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巨变,四川农业农村铸造辉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玩机必备应用市场 70年巨变,四川农业农村铸造辉煌

70年巨变,四川农业农村铸造辉煌

#70年巨变,四川农业农村铸造辉煌|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伴随着新中国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四川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方式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农村居民生活整体实现小康,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农业经济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新中国成立后,全省人民艰辛劳动,进行了大量的生产实践,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日益稳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一系列顺应时代的改革政策出台落地,四川在全国率先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从2004年开始,连续16年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锁定“三农”,出台了一系列扶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一)农业经济总量阶梯式增长。

  1949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亿元,经过70年的发展,2018年达到7195.6亿元,比1949年增加7176.9亿元,增长383.8倍,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产值7006.5亿元,比1949年增加了6987.8亿元,增长373.7倍。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18.2亿元,增加至4543.6亿元,增加4325.4亿元,增长237.7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6.7亿元,比1949年增加了4408.5亿元,增长242.2倍。

  从发展阶段看,四川农业经济总量表现为解放后的前30年缓慢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后40年加快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8%。从1949年到1963年,用了14年时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才突破50亿元;又用了16年时间,在1979年突破100亿元。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实现了阶梯式增长。从1979年的123.3亿元到1991年突破500亿元,只用了12年时间;之后仅4年时间,在1995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又分别在2004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跃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7000亿元台阶(见表1)。   

  同时,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也在1980年跃上100亿元台阶后,在2002年上1000亿元(1048.0亿元)新台阶,并在2007年、2012年、2017年分别跃上2000亿元(2032.0亿元)、3000亿元(3297.2亿元)和4000亿元(4002.2亿元)的台阶;并在2017年跃居全国第2位。

  (二)农业经济内部结构由一家独大向多元化转变。

  1949年,四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就占了85.0%,畜牧业和林业分别仅占12.9%、2.3%,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极小。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农业经济开始向由农业一家独大向多元化发展,农业占比逐年下降,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逐年上升。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的直接需求减少,对肉、蛋、奶、鱼的需求大幅度增加,畜牧业、渔业占比快速提高,农业占比明显下降;农业科技、先进生产技术大范围推广,农林牧渔服务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到2018年,全省农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降至57.7%,比1949年下降27.3个百分点,畜牧业、林业则分别上升至31.2%、5.0%,分别提高18.3个、2.9个百分点,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则分别从零提高到3.4%、2.6%(见表2)。

  二、农林牧渔业生产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农林牧渔业生产克服了各种不利条件的制约,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全省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质的飞跃,达到了米袋子满、菜篮子丰、天蓝水绿、环境优。

  (一)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1.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和西部地区唯一的产粮大省,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粮食生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保证粮食安全的系列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粮食产业发展。2018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居全国第7位,粮食产量居全国第9位。

  (1)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四川克服了工业化、城镇化占地等因素影响,采取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性补贴等一系列措施,保持了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70年间,虽然随着政策的调整和种植户生产意愿变化,粮食播种面积有所波动,但总体保持在1亿亩左右(见图1),确保了粮食安全的基础条件。

  图1:1949—2018年主要年份粮食生产情况

  单位:万亩、万吨

  (2)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四川人多地少,用地矛盾比较突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途径。70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狠抓粮食生产政策、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落地,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粮食优质高产创建,粮食单产水平稳步提升。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由1949年的107.8公斤/亩提高至2018年的371.7公斤/亩,提高263.9公斤/亩,增长2.6倍,年均增长1.8%(见图2)。

  图2:1949—2018年主要年份粮食亩产情况

  单位:公斤/亩,% 

  (3)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由于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四川粮食产量实现了稳定增长。全省粮食产量1949年的从1090.8万吨增加至2018年的3493.7万吨,比1949年增加2402.9万吨,增长2.2倍,年均增长1.7%(见图1)。

  2.特色经济作物蓬勃发展。近年来,主要谷物、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国际国内价格倒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粮食生产比较效益降低。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效益农业的政策措施,推出了“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政策。各地因地制宜,着力发展打造了川油、川菜、川果、川茶、川药、川桑等优势产业,促进了四川特色效益农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菜篮子”品种日益丰富。

  (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突破5000万亩。1949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881.3万亩,仅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5.7%。2018年,全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达到5024.6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4.8%,比1949年提高了19.1个百分点。

  (2)调整品种布局,优势产业发展兴旺。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棉花、糖料等不适宜我省种植的作物播种面积逐渐缩小,油料、蔬菜、茶叶、水果、中草药材等比较效益高的品种,种植范围、面积连续扩大,产量大幅增长。2018年,全省油料产量362.5万吨,比1949年增加341.9万吨,增长16.6倍,年均增长4.2%;水果产量1080.7万吨,比1949年增加1076.6万吨,增长262.6倍,年均增长8.4%;茶叶产量30.1万吨,比1952年增加29.3万吨,增长36.6倍,年均增长2.6%;蔬菜和食用菌产量4438.0万吨,比1998年[1]增加2549.6万吨,增长2.4倍,年均增长4.4%(见表3)。

  (二)林草生态保护开创新局面。

  四川林业资源丰富,是全国第二大林区。新中国成立初期,林业建设的总方针是“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采伐和合理利用”。从2000年开始,四川大范围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全省林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和草原资源快速增加,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草原管护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1.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通过大力造林育林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四川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3位。截至2018年底,四川林地面积3.7亿亩,占四川幅员面积的50%,居全国第3位;森林面积2.8亿亩,居全国第4位。四川森林火灾受害率连续10年控制在0.1‰以下,低于国家1‰的控制指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续多年控制在0.3‰以下,无公害防治率和测报准确率均提高到95%以上。

    2.国土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坚持林草事业公益性与社会性,四川坚持以工程造林为主体,社会造林和义务植树为补充,引导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植树造林种草,四川森林覆盖率由1979年[2]的12.0%提高到2018年的38.8%,提高了26.8个百分点。实施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四川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和60%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下降到9.13%。

  3.资源保护惠民利民。截至2018年底,四川林业系统已建立森林和野生动植物、湿地等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23个,保护管理面积达1.09亿亩,占四川幅员面积的14.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9个。自1989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以来,经30年的努力,已建立森林公园137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4个,省级森林公园62个),以九寨国家森林公园、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正在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旅游业的大发展。

  4.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四川林业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以竹木、特色经济林、花卉为重点的现代林业园区、示范基地建设,有序发展林下种养业、林产加工业和生态旅游。截至2018年底,四川林业产业基地达到1.05亿亩,其中:现代基地2935万亩;木竹人造板产能超过1300万立方米、木竹家具产能突破4000万件(套)、竹浆造纸(含竹纤维)产能达110万吨,特色经济林产品加工能力达到300万吨。成都平原区林板家具、川南竹产业、川东北特色经济林和川西生态旅游四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三)畜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畜牧业生产粗放,生产发展缓慢,群众吃肉靠“肉票”。改革开放后,畜牧业生产释放出巨大活力。特别是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后,畜产品市场和价格逐步放开,主要畜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畜产品生产进入追求质量安全的阶段。十八大以来,畜牧业生产全面进入产业升级,散户饲养逐步退出,规模化养殖发展迅速,实现了提质增效稳步增长。

  1.生猪大省地位稳固。四川是全国的生猪调出大省,拥有60多个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全年生猪出栏居全国第1位。2018年全省生猪出栏6638.3万头,比第2位的河南多235.9万头。出栏量比1949年增加了6508.0万头,增长50余倍,年均增长5.9%(见表4)。

  2.草食牲畜潜力释放。退耕还草项目的实施,使得山地草坡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加之居民饮食习惯的变化,草食牲畜的发展潜力得以释放,全省草食牲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8年,四川牛出栏276.2万头,比1980年[3]增加227.5万头,增长4.7倍,年均增长4.7%;羊出栏1740.9万只,比1980年[4]增加1368.9万只,增长3.7倍,年均增长4.1%。

  3.家禽生产优势明显。全省以发展规模户为重点,林下养殖、规模养禽快速发展,养殖小区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稳步推进,家禽生产优势逐渐显现。2018年,四川家禽出栏6.6亿只,居全国第8位,比1985年[5]增加5.7亿只,增长5.9倍,年均增长6.0%。

  4.主要畜产品丰富多样。2018年,全省肉类总产量664.7万吨,比1949年增加661.2万吨,增长188.9倍,年均增长7.9%。猪牛羊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从1949年的100%下降至2018年的81.5%,禽、兔及其他肉类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5.0%。奶类产量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奶类产量64.2万吨,比1949年增加60.9万吨,增长18.4倍,年均增长4.4%。

  (四)渔业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四川水资源丰富,拥有大小河流千余条,全省总水面达900万亩,可养殖水面约600万亩,另有宜渔稻田1100万亩。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品种繁多的鱼类资源,全省有鱼类230余种,其中:主要经济鱼类100余种,特有鱼类100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白鲟、长江鲟2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大鲵等7种,省重点保护的鱼类45种。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业的意见,推动四川渔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1.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后,为满足人民消费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渔业生产得到高度重视,渔业政策得到有效调整,水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8年水产品产量153.5万吨,比1949年增加153.3万吨(见图3),增长729.9倍,年均增长10.0%。

  图3:1949—2018年四川省水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2.水产品品种日益丰富。全省水库生态养殖、池塘高产高效养殖、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水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名特优产品产量逐年上升。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水产品养殖只有草鱼、鲢、鲤等少数品种,到2018年,全省水产养殖品种已发展到40多个,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等。养殖鱼类以草、鲢、鳙、鲤、鲫常规淡水鱼为主;鲶鱼、鮰鱼、长吻鮠、黄颡鱼、鲈鱼、泥鳅等名优鱼,蛙类、克氏原螯虾(小龙虾)等特色品种养殖全面推广。

  3.水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四川积极创建国家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严格开展国家、省级水产品产地和市场例行监测、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从源头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2018年四川抽检了9169个水产品,合格率为99.8%。

  三、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省农村迅速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新世纪,省委省政府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空前重视,出台了力度空前的各种惠农富农政策,有力地拉动了四川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生活消费热情,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为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331.0元,比[6]1957年增加13263.5元,增长196.5倍,年均增长9.1%。分阶段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全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57年的67.5元增加到1965年的105.8元后,农民收入出现低增长徘徊,到1978年仅比1965年增加21.3元。改革开放后,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到199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1000元大关,达到1158.0元。1978年至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1%,是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最快的时期。进入新世纪,随着实行千年的“皇粮国税”的取消和各级财政对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四川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17年努力,四川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2年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107.7元;后仅用8年的奋斗,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0年突破5000元大关,并在2015年突破万元大关,分别达到5399.0元、10247.4元,2000—2018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4%。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扩大—缩小—再扩大—再缩小的历程。1957年,四川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3:1,1965年扩大至2.46:1,到1978年进一步扩大至2.66:1;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农村改革先行一步,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982年的1.74:1;之后,随着城镇改革开放,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并于1994年达到峰值(3.48:1);2010年后,党中央相继出台的统筹城乡、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措施在四川落实落地,四川农民增收持续保持了“两个高于”(即四川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再度缩小,至2018年缩小至2.49:1。

  (二)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四川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改革开放前,四川农民收入为经营性收入唱“独角戏”。改革开放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各项惠农富农补贴相继出台,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四项收入齐头并进,形成了“大合唱”的良好局面。据调查,2018年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8.4%,比1978年提高27.4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占26.4%,提高17.7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占2.8%,提高1.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32.3%,比1978年下降47.0个百分点(见表5)。

  (三)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30年,四川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收入的大提高、大增长,农民生活大改善、大变样。2018年四川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23.2元,比1954年增长2508.5倍,年均增长13.0%(见表6)。

  同时,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由解决温饱向注重生活品质转变(见表6)。

  1.饮食精起来。四川农村居民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步由解决温饱转向讲究营养、味道,粮食消费量逐步减少,肉蛋奶等动物蛋白消费量明显增加。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4482.7元,比1954年增长1254.7倍,年均增长1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2%,比1954年下降35.2个百分点。

  2.穿着靓起来。改革开放前,四川农民的穿着“土、粗、破、补”,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纺织产品供应充足,农民对衣着讲究起来,“一衣多季”变成“一季多衣”,并由单纯的保暖需求向舒适、时尚转变。2018年全省农民人均衣着支出716.4元,比1954年增长1213.2倍,年均增长11.7%。

  3.住房大起来。改革开放前,四川农民的住房以土坯房为主;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6年开始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户旧房改造力度加大,使得农民住房消费快速增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2500元,比1978年增长254.1倍,年均增长14.9%,比1954年增长14704.9倍,年均增长16.2%;人均住房面积44.8平方米,比1978年的8.1平方米多了36.7平方米;住房结构由竹草土坯向砖(石)木、砖混、钢筋混凝土转变,农房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普遍有室内装饰,设施齐全。

  4.家电多起来。1978年,四川农村除个别家庭拥有自行车外(每百户拥有5.8辆),基本没有其他耐用消费品。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机等基本耐用消费品已全面普及,家用汽车、摩托车、空调、计算机等提高生活品质的耐用消费品也快速增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859.8元,比1978年增长164.3倍,年均增长13.6%,比1954年增长3438.2倍,年均增长13.6%。平均每百户农户拥有电冰箱96.7台、洗衣机90.5台、抽油烟机15.6台、空调51.1台、微波炉11.0台、热水器71.1台。

  5.交通通信酷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通讯硬环境得到解决,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信工具铺平了道路。现在农村基本实现了户户有电话、人人用手机,摩托车、汽车大量进入农民家庭。2018年四川农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934.2元,比1978年增长4670.0倍,年均增长23.5%。平均每百户农户拥有手机 258.5部,摩托车48.7辆、电动助力车32.5辆、汽车15.5辆。

  6.医疗保健热起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之道越来越讲究。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578.3元,比1978年增长15782.0倍,年均增长27.3%。彻底改变了过去无钱看病和买保健产品的窘境。

  7.文教娱乐火起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全省农民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1413.8元,比1978年增长830.6倍,年均增长18.3%;比1954年增长23562.3倍,年均增长17.0%。每百户农户拥有彩电113.9台、计算机18.5台。

  四、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持续加大第一产业的投资力度,农村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农业投资投入不断加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完善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撬动了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2018年,全省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专项资金投入465亿元,用于惠农补贴、农业产业发展、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省级“四好村”奖补和农村综合改革。2018年全省全社会第一产业投资1053.6亿元,比2008年[7]增加729.6亿元,增长2.3倍,年均增长12.5%。

  (二)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

  1949年,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778.2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10%左右,农田灌溉条件十分落后。70年来,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把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针,维修、配套、改造和新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基本结束了农业灾害频繁、靠天吃饭的不利局面。到2018年,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389.5万亩,比1949年增加3611.3万亩,是1949年的4.6倍,占总耕地面积的43.5%,比1949年提高了33.5个百分点。机电排灌面积达280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7.8%。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70万亩;建设了12个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四川盆地边缘地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地势不平,农机设备使用有限。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机械化事业近乎一张白纸,70年的发展,农业机械从无到有,农业耕种收各类机械进入农民家庭。2018年,全省共有拖拉机22.8万台、耕整机93.51万台、旋耕机20.71万台、播种机1.91万台、水稻插秧机0.93万台、联合收获机3.73万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58.7万千瓦,比1978年[8]增加4308.5万千瓦,增长12.3倍,年均增长6.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9%。

  (四)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70年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科技教育培训、科技推广水平、重点农业科技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以各类农业专业协会、农业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服务网络框架和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实体经营一体化的农业综合科技服务体系;农民科技素质,通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广校教育,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专题讲座等,提高了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大幅度提高,良种、配套施肥、地膜覆盖、模式化栽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的全面应用和普及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万人;有乡镇农技推广机构9310个,核定人员编制37831人,乡镇在岗农技人员本、专科占56.3%,高、中级以上职称占32.9%;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5%。

  五、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70年来,农村扫盲班、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乡镇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随着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扶贫工作被提升到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四川先后实施了《四川省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四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省上下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四川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的625万人减少到2018年末的71万人,减贫554万人;全省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9.6%下降至2018年末的1.1%。全省115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9719个退出贫困村序列。88个贫困县(市、区)中,已有50个退出贫困县序列。

  (二)农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四川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乡镇开办幼儿园、托儿所和小学情况全国领先。初步统计,2018年,四川有小学8275个,小学在校学生543.1万人。有幼儿园、托儿所的乡镇4168个,占乡镇总数的90.4%;有小学的乡镇4519个,占乡镇总数的98.0%。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深入推进“9+3”免费教育计划,四川中职中农村生源占比稳定在80%左右。农民受教育程度从小学、初中、高中逐步向职业技术学校、大专、大学延伸。

  (三)农村文化卫生事业不断进步。

  2018年,四川建成幸福美丽新村6765个,涉及农户249万户,带动贫困户32.68万户,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9925个。创建省级四好村2000个,市级四好村7463个,县级四好村10098个;累计创建省级四好村5481个,市级四好村22471个,县级四好村31220个。共有乡村图书馆文化站40179个,农民业余文化组织28823个,体育场33504个,村卫生室50705万个,农村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四)农村社会保障显著加强。

  截至2018年底,四川有农村居民343.9万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标准低限达到3720元/年,实际标准则达到4030元/年;农村特困人员48.5万人全部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范围,生活不能自理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30%。四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22.4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969.5万人,农村居民享受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打破了千年以来的“养儿防老”格局。

  六、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改变了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开启了农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1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拉开了深化农村改革的序幕,农村管理体制、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土地承包流转、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土地流转规范有序。

  1980年,四川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土地开始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土地流转应运而生。出租、转包、转让、互换、股份合作和其他形式的土地流转,使得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既解放了普通农户,又有利于流转土地的经营主体进行连片、规模生产,促进农业由传统的向现代化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为2298.6万亩,流转率达39.5%。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

  1.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建设。省委省政府狠抓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农业、林业、农业科技等园区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其中眉山市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已获得认定,已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3个,省级命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85个;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9个,省级认定农业科技园区94个,并遴选63个现代农业园区作为省级和国家级园区培育。

  2.规模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省农业大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和农业抗风险能力。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家庭农场5.34万家,农民合作社9.96万家,经营面积达351.5万亩;龙头企业超过1万家,居西部第一位。

  (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

  1.农村劳动力有序转向二三产业。新中国成立初期,户籍、交通、通讯等制度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流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沿海地区兴办大批工程,加之交通、通讯的改善,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加入到非农行业。1978年,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524.2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562.8万人,到2018年,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752.3万人,二、三产业就业人员3128.7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从1978年的81.8%下降到2018年的35.9%,下降45.9个百分点,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

  2.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加工由单一贮藏保鲜功能,向集筛选、分级、清洗、保鲜、冷藏、烘干、包装、贴牌、质检、营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转变,加工产品包括农副食品、烟、酒、饮料、茶等各个方面。2018年,全省有规模以上农业及附属产品加工企业2855家,实现营业收入7421.7亿元,用工人数达到51.4万人,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拓宽了农产品加工渠道。

  3.乡村旅游蓬勃发展。1986年,郫县(今郫都区)友爱镇农科村诞生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开启了四川乡村旅游新模式。随后,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 “五大产业带”,即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平原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甘孜、阿坝、凉山为重点的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巴中、达州、广安等为重点的红色故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乐山、宜宾、泸州等为重点的川南田园风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以德阳、绵阳、阿坝等为重点的灾后重建新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带。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乡村旅游日渐兴盛。截至2018年底,全省有48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58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467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446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9个、示范点19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5个,省级乡村旅游强县4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6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748个、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20个、特色乡镇121个、精品村寨177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5141家和特色业态经营点1437家。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24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393个,乡村民宿达标户2380个。

  [1] 1998年前对蔬菜和食用菌生产情况没有单独统计。

  [2] 1979年度四川省森林覆盖率数据来源于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3] 1980年前对牛生产情况没有单独统计。

  [4] 1980年前对羊生产情况没有单独统计。

  [5] 1985年前对家禽生产情况没有单独统计。

  [6] 1978年以前未对农村居民收入作分结构统计;2010年以前数据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以后数据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 2008年前未对第一产业投资数据进行单独统计。

  [8] 1978年以前未对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进行统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