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环状红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环状红斑是什么样子 【病例讨论】环状红斑

【病例讨论】环状红斑

2023-12-15 18: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图为离心性环状红斑,在皮肤科较常见,环状红斑可由多种原因引起,请各位战友进行讨论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8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离心性环状红斑A19.jpg (640 X 480)" border=0 align=absmiddle>应该叫远心性环状红斑吧。病因说不清楚,病理具有特征性,为典型的袖套样淋巴细胞浸润,具体的分浅在型和深在型,后者有角化不全,局灶性的海绵水肿,基底细胞轻度空泡变性,而前者表皮基本正常。治疗应该是以激素外用为主吧,我不是很清楚。鉴别应该包括多形红斑,体癣等,病理应该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对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我不熟悉,请问mazelin ,本病临床为何不诊断erythema multiforme?从图上看更像多形红斑,还有靶形皮损,没看到环状红斑单纯性环型红斑:

环状离心性红斑

图片来源:>

最常见的原因有对某些药物过敏(如青霉素、氯喹、羟氯喹等),真菌感染,食用污染真菌的食品,昆虫叮咬,细菌感染过敏或内脏肿瘤,自身过敏。

鉴别方面要注意与脂溢性皮炎、结核样型麻风等鉴别!

离心性环状红斑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皮疹,多见于青壮年,有夏季好发倾向.皮疹呈环状或多环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真菌,霉菌感染,昆虫叮咬,某些恶性肿瘤患者及服用某些药物(甲氛咪呱等)都可诱发此病.发病初期,皮疹多分布在躯干,臀部,股内侧,四肢伸侧也有散在发生.皮疹初起时为淡红色扁平丘疹,数日后向四周扩散,中央消退,边缘稍高呈环状,直径可达10厘米,数日或数周内消退.如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年之久.皮疹消退后可留有色素沉着.此病患者除有轻度搔痒外,多无其它自觉症状.治疗可服用抗组织胺类药(苯海拉明,,扑尔敏等),维生素C,外搽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局部紫外线照射等.如查明致病原因,有针对性地治疗,效果则更好.mingqing wrote:应该叫远心性环状红斑吧。病因说不清楚,病理具有特征性,为典型的袖套样淋巴细胞浸润,具体的分浅在型和深在型,后者有角化不全,局灶性的海绵水肿,基底细胞轻度空泡变性,而前者表皮基本正常。治疗应该是以激素外用为主吧,我不是很清楚。鉴别应该包括多形红斑,体癣等,病理应该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对于本病的临床表现我不熟悉,请问mazelin ,本病临床为何不诊断erythema multiforme?远心性环状红斑是以往的说法,现在都统一称离心性环状红斑.在接诊时偶也考虑为多形红斑,但在病史上它更支持离心性环状红斑,经上级医师会诊和组织病理学确诊.所以在发贴时注明是离心性环状红斑.离心性环状红斑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

其实红斑性皮肤病包括的是一组疾病,它有:1.单纯性回状红斑2.离心性环状红斑3.匍行性回状红斑4.风湿性边缘性红斑5.持久性隆起性红斑6.环状或图状红斑7.多形红斑8.结节性红斑................等

第三张: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500 height=337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3.jpg (500 X 337)" border=0 align=absmiddle>结节性红斑(EN)是皮下组织急性非特异性炎性结节性皮肤病,临床少见.是一种以下肢皮下结节为特征的皮肤病,病因不明,多见于女性.

结节性红斑发病较急,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疼痛,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红色结节发生于两小腿伸侧上三分之一处,有疼痛和压痛,不破溃,经3~6周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迹,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1.硬红斑:硬红斑发生于两小腿屈侧下三分之一处,结节为暗红色,一般较大,无疼痛或压痛.病程长,结节可破溃.2.结节性血管炎:虽易发生在小腿伸侧,但多在小腿下部,结节硬小,常与血管走向一致,病程长.3.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数目少,不对称,常与血管方向一致,多合并高血压及其他全身症状.

结节性红斑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可能是机体对某些病原菌抗原的一种迟发过敏反应.近年来有学者发现结节性红斑与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关系. 

临床表现:多见于女性,发病年龄20~30岁,因此提示EN与雌激素有关.发病前有前躯症状,如上呼吸道症状,发热,肌肉酸痛,关节痛,乏力.皮疹多对称发生于小腿伸侧,其次为大腿及臀部,少见于上肢,面,颈部,皮疹直径1~5cm,皮损数个至数十个.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呈半球形或红斑状,红斑下方为皮下结节,呈淡红色或鲜红色,时间久者结节呈暗红,紫红色,最后呈黄色.自觉轻度痛疼及压痛,多不发生溃疡,3~6周可自行消退且不遗留疤痕,可反复发作.慢性结节性红斑,也叫迁移性结节性红斑:多见于妇女小腿,病期可达数年.初发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孤立性结节,也可多发.皮疹多见于小腿伸侧,也可发生于小腿后侧,大腿及臀部.儿童性EN更为罕见,但在希腊常见.多见于13~14岁少年,由链球菌感染或结核杆菌感染诱发,皮损期平均11.5天,最长不超过20天.

治疗: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寻找病因,如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给抗结核药物治疗.明显感染者应用有效抗生素.由恶性肿瘤引起者治疗原发病.疼痛者可服消炎痛,阿司匹林,保太松等.结节多,红肿明显,疼痛剧烈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可用清热化瘀中药.

离心性环状红斑 本病原因未明,多数病人健康情况良好,或有慢性病址,极个别病人可能与肿瘤并发。1.好发于躯干或四肢。2.初发为红斑丘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中央平坦,边缘红色高起发硬,有时有脱屑。皮损离心地向外扩展或相互融合而成花形、弧形、多环形或图纹形。有时中央自然消退,又有新的损害发生,逐渐扩大而成为同心环形。自愈后有色素沉着。3.自觉轻微瘙痒。4.呈慢性经过,易复发。5.针对病因治疗,口服抗组胺药或氯喹。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120 height=112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lixing.jpg (120 X 112)" border=0 align=absmiddle>支持一张.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500 height=354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07401.jpg (500 X 354)" border=0 align=absmiddle>为了加深红斑的印象,再说说持久性隆起性红斑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在1878年首先由Hutchinson报告.目前认为属坏死性血管炎.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链球菌及其免疫复合物有关.现被认为是白细胞碎裂血管炎的顿挫型.

本病临床特点是初起为蚕豆大暗紫红色硬韧性结节和斑块,部分中心凹陷略呈环状,可伴有斑丘疹,丘疹,紫癜,甚至水疱,少数可出现溃疡.损害主要分布于四肢关节伸面,尤以手足背,肘膝伸侧为多,少数累及掌,跖,臀和耳部.多对称分布.病程缓慢,可持续数年.但最终可自然消退,迄今尚无特殊疗法.

病理特点是真皮小血管内皮增生,外膜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周围有以中性粒胞为主的浸润,部分中性粒细胞核破裂,形成核尘.晚期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鉴别:1.寻麻疹样血管炎: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少见,皮疹为红色或带黄色的结节斑块.而寻麻疹样血管炎较常见,皮疹消退后仅余色素沉着,无结节及斑块遗留.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无明显全身症状,而寻麻疹样血管炎一般全身症状明显.病理组织表现二者无明显区别.2.持久性隆起性红斑与掌跖角化症的鉴别方法:组织病理检查.前者表现为典型的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而后者仅表现为角化不良,角层增厚,粒层,棘层均增厚,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治疗:掌跖角化症无特殊治疗,而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服用氨苯枫,雷公藤,反应停或其它免疫抑制剂可治愈.

环状红斑的病因多样,感染、药物甚至肿瘤都可引起。目前我们治疗了一例青少年女性的全身泛发的离心性环状红斑,经病理检查证实为MF,给予PUVA,及维甲酸治疗后,红斑消退明显。mazelin可否将所展示病例的病史介绍给大家,如有病理更好.如同楼上所认为,皮损中央呈现靶形,更像多形红斑.盼.另外那位大侠有离心形红斑的典型病理图片.可否展示给大家.一直想看到所谓的袖套样淋巴细胞浸润,但一直无缘.传染性红斑

(erythema infectiosum)又称第五病,是一种可能由病毒引起的轻度的传染病。   〖临床特点〗   一、病因:可能由病毒引起   二、潜伏期:1~2周   三、好发季节:春季多见,   四、好发人群:4~12岁儿童。   五、皮疹特征:首发于面颊部,呈水肿性蝶形红斑,基底为成片的玫瑰色斑,边界清楚,无鳞屑,类似于丹毒。1~2天后可扩展到手足和躯干,呈花边样损害。颊和生殖器粘膜可发生暗红色斑疹。   六、自觉症状:微痒或烧灼感   七、全身症状:轻微。   八、病程:11天   九、预后:良好,皮疹6~10天从中央开始消退,退后无明显痕迹。   〖鉴别诊断〗麻疹,风疹   〖预防治疗〗   一、注意隔离至皮疹消退   二、对症为主   三、局部用炉甘石洗剂止痒。      传染性红斑 传染性红斑也称"五号病",为轻度的接触性的病毒疾病。一般在春季小范围流行,多发生在2岁的幼儿。最明显的症状是双颊出现红疹。    有什么症状    双颊鲜红,口腔周围为白色,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发烧,面部发红1-4天后出现皮疹,皮疹还可出现在双臂和腿部,偶尔也可能波及到躯干。皮疹为水泡样或带状,特别是在洗温水澡后,更为明显,皮疹一般持续7-10天。个别可出现关节疼痛。    有哪些并发症    有时传染性红斑可使患有血液疾病的儿童病情加重。如果孕妇感染此病,可能会导致流产。    明显的红脸蛋    由于传染性红斑在发病时迅速出现鲜红色的皮疹,所以又叫做"耳光"病。    是否应该向医生请教    如果对孩子的病情感到担心或是孩子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请与医生联系。某些病例,医生可能会给病人做血液学检查,以便确认。本病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    家长能做些什么    给孩子服用扑热息痛,以降低体温,并给孩子足量的饮用水。皮疹出现后,病儿传染的可能性不大,但为安全起见,最好还是不让病儿与孕妇接触。    治疗以后情况如何    皮疹会在几周或几个月后再次出现,并有所变化。一旦孩子患过此病,复发的可能性很小。

   是以面部、臀部、四肢特异性红斑为临床特征的一种传染性发病疹疾病,周身症状轻微。   病因及发病机理   病原体尚未确定。有人从传染性红斑患者的咽部和肛门分出离风疹病毒和埃可病毒12型。好发于4-12岁儿童,常在儿童集体中发生。春季易发病,可呈小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2天,平均6天,无明显前驱症状。   皮损突然发生于两侧面颊部,初为3-5mm的红斑、丘疹,数小时迅速融合成片,呈玫瑰色肿性蝶形红斑,境界清楚,似丹毒样、上无鳞,分布于鼻的两侧,不累及额、口周、眼睑、颊等处。偶见微痒或烧灼感。1-2天内皮疹蔓延胸背、上肢,终及臀股而达手足。此是时出现特征性的对分布花边状或网状的斑丘疹。皮损持续6-10天后开始消退,红斑称从中央隐没,边缘成环形,邻近的环形相互交接,形成特殊的轮回状鱼鳞状。消退的秩序和发疹的先后秩序相同,消退后不留痕迹。本病有自限性,全部病程约10-12天。未发现有任何并发症。   治疗   以对症入理和支持疗法为原则。对患儿应隔离,卧床休息,增加饮水量。发热时可服银花或菊花煎剂。如遇失眠、烦躁,可给安定等镇静剂。苯巴比妥及溴化物容易引起皮疹,并增加诊断困难,不宜应用。青霉素和磺胺药对本病无效。必要时可肌注板蓝根和维生素B12。局部给予炉甘石洗剂以按抚止痒。

 多形红斑

在中医文献中称为“猫眼疮”,因为它的典型皮损表现就象猫的眼睛一样,正如清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所描述的:“猫眼疮名取象形,痛痒不常无血脓,光芒闪烁如猫眼,脾经湿热外寒凝。……初起形如猫眼,光彩闪烁,无脓无血,但痛痒不常,久则近胫。”亦有的文献根据本病特点称之为“雁疮”、“寒疮”等。   典型的皮损是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中心部发生重叠的水疱,形成特殊的虹彩状,极似猫的眼睛,光彩闪烁。皮损小的仅有米粒及绿豆大小,大的可如鸡蛋大小。多数损害发生在手足及四肢远端,有少数可以累及全身皮肤,常呈对称分布。   本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每次发作可经历2~3周,甚至数月。发病较急骤,常伴有发热、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伴有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猫眼疮当与冻疮相鉴别,二者均见于秋冬寒冷季节发病,均以手足及四肢末端多发。但冻疮不会累及粘膜,有瘙痒感,两侧不对称,并有皮色暗红或青紫的斑块。   猫眼疮因于多形红斑的皮损形态而得名,形象生动。临床上见到发于肢端、状似猫眼的皮损,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参考资料:   患了多形红斑应该怎么治?   多形红斑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红斑性皮肤病。治疗时首先应除去可疑病因,如控制感染,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并进行对症治疗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病情较重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中医学将本病分为风寒外袭证、风热挟湿证及火毒内蕴证,其表现及辨证施治如下:   (1)风寒外袭证 每于气候寒冷潮湿时发作或加重,天气转暖时症状减轻或消失。红斑色呈暗红,指趾肿胀,皮肤温度偏低。可伴有畏寒肢冷,腹痛腹泻,舌淡苔白,脉象濡细等。治宜和营祛寒法。方选当归四逆散化裁。   (2)风热挟湿证 多发于夏季,或与季节、气候冷热无关,红斑色如樱桃,可有较多水疱,伴有发热、咽痛、口干、关节酸痛、便秘、溲赤,舌红苔腻,脉滑兼数。治宜散风清热,除湿通络法。方选清热除湿汤化裁。   (3)火毒内蕴证 起病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无力,咽干喉痛,胸痛咳嗽,甚至呕吐腹泻,全身大片红斑、大疱、糜烂、结痂,累及口腔及阴部,舌红苔黄,脉象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法。方选普济消毒饮化裁。   治疗时宜注意保暖,避免冷水、冷风等刺激,并忌食鱼、虾、蟹、蒜、韭等发物。     

多形红斑比较象巴

多形红斑是一种急性炎症性皮肤病,鉴于病变处的组织内倾有较多的渗出液出现,故本病又名渗出性多形红斑。  [病因学]  多形红斑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是一种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皮肤病。近几年来,本病与单纯疱疹病毒的关系颇引人瞩目。有人指出,30%以上多形红斑病人是由疱疹病毒所致,并已通过试验予以证实,即用单纯疱疹病毒抗原进行皮内注射后,可引起本病的发生。除此之外,某些病例往往是磺胺制剂、解热止痛药、镇静安眠药剂、抗生素等所引起的药疹;有的病人的发病与慢性病灶感染,如扁桃腺炎、中耳炎、副鼻窦炎、慢性附件炎等有关;有些是体内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之一,象风湿热、伤寒、波浪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恶性肉芽肿及各种恶性肿瘤等均可伴发多形红斑;部分患者的发生是吃用日常食物如鱼肉、蛋等之后引起的;还有相当数目病列之原因仍难于查明。  [临床表现]  多形红斑常发生于春秋二季,往往起病较急。前驱症状有低热、头痛、四肢乏力、关节及肌肉酸痛。部分病人可同时或发病之前易患单纯疱疹或上呼吸道感染。皮疹好发于面颈部及四肢远端,口腔、眼等粘膜也可被累及。皮损表现为多形性,呈红斑、斑丘疹、水疱、大疱、紫斑有风团等,但以斑丘疹和红斑为最常见。典型损害色泽为内紫外红,中央可出现水疱。外观甚奇特,个个皮疹境界楚楚,宛以靶状形态,此乃所谓虹膜样皮损。见到这样皮疹,对诊断有帮助。患处搔痒或轻度疼痛和灼热感。发病期中、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病程自限,皮损约经2~4周可望消退,但常常再复发。  此外,在临床实践中,尚可见到两种特殊类型,即寒冷型多形红斑和斯蒂芬斯一约翰逊(Stevens-Johnson)综合征。  寒冷型多形红斑:本型以女性青年占多数,均在每年寒冷季节发病。惯发于手足背及指趾部,皮疹呈暗红色丘疹或紫颜色血疱,大小约米粒至绿豆大,间也可见虹膜样损害,患者有时轻度肿胀,手足冰冷,似冻疮样的改变。自觉作痒、遇暖尤剧。此起彼落,愈后留有暗红色素斑。  斯蒂芬斯-约翰逊(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又名恶性大疱型多形红斑。本型可视为多形红斑重症型。其常见原因是由药物引起的。该型以儿童青少年居多,发病急骤,病情重笃。皮疹全身各处皆可被侵犯,但以颜面、手足尤其剧烈。口,眼、鼻以及尿道生殖器等处粘膜受累者屡见不鲜,而且口腔炎常是本综合征的一个早期症状,几乎全部病人都可查见该部粘膜有损害。皮疹表现为红斑、紫斑、水疱、大疱、血疱、糜烂及结痂。损害常迅速扩大,可相互融合,但表皮棘层松解现象,即尼氏(Nikolsky)征为阴性。患者常伴有头痛、疲乏、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毒血症性衰竭。有时还可全并细菌感染,而死于肺炎或败血症,该综合征病程较长,约3~6周方能痊愈。

多型红斑:(一)前驱症状:畏寒、发热、乏力、咽痛、关节痛等。(二)临床分型: 1. 红斑--丘疹型:(常见)以虹膜状或靶形红斑为本病特 征性损害。 2. 水疱--大疱型:水疱、大疱或血疱,可伴粘膜损伤及 发热等。 3. 重症型(Steven-Johnson综合征):水肿性鲜红、暗红 色虹膜样红斑、瘀斑,尼氏征(+), 粘膜受累且病情严重。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435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01117003.jpg (640 X 435)" border=0 align=absmiddle>我觉得应该是 多形红斑 !楼主的图片怎么看都象是多形红斑或多形红斑型药疹。但是环状红斑也不能完全排除,主要还要结合病史,此外病理诊断可以鉴别。同意mx730129。

可有很多鉴别诊断。仅凭临床照片不能得出诊断。

最近一段时间,我的身上总是会出现红肿,特别是腰的一圈,会有很多包,像被蚊子咬过一样,但比蚊子咬的大很多,形状和颜色没有图片中这么恐怖,也没有关节疼痛的现象,每天早上起来,身上都是这样的包,嘴唇也总是被咬得肿起,不知是不是睡了竹席,有螨虫的原因,还是我得了什么病?图片还是象多形红斑同意楼上的,比较像多行红斑我比较支持环状红斑。不知各位高人是怎么看得本人认为多形红斑的可能性大楼主的照片应该是多形红斑,请传病理图片。同意多形红斑或多形红斑样药疹同意多行红斑多形红斑可能也是某些病的局部表现,比如继发于白塞病.这在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还要说的是结节性红斑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多见的,尽管书上说少见.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不欺余也.我觉得象多形红斑啊,发一张欢形红斑图给你们看看! (缩略图,点击图片链接看原图)也发一张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640 height=360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图片1.jpg (800 X 451)" border=0 align=absmiddle>也发一些图片支持一下:

远心性环状红斑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width=336 height=268 title="Click to view full 离心性环状红斑2.jpg (336 X 268)" border=0 align=absmiddle>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