创了洛阳作为都城的历史。此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后)、后梁、后唐各朝以此为都,是为九朝故都,历时达1300多年。

简单点说,洛阳南有黄河,北有邙山,易守难攻,所有很多王朝把这里当做了首都,成为政治中心。这样,很多优秀的人才就会聚集到这里。生老病死是正常的轮回,死后就需要寻找下葬地。中国人的观念中,山是最后的葬地,而距离洛阳最近的山就是邙山。此外,很多喜欢玄术的人认为,邙山山虽不高,但蜿蜒而绵长,是“中龙”主脉的聚结处,乃绝佳葬地之选。所以,久而久之,帝王及达官贵人等等都埋在了邙山。

除了帝王外,老百姓也葬在这里。唐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旧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 说明,唐朝的时候,山上几乎都埋人了,就是花钱也找不到可以做墓穴的地方,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已确知邙山地区埋葬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等六代帝陵及其陪葬群,初步统计至少有二十四座帝陵分布其间。除此之外,邙山还汇集了两周、西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等其他时期、其他类型的数十万座墓葬。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风剥雨蚀及人为破坏等原因,邙山古墓群具有地面标识的墓冢锐减。

凤凰山生态纪念园

邙山之巅,龙脉之中,公园之内

凤凰在这里涅磐,生命从这里重生

关注“凤凰山生态纪念园”微信公众号(lyfhsstjny),了解更多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