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首个!兰大这个地方不一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甘肃著名科学家 甘肃首个!兰大这个地方不一般!

甘肃首个!兰大这个地方不一般!

2024-07-16 1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走进基地展馆,可以在展板上看到兰大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创始人叶开沅先生的生平和科研故事,目前的学科带头人周又和、郑晓静院士的简介以及团队的主要成果、人才培养和育人成效情况等。

展览馆的空间虽然不大,但是多维度地将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发展历程高度凝练,联合科学家工作一线场地、标志性实验室等,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出科学风貌。

文字无声,但一行行凝练简洁的成果介绍里,是科研工作者们扎根西部,夜以继日进行科学实践的缩影,也凝结着学者们倾尽一生心力的科学追求。

开拓创新

展馆内侧放置着一个囊括甘肃全省及周边地区的沙盘,上面标记着兰大及兰大力学学科主要实验基地的位置。沙盘里,右上角中几列高耸的建筑十分醒目。讲解员介绍道,那是建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青土湖野外沙尘暴观测阵列。

二十一世纪初,温家宝曾在视察甘肃时说道:“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在总理的这句警示之下,郑晓静院士开始带领她的风沙环境力学研究团队在沙尘肆虐的民勤建立野外沙尘暴观测阵列。风沙严重的民勤条件十分艰苦,为了完成这项工作,郑晓静院士及其团队克服了不少困难。

该观测站是国内首个可用于高雷诺数壁湍流研究的野外观测场地,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气尺度研究湍流边界层的两个台站之一。这一观测站的建设助力兰大力学学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突破,支撑了国家重大项目、国家数值风洞的建设以及国防装备的研制。可以说,郑晓静院士及其团队的这一成果不仅为国内高雷诺数壁湍流乃至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研究基础,也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被剑桥热核心博客评价为“独一无二的高技术科学站”,有力地提高了国内流体力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提及自己的科研历程,郑晓静院士曾谈到:“科学是一项伟大的冒险,是值得花费一生的伟大事业。对于一名真正的学者,其科研的动力不仅来自好奇心和不断获得的惊喜,更来自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责任和内心的充实。”

无独有偶,周又和院士的团队也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把个人命运与祖国的需要连接在一起,不断在力学领域开拓创新。在全球超导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兴起的背景下,周又和院士、王省哲教授带领兰州大学超导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团队,以超导材料与结构在极端环境下力学及多场性能研究的科学问题为牵引,先后攻克了超低温应变测试、横向场超导磁体加磁、两级温控系统、试件大范围变温等10余项关键技术,解决了超导材料力-电-磁-热加载与变形高精度测量的系列技术难题。

经过5年多的科研攻关,研究团队于2018年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台全背景场超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大型科学仪器,可实现超导线/带材力学性能和材料参数随温度、磁场、载流、力学加载等变化的多场测控。2023年,周又和院士牵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15T高场下超导材料力学的全服役场调控与测量装置研制”项目获批,总经费超1亿。

国际首台极低温-电-磁多场环境超导材料力学

性能测试设备

此外,周又和院士与王记增教授还针对非线性科学中缺乏通用定量分析方法这一基础性难题,独辟蹊径,创建了小波多分辨封闭解法,实现了对强非线性问题的统一求解,在计算理论与方法的原始创新上做出了具有实质性进展的探索尝试,已被美英等16个国家的29个不同领域(包括数学领域)的研究团队采用,并获高度肯定。

薪火相传

1986年10月,周又和、郑晓静在黄山参加华东地区力学学术会议期间,与导师叶开沅教授(中)的合影。

上世纪80年代,周又和与郑晓静在兰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选择留校任教,他们二人扎根西北40余年,潜心教书育人,甘于奉献,投身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览馆的中央,除了陈列着“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铜牌,还陈列着一个由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钢牌,这是对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始终坚持科教研一体的办学理念的肯定。

近年来,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本科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全国、省部级竞赛并获奖100余项;多名本科生完成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许多学生也在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展示出强劲潜力,第一年内就在Appl.Phys.Lett.和Int.j.Solid and struct.等国际权威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六十余年来,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先后培养出5位院士、2位国家创新群体带头人、10人次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等,他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从叶开沅先生到周又和、郑晓静院士再到一位位青年学者们,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科学家们薪火相传,将兰州大学力学学科从初建,到首批设立固体力学博士与硕士学科培养点、设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再到2020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2022年获批成立流体力学二级学科博士点,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起了师资完备,科研成果丰硕,培养体系完整的一流学科。

从2022年建设基地至今,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已经吸引了全国七十多批,近两千人次的参观者。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宣讲传承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科学家精神,基地培训了数十名志愿讲解员,组成了一支能力优秀的讲解团队。

数千名的参观者来自全国各地,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程度也不尽相同。面对全国各地各类参观人群,志愿讲解员们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特色宣讲内容——面向中小学生,讲述科学原理和科学家的故事;面向大学生,讲述“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故事;面向青年学者,讲述追求真理、勇攀科技高峰的故事;而面向全球,则讲述沙漠化和风沙灾害问题研究背后的故事。

以叶开沅先生、郑晓静院士、周又和院士等兰大人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如同一条无形的线,在西部的广袤大地上串联起六十余年来兰大力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兰大力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勾勒出一位位兰大科学家踔厉奋进,久久为功的动人形象,指引着一个个怀有科学理想的青年学者扎根兰大,为科学实践奉献青春。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几个词语在展览馆最中央的展板中十分醒目。这既是兰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具有的品格,也是前辈们对下一代青年人的期待。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编辑丨邢嘉懿

图片丨李永刚、受访者提供

责编|李晖

审核|法伊莎

新质生产力,兰大这样干!

173g VS 30000g,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