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废弃窑洞”变成了“平凉红牛”养殖基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现代化窑洞建设 崆峒区:“废弃窑洞”变成了“平凉红牛”养殖基地

崆峒区:“废弃窑洞”变成了“平凉红牛”养殖基地

2024-07-16 13: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用废弃窑洞建设“平凉红牛”养殖基地,不但变废为宝,节约土地,而且体现出了养殖场连点串线、环保无污染、规模体量大、养殖成本低等特点,实现了养殖规模、效益双丰收。

崆峒区大寨乡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位于该乡的白土村,占地面积76亩,总投资1350万元。该基地是大寨乡围绕产业链链长制要求,部署创新链、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将千头肉牛养殖场与废弃窑洞生态养殖基地统筹规划、连点串线,打造的规模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环保无污染、养殖多元化为一体的平凉红牛养殖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建成现代化养殖场1处,新建育肥牛舍、隔离牛舍、母牛养殖舍各1栋,建成青贮池2座、青贮广场1处、粪污发酵处理棚1栋、集污池1座。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建成生态化窑洞养殖基地1处,新建农耕文化长廊、实践教育基地、农耕部落游园各1处,维修加固废弃窑洞117孔,新建养殖棚 3000平方米、饲草棚700平方米、散跑场7500平方米,硬化产业路2.1公里,配套建成管理用房、青贮池、围栏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八月份投入使用后,该基地牛存栏达到1200头,年育肥出栏1400头、繁育200头,实现年利润400万元以上。同时通过订单饲草、土地流转、吸收务工等机制可带动131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

如何让群众奔富路,发“牛”财,崆峒区大寨乡按照打造全市最“牛”乡镇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传统养殖业向园区化、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化、多元化发展,不断延长补齐畜牧产业链条,久久为功。截至目前,全乡培育“平凉红牛”产业链畜牧产业示范基地1处、10万吨有机肥生产线1条,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15个,发展养殖户1611户,牛饲养量达3.6万头,牛存栏15580头。

甘肃广电全媒体记者:哈骥洲

崆峒区融媒体记者:李敬瑞  通讯员 张煜岩

来源:甘肃广电总台融媒体中心

编辑:彭若萱

责编:黄昕鹏

主编:张建兵

监制:杨柱周

声明:本文版权归甘肃广电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0931-868815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