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工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珐琅彩颜色的特点 珐琅工艺

珐琅工艺

2024-07-09 15: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珐琅作为源远流长的艺术,可追溯至公元前六世纪,由当时的希腊和埃及人以玻璃粉在黄金上装饰的手工艺品流传至今。西方的珐琅器是金属质地,十三世纪传入中国,明代开始大量的掐丝珐琅器出现。由于康熙帝对这些从遥远的法兰西运来的精美鲜亮器物的喜爱,邀请法国珐琅大师进入内廷造办处,推动了中国珐琅工艺的发展并达到高峰,打造出令人惊叹的精品,但珐琅彩瓷器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国外的珐琅工艺自古就与首饰装饰密不可分,如文艺复兴时期犹如绘画般的浅浮雕珐琅首饰,新艺术时期美妙绝伦的透光珐琅首饰等。国际大型首饰制作企业相继开发了各种以珐琅工艺为主的系列产品,如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蒂芙尼(Tiffany&Co.) 爱马仕(Hermes)等,以优美的设计和精良的制作立足于市场。可惜的是中国还未将珐琅首饰作为产品开发的方向,市场上的景泰蓝首饰造型简单、工艺粗糙、价格低廉。

从科学上来讲,珐琅的属性为一种二氧化硅混合物,属砂质,按照古方,还含有多种其他物质,像苏打,碳酸钾和硼砂。当他们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称之为“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称之为“琉璃”,而附在金属表面上就是“珐琅”。珐琅工艺是一种在金属胎体表面施以各色釉料的工艺,当不同色彩的釉料烧制后表面形成一种富有光泽、色彩艳丽的玻璃质,装饰效果极强。让人禁不住惊叹珐琅的产生与凤凰的涅火重生多么的近似,令人感慨人类的伟大创造力和艺术结晶。

制作珐琅最基本的工具是粘土做的“熔罐”,手工制并在30℃的温度下,用7个月晾干。然后将其放在窑炉内慢慢加热,保持1400℃的高温,连续烧制8天。珐琅原料就放在这个“熔罐”里受热,至少烧制14小时直到它变成无色透明液体。这时,在其中加入各种金属氧化物,以生成不同的颜色:铜可变绿,钴可得蓝,铂金变灰等。将其冷却后就可以得到像玻璃一样的片状硬物,需将之压碎并碾成初粉。然而,这种釉的纯度离可运用到首饰上还差得远。工匠还得继续清洗釉片的工作,整个过程都需要非常仔细。先是在玛瑙杵臼内将釉片碾碎(其一是因为玛瑙杵臼的硬度比珐琅高,其二是极少见的不会将自身微粒混入珐琅的材料)。然后,用蒸馏水小心清洗,过硝酸,再清洗,直到杂质完全去除。硝酸不但可以溶解混合物中非同化金属微粒,而且还能处理掉其中的有机物,并使珐琅质地变得更硬。最后,把秞保存在一个小罐子内,用三层蒸馏水保护起来,才可以将其真正运用到首饰上。(摘自Europastar名表世界)。

金属底座的成分通常是金,银,铜和不同类型的合金,他们和釉起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在上釉前,大多数金属都得过酸,以去掉金属内全部的氧化物,但并不包括那些不会发生氧化的贵金属。某些金属可与彩釉发生剧烈反应,比如说,浅蓝色釉上到金制底座上会成灰或绿色,在铜制底座上就会得到深灰或者深绿。有些变化都是可以计算好的,有些则会被涂上一层透明釉,以防底座遇釉变色。在窑中烧制这道程序是重中之重,因此拥有一双阅历无数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验丰富的工匠能够看准时机,将其放入和取出,金属的变化,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不同。在高于800℃时,金属会起热反应,黄金会熔化,所以必须非常小心,保持一个限度。

自15世纪末面世起,珐琅已经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精致装饰艺术。珐琅表也一直是收藏家的挚爱,珐琅有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最重要的是这种材质历久弥新、不会氧化褪色,即使经过上百年,珐琅明亮的色彩也不会褪却,它们就像逃脱了时间的法则,得以永远年轻。在珐琅的各类技术当中,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World Time世界时间表盘使用的是掐丝珐琅,先在金属表盘上覆盖一层抗变形的珐琅釉,烧制出没有一点瑕疵的盘面。彩绘师在表面涂上数层白色珐琅釉,才开始绘制。彩绘师要用特制的针笔,以高倍显微镜放大作为辅助工具,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细心绘画。再用高温焙烧,让色彩不断加重,直至发出夺目的光彩。因为每种釉料受热后颜色变化不同,往往需要多重上色搭配多重烧制才能完成。最后涂上无色透明釉,保护表面并且使色彩更生动,画面更逼真。在所有的World Time世界时间型号里,表盘中央有手绘景泰蓝缩图的手表最受欢迎。多年来,珐琅图案已经多样化:一组棕榈树,孤独的灯塔等,但是不可否认,最受欢迎的还是风格化的世界地图。

在欧洲文明开始经历其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时,珐琅精细的技艺经历了最辉煌的时刻。就是在那个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开始了长途旅行和冒险,去探索当时仍不为人们所完全了解的地区。拍卖专场上的另外一款估计为58—80万的珐琅微绘腕表——积家Master Grand Tourbillon陀飞轮腕表,通过珐琅技术在表盘上展现出我们所在的地球的一系列大陆的面貌,来纪念当时人们对国度的突破性视点,以及纪念人们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一自然现象。表盘上要装饰的区域用雕刻刀进行镂空,从而形成一个个凹槽,在金质表盘板上描绘出装饰图案;每个大陆的表面均小心地进行雕刻,在罗盘的四个基本点的方向刻格状饰纹,表圈亦以相应的装饰点缀,大洋的表面使用浪花装饰。半透明的珐琅层显现雕刻的地理图案,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深度和密度。表圈上刻有地理座标,而指标的中心点就是固定指针的图案表盘中心。通过多次的焙烧后,不同国家的边界和大陆的轮廓在表盘上逐渐显现出来。这种极致精确的杰作是不可能大规模生产。

简单讲上釉有两步:第一步,将精心准备的釉粉上到底座上面;第二步,就是将两者在高温下融合在一起。过程中会用到考究的刷子或者针,并且还会借助显微镜。不同的胎体制作工艺和施釉方法会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镶嵌上釉法 – 最古老的技法。在厚金属板上打磨出凹槽和纹路,然后用釉粉来填充,通常选择乳浊釉或半透明釉。当所有空间都被填满后,把盘放入窑内烧制。冷却后,用砂纸磨光表面,然后再次入窑烧制再上釉。

景泰蓝 – 用金属丝掐出图案的轮廓,并固定在底座上后,用釉来填充图案不同的区域或空间,最后将再放入窑内烧制。

浅浮雕釉法 – 底座用雕刻或雕花来装饰,并用半透明釉或乳色釉将其覆盖,这样的话,可以透过珐琅看到下面的图案。这些雕花纹路同样也保证了釉对金属更好的粘性。

镂空釉法 – 技法和景泰蓝相似。金属线或丝粘在薄薄的铜片上,然后用半透明釉将不同空间填满。烧制完成后,将铜片溶解于酸中,最后就会出现像彩色玻璃那样的效果。

浮雕式灰色装饰釉法 – 这种技法只需用到黑白两色,起源于16世纪法国城市利摩日。最初用它来装饰碗碟。珐琅工匠会先上一层黑釉,然后往上加一层利摩日白釉。在每次烧制后,白釉熔入黑釉,便形成灰釉。

微型肖像珐琅彩绘 – 底座被单色釉所覆盖,再将彩釉与一种油性粘合剂混合,然后借助显微镜将彩釉绘在表面。珐琅工匠在几乎每上一种颜色后,都要再次入窑烧制。从最耐热的颜色开始绘,只有它可以经得住连续的火烧。最后,绘上最易熔的彩釉。最后一步,就是为其穿上一件透明釉外衣,将彩绘固定在表面。这种技艺被称作日内瓦技法。

日内瓦技法 –源自瑞士日内瓦,将透明珐琅涂于珐琅彩绘上面,起保护作用,也正好算作一个完美的抛光,同时也增加了彩绘的深度。最多涂三层透明珐琅,然后在窑内要烧制几次。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造成色彩亮度消失,表盘起泡或彩绘变形。

主要珐琅工艺鉴赏(摘自人人小站)

素色珐琅 顾名思义就是整块珐琅都是一个颜色,别以为色彩单一就容易制作,瑕疵是它的顽敌。素色尤其纯黑纯白都是极难烧制的颜色,要让颜色达到高标准的纯度及亮度需要一层层反复上釉反复焙烧,这样烧出来的颜色才具有饱和度,不是干瘪的感觉,而其间稍有一层出现瑕疵,便前功尽弃,对师傅的个人功力及经验娴熟度有直接关系。要评判其优劣的标准就是用放大镜仔细查看,有无气泡有无瑕疵有无砂眼等等总之一切不该出现的都不应有。需用肉眼辨识的就是颜色的饱和度。至于透明彩色珐琅,除应像素色珐琅那样仔细查看瑕疵,还应注意珐琅之下金属底胎上的雕刻花纹,是否精美细腻,让素色珐琅也不显平淡无味。需特别说明的是,有些素色珐琅烧出了珍珠母贝或欧珀的光泽,那么此类珐琅的评判标准就以越接近自然实物的色泽越好。

掐丝珐琅 主要靠熟练度。其方法是以金属丝线盘出花纹,黏固在胎上,再填施各色珐琅釉料在花纹框架内、外,入窑烘烧,重复数次,直到器表覆上的釉层至适当厚度,再经打磨、镀金等工艺步骤。鉴赏掐丝珐琅时需要注意的是金属掐丝与珐琅的和谐相融,结合处是否自然无异色,因为珐琅师将金属丝固定在金属胎上会选用不同的材料,有用焊接有用胶水有用釉料还有用独家秘方什么的,只要是合适的方法,都会在成形的作品上不露痕迹,而经验不足的珐琅师难免出现粗糙的掐丝、衔接处的露色等状况。

内填珐琅 其工艺与掐丝珐琅相似,却更生动。只是器表的纹饰采用斩刻、敲压或腐蚀等技术形成,由于填烧的釉层有厚薄的不同而呈多种形态。另一类则是在金属胎上精雕细刻出漂亮的纹饰,再填烧各色透明釉,釉色与花纹、胎色交相辉映,分外美观。内填珐琅多被用于想要呈现多种工艺相结合的珐琅作品,因内填是最好表现立体感的珐琅工艺。常与精雕、掐丝相结合。评断这种工艺的好坏关键要看它在整体作品中的协调度,是否突兀。而与边缘的紧密结合严丝合缝也是需要重点注意的,好的珐琅师绝对不会让内填珐琅的部分溢出来。

微绘珐琅 又名画珐琅/彩绘珐琅,是最难的工艺之一,顶级珐琅大师才能提供带防护涂层的日内瓦彩绘珐琅工艺。好的微绘要做到笔法细腻,画面传神,用欣赏一幅名画的态度去欣赏,自然意会到其中真谛,甚至要用放大镜去观察细微处。这需要运用选定色彩细腻地勾勒出顺序精准的连续点,从较柔和的色彩向纯净亮丽的色彩逐渐递进,大约经过20 次800℃的高温烧制后,彩绘最终成型。经验起决定性作用,烧制次数必须根据材质的类型和数量精密计算,而精确的烧制时间则是各工匠的重要秘密。珐琅极为脆弱,每次从火炉中移出时都可能发生损裂,因此,冷却过程需要工匠保持极大耐心,以避免因温度骤降而产生压力令其损坏。然后进行细磨抛光,以及最终玻璃化和抛光处理。

当明白制作任意一个珐琅底,都要花上十几甚至上百个小时的时间;当理解在窑内的30道烧制工序,任何一道都可能会产生燃烧,起泡或者爆炸;当了解只有那么极少数的能工巧匠,才知晓怎么制作珐琅,才能真正开始懂得欣赏每件珐琅作品。还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珐琅质地坚硬,有玉的温润、珠宝的光辉、骨瓷的细致,其明亮鲜艳的色泽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去,就像逃脱了时间的法则,这就是为什么那些珐琅古董现在看起来还是鲜亮如新。

珐琅的制作必须人工,即使今天也没有任何机器可以替代。而每只珐琅表面,需要经过几十次谨小慎微的反复填色、烧制,经历极高的损毁风险,才能成为色彩强烈永不褪色的珐琅,甚至呈现出半透明、渐变色、名画微绘等各种曼妙形态。其颜色难以控制,主要是珐琅与矿物质结合后的熔点与色彩表现很难掌控。整个工艺流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哪怕是出现最为微小的瑕疵,都会导致前功尽弃:一旦出现颗粒或裂纹就必须报废。涂抹每遍釉料时珐琅大师都必须依照丰厚经验精准用笔,想要呈现的效果决定釉料的厚度,每加温一次,珐琅质便收缩一次,颜色也会发生改变,单是完成一个饱和而均匀的颜色已绝非易事。这门艺术代表了热情和工艺,精确的技巧令每件工艺品活现独一无二的魅力。

材质:9K金(背面有9CT金标)+皇家蓝(Royal Blue)素色暗纹珐琅(无暇,光泽度太好,相机难以体现有反光) + 手绘/微绘/画珐琅 + 日内瓦工艺

胸针大小:42*34*12mm

年代:维多利亚时期 约1900

重量:10.8克

微绘珐琅,也叫画珐琅/彩绘珐琅,做为珐琅里最难的工艺, 其步骤之繁多,工艺之复杂,使其现代已近失传(与市面上工艺粗糙的景泰蓝不同)成品稀少,令人惋惜。首先底座上釉,然后将彩釉与一种油性粘合剂混合,最后借助显微镜将彩釉绘在表面。珐琅工匠在几乎每上一种颜色后,都要烧制一次表面。从最耐热的颜色开始到最易熔的彩釉,至少要经过20多次的高温烧制,想要完美制作,需要经过广泛的研究,计算和实践。

这款手绘珐琅的笔法细腻娴熟,色彩纯净亮丽,自然和谐,是放大镜下欣赏都难以挑出毛病的精品。用皇家蓝做底,颜色饱和度非常高,光泽度耀眼无干煸感,无明显瑕疵如气泡沙眼等珐琅常见杂质;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光的反射照耀下(背光和有光反射的不同-左面和右面),呈现出有规律的波光纹路(维多利亚时期极具当代特色的暗纹珐琅,后期多为素色珐琅)。暗纹珐琅令素色珐琅极具层次感,与鲜艳形象的花朵色彩对比强烈,整体典雅大方,极有英国皇室风范,是不可多见的精品。

人文 时尚 珠宝 古董 手表

© 本文版权归 Vemar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